2013清华大学五道口考研状元笔记-宏观经济学
- 格式:pdf
- 大小:538.04 KB
- 文档页数:12
2013年清华大学五道口(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金融学考研状元笔记会计学与统计学会计学与统计学》内部资料(一)会计学历年真题1.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19932.借款及赊销的会计分录 19933.有关企业的利润及流动性指标计算 1993 10分4.以现金及应付票据购买设备的分录 19945.市盈率计算 19946.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及其原理 19957.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9968.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9979.有关财务状况比例的计算 1998 10分10.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相关比例的计算1999 10分11.以银行存款购入不需安装的设备的分录及直线法折旧的处理 2000 10分(二)会计学主要知识点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认为,会计学的内容主要是限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及基本的处理,包括分录和一些财务状况比率的计算,应当掌握的问题现列示如下:1.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继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价2.会计的一般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性原则、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3.复式记帐的定义及特点4.坏帐的处理:(1)直接核销法(2)备抵法:坏帐比率法、帐龄分析法、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5.存货核算的基础: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6.存货流动的计价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7.长期股票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及其适用情况8.折旧的有关问题:1)平均法直线法与工作量法 2)加速折旧法优点123 使用年数总和法及双倍余额递减法9.递延资产与待摊费用:相似:两者都属于待摊销的费用,先发生后记入各期的成本费用、区别:作为递延资产,其摊销期应大于一年,故作为长期资产;作为递延资产,其摊销期应小于一年,故作为流动资产10.利润分配的层序和标准:1用所得税前的利润弥补历年亏损 2计算缴纳所得税3进行税后利润的分配:1)抵补被没收的财物损失,2)进行税后弥补亏损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支付优先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支付普通股利11.财务比率分析(1)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比率 1)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2)资金周转状况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期初+期末)/2] 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每日平均销售额或赊销净额/平均应收帐余额;平均收帐期=365/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收入/资产总额(3)盈利能力比率销货收益率=税后净利/销售收入;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销售收入;股东产权收益率=(税后净利—优先股息)/股东产权(4)对于股份公司:EPS=(税后净利—优先股利)/平均外发普通股数;股利分配率=每股股利/EPS ;市盈率=股价/EPS12.损益表(1)产品销售收入减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2)产品销售利润加其他业务收入减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营业利润加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四、利润总额减所得税=五、净利润(三)统计学历年真题(1)影响抽样平均误的因素有哪些 1993(2)正相关与负相关 1993(3)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 1994(4)列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1995(5)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 1996(6)说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几个帐户之间的相互关系 10分 1996(7)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1997。
宏观经济学笔记5篇600字这是一本轻松有趣的经济学科普读物。
介绍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经济学常识:市场的作用;使市场失灵的三个因素:稀缺,外部效应和内幕信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宏观经济学笔记,希望你们喜欢。
宏观经济学笔记1在过去的年里,各种经济词汇充斥着我们的新闻联播、网络以及人们的日常攀谈中,通货膨胀、GDP、CPI、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萦绕耳旁,身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却丝毫不了解。
有人说:21世纪不懂经济学的人就是文盲。
因此我们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学,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宏观经济学是一本由伯南克等着名学者编写,内容全面,注重应用。
第一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解释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基本含义,同时简述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理论,使我了解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的衡量与结构,主要GDP和价格指数及通货膨胀的组成和实际算法,让我知道了每年的保八意味着什么,同样十二月份的CPI上涨4.9个百分点是什么意思;第三章主要介绍失业和就业;剩下的主要介绍消费、储蓄和投资以及货币、资本市场和价格。
在本书的学习中着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相应财富的迅速增加,甚至感觉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供给和需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供求曲线,即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国民收入,GDP 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物价水平由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指数包括(CPI、PPI、GDP)GDP 的增长率来衡量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的变动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决定了总需求曲线劳动市场决定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短期的国民收入的变动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某国的GNP>GDP ,说明该国公民在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购买最终产品的总产出-总产出(新增的价值)=要素提供者的收入+企业经营者的收入GDP 核算支出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一定时期中生产的价值增值来算收入法: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算支出法:GDP= C+I+G+(X —M )C:消费,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和劳务支出。
I :投资,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多余出来的存货价值),固定资产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G:政府购买支出,包括购买物品和劳务。
(X—M):净出口=出口一进口,就是卖给外国自己获得收入,然后在本国消费自己的产品,进口则是购买外国产品,自己消费外国产品,肯定这一部分要减掉。
收入法: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GDP —折旧=GNP (国内生产净值)NDP —间接税一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NI (国民收入)NI —企业未分配利润一公司所得税一保险费+政府转移支付=PI (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两部门经济(只有消费者+企业)的收入构成S—I 恒等式GDP=NDP=Y= NI 从支出看:Y= C+I (即总需求)从收入:Y= C+S (收入一个用来消费,剩下的用来储蓄)(即总供给)三部门经济(消费者+企业+政府)从支出:Y=C+I+G从收入:Y= C+S+T(其中T是政府净税收°T = T o-Tr,就是政府所收获的全部税收-政府转移支付出去的那部分就是净税收了。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5分):l、概率的定义2、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3、流动性陷阱4、经济周期5、知识经济6、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7、什么叫做“累进所得税”8、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9、什么是‘欧元’?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l、按《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哪些经济合同为无效合同?2、根据经济学一般理论,假定其它条件不变,试分析利率下降:(1)对一国国内生产的影响;(2)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3、试分析第二轮土地承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4、某公司在1997年12月31日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销售收入300万元销售成本:120万元现金50万元短期投资100万元长期投资60万元应付帐款130万元应收帐款120万元应付利息80万元短期借款170万元存货150万元其他短期负债120万元长期借款9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3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50万元利息费用80万元股东权益120万元求:根据上述资料(1)编制此公司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2)、计算(1)流动比率,(2)资产负债率;(3)销售利润;(4)速动比率。
三、论述题(15分):1998年,我国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了大量国债,用以支持经济建设。
试分析该政策在经、金融方面的效果。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一)名词解释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2013年五道口金融初试状元经验谈宗教般的热情和初恋般的感情,没错,这就是道口人薪火相传的精神。
PART1:一个故事我来自西部某农学类大学,专业是土地资源管理,2007级。
可以说和道口是八竿子打不着,大三以前都没想过要考研,大学里没有任何学术研究,没有实习,没有国奖,没有建模,毕业论文是边和舍友打麻将边写的,这是后话。
大三后半年,一个妹子说要考研,我喜欢她,于是,我就考研了。
第一年考研------出生牛犊不“识”虎我喜欢的妹子是学院最好的妹子,我暗下决心,要考最好的学校来追妹子。
手欠在人大经济论坛上看到“五道口”三个字,觉着挺个性,又那么牛逼,就打算考五道口。
那会真傻,就知道有个地方叫五道口,考金融。
然后看了看考哪些书,就开始备战了。
什么国家线,什么其它牛逼闪闪的财经院校,什么北京生源外地生源,道口水深水浅,都不懂,也不关心,(后来出分我才知道还有1区2区3区一说)。
当然要承认我起跑线标准定的很高,离开宿舍外面租房子一个人住,然后尽最大可能的跷课上自习,我能保持成为整个考研自习室里最刻苦的人,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这一习惯基本贯穿3年考研)。
在桌子抬头的地方贴张纸条,写着“宗教般的热情和初恋般的感情”,以此激励自己。
第一次专业课比较悲催,9月了才想起书还没看,于是制定计划,只看3本主要的书(那会还是老道口风格)。
每天规定自己看40页书(那是平生第一次看这3本书),看完后在书的棱上画条线(这一习惯也一直保持)。
当3本书都过了一遍后,脑细胞不知死了多少。
当然,这3本书基本还是云里雾里。
至于小科目,完全是侥幸心理,忘了从哪里搞了个前辈写的名词解释,就背了背,微观连书都没看就上考场了。
当然结果很悲催:69+65+138+93=365第二年考研-----偷师第一年的失利带来了平生最大的挫败感。
妹子也没追上,在家窝了几个月,然后就是打麻将凑论文。
那会感觉干什么都没意思,闲着无聊,到处找书看,看了余华的《兄弟》,《活着》,还有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以及其它一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东西。
清华五道口金融硕士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清华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金融硕士年份录取人数进入复试人数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笔试(100分)专业面试(100分)2013年60人89人2014年50人80人2015年30人46人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清华五道口金融学硕士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15:1左右(竞争较激烈)2、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笔试成绩+面试平均成绩×43、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面试采取口试的方式。
面试时将核查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件,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状况、外语听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育明教育针对清华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开设的辅导课程有:专业课课程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清华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年份政治英语数学金融学综合总分2013年60分60分85分85分388分2014年60分60分100分100分406分2015年60分60分100分100分420分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2015年清华五道口复试分数线是420分,很多同学问为什么这么高,这里解释一下,2015年考研中,五道口考试科目,普遍简单,专业课是历年最简单的一次,最高分数达到了140多分,而难度较大的2013年,最高分才110多分,差距特别大。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1)消费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2)消费习惯的影响——棘轮效应
该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3)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示范效应
如果别人收入和消费增加了,某人收入并没有增加,但因顾及他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也会打肿脸充胖子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
这种心理会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
2.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1)基本思想
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2)不同时期的消费状况
第一,年轻时期的消费
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这时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宏观经济学的授课老师为张延和苏剑。
考研出题老师为张延,从历年的考研真题分析来看,对于张延老师的上课讲义是考研的出题范围,因此,看懂、看透、熟记张延老师的讲义至关重要。
另外,张延老师在2010年也出版了自己编著的《中级宏观经济学》,该书覆盖了张延老师课件的全部内容,是课件的整理版本。
该书课后习题也就是平时本科生的练习题,练习题主要出自于多恩布什的宏观教材。
这些习题也被选用过考研的试题,因此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看透讲义之后做相关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张延老师的宏观经济学可以说是经典课程,上了张延老师的宏观课之后可以应对考试,同时也能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加以分析。
该课程包括以下几章:,概论,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IS —LM 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劳动力市场的度量,凯恩斯主义的AS 曲线,以及AS —AD 分析,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经济增长该课程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学习宏观经济学。
第一方面,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包括前两章。
第二方面,宏观经济的波动。
从第三到第八章。
第三方面,宏观经济的增长。
也就是最后一章。
从历年的出题规律来看,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是重点。
每年都会在这里出大题,而经济增长部分的理解需要较多的数学推导,因而成为难点。
经济波动则考验大家对模型和图形的理解。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一.GNP 与GDP 的区别和联系注:从概念上理解二者。
(对于概念之间的比较,要从他们的定义出发)(1)计算期来看都是一年内(通常);(2)“最终产品”;(3)“市场价值”(市场交换)前者属人原则,后者属地原则;(5)从统计结果来看,二者的差距不大,因此一般用GDP 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大小。
二.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AE (aggregate expenditure )=GDP ,而我们从消费者,厂商,政府和外国四个经济主体来考察总支出。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IS—LM模型
凯恩斯的基本框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见书上P155)
IS—LM模型
既然在产品市场上R最终能传导影响Y,而R由货币市场决定,那么把这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分析出当两个市场都均衡的时候的整个大市场的均衡情况。
当然了把IS—LM结合也遭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但是凯恩斯主义者们就是这样做的。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样的结合。
(如上图,IS与LM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R与Y,图中的A、B、C、D四点既不是产品市场上的均衡也不是货币市场上的均衡,他们会受到均衡力量的拉力,例如A、B两点,他们都是ESM,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该力量会拉着利率R下降。
所以向下的受到向下的力量。
而同时他们受到水平方向的调整力量,但是我们假定货币市场的均衡率先实现,因此他们会向下移动到LM曲线上,再逐步调整到两个曲线的交点。
)
均衡点的分析以及两个乘数
当两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我们得到:
联立IS曲线:Y=αA0—αbR
LM曲线:M0/P=kY—hR
求解有:
现在由上面的式子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到在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
关于财政货币政策效力在其他教材上常见的几个错误说法(书P163、P164)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道义地劝告(详细内容参考书P169—P17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图形分析
数学推导
推导的逻辑基础:第一轮(初始效应): M/P→R→I→AD→Y
第二路(引致效应):消费路径:Y→T→Yd→C→AD→Y
投资路径:Y→L→R→I→AD→Y
结合图形具体分析:
①初始效应(从图中的E→E'→A)(逻辑基础: M/P→R→I→AD→Y)
∆M0/P →∆R=—∆M0/(hP)→∆I= b∆M0/(hP)→∆AD=b∆M0/(hP)→∆Y1=b∆M0/(hP)
②引致效应
走消费路径(逻辑基础:Y→T→Yd→C→AD→Y)
∆Y1 →∆T = t∆Y1 →∆Yd = (1—t)∆Y1 →∆C= c(1—t)∆Y1 →∆AD=c(1—t)∆Y1
→∆Y c=c(1—t)∆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