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基本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662.00 KB
- 文档页数:36
信用证专业知识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书面凭证,用于保证买方向卖方支付货款的承诺。
以下是信用证的专业知识:
1. 定义:信用证是一种银行担保,承诺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受益人支付指定金额。
2. 当事人:信用证涉及多个当事人,包括开证申请人、开证行、通知行、受益人等。
3. 特点:信用证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支付方式,因为银行承担了支付责任。
此外,信用证还具有独立性、不可撤销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4. 流程:信用证的开立、通知、修改和支付都有一定的流程。
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开立信用证,通知行通知受益人信用证的内容,受益人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发货并提交单据,开证行审核单据无误后支付货款。
5. 种类:信用证有多种分类方式,如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等。
6. 单据:受益人在提交单据时,需要确保单据符合信用证的要求,包括汇票、商业发票、运输单据、保险单据等。
7. 风险:虽然信用证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支付方式,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如单据不符、欺诈风险等。
因此,当事人需要谨慎处理信用证业务,防范风险。
以上是关于信用证的专业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专业人士。
一.信用证是什么信用证是由银行出具的、监督交货和担保付款的文件,UCP 600信用证定义:指一项不可撤销的安排,无论其名称和描述如何1.信用证就是客户向银行申请,由银行出具的一份文件。
2.信用证操作中,我们只跟银行打交道,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出货,提交全套单据给银行。
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的,银行付款;单据不符合银行要求的,银行拒付,并处以罚金,交易另行协商。
3.信用证操作中,银行只看单证,不管货物。
二.信用证有什么好处1.信用证最主要的好处是解决了买卖双方彼此不信任,纠缠于款、货交接上的难题。
说到底,做生意本来就有风险,相比之下,信用证是比较可靠的。
2.信用证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减轻客户的资金压力,从而使客户更愿意与接受信用证付款的公司合作。
所以,信用证既能解决我们出口商稳妥收款的难题,也减轻了外商的资金压力,长期以来受到国际贸易行业的欢迎,即便是老客户也常常会使用。
三。
信用证的弊端信用证操作全依赖银行,银行可不是白打工,每个步骤都收取手续费。
四.单证的重要性因为是单证交易,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不会去管货物如何,只是根据信用证规定,审核全套单据是否齐全有效。
甚至银行也不会去负责辨别单据的真假,只要单证“表面上”合乎信用证要求,就接受并且付款。
银行只认单据,不认货,也不认人。
银行只根据单证来办理货物交接和支付货款。
单证对,就付款。
单据不符信用证要求,银行可以拒绝付款,并处以罚金。
五、使用信用证流程和手续1. 签订合同后,我们把我们的国内开户行名称告诉客户。
客户找他国外的开户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把货物的品名、数量、价格、交货期、所需单据等要求告诉银行,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开信用证。
2. 国外银行把信用证交给我们的国内开户银行,国内银行再转交给我们。
3. 我们根据信用证的要求在约定时间备货出货。
4.出货以后我们准备好全套单据交给国内银行。
5.国内银行审核后,将全套单据转交给开立信用证的外国银行。
6. 国外银行收到全套单据,审核无误后,把货款打到我们国内银行的账户上。
1.信用证含义(Letter of credit, L/C):信用证(L/C)是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书面付款承诺,是银行应买方的申请和指示,向卖方开出的有一定金额,并在一定期限内,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情况下,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2.信用证付款的利与弊信用证(简称L/C)支付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由于货款的支付以取得符合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为条件,避免了预付货款的风险,因此信用证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的矛盾。
它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付款方式。
对卖家而言,L/C的最大好处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帐房――付款人,这就是银行,而且是指定的某大银行。
如果他拿到的L/C不符合买卖合约,他就可以终止合约而不付运,另外再索赔(如有市场利用损失)。
如果符合买卖合约,且没有特别难以达到的要求的,他拿到后,做一些该做的事情如找船等,在最后一天的付运期之前把合约要求数量的某一品种的货物付运出去,然后取得一套单证,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提单(B/L),即可前往结汇。
L/C要求的一般是清洁的B/L,要求B/L的内容和L/C的内容一致。
因此,卖家要严格按合约准时如数付运货物,否则拿到与L/C不一致的B/L就无法结汇了。
对买家的好处则是货运出来后他才付钱。
只要双方诚实地做生意,买家不会冒多大风险。
因为至少是卖家已经真把货付运了,拿到了已装船提单(B/L),而且其中的数量、日期及表面状况与买卖合约是一致的。
不像邮购的方式,买家付了款后,连个单证也拿不到,买家也吃不准货到底邮寄出去与否。
现在有了B/L,买家看到合约的所有条件都已达到,他才经银行放钱。
当然,买家还可在L/C里规定这个航次他们所需要的其它文件。
各种贸易有各种不同的文件要求,如果是进口食品,买家就可能要检验报告,这可在L/C里写明,写上去后,银行就要根据整套文件来结汇。
这样,买家拿到整套文件,就可等着拿货了,以后报关、缴税等进口手续也就好办了。
国际信用证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外贸销售培训国际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它是由买方银行(开证行)在买卖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按照买方要求向卖方开立的一种信用证。
信用证的开立以及后续操作流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下面将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
一、基础知识:1.信用证类型: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信用证分为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两种类型。
2.参与主体:信用证的参与主体包括开证行、通知行、受益人、买方和卖方等。
3.核心原则:信用证的核心原则是合规性、自主性、不可撤销性和独立性等。
4.信用证的要素:信用证中包含诸如金额、有效期、付款行、单据要求等要素,双方需在合同中明确确认。
二、操作流程:1.双方达成合意:买卖双方在商品、数量、价格、条件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购销合同。
2.开证申请:买方将合同及开证要求提交给开证行,并支付相应的手续费和保证金。
3.开证行开证:开证行收到买方的申请后,核对相关文件,如合同、信用证申请书等,遵循信用证的开证流程开立信用证。
4.信用证通知:开证行将开立好的信用证发送给通知行,通知行将信用证转交给卖方。
5.卖方准备货物:卖方收到信用证后,开始准备货物,并按照信用证要求进行装运。
6.卖方提供单据:卖方按照信用证要求提供相应的单据给开证行,如发票、装箱单、提单等。
7.开证行复核单据:开证行收到卖方提供的单据后,进行单据的复核,确认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要求。
8.付款申请和结算:开证行在收到符合要求的单据后,根据信用证的付款方式向卖方付款,双方完成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操作流程中,双方需严格遵守信用证的规定和要求,如开证行和卖方必须严格按照信用证的要求提供单据,开证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付款等。
另外,对于不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开证行有权拒绝付款。
总结起来,国际信用证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对外贸销售来说非常重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并避免因为支付方式的问题导致的信任和经济风险。
有关信用证的知识点总结一、信用证的基本概念信用证是一种国际结算方式,是指进口商的银行按照进口商的委托,在出口商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后,以按期或即期付款的方式向出口商或其银行支付货款的交易凭证。
信用证是出口商在向进口商发货前而非发货后在进口商收货前所依赖的支付保障。
二、信用证的种类1. 按照付款方式分类:信用证可分为即期付款信用证和远期付款信用证。
2. 按照结算方式分类:信用证可分为议付信用证和即期付款信用证。
3. 按照结算行为分类:信用证可分为无条件信用证和条件信用证。
三、信用证的角色分工1. 开证银行:开证银行根据进口商的委托,为出口商开具信用证,并向受益人承诺按照商业单据的规定支付货款。
2. 通知行:通知行是指信用证开出地的银行,其主要责作是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使其可以向受益人指定的地点索取货款。
3. 受益人:受益人是指按照信用证规定向进口商发货或提供服务经营,并凭信用证规定的单据要求支付货款的个人或单位。
4. 付款行:付款行是指开证银行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向受益人或其银行支付货款的银行。
四、信用证的操作流程1. 进口商向开证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
2. 开证银行收到进口商的申请后,根据进口商的委托开立信用证。
3. 开证银行通知信用证内容给通知行。
4. 受益人根据信用证的规定与进口商签订合同并发货或提供服务。
5. 受益人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给付款行,要求付款。
6. 付款行根据单据要求支付货款给受益人。
五、信用证的注意事项1. 信用证的有效期需与货物的发运期相一致。
2. 出口商在履行信用证规定的合同时,应注意单据中各项内容的准确性,以免出现单据违规导致支付拒付的情况。
3. 在申请开立信用证时,进口商应按照实际业务需要,合理确定信用证的条款,以免影响到货物的顺利发运。
以上就是对信用证的基本概念、种类、角色分工、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的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