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及保养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外径千分尺操作规程一、引言外径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零件外径的精密测量工具。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操作规程,对外径千分尺的操作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外径千分尺进行外径测量的工作场景。
三、设备准备1. 确保外径千分尺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无划痕、变形或磨损。
2. 清洁外径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确保无灰尘或污垢。
3. 使用合适的量具支撑,如量具台或量具夹具,确保外径千分尺稳定且垂直于被测零件。
四、操作步骤1. 将被测零件放置在量具支撑上,确保零件与外径千分尺的测量面接触。
2. 轻轻旋转外径千分尺的滚轮,使其与被测零件紧密接触,但不要施加过大的压力。
3. 读取外径千分尺上的刻度值,记录下来。
4. 如果需要多点测量,重复步骤1至3,并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刻度值。
5. 完成测量后,将外径千分尺从被测零件上移开,并将被测零件从量具支撑上取下。
五、注意事项1. 在操作外径千分尺时,要保持手部干燥,避免手汗或油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在读取刻度值时,要保持视线垂直于刻度线,以避免读取误差。
3. 外径千分尺的滚轮旋转方向与被测零件的旋转方向应一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 避免外径千分尺的滚轮与被测零件的表面产生任何划痕或损伤。
5. 避免将外径千分尺暴露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环境中,以免影响其精度和使用寿命。
六、维护保养1. 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外径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以防止积累的灰尘和污垢影响测量准确性。
2. 定期校准外径千分尺,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3. 储存外径千分尺时,应放置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挤压或碰撞。
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问: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怎么办?答:首先检查外径千分尺是否正常,是否有损坏或磨损。
其次,检查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施加了适当的压力。
如有必要,进行重新校准。
2. 问:外径千分尺的刻度不清晰怎么办?答: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刻度线,确保刻度线清晰可见。
外径千分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外径千分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化工、航空等领域。
为确保尺具的测量精度和使用寿命,本文总结了外径千分尺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希望能对广大使用者提供参考。
二、安全操作规程1.保持尺具干燥:外径千分尺使用前需保证尺具表面干燥,清除尘土和油污。
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以免影响尺具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2.注意力度:使用外径千分尺时不要用手指直接拨动尺的滑动或旋转,要用手轻轻顶住尺柄以免对指针产生损伤或精度降低。
3.避免碰撞:不要将外径千分尺掉在地上或碰撞到硬物。
避免使用其他物体来敲打打击尺具,以免对尺具的结构和精度造成损伤。
4.防止压力扭曲:使用外径千分尺时,切勿超出其允许的最大量程测量,避免因压力扭曲和损坏尺柄的倾斜操纵杆,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5.加工标准件:要时常校对标准件,如果在进行测量时出现不良渐进或偏差,请及时校正或维修。
三、保养规程1.保持清洁:使用后及时清洁和保养外径千分尺。
不要用清洁剂清洗尺具,只需用软布擦拭尺具表面和保护剂涂抹尺具表面,以防止生锈。
2.储存安全:外径千分尺长时间不使用时,需将其放置于干燥通风处并用保护剂涂抹尺具,注意防潮和盗窃。
3.定期校准: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精度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因此,在使用前及时进行校准,以保证尺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外径千分尺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只有正确使用和正确保养尺具才能确保尺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序的稳定性。
千分尺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工具,主要用于测量细小尺寸,精确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
下面将介绍千分尺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一、使用方法:1.检查千分尺:使用前要检查千分尺是否完好无损,如无误可以继续下一步。
2.设置千分尺:拧动滑尺上的螺丝松开,将滑尺校正到零刻度位置,然后调整螺丝将滑尺卡紧。
3.初始测量: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千分尺下方,将顶部底部滑尺轻轻触碰物体,确保准确接触。
4.读取测量值:读取滑尺上和主尺上刻度对齐的数值,一般滑尺刻度为0.1,主尺刻度为整数。
5.记录结果:应当记录测量结果,确保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保养方法:1.避免碰撞:千分尺属于精密测量工具,避免与硬物碰撞,以免损坏刻度。
2.清洁千分尺:长时间使用后,千分尺表面可能堆积灰尘或油污,应使用清洁布擦拭干净,不要使用含有酸碱成分的清洁剂。
3.防止氧化:使用结束后,应当将千分尺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以防止因氧化而损坏。
4.定期校验:由于千分尺是精密测量工具,经常使用后可能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校验,保持其准确性。
5.定期润滑:千分尺中的螺丝部分需要进行定期润滑,可使用专用的润滑剂来进行维护。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1.千分尺读数不准确:可能是滑尺与主尺之间的连接松动,需要调整螺丝将其卡紧;或者是千分尺刻度已损坏,需要更换。
2.千分尺滑动不顺畅:可能是螺丝处积尘太多,需要清洁并涂抹润滑剂。
3.千分尺表面有划痕:避免与硬物接触,并保持清洁。
4.千分尺氧化严重:可以使用专门去氧化剂进行清洗,注意不要损坏表面刻度。
总结:千分尺在精密测量中起到重要作用,正确使用和保养千分尺,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持准确度。
使用前要检查千分尺的完好性,注意调整滑尺位置,准确读取测量值,并注意保持千分尺的干燥和清洁。
定期校验和润滑也是保证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与保养一、外径千分尺的使用1、使用前的准备:1.1、根据镜片的外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外径千分尺,即待检镜片的外径规格必须处在所选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内。
目前我们公司的外径千分尺有以下几种量程:0—25mm,0—25.4mm,25.0—50.8mm。
1.2、检查所选外径千分尺合格标签是否在有效期内,若在则可以使用,若不在则需送仪校中心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1.3、安装电池:外径千分尺若末安装电池,在使用之前还需安装电池,电池必须使用SR44氧化银电池,安装时需使电池盖与孔螺丝吻合,并使密封圈不伸出盖子,否则可能不会显示正确的数值或发生故障。
1.4、原点设置:原点设置分需标准杆和不需标准杆两种。
不需标准杆的原点的设置:这种原点设置是测量范围从“0”开始的。
下面以0—25.4mm 的外径千分尺为例来说明:首先用擦拭纸将千分尺的两测量端面擦试干净,用右手两手指旋转千分尺的套管,使两侧量面靠进至1—2mm时改旋喇轮,使两测量面轻轻吻合,当听到轻响三声时为止。
按下origin键,这时数值显示0.000,并有p闪烁,p闪烁过程中数值不会发生变化,再次按下键origin键,p消失,原点设置完成。
检查原点设置有无误差,反旋喇轮,使两测量面相距1—2mm,再次旋转喇轮使测量面吻合,当听到轻声三声时,数值显示仍是0.000,说明原点设置无误差,若不是0.000,这须重复原点设置操作,直到无误差时为止。
需标准杆的原点设置:这种设置主要是千分尺的测量范围不是从0开始的,以25.0—50.8mm的千分尺为例来说明:把标准杆两端面及千分尺两测量面用擦拭纸擦拭干净,在千分尺的两测量面之间插入标准杆(25.0mm),使标准杆的一个端面紧贴千分尺的子端面,用右手两手指旋转千分尺的套管,使千分尺测杆端面靠近标准杆的另一面1—2mm处,改旋喇轮,使测杆端面与标准杆面吻合,当听到响三声时为止,按下origin键,数值显示25.000,并有p闪烁,再次按下origin键,p消失,原点设置完成。
微米外径千分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微米外径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常用于测量工业、切削加工、机械加工等领域,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和精确可靠性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确保它的正常使用和准确度,需要掌握其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米外径千分尺的安全操作要点及每日保养要点,以便广大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使用该设备。
安全操作要点1.在使用前需仔细检查微米外径千分尺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表面干净。
若发现缺陷或损坏,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2.操作人员需熟悉微米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规定。
初次使用或不熟练者应向熟练操作者学习,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熟悉设备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操作人员需佩戴适当的劳保用品,包括手套、眼镜、口罩等,保障自身安全,防止污染。
4.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保持专注,不得擅自离开站立位置,不得随意移动设备。
5.避免将微米外径千分尺暴露在高温、高湿、化学腐蚀等恶劣环境中,防止设备受损。
6.在操作过程中,对设备要轻拿轻放,不得过度挤压或过度旋转,以免导致损坏,影响精度。
7.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品间产生碰撞或相互干扰,以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伤。
每日保养要点1.在使用完微米外径千分尺后,应将其清洁干净,避免积尘、油垢等物质附着,影响准确度。
2.经常检查电池的电量,一旦发现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电池,避免因电量不足引起错误测量结果。
3.使用完设备后,应及时将其收纳起来,避免碰撞、污染或丢失。
4.定期清洁设备的各个零部件和配件,防止积尘和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害。
5.定期检查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该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维修和校准。
结语微米外径千分尺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对于工业生产和机械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使用设备时,我们必须要时刻注意保证自身安全,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以保障设备的安全和测量的准确性。
希望这些操作和维护指南能够帮助您充分利用微米外径千分尺的优点,提高生产效益和工作质量。
简述千分尺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一、千分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应先检查零点:微分筒前沿与横刻线对其,主轴刻度基线与微分筒的零刻线对齐。
2、测量物体时:首先旋转棘轮将测钻与测微螺杆的距离调到稍大于物体尺寸,然后将被测物放入其中,慢慢旋转棘轮至发出咔咔声时方可开始读数。
3、读数时:先读固定刻度,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0.5mm,若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0.0mm,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
记作n×0.01mm,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
二、外径千分尺的保养及保管:1) 轻拿轻放;2) 将测砧、微分筒擦拭干净,避免切屑粉末、灰尘影响; 3) 将测砧分开,拧紧固定螺丝,以免长时间接触而造成生锈; 4) 不得放在潮湿、温度变化大的地方。
5) 禁止用千分尺测量运转或高温物件。
6) 严禁用千分尺当卡钳用或当锤子用敲击他物。
7)、使用千分尺测量零件尺寸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调整零位:0-25mm的直接用后面的棘轮转动对零,25mm以上的,用调节棒调节零位;2) 测量外径时,在最后应该活动一下千分尺,不要偏斜;3) 在对零位和测量的时候,都要使用棘轮,这样才能保持千分尺使用的拧紧力(0.5公斤);4) 测量前应把千分尺擦干净,检查千分尺的测杆是否有磨损,测杆紧密贴合时,应无明显的间隙;5) 测量时,零件必须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中心测量;6) 测量时,用力要均匀,轻轻旋转棘轮,以响三声为旋转限度,零件保持要掉不掉的状态;7) 用千分尺测量零件时,最好在零件上进行读数,放松后取出千分尺,这样可以减少对砧面的磨损;如果必须取下读数时,应用制动器锁紧测微螺杆后,再轻轻滑出零件,把千分尺当卡规使用是错误的,因这样做会使测量面过早磨损,甚至会使测微螺杆或尺架发生变形而失去精度;8) 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可在同一位置上再测量一次,尤其是测量圆柱形工件时,应在同一圆周的不同方向测量几次,检查工件有没有圆度公误差,再在全长的各个部位测量几次,检查工件有没有圆柱度的误差等;9) 测量零件时,零件上不能有异物,并在常温下测量;10) 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可掉到地上。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要求1. 引言:外径千分尺,别看名字有点绕,其实它是个很实用的小工具!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在机械加工和精密测量中非常重要的小玩意儿——外径千分尺。
它可能不是那种大刀阔斧的工具,但在精度方面可是一把好手。
要知道,外径千分尺可不单单是个看起来像夹子的小工具,它在精准测量中可是扮演了大角色。
只要你一学会如何使用它,测量尺寸就像切蛋糕一样轻松。
不过,用得不对的话,结果可能就会像做饭时没加盐一样尴尬。
好了,接下来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正确使用它吧!2. 使用前的准备:检查与调整2.1 了解外径千分尺的基本结构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外径千分尺的基本构造。
它主要由一个固定的主尺和一个可以移动的微调尺组成。
主尺上有刻度,微调尺上则有旋转装置。
乍一看,它可能让人觉得像是个小玩意儿,其实它内部可是蕴藏了很多精密的设计。
每个部分的设计都是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所以,用之前一定要先看看这个小家伙是不是完好无损,不然你测量的结果就可能像你的数学成绩单一样让人头疼。
2.2 清洁与校准其次,要进行清洁和校准。
这步绝对不能马虎。
你可以拿一块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千分尺的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者油污。
然后,找一个标准的校准块,把外径千分尺调到零点,确认它的刻度是否准确。
如果发现偏差,那就得调校一下。
记住,不要为了省事而忽略这一步,否则,最后的测量结果就会像你之前上过的化学课一样扑朔迷离。
3. 正确使用:测量技巧与注意事项3.1 如何准确测量接下来,我们要聊聊如何使用外径千分尺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首先,把你要测量的物体夹在千分尺的两个测量面之间,保持均匀的压力,千万别用力过猛,这样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然后,慢慢旋转微调螺旋,使两个测量面轻轻接触到物体。
注意,测量的时候手要稳,尽量保持一个姿势,以免读数时晃动。
最后,读取刻度时要眼神如鹰,确保读数准确。
记住,测量的准确度是你对工具的尊重,也是你工作的基本素养。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和保养1、定义: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量具。
2、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量具检定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果没有量具检定合格证该千分尺决对不能使用。
(2)检查零位: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0-25mm千分尺直接校对,25mm以上的千分尺使用校对棒。
当测量面接触,棘轮发出“咔咔”声时,零位应对齐。
(3)测量时要先旋转微分筒,调整千分尺测量面,当测量面快要接触被测表面时,旋动棘轮,这样既节约时间,又防止棘轮过早磨损。
(4)测量时,两卡爪要在同一测量基准面上,左右晃动,在最大处测量。
(5)退尺时应使用微分筒,不要旋动棘轮,以防其松动影响零位。
3、读数方法:(1)先读整数:读微分筒左边露出的固定套筒上的整数数值。
(2)再读小数:看微分筒上哪一条刻线与固定套筒上轴向刻线对齐,该刻线顺序数乘以微分筒分度值即得微读小数部分,另外要特别注意固定套筒上0.5刻线是否露出,如已露出,微读小数加上0.5mm才是全部小数部分。
(3)将所读整数与小数部分相加得出测量尺寸的真实值。
(4)固定套筒的轴向刻线与微分筒上任一条刻线都不对齐时,估读第三位小数。
4、注意事项(1)测量时不要很快旋转微分筒,以防测杆的测量面与被测件发生猛撞,损坏千分尺或产生测微螺杆咬死的现象。
(2)当转动棘轮发出“咔咔”的响声后,进行读数,如果需要把千分尺拿开工件读数,应先搬止动器,固定活动测杆,再将千分尺取下来读数。
这种读数法容易磨损测量面,应尽量少用。
(3)适当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
5、千分尺的维护保养(1)使用千分尺要轻拿轻放,必须平放在专用盒内。
(2)不准用油石、砂纸等硬物摩擦千分尺的测量面。
(3)千分尺使用完毕,要擦净上油,放到专用盒内,注意不要锈蚀或弄脏。
千分尺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常用于测量小尺寸物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因其精度高,常被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精密仪器等行业中。
使用和保养千分尺,对于保证其精度和寿命至关重要。
以下是使用和保养千分尺的方法:
1.使用前检查
在使用千分尺之前,应先检查其是否正常。
检查时可将千分尺放置在一个平面上,使用外卡或其他测量工具将其上下移动,检查其读数是否为零。
如果不为零,需要进行修理或调整。
2.正确使用
使用千分尺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
在测量时,应将被测物品垂直于千分尺的测量面,且应轻轻拨动,使其与千分尺接触平稳。
3.保养千分尺
为了保证千分尺的精度和寿命,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保养。
首先,需要保持千分尺的清洁,避免灰尘和腐蚀物进入内部,影响其测量精度。
其次,需要保持千分尺的润滑,以减少磨损和摩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最后,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测量精度。
4.正确存放
当不使用千分尺时,应将其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并避免受到强光和高温。
需要注意的是,千分尺应远离磁场和电磁干扰,以避免其受到干扰而影响测量精度。
以上是使用和保养千分尺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分尺使用方法量具名称:千分尺千分尺的分类:①①按测量部位:内径②②精确程度:直接读数③③读数方式:读数估读④数显量程范围:0-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⑤操作步骤:⑥①将被测物体放在表面平整的平面上,选择合适量程的千分尺。
⑦②当千分尺的两个测量面与被测表面快接触时,就停止旋转微分筒,而改旋转测力装置,使两接触面与被测面相接触,等到发出“咔咔”的三声后,即可进行读数。
⑧③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⑨④将千分尺固定开始读数。
⑩读数时注意:⑪外径:Ⅰ0-25mm、25-50mm、50-75mm、75-100mm千分尺⑫①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度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
一格为0.5mm,如果读数在18.5-19mm之间,切记读数后面的0.5mm,将读数记下来,这是第一个读数;⑬②读出活动套筒上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的读数,并估读不足半毫米的数字,这是第二个读数;⑭③固定套筒上侧有十条横刻度线,活动套筒的刻度线和固定套筒上侧刻度线对齐的那条刻度线即为第三个读数;⑮④把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
⑯Ⅱ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⑰125-150mm千分尺主尺从2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⑱150-175mm千分尺主尺从50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⑲175-200mm千分尺主尺从7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⑳这三种卡尺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为估读。
21外径:Ⅰ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22①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①;23②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②;24③当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刻度线对齐时,则第三位读数为0,若固定套上的刻度线在活动套筒两刻度线之间时,则第三位读数估读;25④将三个读数相加再加上100mm即为测得的尺寸。
内径:测量方法同外径测量方法,最终测量尺寸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读出结果即可。
26千分尺的校验:校验步骤同千分尺读数操作步骤。
27若千分尺不精确用标准块校验时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上的“0”刻度线不齐。
则用校正工具将两条线对齐。
切记:校正时不要用力过度,防止精密测微螺杆变形。
28量程为25-50mm外径读数千分尺(精确到0.001)29量程为25-50mm内径数显千分尺(精确到0.001)30三爪千分尺精确度:0.005mm 如果处于0.005-0.010mm刻度之间则第三位读数为估读。
量程:11-14mm、14-17mm、17-20mm31读数注意:32①三爪千分尺主要测零件的内径,读数时不能固定,要多次测量;33②在读数时经常会遇到是否超过0.5mm而读错,在读数时,假想转动滚动套筒使“0”刻度线与固定套筒的刻度线对齐,就能判断是否超过0.5mm。
34螺纹千分尺用途:测量螺纹规有效径,读数为数显。
35螺纹规:通端小、窄、尖测量时能全部进入零件止端大、宽、平测量时只能进入零件1-2个扣36螺旋规M14*2.0-6G 14外径2.0螺距6G公差带(电镀前)量程为14-17mm三爪千分尺,精确到0.005mm 量程为17-20mm三爪千分尺,精确到0.005mm37外径有效径(中径)38螺距读数注意:39①在测量外径时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时应找螺纹规外径的最大点;40③测量有效径(中径)时用螺纹千分尺;41④在测量有效径(中径)前应根据螺距选择合适的测头,安装好归零后方能进行测量。
42备选测头螺纹规43量程为0-25mm螺纹千分尺(精确到0.001mm)投影仪用途:测量一般测量工具无法测量的尺寸,倒角。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
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
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
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
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
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
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
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目的和要求】了解外径千分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用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用它进行实际的测量。
【仪器和器材】外径千分尺,待测金属丝。
测量前将被测物擦干净,松开千分尺的锁紧装置,转动旋钮,使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被测物体。
一只手拿千分尺的尺架,将待测物置于测砧与测微螺杆的端面之间,另一只手转动旋钮,当螺杆要接近物体时,改旋测力装置直至听到喀喀声。
旋紧锁紧装置(防止移动千分尺时螺杆转动),即可读数。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如图2.4-2读数为8.384毫米,图2.4-3读数为7.923毫米。
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
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
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图2.4-4甲所示。
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
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
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如图2.4-4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3毫米;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如图2.4-4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5毫米。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维护和保养千分尺是常用的精密测量的量具(又叫它测微量具)。
千分尺的主要优点是它的结构设计符合阿贝原则和有稳定的测量力。
(注阿贝原则――“如果要使量仪得出正确的测量结果,那么必须将仪器的读数刻度尺,安放在被量件测量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因此它的测量精度比游标量具高得多,所以千分尺不适于测量精度和光洁很低的另件。
千分尺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0”位(即微分筒起始位置)容易移动,还有各部零件精度受一定限制,并在使用中易于磨损,因而千分尺又不适于测量精度过高的零件。
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前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用软布或干净棉丝擦净两个测量面,然后转动微分筒和棘轮,使这两个测量面轻轻地接触并使棘轮发出“咔咔”的声音。
这时看两测量面间有没有间隙(漏光),以检查测量面的平行性。
再看“0”位是否对准,如果“0”位不对应重新调整。
0-25毫米的千分尺可直接校对“0”位,大于25毫米的千分尺用校对杆校对。
(2)旋转微分筒时,微分筒应能够自由灵活并谐调地沿固定套筒移动,而不应有磨卡和任何不灵活的现象。
(3)被测工件表面,必须经拭揩干净,以免脏物损坏测量面或影响测量精度,如发现测量面有毛刺,可用天然油石轻轻地将毛刺抛去。
2、千分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时左手握住尺架,右手转动微分筒,当测量面快要与零件表面接触时再旋转棘轮至到发出“咔咔”的响声后便可以读数。
如果把千分尺从工件上取下来读数,应先搬动止动器把测杆固定后再取下尺来读数,这样的方法尽量少用,因为容易磨损测量面。
(2)旋转微分筒不要很快,以防测量面相撞挤坏千分螺杆和螺母,更不能用手掌握着微分筒使劲地拧动。
旋转棘轮时要用力均匀转动平缓,不要猛力旋转,这样会使测力不稳,也容易发生撞击。
(3)退尺时应转动微分筒,而不应旋转后盖和棘轮,以免零件松动影响“0”位。
(4)大量测量时可以把千分尺夹在钳子上,左手拿件,右手操作千分尺进行测量。
(5)为了消除测量误差,可以在原地方多测几次取平均数。
为了测量某些工件是否产生隋圆或锥度,更需要对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位置作反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