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50
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取图2-7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下渚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大辩论,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包括中国湿地分布图、下渚湖景观及资源图、洞庭湖的面积变化图等)。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为一名德清人,大家应该知道德清对外宣传的品牌是“名山湿地,休闲德清”,下渚湖作为德清最大的湿地景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我们今天就以德清下渚湖为例来学习一下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提问:我想先请去过下渚湖的同学来回答一个问题:你对“湿地”的理解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地表有水的、比较潮湿的地方。
教师补充说明:回答得很好,但是还不够完整,湿地的定义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我们根据定义,可以发现湿地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例如沼泽、河流、湖泊等,而其中的水库、稻田、盐田等又属于人工湿地。
承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湿地分布图”,请同学们看图回答湿地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如何?(其中“.”表示1km2以上的湿地) 学生回答:在我国,湿地分布很广泛,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但分布又不均匀,总体体现为东部多西部少。
承转: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我们不能一一去详细游览,我们还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下渚湖来大致了解一下湿地的各种知识。
高中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章: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湿地的概念1.2 湿地的类型与特征1.3 湿地的生态功能与重要性1.4 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2.1 湿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2.2 湿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与技术2.3 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4 湿地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第三章: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3.1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3.2 国际湿地保护的现状与趋势3.3 湿地保护的目标与原则3.4 湿地保护的政策与法律体系第四章: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4.1 湿地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技术4.2 湿地恢复与修复的措施与案例4.3 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4.4 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第五章: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5.1 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5.2 我国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状况5.3 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与问题5.4 我国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案例第六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6.1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重要性6.2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与技术6.3 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的指标与体系6.4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的实践案例第七章: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7.1 湿地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7.2 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与步骤7.3 湿地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案例7.4 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案例第八章: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8.1 湿地保护项目的设计与申报8.2 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流程8.3 湿地保护项目的中期检查与调整8.4 湿地保护项目的成效评估与经验借鉴第九章:湿地保护与人类福祉9.1 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9.2 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9.3 湿地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9.4 湿地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第十章: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10.1 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重要性10.2 湿地保护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0.3 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活动设计与实施10.4 湿地保护教育的实践案例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湿地生态功能与重要性的具体表现重点环节2: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湿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的特点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环节3: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的阐述湿地保护的目标与原则的解读重点环节4: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湿地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技术的操作要点湿地恢复与修复的措施与案例的分析重点环节5: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的描述我国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案例的评价重点环节6: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的指标与体系的构建重点环节7: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湿地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的制定湿地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案例的解析重点环节8: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湿地保护项目的设计与申报的流程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流程的掌控重点环节9:湿地保护与人类福祉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关系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重点环节10: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与方法湿地保护教育的目标与方法的实施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从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背景湿地是指在地表下沉或涨潮时,积水深度不超过6米的土地区域。
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在全球广泛分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全球湿地面积的日益缩小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全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湿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扩大,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给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与许多生物群落的存续与繁荣直接相关,而且还对很多物种的生命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外,湿地还可以调节水文,调控气候,维持生命的平衡和稳定。
湿地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三、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挑战湿地是一个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的特殊生态系统。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特殊性,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难题。
一方面,在技术和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亟待解决。
但是,开发湿地资源往往会对湿地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会引起湿地生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消失等问题,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另一方面,湿地资源的保护过程十分复杂,需要进行长期、全方位的投入,而且成效的显著度不高。
这就使湿地保护的工作抵抗了很大的压力。
四、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方法与策略为了在湿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达到平衡,需要运用具体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包括:1、实施湿地资源的分类保护。
即对不同类型的湿地采用不同的保护策略。
对于湿地保护最重要的是保证湿地水文系统的运转,维持湿地生态平衡。
2、增加湿地普及度。
通过推广湿地教育、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认知水平。
3、实行立体化的湿地保护。
采用多种不同的措施,包括土地、水、生物多样性、景观等所有因素的保护,呈现湿地多样性的比例,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
4、改变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通过引入生物多样协作的发展方式,鼓励新型产业类型的达成,发展适合局部特定地区。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考试内容(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2)湿地的重要价值(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二、考查方式常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湿地的价值、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三、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河流、湖泊、水库、稻田、退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浅海区。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4)我国主要湿地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有关)。
2.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等。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1)湿地出现的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在减少,质量在下降等。
(2)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退田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防止湿地水污染等。
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产出功能。
湿地保护并不是不去发挥湿地的生产功能,而是使其在发挥生产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
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考点训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理解湿地等开发利用存有的问题,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重点]1.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有的问题2.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学习难点]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第一课时一、独学文本,初步感知(A级)知识要点一湿地的概念、特点和分类阅读课本P41正文局部,勾画以下问题的答案及关键词:1、什么是湿地?判断:海洋、冰川是否属于湿地?说明理由。
2、湿地的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3、湿地的分类请将沼泽、滩涂、河流、湖泊、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人工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水区、红树林等这些湿地实行分类。
4、读我国湿地分布图(图2-7),分析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知识要点二湿地的价值(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世界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湿地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其____________价值远远高于其__________价值。
二、互学互疑,习得方法(B级)2000年我国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区,尽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地。
D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地分析其成因。
①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形: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_③土壤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 ___图示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当前国家决定停止在R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_____。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3、湿地的分布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活动:读图,分析我国湿地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课堂演练】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D.②④⑤4、我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5、洞庭湖:湖南的名片洞庭湖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更是我们三湘大地的母亲湖,湖畔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洞庭湖同时又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蓄湖和资源生态湖。
二、“地球之肾”(作用)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淡水湖泊东方湿地——洞庭湖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2)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2、洞庭湖的功能:(1)产出功能: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2)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3)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4)降解功能:净化水中污染物质(5)其他功能:美化环境、旅游、航运、各种动物的栖息地3、湿地的作用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生命的摇篮”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天然空调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地球之肾”净化水中污染物质→“鸟类的乐园”众多鸟类的栖息地→“资源的宝库”三、湿地资源问题分析洞庭湖由“第一”沦为“第二”的原因,并由此探究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