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11J-13)PDF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µ = 0,1,2,3,⋅ ⋅ ⋅ ⋅
K g = 0.161
23


(τ系 = 1)
µ =1 µ =0
µ =1
=
时滞环节应用结论: (1) 时滞环节的存在,使系统的稳定性变的复杂。 为了稳定工作,只能将Kg 限制在较小范围(对应于 主分支区内)。 (2) 当滞后时间τ很小时(为毫秒级),常把时滞环节的传 递函数近似处理:e-τs≈1/(1+τs) ,把它等效成为一个 惯性环节。
令s=jω,K1=8.16代入上式,求得ω=±1.1 。 根轨迹的两条分支与虚轴交于ω=±1.1j处,对应的 K1=8.16, 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
31
32
补充习题: 已知系统
根轨迹方程 :
K g ( s + z1 ) s ( s + p1 )
2
= −1
(z1=-1;p1=-3)
要求:画该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增加零点环节引起的变化。
14
临 界 根 轨 迹 增 Kg = 2 0
根轨迹是什么形状?
增加极点P=-4
15
4. 开环具有零点的三阶系统根轨迹
已知系统如图所示:
xr(s)
K (τ d s + 1) τ d Ti s 2 (T s + 1)
xc (s)
开环传递函数为:
Wk ( s ) =
K g ( s + z1 ) s 2 ( s + p1 )
结合典型系统熟悉根轨迹绘制法则、根轨迹的初步应用
1.典型二阶系统 的根轨迹
二阶系统如图所示 试画该系统的根轨迹 解: 开环特性:
s
KK (K g = ) T
1型系统,两个开环极点、无零点。
根轨迹方程:
Kg s( s + )
1 T
= −1

根轨迹起点:P0=0, - P1= - 1/T 根轨迹终点:两无限远零点 根轨迹分支数:n=2 实轴上的根轨迹:0~(- 1/T) 实轴上根轨迹的分离点: 由于:Kg = - s(s+1/T)
1 a r sc c o =4 s 5 θ = a r c ςc= o 2
R是根轨迹上的点, 应满足幅值条件。
6
极点矢量?零点矢量? 令根轨迹增益:
图形关系: cos θ =
L 1 2T
1 2 1 2 2 T K g = L1 L2 = [ ] =( ) = 2 c o 2T θ s 2T
1
而: K g =
(k = 0 , 1 , 2 ,,n − m − 1)
根轨迹如图所示。
4

-1/T
×
-1/2T
×
σ
0
闭环极点位置决定该系统的阶跃响应有几种工作模式?
5
1 应用问题:若希望该系统工作在欠阻尼状态,使 ς = 2
应如何调整系统参数Kk? 解:本问题是在已有的根轨迹上确定一个符合要求的状态点 (符合阻尼比要求的闭环极点)。 为此在根轨迹图上作阻尼线OR,使阻尼线与负实轴夹角满足:
根轨迹是什么形状?
由幅角条件:
∠( s + a ) − ∠s − ∠( s + 0.2) = 1
0百度文库
代入:s = σ + jω
可证明在复平面上根轨迹是一个圆方程:
(σ + a ) 2 + ω 2 = a 2 − 0.2a
圆心: 半径:
σ = − a, ω = 0
r = a − 0.2a
2
性能比较: 在极点左侧增加1个开环零点后, 使根轨迹向左偏移。闭环系 统的稳定性、动态性得到改善,稳态特性不变(型不变)。
27
(5)由特征方程求分离点
K1 = K* 解得s1=-2.3,s2,3=0.725±j0.365。s1为分离点。 利用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可求得对应于分离点s1=-2.3的K1 值为4.33 。
28
(6)求出射角
根据对称性可知:θp4 =71.6°
29
( 7 )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33
-1/T
×
×
σ
0
dK g 令: = 0 ds
得分离点: s =-1/2T
3
根轨迹的渐进线: 渐进线交点:
n - m = 2 (条)
σa =
∑P −∑Z
j =1 j i =1
n
m
i
n−m
0 + ( −1 / T ) − 0 1 = =− 2 2T
渐进线倾角: ϕ = 2 k + 1 π a
n− m π 3π = ; 2 2
18
G ( s) H ( s) =
19
=
20
根轨迹方程: 幅值条件:
=
= -1
Kg e
−τσ
1 =1 s ( s + 1)
s = σ + jω
幅角条件:
− τω −
π
2
− ∠( s + 1) = π (1 + 2 µ )
(设:τ = 1)
µ = 0,1,2,3,⋅ ⋅ ⋅ ⋅
21
渐近线: ω = ±(1 + 2 µ ) π
1 1 K ; z1 = ; p1 = 其 中: K g = τd TiT T


K g ( s + z1 ) : 2 方 程 = −1 迹 s ( s + p1 )
16
增加零点之后,根轨迹呈现向左侧伸展。
17
5.具有时滞环节系统的根轨迹
设时滞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
τ 为延迟时间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时滞环节的存在,使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以及闭环传 递函数不再是线性代数方程,根轨迹的绘制出现了新的变 化 : 对于一定的Kg, 特征根不再是n个,相应的根轨迹有无 群多条。
D( s ) = s ( s + 3)( s + 2 s + 2) + K = 0
2 *
令s
解得
= jω
代入上式
*
ω= ±1.095, K = 8.16
30
用劳斯判据法: 由特征方程并列出劳斯表: 令劳斯表中S1行的首项 为零,求得K1=8.16。 为了求临界状态时的闭环 极点位置,可根据表中S2 行的系数写出辅助方程:
根轨迹起点:P0=0, - P1= - 1, - P2= - a 根轨迹终点: 3个无限远零点 根轨迹分支数:n=3
实轴上的根轨迹: 0 ~ - 1 , -a ~ -∞ (设:a=4) 根轨迹的分离点: 分离点和会合点满足:
dK g ds
=0
在 a=4 时,分离点为: s1= -0.467 , s2=-2.87。
因为在 -1~-4 之间不可能有根轨迹,故分离点应为 s1= -0.467 。
根轨迹的渐进线:
n - m = 3 (条)
2 k+1 渐进线倾角: ϕ a = π n− m π 3π 5π = ; ; 3 3 3
渐进线交点:(设a=4)
(k = 0 , 1 , 2 ,,n − m − 1)
σa =
KK T
1 得系统开环放大系数调整关系: K K = 2T
7
2.开环具有零点的二阶系统根轨迹
典型二阶系统前向通道增加一个零点,系统结构图如所示:

K > 0.2 中 : g = K; a
要求:画该系统的根轨迹,分析零点环节引起的变化。
8
根轨迹方程:
K g ( s + a) s ( s + 0.2)
10
3. 三阶系统的根轨迹
二阶系统增加一个开环极点,使系统成为三阶系统。 例:三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要求:画该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极点环节引起的变化。 解:开环传递函数为:
Kg = a K k;a =
1 T
11
Im
根轨迹方程:
Kg s ( s + 1) (s + a )
= −1
Re -a -1
Im
= −1
Re -a -0.2
根轨迹起点: P0=0, - P1= - 0.2
根轨迹终点: 1个有限零点 -z1= -a ; 1个无限远零点 根轨迹分支数:n=2 实轴上的根轨迹: 0 ~ - 0.2 , -a ~ -∞ 分离点和会合点: 各1个 根轨迹分离点坐标: 方法(1)
dK g ds
=0
9
4.2
1. 2. 3. 4. 5. 6. 7.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根轨迹关于实轴对称 根轨迹始于开环极点, 终于开环零点, 分支数为n. 实轴上的根轨迹 分离点和会合点 根轨迹的渐近线 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出射角与入射角)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4.2.1 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法则
8. 根轨迹的走向
1
4.2.2 典型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P −∑Z
j =1 j i =1
n
m
i
n−m
0 + ( −1) + ( −4) − 0 5 = =− 3 3
Im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据根轨迹方程: 令:
Kg s ( s + 1) (s + a)
= −1
Re -a -1
s = jω
得:ω
= ±2 0
临界开环放大系数 Kg 20 KK = = =5 a 4
25
练习题
无零点四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K G ( s) H ( s) = 2 s( s + 3)( s + 2s + 2)
• 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
26
解 按照以下步骤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1)开环极点为p1=0,p2=-3, p1=-1±j, 无开环零点; (2)根轨迹分支数n=4条; (3)在实轴上[-3,0]之间为根轨迹段; (4)渐近线, n-m = 4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