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换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9
全网络互相连通
步骤一:安装网络工作环境
输入:192.168.15.201:8080进入RCMS HOME Page——双击异步口6(二层交换机)
步骤二:配置二层交换机:
1、实验一台配置PC连接到S2126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上,使其成为交换机的配置终端
设备,配置管理S2126交换机设备。
2、在S2126交换机配置模式上,修改交换机名称为S2126,分别创建VLAN10和VLAN20 (交换机名字未改)
3、在交换机S2126配置模式下,分别打开Fa0/2和Fa0/10端口,把其分别分配到新创建的
VLAN10和VLAN20中。
4、在交换机S2126配置模式下使用命令查看配置的VLAN信息。
5、三层交换机S3550配置好后:
在交换机S2126配置模式下,配置和交换机S3550连接双链路Fa0/20和Fa0/24端口为干道连接端口,保证不同VLAN可以跨交换机通信。
6、再次查看配置的VLAN信息。
步骤三:三层交换机S3550配置(异步口5)
1、1、在交换机lx配置模式下,修改交换机名为S3550,分别创建VLAN10和VLAN20,
以此作为交换机S2126上VLAN对应的虚拟接口。
2、在交换机S3550配置模式下,分别创建的VLAN10和VLAN20配置不同子网地址,
以作为交换机S2126上连接设备转发信息的网关接口。
3、在交换机S3550配置模式下,配置和交换机S2126连接双链路Fa0/20和Fa0/24端口
为干道连接端口,保证不同VLAN可以跨交换机通信。
总结:。
以太网交配置实验报告屠建国通信103学号20100142392012-11-14任务要求:1、掌握以太网交换原理;2、掌握Vlan配置方法;3、掌握三层交换原理;4、掌握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实验一用trunck口实现Vlan跨交换机扩展要求:PC0、PC2属于vlan10,PC1、PC3属于vlan20,在SW0上进行正确的配置,要求实现PC0和PC1之间不能通信,PC2和PC3之间不能通信,PC0和PC2之间可以通信,PC1和PC3之间可以通信。
IP设置:实验步骤:一、建立好数据连接。
如上图二、设置好各IP,具体如下:PC0:192.168.1.1 255.255.255.0PC1:192.168.1.2 255.255.255.0PC3:192.168.1.3 255.255.255.0PC4:192.168.1.4 255.255.255.0三、配置交换s1代码如下: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是Vlan 10 和Vlan 20Switch>enSwitch#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vlan 10Switch(config-vlan)#vlan 202、指定两个端口fa0/1 和fa0/2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interface fa0/2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03、设置交换机S1与S2连接端口类型,端口fa0/3允许fa0/1和fa0/2通过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r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owed vlan 10,205、查看配置情况,是否成功。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和交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协议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递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
而交换则是指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功能和效果。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通过链路相互连接。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
而路由和交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路由器和若干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机则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实验环境为一个小型局域网,包含多个主机和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1. 路由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的各项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和网络连接性。
2. 路由表设置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一张表格,记录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可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目的地。
我们需要手动设置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3. 交换机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包括VLAN、端口设置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控制。
4. 数据传输测试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在不同主机之间发送数据包,观察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和延迟情况。
如果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则说明路由和交换的配置是正确的。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数据包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
这表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是正确的,网络连接是正常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功能和效果。
这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四Packet Tracer路由交换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四Packet Tracer路由交换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实验要求:使用Packet Tracer模拟器搭建实验拓扑,并对交换机、路由器、PC 和服务器进行相应配置,配置最后结果,能实现PC之间的ping互通,能通过PC的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网站。
配置步骤如下:Step1:搭建实验拓扑如下图所示:Step2:规划各设备的IP地址,如下表所示:请注意:在配置PC机的IP地址时,切记一定要配网关IP地址。
Step3:路由器及交换机基本配置:一、配置路由器R1、R2,交换机S1、S2的主机名分别为Router1、Router、Switch1、Switch2。
S1: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1sswitch1(config)#exitS2: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2Switch2(config)#exitR1: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1router1(config)#exitR2: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2Router2config)#exit二、根据IP地址规划表配置各设备IP地址、掩码、网关。
R1:Router1(config)#int fa0/0Router1(config-if)#ip add 172.17.10.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Router1(config-if)#int fa0/1Router1(config-if)#ip add 172.17.20.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Router1(config-if)#int fa1/0Router1(config-if)#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R2:Router2(config)#int fa0/0Router2(config-if)#ip add 172.17.30.1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Router2(config-if)#int fa0/1Router2(config-if)#ip add 172.17.40.1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Router2(config-if)#int fa1/0Router2(config-if)#ip add 192.168.12.2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Router2(config-if)#int fa1/1Router2(config-if)#ip add 209.165.201.1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Step4:交换机VLAN配置:一、在交换机S1上创建两个VLAN:1. VLAN 10,VLAN名称为sales。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1. 引言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网络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在局域网中实现包的转发和交换。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2. 实验目的- 了解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验证交换机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3. 实验设备- 交换机- 计算机4. 实验步骤步骤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首先,将交换机与计算机通过网线相连。
然后,通过计算机的网卡配置界面,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接下来,打开交换机的管理界面,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在配置模式下,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保存配置并重启交换机。
步骤二:交换机的端口配置进入交换机的管理界面,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参数。
设置端口的速率、双工模式等参数,确保交换机能够正常工作。
步骤三:交换机的VLAN配置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中,设置VLAN(虚拟局域网)参数。
创建VLAN并将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以实现不同VLAN 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步骤四:交换机的链路聚合配置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中,设置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参数。
通过将多个端口绑定在一起,实现带宽的合并,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步骤五:实验验证交换机功能通过在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测试,验证交换机的VLAN功能。
同时,通过启用链路聚合,测试网络的带宽和传输性能是否得到提升。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配置了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同时,我们针对不同的需求创建了不同的VLAN,并成功将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通过对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测试,我们发现交换机能够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并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此外,通过启用链路聚合,我们成功将多个端口的带宽合并,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性能。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并掌握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
三层交换实验报告三层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三层交换网络,探究其在数据传输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我们将深入了解三层交换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以及网络性能的提升。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PC机。
三层交换机采用了Cisco的Catalyst系列,路由器采用了Cisco的ISR系列。
PC机作为终端设备,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三、实验过程1. 配置三层交换机首先,我们需要在三层交换机上进行基本配置。
通过命令行界面,我们可以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这样,交换机就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 配置路由器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
通过命令行界面,我们可以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此外,我们还需要配置路由表,以便路由器能够正确地转发数据包。
3. 连接设备在完成配置后,我们需要将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PC机进行连接。
通过使用网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局域网。
在局域网中,三层交换机负责交换数据包,路由器负责转发数据包,PC机作为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 测试网络性能在搭建好网络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发送大量的数据包,我们可以测试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
三层交换机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目的IP地址来转发数据包,从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而传统的二层交换机只能根据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效率较低。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三层交换机在数据传输中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能够更快地转发数据包,从而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此外,三层交换机还支持更多的网络协议,可以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三层交换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三层交换机在现代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三层交换机应用于大型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等场景,以满足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路由与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网络中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对网络架构和数据传输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若干台路由器和交换机,型号分别为_____和_____。
2、网络连接线若干。
3、计算机若干,安装了网络模拟软件_____。
三、实验原理(一)路由原理路由是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的过程。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 IP 地址,查找路由表来确定转发路径。
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二)交换原理交换是指在局域网内根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交换机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搭建网络拓扑首先,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包括两个局域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进行连接。
(二)配置路由器1、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输入命令“enable”。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nfigure terminal”。
3、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例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然后输入“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4、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 等)。
(三)配置交换机1、连接到交换机,进入特权模式。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配置 VLAN 信息。
3、将交换机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四)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各台计算机上设置 IP 地址和网关,然后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网段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IP 地址配置错误在配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和网关时,由于粗心导致输入错误,造成网络无法连通。
通过仔细检查和重新配置,解决了该问题。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项目:交换式以太网通信实验地点: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11月实验二:交换式以太网通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主机通过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连接成局域网络及其通信过程,了解多个以太网络之间逻辑通信过程2、学习静态路由选择策略的配置方法。
3、深刻领会网络层和链路层在连接和数据传输的不同方式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
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1.物理层(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中继系统,即转发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层L2),即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第三层,层L3)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
4.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即网关(gateway).交换机交换机归于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些交换机也可实现第三层的交换。
路由器可以解决异性网络之间转发分组,作用于网络层。
他们只是从一条线路上接受输入分组,然后向另一条线路转发。
这两条线路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网络,并采用不同协议。
相比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但速度相对也慢,价格昂贵,第三层交换机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传统交换机从网桥发展而来,属于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
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
交换机是快速,转发端口算法简单,便于硬件实现。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
路由器最大的好处实现网际互连,控制功能强大。
三、 主要仪器设备1、WindowsXP 系统计算机2、Packet Tracer 5.1路由模拟软件模拟网络实现3、参考Packet Tracer 5.1帮助提示四、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设置网络中的主机,使用Ping 命令测试主机间网络连接情况: 配置路由器之前测试主机连通情况。
路由器交换机实验报告路由器交换机实验报告引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网络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现代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是两种常见的网络设备,它们在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功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在网络中的性能和效果。
一、路由器的原理和功能1.1 路由器的原理路由器是一种能够连接不同网络并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
它通过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标地址,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网络节点,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1.2 路由器的功能路由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路由选择: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 数据转发: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转发到下一个网络节点。
- 分段和重组:将大数据包分割成小的数据段进行传输,并在目标地址处重新组装。
- 数据过滤和安全:根据配置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安全检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 网络地址转换(NAT):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二、交换机的原理和功能2.1 交换机的原理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
它通过学习和存储MAC地址,并根据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端口,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通过建立和维护MAC地址表,实现数据的快速转发。
2.2 交换机的功能交换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数据转发:通过学习和存储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端口。
- 广播和组播:将数据包发送到所有连接的设备或者特定组内的设备。
- VLAN划分:将交换机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和管理。
- 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为一个逻辑链路,提高带宽和可靠性。
- 交换机管理:通过配置交换机的参数和规则,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三、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性能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网络交换实验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二、实验名称网络交换实验(2学时)三、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利用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对交换机进行相关的配置,掌握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等。
四、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和管理。
五、实验设备计算机、交换机(S2126G)。
六、实验技术原理交换机是网络的主要连接设备,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的功能。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 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的管理分为两种模式: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使用交换机时必须使用Console口进行配置。
七、实验步骤1.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型,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
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该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
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
该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端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该模式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Exit命令是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命令是指用户从特权模式以下级别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
下面具体给出交换机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switch#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交换机F0/5的接口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config-if)#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f)#end !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switch#注:交换机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的简写、命令的自动补齐、快捷功能。
⊙Switch>?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Switch#co?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以co开头的命令⊙Switch#copy ? !显示copy命令后可执行的参数⊙Switch#conf ter !交换机命令行支持命令的简写,该命令代表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按TAB键自动补齐configure) !交换机支持命令的自动补齐2.交换机配置的登陆过程: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交换机的操作命令,下面具体介绍。
3.常用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及使用●show 用来显示配置信息(包括:版本、MAC地址、当前配置信息等)●enable 进入交换机特权模式●configure 进入交换机全局模式●vlan 设置虚拟局域网●show vlan 显示虚拟局域网配置信息●no shutdown 开启交换机的相应端口4.VLAN的配置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Port Vlan是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VLAN可以隔离广播,不同VLAN中的主机不能直接通信。
A.创建VLAN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交换机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vlan 10 !创建vlan10Switch(config)#vlan 20 !创建vlan20验证测试:Switch#show vlanB.将端口分配到VLAN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5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0/5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5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将0/15端口加入到vlan 20中验证测试:Switch#show vlanC.删除VLANSwitch(config)#no vlan 10实验二-1 VLAN 隔离及VLAN 间通信【实验名称】利用两层交换机实现VLAN隔离【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二层交换机配置vlan,用来隔离不同vlan间的通信要求:1、在二层交换机S2126上建立虚拟局域网vlan10和vlan20;将每个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分别加入各自的不同vlan;2、将交换机S2126的端口7、15与23配置成access模式;3、检测位于同一交换机的不同vlan端口的计算机之间是否能通讯;5、检测位于同一交换机的相同vlan端口的计算机之间是否能通讯;【实现功能】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实验设备及台套数】每组试验需要以下器材:PC机3-4台、锐捷二层交换机(S2126)1台、双绞线若干【实验拓扑】网络拓扑【实验步骤】实验配置S2126G#configure terminal注:进入交换机全局配置模式S2126G(config)# vlan 10注:创建vlan 10S2126G(config-vlan)# name test10注:将Vlan 10 命名为test10S2126G(config)# vlan 20注:创建vlan 20S2126G(config-vlan)# name test20注:将Vlan 20 命名为test20S2126G(config-if)#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7注:进入fastethernet 0/7 的接口配置模式S2126G(config-if)# switch access vlan 10注:将fastethernet 0/7 端口加入vlan 10 中S2126G(config-if)#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5注:进入fastethernet 0/15 的接口配置模式S2126G(config-if)# switch access vlan 20注:将fastethernet 0/15 端口加入vlan 20中实验过程清空交换机原有vlan 配置,将fastethernet0/7 口加入vlan 10 , 将fastethernet0/15 口加入vlan 20 。
实验结果PC1 地址设成192.168.10.0/24 的地址, PC2 地址设成192.168.20.0/24 的地址PC1 与PC 2 不能相互ping 通。
实验二-2VLAN/802.1Q-跨交换机VLAN网络拓扑PC 1 vlan 10 S3550-24 S2126G vlan 10 PC3PC 2 vlan 20实验环境两台交换机的fast0/24 互联,其中一台交换机的fast0/7 和fast0/15 连接PC1 和PC2,另一台交换机的fast0/7 接PC3实验配置交换机S3550-24:SWITCH#configure terminal注:进入交换机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vlan 10注:创建vlan 10SWITCH(config-vlan)# name test10注:将Vlan 10 命名为test10SWITCH(config)# vlan 20注:创建vlan 20SWITCH(config-vlan)# name test20注:将Vlan 20 命名为test20SWITCH(config-if)#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7注:进入fastethernet 0/7 的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 switch access vlan 10注:将fastethernet 0/7 端口加入vlan 10 中SWITCH(config-if)#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5注:进入fastethernet 0/15 的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 switch access vlan 20注:将fastethernet 0/15 端口加入vlan 20 中SWITCH(config-if)#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注:进入fastethernet 0/24 的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注:将fastethernet 0/24 设为tag vlan 模式交换机S2126G:SWITCH#configure terminal注:进入交换机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vlan 10注:创建vlan 10SWITCH(config-vlan)# name test10注:将Vlan 10 命名为test10SWITCH(config-if)#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7注:进入fastethernet 0/7 的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 switch access vlan 10注:将fastethernet 0/7 端口加入vlan 10 中SWITCH(config-if)#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注:进入fastethernet 0/24 的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注:将fastethernet 0/24 设为tag vlan 模式实验过程分别在两台交换机上做如上配置验证命令:show vlan show int f0/24 switchport实验结果PC1 与PC3 地址都设成192.168.10.0/24 的地址.PC2 地址都设成192.168.20.0/24 的地址.当PC1 与PC3 都分别接在两台交换机的fast 0/7 时,即在同一Vlan 中,可互相ping 通,当PC2 与PC1,PC3 不在同一vlan 中则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