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几个概念: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
——《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
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
二、区别: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一、受力机理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二、受力范围1)土钉是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裂面把土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潜在滑裂面方向,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潜在滑裂面方向;2)锚杆则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所以有时候在锚杆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浆。
教你区分土钉、锚杆、锚管、锚索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锚管:当土钉杆体采用钢花管(就是钢管上面钻出几个注浆孔)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管.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1、受力机理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2、受力范围1)土钉是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裂面把土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潜在滑裂面方向,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潜在滑裂面方向;2)锚杆则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所以有时候在锚杆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浆.以上说法说的是非预应力锚杆与预应力锚杆(索)的区别.3.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作机理的不同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与自稳能力;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通过拉力杆将表层不稳定岩土体的荷载传递至岩土体深部稳定位置,从而实现被加固岩土体的稳定.当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随着这个变形而提供抗力,这时受力特性和锚杆一样.只是它是全长受力.滑烈面所分成的两断受力方向是一样的,均为指向坡内.而锚杆在预应力的作用下,主动受力,始终是对坡体提供指向坡内的抗力,随着预应力的损失和坡体变形的停止,退化为土钉.因为有些地方的理解不同,土钉墙的土钉如果命名为“土钉”,按预算定额单价是很低很低的,所以我和一些同行趋向于把它命名为非预应力土层锚杆.这也是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
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1、锚杆支护式是主动支护,土钉、锚喷支护是被动支护2、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3、土钉应力沿全长都变化,锚杆应力在自由段上相同.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锚杆及土钉墙施工工艺标准1总则1.1适用范围1、锚杆支护结构是档土结构与外拉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深基坑组合式支护结构。
其挡土结构与悬臂式或内撑式支护结构相同,诸如:钻孔灌注桩、钢板桩、预制混凝土桩、地下连续墙等。
适用于较密实的砂土、粉土、硬塑到坚硬的黏性土层或岩层中的大型、较深、邻近有建(构)筑物而不允许有较大变形的基坑和不允许设内支撑的基坑。
存在有地下埋设物而不允许损坏的场地不宜采用。
2、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的人工填土、黏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
土钉墙宜用于深度不大于12m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当土钉墙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深度可增加;不宜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和淤泥质土;不得用于没有自稳能力的淤泥和饱和软弱土层。
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 术语1、基坑:为进行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2、基坑周围环境: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包括既有建(构)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及地下水体等的统称。
3、基坑侧壁构造建筑基坑围体的某一侧面。
4、基坑支护: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5、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锚头组成的,一端与支护挡土结构相连,一端与土层相锚固的细长杆件。
依靠其锚固段与土体的摩阻力,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
一般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锚固段注浆、锚头紧固的方法制成。
亦可采用置入钢管、角钢、钢绞线,在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制成。
常见基坑支护形式优劣及成本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包含以下多种类型:放坡、土钉墙支护、锚杆、钢板桩、水泥搅拌桩、SMW 工法桩、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双排刚架、内支撑、松木桩、空心方桩、高压旋喷桩以及地下连续墙。
现从适用条件、不适用条件、注意事项、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参考造价以及参考工期等多个角度,对上述所提及的这些常见基坑支护形式展开全面且详细的阐述。
一、放坡(一)适用条件1、基坑周边较为开阔,足以满足放坡条件;2、土层状况良好,且周边不存在重要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的工程;3、基坑周边允许出现较大位移情况;4、开挖面以上的一定范围内不存在地下水,或者已进行降水处理。
(二)不适用条件1、存在于淤泥和流塑土层;2、地下水高于开挖面,或者未实施降水处理;3、基坑周边有对位移严格控制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
(三)注意事项1、在软土底层中采用单级放坡的基坑,其开挖深度不宜超过 4m,采用多级放坡开挖的基坑,开挖深度不宜大于 7m;2、在周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大放坡程度,尽量增加放坡脚的反压;3、要做好降水、截水、泄水等措施。
由于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基坑,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持续抽水;4、坡面土体处于裸露状态,受雨水冲刷会影响边坡的稳定。
(四)优势1、造价最为低廉;2、支护施工的进度较快。
(五)劣势1、坑边变形较大;2、占用场地较多,回填土方量较大,在雨季或被地下水浸泡时容易坍塌;3、大放坡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工程量较大,在土方价格昂贵的地方造价较高。
(六)参考造价各地土方价格差异较大,单价可按150元/m3或1560元/延长米。
(七)参考工期按照 16 小时工作制,1 台 220 挖机 1 天可完成 1500m³土方,可完成 160 延长米边坡土方的平整。
二、土钉墙支护(一)适用条件1、主要用于岩土条件较好,基坑周边土体允许有较大位移,开挖深度不大于12m的基坑;2、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砂土,或已经降水处理、止水处理的岩土。
支护检测——锚杆(索)和土钉检测摘要:随着地下空间的施工难度加大和支护工程质量的严格控制,对其施工质量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基坑及边坡支护工程中,由于锚杆设置灵活、施工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大量的锚杆或其他构件与支护结构组合而成,本文探讨了以广东省检测标准的为主的支护锚杆及土钉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和存在的问题,保证和提高了锚杆、土钉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支护锚杆(索)、土钉检测1.基本概念根据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第2.1.14条术语:锚杆是一端由杆体(钢绞线、预应力螺纹钢筋、普通钢筋或钢管)、灌浆固结体、锚杆和套管组成,锚固件,与支承结构件相连,另一端锚固于稳定岩土中的一种受力构件,在使用钢绞线的情况下,又称锚索;第2.1.18条:土钉是将土体埋入土中,通过灌浆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承受拉力与剪力的杆件,比如用钢筋桩身和灌浆加固体构成的钢筋土钉,将其打入土中。
不同之处在于:①锚杆由锚具和套管组成,而土钉只是在桩身四周灌浆,二者的差别在于有没有“锚”;②锚杆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主要承受拉力和剪力作用。
所以土钉比起锚杆来说,其抗拔力设计值往往较小。
1.锚杆检测锚杆检测是对锚杆承载力、锚杆锚固质量和锚杆变形状态的测试和试验,包括施工前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的基本试验、蠕变试验和施工后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的验收试验、锁定力试验。
2.1基本试验在工程锚杆正式开工之前,对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能力进行研究,为了选择和确定锚杆的设计参数及施工技术。
2.2蠕变试验在软土中放置的锚杆,在承受较大的载荷时,会发生较大的蠕变,为了解软土中锚杆的工作性能,国内外相关规范均对其进行了规范;国内锚杆规定,凡塑指数在17以上的土壤中、极度风化的泥质岩层中、在节理裂隙发育并充满粘土的岩层中的锚杆,必须进行蠕变实验。
2.3锁定力试验锚杆锁定力是锚杆材料、加工和施工安装质量的综合反映,是锚杆质量检测的一项基本内容。
浅析土钉墙与锚杆在基坑支护中的异同摘要:本文介绍基坑支护的特点和破坏形式,重点分析土钉墙与锚杆支护结构的在基坑中的应用、受力机理以及设计特点,剖析土钉墙与锚杆这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土钉墙;锚杆;基坑支护城市建设中深基坑工程逐渐增多,并且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一般来说,深基坑周边都有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等附属设施,环境复杂。
土钉墙和锚杆支护技术由于具有一系列优点,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的应用。
本文剖析土钉墙与锚杆这两者的异同,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基坑工程的特点一般来说,基坑工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基坑为临时结构,与永久结构相比,安全储备小,风险较大。
(2)因地层、土性质、地下水等的差异,使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案性较强。
(3)与周边环境关系密切,对其影响较大。
(4)理论计算与经验做法同等重要。
(5)需重视监测的作用,一般采用动态信息施工方法,开挖的同时做好监测工作。
2.基坑工程的破坏形式一般来说,基坑工程的破坏形式主要有:(1)土体失稳破坏:开挖坡度过陡、土钉长度不够、桩(墙)入土深度偏浅,无法给土体提供足够的阻力,导致整体失稳破坏。
(2)支护结构强度破坏:支护结构强度不够,在土压力作用下发生破坏,进一步导致土体的破坏。
(3)土体渗透破坏:因地下水的渗流导致管涌、流砂,承压水导致突涌等导致基坑土层发生破坏。
3.土钉墙与锚杆特点土钉指植入土中并注浆形成的承受拉力与剪力的杆件,例如钢筋杆件与注浆固结体组成的钢筋土钉,击入土中的钢管土钉。
土钉墙指由随着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纵横向密布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所组成的支护结构。
土钉墙具有造价低、工期短、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一般来说土钉墙属于临时设施,不用于永久性支护工程。
锚杆指由杆体(钢铰线、预应力螺纹钢筋、普通钢筋或钢管)、注浆固结体、锚具、套管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
第1篇1.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防水、防渗、挡土等功能。
施工时,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沟槽内浇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形成墙体。
地下连续墙具有施工速度快、防水性能好、墙体刚度大等优点,适用于深基坑、地下商场等大型建筑工程。
2. 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支护是一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由带锁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
将钢板桩互相结合,形成钢板桩墙,具有挡土、挡水、防渗等功能。
钢板桩支护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较差的深基坑工程。
3. 混凝土支护混凝土支护是利用混凝土浇筑成墙或板,对深基坑进行支护的一种方法。
混凝土支护结构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深基坑工程。
4. 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是利用混凝土或钢结构制成的支撑体系,对深基坑进行临时性支护的一种方法。
混凝土支撑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工期较紧的深基坑工程。
5. 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是利用土钉与土体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支护结构。
土钉墙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浅基坑工程。
6. 深层搅拌支护深层搅拌支护是利用搅拌机械将水泥、石灰等材料与土体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搅拌桩,对深基坑进行支护的一种方法。
深层搅拌支护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防水性能好、环保等优点,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深基坑工程。
7. 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控制是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包括截水、降水、集水明排等。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及基坑支护结构型式,选择合适的地下水控制方法,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总之,工程施工支护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不断调整支护方案,确保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2篇1. 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支护是一种常用的支护形式,主要由带锁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
土钉支护和锚杆支护区别之精析摘要:结合多年从事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的经验,结合常用的土钉支护技术和锚杆支护技术,在理论、设计和施工方面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
本文的见解可为基坑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土钉;锚杆;基坑Abstract: combined with years engaged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experience, with common soil nailing support technology and bolt support technology, in theor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face between the two analyzed roundly. This paper views for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design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 and basis.Keywords: soil nail; Anchor; Foundation pit目前,土钉支护[1]和锚杆支护[2]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许多施工人员甚至设计工程师对二者缺乏较深的理解,很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
因此,很有必要对二者的区别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1.受力机理和受力形态不同一般情况下,土钉为被动受力;而锚杆是主动受力。
由于土钉长度穿过非稳定区(自由段),一部分进入土体稳定区(锚固段),在土钉施工完毕后,基坑的非稳定区产生变形,相对于土钉向基坑内侧位移,由于土钉一部分长度设置在稳定区,使得土钉和土体间的变形不能同步,则土钉和土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非稳定区的土体相对土钉向基坑内侧位移,土钉给周边土体提供向基坑外侧方向的侧摩阻力,来维持基坑的稳定,相反,土钉受到的侧摩阻力方向指向基坑内侧。
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应用范围与优缺点土钉墙是由被加厚土体、锚固于土体中的土钉群和面板组成,形成类似重力式的地基,以此来抵挡墙后传来的土压力或其他盐附加荷载,从而继续保持土体的稳定。
一、土钉明定的适用土层及可行性评价土钉支护适用于有一定粘性的砂土、粘性土、粉土、黄土及杂填土,当场地同时存在砂、粘土和不同敏感度风化程度的岩体时,应用土钉支护特别有利。
应用土钉支护时,地下水位应超出土坡开挖段,否则应采用降雨措施。
对粘结力很差或处栽软塑状态的土体,在分步开按挖的短时间内也难以能保持十体稳定,需对开挖面以上十体预先注浆加固后才能采用土钉支护。
对标贯击数低于10的砂土边坡,采用土钉法采行一般是未必经济的;对不均匀系数小于2的级配不良的砂土,不能采用土钉支护;对塑性指数I,>20的土,必须详细评价其端变特性,当蠕变性很小时,才能才能将土钉用作永久性井筒。
土钉不适应在剧毒土(如煤渣,煤灰、矿渣、炉渣)中所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
土钉支护深度一般不宜多达12m,当场地土层其次好时,可放宽到14~16m。
衬砌当基坑周围有重要建筑物且建筑物距基坑距离在一倍坑深范围内,而后或对基坑变形有严格要求之时,不宜采用土钉支护。
二、土钉支护的应用范围与不足之处土钉钢管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有;土体开凿时的临时支护、永久挡土结构、现有挡土常规结构和支护的修理、改建与抢险修复等。
1.土钉支护的优点(1)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少,施工速度快。
土钉支护将土体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土方开挖量、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较少,远低于桩、墙支护。
土钉支护的施工速度比其他支护快得多,有的甚至可将工期缩短一半左右以上。
(2)施工设备轻便、操作方法简单。
土钉的制作与成孔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方法比较灵活,施工时对环境的干挠时候也很小。
国内土钉工程用洛阳铲成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对场地土层的移动性较强。
(4)结构轻巧、柔性大,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延性。
基坑支护的方式基坑的支护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根据基坑的类别、现场环境等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一、一般基坑一般基坑一般采用临时挡土墙支撑、斜柱支撑、短柱横隔板支撑及锚拉支撑等支护方法。
1、临时挡土墙支撑该支撑方式一般仅适用于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宽度较大的基坑选择使用。
2、斜柱支撑该支撑一般先沿基坑边缘打设柱桩,在柱桩内侧支设挡土板并且用斜撑支顶,挡土板内侧填土夯实,适用于深度不大的大型基坑选择使用。
3、短柱横隔板支撑该支撑一般仅适用于部分地段放坡不够、宽度较大的基坑使用。
4、锚拉支撑该支撑方式一般先沿基坑边缘打设柱桩,在柱桩内侧支设挡土板,然后柱桩上端用拉杆拉紧,挡土板内侧填土夯实,适用于深度不大、不能安设横(斜)撑的大型基坑使用。
二、深基坑深基坑支护的方式一般有排桩支护、土钉墙支护、锚杆支护、挡土灌注桩与土层锚杆结合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挡墙加内撑支护等。
1、排桩支护排桩支护是在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砼灌注桩,其中桩的排列有间隔式、双排式和连续式,在桩顶设置砼连系梁或锚桩、拉杆。
具有施工方便、安全度好、费用低的特点。
2、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是天然土体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土钉(亦称砂浆锚杆),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类似重力挡墙的土钉墙,并可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3、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是在未开挖的土层立壁上钻孔至设计深度,在孔内放入拉杆,然后灌入水泥砂浆与土层结合成抗拉力强的锚杆,锚杆一端固定在坑壁结构上,另一端锚固在土层中,把立壁土体侧压力传至深部的稳定土层。
锚杆支护一般适于较硬土层或破碎岩石中开挖较大较深基坑,邻近有建筑物须保证边坡稳定时采用。
4、挡土灌注桩与土层锚杆结合支护挡土灌注桩与土层锚杆结合支护一般在桩顶不设锚桩、拉杆,而是挖至一定深度,把每隔一定距离向桩背面斜向打入锚杆,达到强度后就安上横撑、拉紧固定,在桩中间挖土,直至设计深度。
该支护方式适于大型较深基坑、施工期较长、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支护、邻近地基不允许有下沉位移时使用。
支护工程施工资料一、工程概况某工程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工程项目包括一栋高度为150米的办公楼、一栋高度为100米的公寓楼以及一个地下室。
地下室三层,基坑周边绝对标高为2.65~2.70米,基坑深度为9.2~13.3米。
二、基坑支护设计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和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基坑支护采用以下方式:1. 土钉支护:在基坑周边布置土钉,通过土钉与土体的摩擦力和土钉本身的抗拉强度来抵抗土体的侧压力。
土钉的布置间距根据基坑深度和土体性质确定。
2. 锚杆支护:在基坑周边布置锚杆,通过锚杆与土体的粘结力和锚杆的抗拉强度来抵抗土体的侧压力。
锚杆的长度和间距根据基坑深度和土体性质确定。
3. 钢筋混凝土支撑:在基坑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柱,通过支撑柱将土体的侧压力传递至地基。
支撑柱的截面尺寸和间距根据基坑深度和土体性质确定。
4. 排水系统: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防止水压对基坑产生不利影响。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1.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现场的清理、施工设备的检查和准备、施工材料的准备等。
2.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土体的稳定,避免土体坍塌。
3. 土钉施工:先进行土钉孔的钻孔,然后安装土钉,最后注浆。
4. 锚杆施工:先进行锚杆孔的钻孔,然后安装锚杆,最后注浆。
5. 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混凝土支撑柱的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6. 排水系统施工:进行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施工。
7. 施工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组织和管理1. 施工组织: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基坑⽀护⽅案(⼟钉、锚杆)知识讲解3.2基坑⼟⽅开挖1、⼟⽅开挖原则主体基坑⼟⽯⽅均采⽤反铲挖掘机开挖,⾃卸汽车运输弃⼟;开挖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区内分段、先⽀后挖”的原则进⾏。
竖向分层:采⽤反铲式挖掘机开挖、直接装车卸⼟的倒运⽅式;分层开挖结合⽀撑的标⾼。
开挖⾄末端后,剩余的三⾓形⼟体台阶法不能施⼯的,采⽤反铲式挖掘机开挖、汽车式起重机垂直出⼟、⾃卸车运⾄临时存碴场再集中外运的⽅式。
2、整体开挖⽅法⼟⽅开挖应和⼟钉施⼯密切配合,施⼯时应在平⾯上分段、竖向分层进⾏流⽔作业,每段开挖长度原则上不超过20m,竖向分层深度即为每层⼟钉的竖向间距。
根据基坑开挖区域的⼯程地质、⽔⽂地质、施⼯场地情况,综合考虑⼯期要求、施⼯总体安排等各种因素,确定施⼯⽅法,并配备充⾜的施⼯机械设备和劳动⼒,确保⼯期⽬标的实现。
主体基坑⼟⽯⽅采⽤台阶法开挖和最后部分垂直运输相结合的⽅式,开挖采⽤台阶法开挖。
采⽤台阶法不能满⾜挖掘机臂长的部分,采⽤接⼒法进⾏开挖,⼟⽅出基坑后⽤⾃卸汽车运⾄临时屯⼟场,集中后运⾄指定地点。
(1)⼟⽅开挖及出⼟⽅法。
⼟⽅采⽤长臂挖掘机开挖、出⼟,⾃卸车运输,当长臂挖掘机不能满⾜开挖深度时,需要另外增加挖掘机采取接⼒法进⾏⼟⽅开挖施⼯。
(2)⼟⽯⽅由⾃卸汽车运输⾄临时弃⼟场。
(3)开挖纵向刷坡,随挖随刷坡,刷坡坡度在基坑允许开挖边坡坡率以内。
(4)为确保基坑稳定,开挖⾄基底,并做好下翻梁沟槽后,迅速施⼯接地⽹⼯程,并在垫层施⼯完后及时地将钢筋砼底板浇筑完毕。
(5)开挖过程中设专⼈及时绘制地质素描图,当基底⼟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处理。
当开挖有⽂物出现时,⽴即停⽌开挖,保护好现场,及时通知监理及相关部门进⾏处理。
(6)分段开挖两段设截⽔沟和排⽔沟,渗⽔及⾬⽔及时泵抽排⾛。
(7)开挖过程中,按既定的监测⽅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监测,以反馈信息指导施⼯。
3.3基坑⽀护施⼯⽅案3.3.1锚杆⽀护施⼯⽅案施⼯操作⼯艺⼯艺流程砂浆锚杆施⼯⼯艺流程图(图3.3.1)注浆锚杆施⼯⼯艺流程图(图3.3.2)操作步骤及⽅法钻孔砂浆锚杆施⼯⼯艺流程图(图3.3.1)注浆锚杆施⼯⼯艺流程图(图3.3.2)爆破出渣后,将钻孔台架移⾄施⼯⾯,通过放样定出拱顶位置,⼀次定出锚杆位置,⽤油漆做好标记。
工程技术相关知识: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与土钉支护的比较⒈二者的相似点⑴施工方法均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随挖随支;⑵均是对原位土体的支护;⑶相对传统的支护而言,二者坑壁面层的刚度较小,均属于柔性支护;⑷基坑坑壁位移的形态是相似的,在地面处大,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只是预应力锚杆支护的位移要比土钉支护的位移小得多。
⒉二者的区别⑴作用机理不同预应力锚杆支护对潜在滑移区内的岩土体进行锚固,锚杆设置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增加了岩土体潜在滑动面上的正应力和相应抗剪阻力,减少了沿潜在滑动面的下滑力,增加了岩土体整体稳定性,对岩土介质的潜在滑移面起“超前缝合”作用,具有主动的约束锚固机制。
土钉支护是对原位土体进行加固,以土钉与其周围被加固的土体形成的复合土体作为挡土结构,类似重力式挡墙。
土钉一般是不加预应力,只有当坑壁发生位移后,土钉才能对土体产生约束,使土钉被动受力,因此土钉主要取其加固机制。
⑵稳定验算的内容有区别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锚固段位于潜在滑裂面以外,其只需进行滑裂面以内岩土体的稳定验算(包括施工阶段的不利工况)和坑底隆起验算。
土钉支护除进行上述两项验算外,还需进行外部稳定验算。
⑶锚杆沿全长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锚杆杆体与土体之间的剪切荷载传递只发生在锚固段(抵抗区),在自由段(活动区)不允许传递剪切荷载,锚杆在自由段长度上拉力大小是相等的。
土钉杆体与土体之间的剪切荷载传递沿全长发生,一般是中间大、两头小,因此二者在杆体长度方向上的拉力分布是不同的,如图2-4所示。
⑷锚杆通过自由段将大的锚固荷载传递给坑壁上,因此需要锚下承载结构,以防止“刺穿”挡土结构面层。
而土钉大荷载只有一部分通过土钉传到面层,因此面层上只需较小的传力结构即可,一般说来其端部用一小钢板与土钉相连后直接喷于混凝土中即可满足承载要求。
⑸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和土钉支护中,单根锚杆的承载力比单根土钉的要大,因此锚杆的间距要比土钉的间距大,预应力锚杆的间距通常为1.8~3.0m左右,土钉的间距通常为1.0~1.5m左右,当然锚杆或土钉间距大小与岩土性质有关。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tPQjjoh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
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Y& ![2o.Q1、锚杆支护式是主动支护,土钉、锚喷支护是被动支护; uV|%idC2、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 Vf V|fuW3、土钉应力沿全长都变化,锚杆应力在自由段上相同. :j<ij]rsI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J.c}-WK*v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I{8sLzA03S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_X.Equ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F'~1qf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
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
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1、锚杆支护式是主动支护,土钉、锚喷支护是被动支护
2、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
3、土钉应力沿全长都变化,锚杆应力在自由段上相同.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