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 格式:pdf
- 大小:290.13 KB
- 文档页数:8
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eneral rules or designing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safety and health requirements代替GB 5083—1985 自 1999-12-1 起执行前言在生产活动中,某些生产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以及尘、毒、噪声、辐射等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部门有责任从设计、制造上采取相应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使新设计的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有关安全卫生的诸项要求。
然而,我国各类生产设备的专项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尚很少,大多数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要求都包含在产品标准中。
但是,这些要求难免不尽全面。
为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和环境保护部门乃至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从治“本”上入手,尽快改善我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现状,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以使生产设备设计、制造部门有所遵循。
本标准是参照德国国家标准DIN31000/VDE1000—1993《技术设备符合安全要求设计的一般原则》、俄罗斯国家标准ГOCT12.2.003—1992《生产设备·安全总则》制订的。
在技术内容上与上述标准相一致,在编写规则上按GB/T1.1—1993《标准化工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执行。
在对GB5083—1985进行修订时,原标准框架未做大变动,但删除了不属于技术内容而只属于政令方面的条款,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证明难以实现的内容。
对原标准中某些技术内容现已形成专项国家标准的条款,改为引用标准形式给出。
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5083—1985。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居1999-05-14批准GB 5083—1999 代替GB 5083—19851999-12-1前言在生产活动中,某些生产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以及尘、毒、噪声、辐射等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部门有责任从设计、制造上采取相应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使新设计的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有关安全卫生的诸项要求。
然而,我国各类生产设备的专项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尚很少,大多数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要求都包含在产品标准中。
但是,这些要求难免不尽全面。
为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和环境保护部门乃至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从治“本”上人手,尽快改善我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现状,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以使生产设备设计、制造部门有所遵循。
本标准是参照德国国家标准DIN31000/VDEl000—1993《技术设备符合安全要求没计的一般原则》、俄罗斯国家标准TOCTl2.2.003—1992《生产设备·安全总则》制订的。
在技术内容上与上述标准相一致,在编写规则上按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执行。
在对GB5083—1985进行修订时,原标准框架未做大变动,但删除了不属于技术内容而只属于政令方面的条款,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证明难以实现的内容。
对原标准中某些技术内容现已形成专项国家标准的条款,改为引用标准形式给出。
同时,增加了—些新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5083—1985。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锡瑛、汤大纲。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除空中、水上交通工具,水上设施,电气设备以及核能设备之外的各类生产设备。
本标准是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础标准。
制订各类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专用标准,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使其具体化。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893—1982 安全色GB2894—1996 安全标志GB4053.1——19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19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T6527.2—1986 安全色使用导则GB10434—1989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2265—1990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T14774—1993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T14775—1993 操纵器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15052—1994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50034—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生产设备production facilities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加工、制造、检验、运输、安装、贮存、维修产品而使用的各种机器、设施、装置和器具。
3.2 安全卫生防护装置safety and health guard device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生产过程和设备安全卫生作用的附属物件或设施。
4 基本原则4.1 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按规定条件制造、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时,不得对人员造成危险。
技术标准、规范清单(截止到2011年5月30日)一、国家标准、规范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适用于尾矿库使用危险化学品)8、《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适用于尾矿库)9、《防洪标准》(GB50201-1994)(适用于尾矿库)1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11、《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12、《电气设备安全导则》(GB/T25295-201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适用于高硫矿山)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1993)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2、《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3、《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适用于尾矿库)25、《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26、《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1993)(适用于有带式输送机的矿山)27、《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99)(适用于有机动工业车辆的矿山)28、《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1985)(适用于有起重机械的矿山)2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适用于有起重机械的矿山)3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32、《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3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34、《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3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T 5817-2009)3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有害化学》(GBZ2.1-2007)3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3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48-2008)39、《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3-2008)4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4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4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4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4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4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4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47、《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48、《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1989)49、《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50、《罐笼安全技术要求》(GB16542-1996)(2011版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51、《竖井罐笼信号安全要求》(GB16541-1996)(2011版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52、《矿用人车安全要求》(GB21011-2007)(适用于有矿用人车的矿山)53、《矿用炮孔钻机安全要求》(GB21009-2007)54、《安全帽》(GB2811-2007)55、《安全带》(GB6095-2009)5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5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58、《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T12265.3-1997)59、《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60、《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61、《矿山杂散电流的测定》(GB/T17682-1999)6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6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64、《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T157-2009)6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189.1-2007)6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189.2-2007)6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6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189.4-2007)6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189.5-2007)7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189.6-2007)7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7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7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7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7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189.11-2007)76、《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T194-2007)77、《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GB/T183-2006)78、《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79、《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8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3-2007)8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GBZ/T192.4-2007)8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T197-2007)8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T196-2007)84、《粉尘采样器》(GB/T20964-2007)85、《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除空中、水上交通工具,水上设施,电气设备以及核能设备之外的各类生产设备。
本标准是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础标准。
制订各类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专用标准,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使其具体化。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893—1982 安全色GB2894—1996 安全标志GB4053.1——19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19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T6527.2—1986 安全色使用导则GB10434—1989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2265—1990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T14774—1993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T14775—1993 操纵器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15052—1994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50034—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生产设备production facilities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加工、制造、检验、运输、安装、贮存、维修产品而使用的各种机器、设施、装置和器具。
3.2 安全卫生防护装置safety and health guard device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生产过程和设备安全卫生作用的附属物件或设施。
4 基本原则4.1 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按规定条件制造、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时,不得对人员造成危险。
工业企业常见安全隐患整改对应依据标准在工业生产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工业企业常常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并整改这些安全隐患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工业企业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应的整改依据标准。
一、电气安全隐患1、电线电缆敷设不规范隐患表现:电线电缆未按照规定的路径敷设,随意吊挂或铺设在地面上,容易受到外力损伤,引发短路、漏电等事故。
整改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18),其中明确规定了电缆敷设的方式、路径、间距等要求。
2、电气设备接地不良隐患表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连接不可靠,接地电阻过大,无法有效将漏电电流导入大地,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整改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该标准对电气设备接地的方式、接地电阻值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3、配电箱、开关柜防护不足隐患表现:配电箱、开关柜的门未关闭或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容易触及带电部位。
整改依据标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总则》(GB 72511-2013),规定了配电箱、开关柜的防护等级和防护措施要求。
二、消防安全隐患1、消防设施配备不足隐患表现:企业内未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或者消防设施已经过期或损坏无法使用。
整改依据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其中明确了不同类型、规模的工业建筑应配备的消防设施种类和数量。
2、疏散通道堵塞隐患表现:疏散通道被货物、杂物堵塞,或者疏散通道的宽度不符合要求,影响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逃生。
整改依据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对疏散通道的宽度、畅通性等有严格的规定。
3、防火分区不符合要求隐患表现:工业厂房内的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eneral rules or designing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safety and health requirementsGB5083-1999GB 5083—1985前言在生产活动中,某些生产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以及尘、毒、噪声、辐射等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部门有责任从设计、制造上采取相应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使新设计的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有关安全卫生的诸项要求。
然而,我国各类生产设备的专项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尚很少,大多数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要求都包含在产品标准中。
但是,这些要求难免不尽全面。
为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和环境保护部门乃至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从治“本”上入手,尽快改善我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现状,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以使生产设备设计、制造部门有所遵循。
DIN31000/VDE1000—1993 本标准是参照德国国家标准《技术设备符合安全要求设计的ГOCT12.2.003—1992?一般原则》、俄罗斯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总则》制订的。
在技术内容GB/T1.1—19931上与上述标准相一致,在编写规则上按《标准化工导则第单元:标准的1起草与表述规则第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执行。
GB5083—1985 在对进行修订时,原标准框架未做大变动,但删除了不属于技术内容而只属于政令方面的条款,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证明难以实现的内容。
对原标准中某些技术内容现已形成专项国家标准的条款,改为引用标准形式给出。
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内容。
GB5083—1985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1999年版)GB5083-1999前言在生产活动中,某些生产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以及尘、毒、噪声、辐射等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部门有责任从设计、制造上采取相应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使新设计的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有关安全卫生的诸项要求。
然而,我国各类生产设备的专项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尚很少,大多数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要求都包含在产品标准中。
但是,这些要求难免不尽全面。
为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和环境保护部门乃至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从治“本”上人手,尽快改善我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现状,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以使生产设备设计、制造部门有所遵循。
本标准是参照德国国家标准DIN31000/VDEl000—1993《技术设备符合安全要求没计的一般原则》、俄罗斯国家标准TOCTl2.2.003—1992《生产设备·安全总则》制订的。
在技术内容上与上述标准相一致,在编写规则上按GB /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执行。
在对GB5083—1985进行修订时,原标准框架未做大变动,但删除了不属于技术内容而只属于政令方面的条款,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证明难以实现的内容。
对原标准中某些技术内容现已形成专项国家标准的条款,改为引用标准形式给出。
同时,增加了—些新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5083—1985。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锡瑛、汤大纲。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除空中、水上交通工具,水上设施,电气设备以及核能设备之外的各类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2007-9-3 11:23:15前言在生产活动中,某些生产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以及尘、毒、噪声、辐射等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部门有责任从设计、制造上采取相应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使新设计的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有关安全卫生的诸项要求。
然而,我国各类生产设备的专项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尚很少,大多数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要求都包含在产品标准中。
但是,这些要求难免不尽全面。
为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和环境保护部门乃至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从治“本”上入手,尽快改善我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现状,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以使生产设备设计、制造部门有所遵循。
本标准是参照德国国家标准DIN31000/VDE1000—1993《技术设备符合安全要求设计的一般原则》、俄罗斯国家标准ΓOCT12.2.003—1992《生产设备·安全总则》制订的。
在技术内容上与上述标准相一致,在编写规则上按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执行。
在对GB5083—1985进行修订时,原标准框架未做大变动,但删除了不属于技术内容而只属于政令方面的条款,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证明难以实现的内容。
对原标准中某些技术内容现已形成专项国家标准的条款,改为引用标准形式给出。
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5083—1985。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锡瑛、汤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代替GB5083—1985General rules for designing the productionfacil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safety and health requirement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生产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生产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传动部位的安全检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传动带、齿轮、转轴、传动链、连轴节、带轮、链轮、飞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
三、安全检查内容1. 防护装置的设置(1)传动带、齿轮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必须设置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防护装置。
(2)防护装置应稳固可靠,不得有松动、损坏等情况。
(3)防护装置的尺寸应与传动部位相匹配,确保防护范围覆盖所有危险部位。
2. 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1)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功能正常。
(2)安装后的安全防护装置应经过调试,确保其能够有效防止意外伤害。
(3)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操作,不得影响生产作业。
3. 传动部位的结构与材料(1)传动部位的结构设计应合理,确保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变形、断裂等故障。
(2)传动部位的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优质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
(3)传动部位的关键部件应定期检查,发现磨损、损坏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4. 安全警示标志(1)传动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2)安全警示标志应清晰、醒目,易于识别。
(3)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四、安全检查程序1. 定期检查(1)企业应每月对传动部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检查内容包括防护装置的设置、安装、结构、材料、安全警示标志等。
2. 不定期检查(1)企业应定期组织不定期检查,对传动部位进行抽查。
(2)抽查内容包括防护装置的设置、安装、结构、材料、安全警示标志等。
3. 特殊检查(1)在传动部位发生故障、损坏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特殊检查。
《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计总则》(■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22年3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3)二、标准编制原则、强制性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和理由 (7)三、与有关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9)四、与国际、国外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对比分析 (10)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0)六、作为强制性标准或者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理由 (10)七、标准实施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 (11)八、实施标准的有关政策措施 (12)九、是否需要对外通报的建议及理由 (14)十、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4)十一、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14)十二、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目录 (14)十三、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4)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85)于1985年4月17日首次发布,1999年完成第一次修订并于同年5月14日发布实施,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长期以来,《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在保障生产设备安全方面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但随着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新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颁布,现行的《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在保障设备安全生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根据国标委下达的制修订计划,《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由应急管理部组织修订,计划号为20091203-Q-450,应急管理部委托TC288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和审查。
(二)起草单位。
依据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的修订由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辽宁安科院”)牵头组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天籁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各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标准修订各环节的工作。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除空中、水上交通工具,水上设施,电气设备以及核能设备之外的各类生产设备。
本标准是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础标准。
制订各类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专用标准,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使其具体化。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893—1982 安全色GB2894—1996 安全标志GB4053.1——19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19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T6527.2—1986 安全色使用导则GB10434—1989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2265—1990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T14774—1993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T14775—1993 操纵器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15052—1994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50034—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生产设备production facilities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加工、制造、检验、运输、安装、贮存、维修产品而使用的各种机器、设施、装置和器具。
3.2 安全卫生防护装置safety and health guard device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生产过程和设备安全卫生作用的附属物件或设施。
4 基本原则4.1 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按规定条件制造、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时,不得对人员造成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