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老人与海知识点归纳《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于1952年出版。
小说以古巴渔民圣地亚哥为主角,讲述了他与一条超过两米长的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
小说主题丰富,涉及到人与自然、毅力和坚持、追求梦想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老人与海》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1.自然与人的关系:小说中描绘了强大而无情的自然力量与人的相互作用。
主人公亚哥面对大海的挑战,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斗争与和谐。
2.坚持和毅力:亚哥是一个富有毅力和坚持力的角色,他不怕艰难险阻,一心追求梦想,与巨大的鱼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
3.友谊和孤独:亚哥与小男孩马努林的友谊是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尽管亚哥经历了失败,但马努林仍然支持他,并充当他的精神支柱。
小说还探讨了孤独和人之间的连接。
4.老去和死亡:亚哥是一个年老的渔夫,他独自面对生命中最后的挑战。
小说引发了对老去和面对死亡的思考。
5.英雄主义和成就:亚哥是一个寻求荣誉和成就感的英雄人物。
他追求卓越,在搏斗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
6.动物象征:在小说中,大马林鱼和鲨鱼都是动物象征,代表着亚哥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
7.悲剧与希望:尽管亚哥最终失败了,但他的搏斗和奋斗仍让人感到希望和敬佩。
小说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即人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梦想。
8.文学风格和语言表达: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和诗意闻名。
他运用象征手法和寓言元素,使小说更具深度和韵味。
9.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老人与海》可以被视为对人生、挑战和人性的思考。
亚哥的经历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和挣扎,而大海象征着人类和自然界的交融。
10.时间和空间意识: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但通过亚哥的回忆和联想,读者可以感受到更广阔的时空。
以上是《老人与海》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风格和动人的故事,成为了海明威的经典之作,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作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展开,讲述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历程。
虽然对它有不同的文学评价,但它在20世纪小说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值得注目的,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
1953年5月4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
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老人与海》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作者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
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
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
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
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
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
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
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
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引导语:《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扣人心弦的内容吧。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老人与海》完全可能成为当代一部名副其实的经典作品。
厄纳斯特·海明威的这部短篇小说无疑具有以往许多巨著的共同特点:在题材所限的范围内几乎达到形式上的完美无缺、处理方法谨严、注意时间和地点的统一,行文简洁而内涵很深。
另外,和极大多数巨著一样,海明威的这篇小说读起来可有不止一层的意思。
一方面,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带有悲剧性的冒险故事。
故事讲到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在他对职业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流并在那里钓住了一条该水域中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马林鱼。
故事接着说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奋力叉住这条大鱼而耗尽了力气之后,被迫投入一场和一群海盗似的鲨鱼的绝望的搏斗之中,结果是那些鲨鱼只给他留下了猎获物的一具骨架。
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寓言,它描述了人所具有的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一个人如何从灾难和实际失败的环境中攫取精神上的胜利。
再一方面,这是带有宗教意义的一种隐喻,作者不引人注目地给这一主题添加了基督教的一些象征和比喻。
和柯勒律治笔下的“老水手”一样,海明威笔下的古巴渔民是这样一个角色,他容许作者的想象力同时在两个领域中活动,这两个领域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一个注意写实,有着动人的情节;另一个则侧重道德说教,充满象征的意义。
桑提亚哥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
最初,一个年轻的孩子曼诺林和他一起分担恶运,但在过了四十天倒霉日子之后,孩子的爸爸让孩子到另一条船上干活去了。
从那个时候起,桑提亚哥只是一个人干活。
每天早晨他划着小船到有大鱼出没的墨西哥湾流去,每天晚上他总是两手空空地回来。
孩子喜欢并且可怜这个老渔人。
曼诺林要是自己没有挣到钱,就会乞讨或偷窃以保证桑提亚哥有足够的食物和新鲜的鱼饵。
老人谦卑地接受孩子的好意,谦卑中带有某种隐而不露的自豪感。
晚餐时(吃的是大米饭和黑蚕豆)他们总会谈论在运气好的日子里一起捕获的大鱼,或是谈论美国的棒球赛和伟大的狄马吉奥。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1.桑地亚哥是世界文学长廊里一位光芒四射的人物,你认为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的?(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明确:桑地亚哥是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老人,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的形象。
作者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和衬托(第一回合中以鲨鱼的巨大勇敢来衬托老人的勇敢)等手法来表现人物。
2.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桑地亚哥最为典型。
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它可以用来概括这类硬汉的性格特点。
(它是一句名言,找出这句话后分析,再让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
明确:课文第12段,“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分析: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作不懈的抗争。
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就永远是胜利者。
3.请在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中分别找一个细节验证这种硬汉性格。
(分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这样的细节很多,学生找出来稍加分析就可以。
)
明确:例如第一回合中第4~5段他知道面对的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仍然想捉住它。
海明威《老人与海》导读一、生平与创作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
父亲嗜好渔猎和各种运动,母亲喜欢音乐和绘画。
海明威的性格、爱好深受父母的影响。
1917年中学毕业时,正值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因眼睛有病而未能入伍,进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
报社要求“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报道,这为他日后文体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次年,海明威怀着年轻人的正义感和好奇心投笔从戎,随着红十字会的车队开赴意大利抗奥前线,由此揭开了他传奇式一生的序幕。
在战场上他勇敢无畏,多处负伤,为此得到意大利政府的表彰。
战争结束后,他带着浑身伤痕和一颗迷惘的心回到祖国,重操旧业,并开始写作。
两年后,他以记者身份旅驻巴黎,结识了侨居法国的美国名作家斯泰因、庞德和菲兹杰拉德等,在创作上颇得他们的提携。
1926年,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问世,使海明威成了欧美文坛上的新秀。
这部作品表现了第一次大战后西方青年一代迷惘、颓唐的精神状态。
残酷的战争摧毁了他们的人生理想,于是他们沉醉在放荡不羁的生活中,消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女作家斯泰因读了此书后,称海明威为“迷惘的一代”。
从此,他便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29年,海明威发表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旧译《战地春梦》),使他跃入名作家之列,这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战思想的作品。
它通过一个美国青年亨利与英籍护士凯瑟琳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欺骗性和残酷性,从客观上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是摧毁青年一代的社会根源。
亨利是又一个“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作品描写了他志愿参战──厌战──反战的思想变化过程,真实感人,但又流露出人类无法逃避这场灾难的悲观情绪。
作品中电文式的对话,情景交融的环境气氛渲染,已显露出海明威风格的特色。
此后,海明威又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其中以《弗朗西斯·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和《乞力马扎罗的雪》为最佳。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二)一、《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硬汉”形象的代表人物,他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渔民,但他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所表现出的勇敢、坚定、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1.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硬汉”形象圣地亚哥是一个很好的捕鱼者,可是他却“很倒霉”,独自在湾流中连续捕鱼84天,没逮上一条鱼。
其他人都嘲笑他,把他看作一个失败者。
连他唯一的伙伴,小男孩马诺林也在父母的威逼下不再上他的船了。
面对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窘境,老人决心在第85天驶向远方去钓大鱼,这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人类要征服自身懦弱的表现,更是坚持不懈、永不服输的精神的体现。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第85天捉到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马林鱼,老人异常高兴。
但这条鱼实在太大了,拖着小船向相反的方向游向未知的海域。
面对茫茫大海,凶险随时都会发生。
这时老人为了自身安全,完全可以放弃。
但他毅然选择了抗争,与大鱼搏斗,他的干粮和水,早已用完,但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不顾连日的疲劳,在茫茫的大海之上与那条比他的小船还长的大马林鱼周旋了两天两夜,终于拖死了比他强壮得多的大马林鱼。
此时的老人已经筋疲力尽,“弹尽粮绝”,但他必须再次面对新的敌人——成群的鲨鱼。
面对着实力相差悬殊的较量以及持续的坏运气,他仍然不服输,不遗余力去抗争,这是一场明知失败却依旧不屈不挠的战斗。
老人用尽一切个人手段来反击,拿起鱼叉、刀子、船桨、棍棒、舵把、帆杠等,拼尽全身的力气,与血腥贪吃的鲨鱼作殊死的搏斗。
四五条硕大的鲨鱼一条一条地被打死,然而嗜血如命的鲨鱼却一次次进攻,越聚越多,而老人则越战越勇。
老人不断地驱赶着鲨鱼,直到大马林鱼最终成为一具骨架。
在与命运、大海、大鱼及鲨鱼的不断较量中逐步突现出来的这些品质,都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和描写了老人身上所特有的那种“硬汉”的魅力——勇敢、坚强、百折不挠、永不服输。
这就是圣地亚哥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梗概
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
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象征
作者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鲨鱼代表着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阻止人们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各种破坏力的集合,是各种邪恶势力的象征,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为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圣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硬汉子"代表,是“生命英雄”的象征。
①把大海描写成女性,外表温柔的她,却有着无穷、强大的力量,她有着闻所未闻的大马林鱼,有着凶残贪婪的大鲨鱼,她是如此得深不可测,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也真正显示了具有柔弱外表却内心坚强的才是“真正的”,显示了外在柔弱谦卑内心却拥有非凡毅力和奋斗精神的才是“真正的硬汉”。
*②主人公在面对种种困难的时候,勇于向人类生命的极限挑战。
他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出海84天后一无所获,仍旧在第85天仍旧出海,经历漫长的等待终于在第85天看到了希望——遇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他具有坚强的斗志,与大马林鱼三天三夜顽强的搏斗,与鲨鱼勇敢的斗争;他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他在逆境中敢于克服种种困难。
老人的这些精神是永恒的,即使他死去,他的精神会永远存在,沉睡的身体,依旧挡不住顽强的精神与是世界的对峙。
《老人与海》通过对圣地亚哥这个人物的描写,赞扬了具有顽强意志力,不屈服于失败的人类。
③大马林鱼在这部小说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人在等待了84天漫长的时间之后,大马林鱼出现了,给了老人长久的等待一个回报,满足了老人的愿望。
大马林鱼年轻力盛,但是老人坚强的意志力终于战胜了大马林鱼。
这象征着,人类在漫长的征途中不知经历多少苦难,却仍旧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和理想,指引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岁月,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和美好的生活。
④这部小说正是写于上世纪50年代,那时,古巴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已经逐步进入高潮。
在海明威的笔下,主人翁圣地亚哥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渔夫,而是一个生活在苦难中的古巴低层社会的人们的代表之
一,而鲨鱼是那些殖民主义者和贫困现实生活的象征,为了改变现状,人们不得不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而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古巴人民顽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生动地展示了人类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伟大精神,凸显了人类是“真正硬汉”的个性特征。
⑤狮子意象在《老人与海》中具有独特地位,它分占五处,尽管着墨不多,作者也未对其作更多的渲染,但作用不容小视:它把老人心理流变过程串连起来;它勾连上下文,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它与情节紧密相连,和其它意象一样,烘托老人的心灵世界,这对塑造一位鲜明、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小说是在“老人正梦见狮子”中结束,狮子有自己独特的自信和威严,发自内心,不怒自威,令人敬畏,这一意象丰富了老人的精神世界。
正像老人一次次出海为证明自己,迎接生命挑战一样,狮子这一意象也是为老人的再次出海作心理上、精神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