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县城创建工作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环境美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加强城市园林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市作为一个发展较快的地级市,积极响应国家“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对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二、工作开展情况1.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是创建园林城市的重要内容,我们市高度重视绿化工作,把城市绿化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其主要工作包括:•加快公园建设:公园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市民的漫步游览,市政府在去年新建了一批公园,同时对现有公园进行了全面升级,在设施、绿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进。
•健全绿化配套设施:绿化需要充足的水源和养护维护,我们市除了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之外,还建设了多处蓄水池和水坝等水源设施,以保证城市中心地区的绿化需要。
•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在城市的主要道路、公园和广场等地,我们市开展了多项绿化美化工程,规范绿化管理和养护机制,使城市绿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城市建筑管理城市建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美化至关重要。
我们市从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全方位的建筑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建筑外墙美化:我们市采用多种方式对城市建筑的外墙进行美化,如进行彩绘、雕刻等艺术装饰,增强城市美感。
•公共建筑场景化:我们市在公共建筑物中采用了多种场景装饰,如LED幕墙、人工水景、追光灯等,使公共场所更加美观。
•城市广告规范化:我们市加强了城市广告的规范化管理,控制广告数量,将漂亮而不影响城市美感的广告合理放置。
3.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是城市环境美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市始终把交通管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主要工作如下:•实施环保交通:我们市对所有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更新,减少污染排放。
•推进共享单车规范化管理:我们市打造了共享单车“绿色巡逻”环节,规范骑行行为,推进共享单车管理工作。
定边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县城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持续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县城品位,县委、县政府根据《陕西省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和《陕西省园林城市系列申报评审办法》,计划2021年前完成创建陕西省生态园林县城工作目标,结合定边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县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定边县城建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和谐的生态园林县城,确保在2022年前跨入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行列。
二、创建目标(一)县城绿化覆盖率、县城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指标随着县城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逐步递增,分别要达到38%、33%、9平方米以上,根据2020年统计局公报现有城区人口及建成区面积,需要新增绿地236.89万平方米,合3553亩(包括公园绿地496亩)。
同时加大县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设和县城园林绿化建设力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确保2022年前通过省级生态园林县城。
(二)加强公园绿地建设,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要求,建成1个综合公园;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三)县城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到90%和75%以上,林荫路推广率≥70%。
道路绿地率计算应当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相关要求。
(四)加强“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区的创建活动,1994年后建设、改建的居住区和有庭院单位绿化达标率≥50%,2002年〈含〉以后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化达标率≥90%。
(五)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措施到位,禁烧烟煤,改善县城大气环境质量。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旨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过去一年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
现将我部门在此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的工作思路和提升措施。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1. 城市规划和建设我们通过制定详细的城市规划方案,从城市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设施等方面着手,努力打造宜居环境。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加大绿化和修缮设施的投入,提升城市美观度和舒适度。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创建了众多公园、景区和绿化带,为城市增添了无数的绿色魅力。
2. 生态环境保护我们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工作。
增加生态绿地面积,建设湿地公园和保护区,使城市的生态系统日趋完善。
并且加强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3. 公共设施建设我们加大公共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
加大了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了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
此外,为方便居民出行,我们加快了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
4. 文化传承和创新我们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庆典,弘扬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同时,我们也鼓励创新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创意园区,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规划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规划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制定的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不够贴合,影响了工作的顺利推进。
因此,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规划的前期调研和方案制定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2. 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尽管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治理还不够到位。
为此,我们将加大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力度,增加投入,引入新技术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某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成果丰硕,现将工作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一、工作背景及目标我县位于某省某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宝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县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我县于去年全面启动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们确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目标:在5年内,建设全域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打造美丽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区。
二、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主要工作1. 绿化工作我县将绿化作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重点工作,通过植树造林、绿化城市道路、建设景观公园等措施,大力提升县城的绿化水平。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完成了100公顷的植树造林任务,将县城的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同时,我们实施了植树义务活动,动员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植树5000棵,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绿化氛围。
2. 城市景观提升为了打造美丽的县城形象,我们着重对城市景观进行了提升。
我们组织了专业团队,对市区的建筑外观、道路绿化、亮化工程等进行了全面改造。
通过增加绿化带、改善街道景观、改建广场等方式,使县城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外,我们还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修缮了一批古建筑,修复了一些历史文化景点,打造了一条特色文化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3. 乡村建设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乡村的美丽也是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制定了农村乡村建设规划,通过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等手段,努力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对农村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改造,修建了农村公园、休闲广场等设施,使农村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村,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成效显著。
首先,绿化水平显著提升。
工作汇报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引言概述: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是指通过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使城市环境更加美观宜居,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市在创建园林城市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城市绿化工作:1.1 增加绿化面积:我们市在过去一年里,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作,新增绿化面积达到了XX万平方米,相当于每位市民拥有X平方米的绿地空间。
1.2 提升绿化质量:我们注重绿化质量的提升,采用了多种绿化方式,包括栽植乔木、灌木和花卉等,使城市的绿化景观更加多样化和美观。
1.3 推广绿色植被:我们积极推广绿色植被,引入了更多的耐旱、抗寒、抗污染的植物品种,提高了城市绿化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二、景观建设工作:2.1 城市公园建设:我们市加大了对城市公园的建设力度,新建了X座公园,提升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2.2 景观亮化工程:我们进行了景观亮化工程,通过夜间照明和建筑物照明等手段,提升了城市夜景的美观度和亮度。
2.3 建设景观节点:我们在市区的主要交通节点和景区周边建设了一批景观节点,通过雕塑、喷泉等艺术装置,增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三、环境保护工作:3.1 大气污染治理:我们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推行了燃煤减排、工业废气治理等措施,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3.2 水环境治理:我们加强了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大了河道清淤、水体净化等工作力度,保护了城市的水资源。
3.3 垃圾分类处理:我们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建立了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四、绿化管理工作:4.1 绿化养护:我们加强了对绿化的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确保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4.2 绿地巡查:我们建立了绿地巡查制度,定期对绿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绿化问题,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4.3 绿化宣传:我们开展了绿化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绿化知识,提高市民的绿化意识和参与度。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园林建设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家园林县城工程是新时期城市绿色化、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手段。
本工作方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和城市景观的品位,使城市成为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城市。
二、工作目标1.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提升城市品位。
通过加强城市绿化,改善城市景观,打造精品美城,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形象的塑造。
2.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通过创新城市绿化技术和管理方式,强化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三、工作内容(一)加强城市绿化建设1.科学规划。
制定国家园林县城绿化规划和城市绿化标准,科学统筹城市绿地、道路绿化、水体绿化、建筑物绿化等绿化要素,合理规划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
2.提高绿化质量。
更新城市绿化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化率,建设多层次的城市绿色带、绿廊、绿隧道等,加强公用绿地的建设和完善。
加强对城市街头景观的整治和改造,推广花绿景观、观景台、画廊等绿化特色的景观形式,提升城市景观品位。
3.加强绿化管理。
增加绿化设施维护和管理力度,定期对园林绿地、花坛、假山等设施进行养护管理,提高公共绿地、绿化带的管理水平。
(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1.提高空气质量。
加强粉尘治理工作,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减少燃煤污染,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优化水环境。
加强城市水库、水塘、池塘、河道等水体的水质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推广城市雨水管网建设,提高雨水利用率和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
3.改善噪声环境。
加强噪声源管控和隔离,推广绿化隔音屏和垂直绿化,减少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提高城市景观品位1.传承本地文化。
2023年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____年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一、背景和意义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挑战。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升地方形象、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有效途径。
2. 意义: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城市软实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在____年前,将我县打造成为国家级园林县城,以绿色低碳城市为目标,形成美丽宜居、和谐发展的城市模式。
2. 任务:(1)城市绿化: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建设公园、花坛、绿化带等各类绿地,努力实现公共绿地人均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
(2)城市景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营造出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3)城市交通:优化城市道路规划,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4)城市环保: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空气质量,改善水质,减少噪音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5)城市规划: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统筹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利用,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6)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工作措施和具体步骤1.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2. 制定政策措施: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林县城建设。
3. 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绿地建设和城市花坛建设,增加绿色植物的种植密度。
4. 打造地方特色景观: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和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景区和景点,提高城市形象的独特性。
5. 优化城市交通:完善城市道路网,建设骑行和步行道路,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6.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推动工业企业和居民家庭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县城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制定并实施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势在必行。
二、工作目标1. 创建宜居环境:通过园林县城建设,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2. 增强城市形象:通过园林县城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
3. 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园林县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三、工作内容1. 建设园林绿化带:在城市规划中加大绿化面积,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植被,打造园林绿化带,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 景观提升:对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景观区域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景观设施和文化元素,打造标志性景点和游憩区域。
3. 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公共休闲区、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场所等,提供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4. 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5. 发挥市民参与作用:鼓励市民参与园林县城建设和管理,开展公众参与项目,增强市民对园林县城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四、工作步骤1. 研究制定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深入调研,制定园林县城建设规划,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重点和时间表。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拨款、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筹措园林县城建设所需的资金,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施建设工作:根据规划,有序地进行园林县城建设工作,包括绿化带建设、景观提升、宜居环境建设等。
4. 改善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城市管理制度,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5. 市民参与和宣传:加强与市民的沟通交流,广泛宣传园林县城建设的重要性,鼓励市民参与园林县城建设和管理。
6. 评估和监督:定期对园林县城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为推进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构建美丽中国、宜居县城,现制订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以提升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绿化、打造文化氛围为目标,全面推进改造工作。
一、工作目标通过园林县城工作的推进,实现以下目标:1.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全县城市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
2.切实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生态效应和承载能力。
3.借助园林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营造人文氛围。
二、具体措施1.加强城市环境建设。
在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绿化,同时完善城市环境设施,提升城市硬件建设水平。
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路灯、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以森林城市、绿色健康为主题,采用全面铺绿、零星绿化、空间绿化结合的方式,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增强城市的生态性。
3.营造人性化的城市文化。
在公共场所、市政建筑、景观园林中注入人文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景观。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内涵,在城市公园、广场等场所加强文化展示。
4.完善管理体系。
加强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落实城市管理、劳动保障、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职责,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三、工作步骤1.确定目标。
制订县城园林建设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
2.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城园林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3.加强宣传工作。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县城园林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园林建设的社会支持力度。
4.加强资金投入。
优先保障园林建设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寻找、争取各种资金支持。
同时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资金,扩大投资规模。
5.实施工程建设。
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园林水平。
同时,在公共厕所、路灯、垃圾分类处理等城市联系的设施方面进行补充和改进。
园林城创建工作方案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绿化和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城的创建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园林城的创建工作涉及到城市规划、绿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
二、目标。
园林城创建工作的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2. 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3.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4. 塑造城市的品质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三、工作内容。
1. 制定园林城规划方案。
园林城的创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
规划方案应包括城市绿化布局、生态保护区划、城市森林建设、水系规划等内容,确保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能够全面提升。
2.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景观品质。
重点推进城市公园、绿地、街心花园等绿地建设,打造休闲娱乐的场所;加大城市道路、广场、屋顶绿化的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3. 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恢复城市的湿地、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
加强城市的空气质量治理,推进城市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4. 建设城市森林。
通过建设城市森林,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森林建设应注重植物多样性,打造具有生态功能和观赏价值的城市森林,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5. 加强城市园林管理。
加强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水平。
加强城市绿化设施的养护和维护,保障城市园林的长期利用价值;加强城市绿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园林城创建工作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民共享的工作格局。
工作汇报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引言概述:市创建园林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中注重绿色生态环境的打造,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推进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我们进行了一次工作汇报,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园林绿化工作1.1 植树造林: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共植树数万棵,涵盖了城市的各个区域,增加了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1.2 花卉种植: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我们在城市各个公共区域种植了大量花卉,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1.3 绿化养护:加强了对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保持了植被的生机和繁荣,确保了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2.1 垃圾分类: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2.2 河道清理:对城市河道进行了清理整治工作,清除了垃圾和杂草,改善了河道环境,净化了城市空气。
2.3 城市清洁:加大了城市清洁力度,定期进行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提升了城市整体环境卫生水平。
三、市民参与活动3.1 绿色义工:组织了绿色义工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共同参与园林城市建设,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
3.2 环保宣传: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城市绿色发展。
3.3 生态游园:打造了多个生态游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了城市绿色旅游的发展。
四、园林城市评估4.1 质量评估:对园林城市建设进行了质量评估,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4.2 环保指标:建立了环保指标体系,对园林城市的环保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了城市绿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4.3 市民满意度:通过市民满意度调查,了解市民对园林城市建设的态度和看法,为未来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5.1 拓展绿化面积: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拓展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色覆盖率,打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国家园林县城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以园林景观为主题,利用绿化、亮化等手段,将县域城市打造成为集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城市。
二、工作目标1.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2. 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3. 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4. 满足公众休闲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三、工作内容1. 加强绿化建设(1)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适当增加公园绿地面积;(2)加强绿化管理,合理规划配套设施;(3)建立植物标本园等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公众的环保和文化素养。
2. 完善城市亮化(1)改善城市路灯亮化设施,提高城市夜景美观度;(2)营造特色文化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以此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3. 推动旅游业发展(1)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建立优秀城市品牌;(2)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地方旅游。
4. 满足公众需求(1)建设休闲公园、运动健身场所等,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2)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加强无障碍设施设置,让公众更加舒适地使用公共服务设施。
四、实施措施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 多方联合,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3. 加强宣传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重视度;4. 加强信息统计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经验。
五、工作保障1. 确保资金、人力等资源的充分保障;2. 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专业人才;3. 规范行政执法,保障各项工作合法、合规;4. 细化考核机制,确保有效达成各项工作目标。
六、工作成果1.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2. 建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城市景点和公共设施;3. 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和旅游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4. 增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和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郴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工作人员:大家好!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是郴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的工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郴州市作为湖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个城市的影响力和优势,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园林城,希望借此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二、创建园林城的目标和意义创建国家园林城的目标是:以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绿化饰面和生态保护为主线,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城的意义在于:1. 增强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创建园林城能够增强城市对外的形象,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城市的美丽和繁荣,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进入市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2. 加强绿化和生态建设。
园林城不仅注重城市景观的美化,还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绿化覆盖率的提高。
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打造成绿色的、舒适的街区,让人们生活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
3.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城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建设项目1. 城市绿化景观建设。
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绿地和公园覆盖率,增设人工湖和水系景观,营造生态景观和休闲娱乐空间。
2. 城市规划建设。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改造和提升城市建设的品质,促进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3. 生态环保建设。
强化市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改进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打造清洁、绿色、低碳的城市形象。
4. 城市文化建设。
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打造文化特色街区和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四、取得的成绩在创建园林城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1. 绿化工作取得进展。
我们在城区举行了多次大型的绿化活动,用心推动了城市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城市绿化质量不断提高。
2. 新建和改造了很多公园和景点。
市区内新建了不少公园和游乐场所,其中不乏一些以其特色而推动周边景点的游客增长,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
L i n y e y u a n y i 莘县创建山东省园林县城概况李子峰莘县,古称“莘州”,隶属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县域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1116个行政村,总人口111.3万人,是聊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
近年来,莘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始终把创建山东省园林县城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以创园工作推动建设生态宜居、健康美丽新莘县。
一、精准定位,超前谋划:重新修编了《莘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城区的空间容量。
精心规划穿城水系和城市公园,着力打造水系环城、绿茵满城、水绿交融的城市品质。
二、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县四大班子共同参与的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莘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多次邀请省市专家领导,把脉会诊。
三、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召开了创园专题动员大会,利用县“两台一报”、网络媒体、宣传标语等平台和渠道,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广泛宣传,在全县形成了“爱绿、植绿、护绿”的创园氛围。
四、创新模式,市场运作:创新融资手段,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公开招标,建设生态林网,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截止2018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6.96万人,各类绿地总面积769.35公顷,绿地率33.45%,绿化覆盖面积878.6公顷,绿化覆盖率38.2%,公园绿地面积185.8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0.96鎓/人,各项指标均达到山东省园林县城标准。
自创园工作开展以来,莘县新增加了29个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对24个单位实施了立体绿化,通过破硬还绿、立体建绿等措施提高了单位、小区的绿地面积。
建成了甘泉路、武阳街、伊园街等一批林荫景观大道及一些街角游园和街头绿地。
1、甘泉路:甘泉路全长4508米,道路绿地面积7.1万平方米,绿地率31.50%,道路红线宽50米,甘泉路建于2016年,道路总投资2000万,行道树为柳树和法桐,甘泉路北段隔离带内栽植柳树、海棠、木槿、紫荆、紫薇等,人行道为双排白蜡,人行道外侧有大叶女贞、海棠、雪松柳树等,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整条道路已成为市民赏花观景的理想去处,甘泉路街头游园设计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座椅、果皮箱等配套设施齐全,方便前来游玩的市民使用。
与绿色同行建生态之城___神木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工作技术报告【片头】青山一脉,抱中楼,拥杨城,两山诸峰层峦叠翠绣画屏,巍巍二郎山,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和谐,是远近闻名的西部宗教圣地。
碧水千回,窟野河声挟带着细细黄沙溪流浪轻盈,东西两山闪烁明灭万点星,十万亩红碱淖,那是四大美女王昭君滴下的“昭君泪”。
【隐黑】【解说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00多年前,南宋诗人范仲淹在古麟州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写意古麟州的满目荒凉。
如今,走进神木,这个县城绿色满城,她不但正致力于重塑形象和转型发展,还要“以史为媒”进一步提升为陕西省的生态文化风光之城。
神木,正在开始她内外兼修、魅力升级的蝶变之旅。
【隐黑】【解说词】神木,古称麟州,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这里是龙山文化和杨家将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中华“人文初祖”,五帝之首黄帝及其部族所居住的居邑就位于神木县高家堡镇被称为“华夏史前第一城”的石峁遗址。
相传城郭东南原有古松三株,遮天蔽日,冠如华盖,当地人皆称“神松”,神木县名由此得来。
从此,神木以其郁郁葱葱的松林和柳林,延续着千百年来不朽的传说。
走进神木,您可以饱览塞上大漠风光、体验黄土文化风情、聆听陕北民歌粗犷、感受黄河长城雄浑、领略煤都开发盛况。
有人说,神木奇丽的文化图腾把神木的过去与未来在不经意间轻轻携手;也有人说,是古典与现代杂糅的人文风韵共同打造了如今神木响亮的城市新名片,也成就了神木不可复制的美。
丰厚的历史积淀,给这个塞上古城注入了年轻的活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神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崛起。
神木,县域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辖15镇62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26.8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
作为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域,神木是陕西省乃至西北五省区第一个年GDP突破千亿元的县。
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陕西省省级园林县城”、“陕西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
某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东靠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隔河相望,西邻滑县,南界封丘,北依濮阳,居开封、新乡、安阳、濮阳、XX城市群中心。
辖9镇4乡5个办事处、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600个行政村。
县域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城区建成区面积22.5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223.5平方公里。
全县总人口80万,其中县城建成区人口22.76万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民营立县、特色兴县、绿色强县、文化旺县”战略,已初步形成了防腐、建筑、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烹饪、绿色食品、花卉苗木、汽车零配件、劳保安全用品、商贸服务等十大优势产业,全县民营企业达6549家。
XX年国内生产总值177.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0.3亿元。
经济综合实力居“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第66位。
县交通便利。
新菏铁路横亘东西,S308、S213贯通南北,长济、大广高速在境内十字交汇,京港澳、连霍高速擦境而过。
形成了以高速和干线公路为主干、以县乡公路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脉络,干支相连、功能布局合理的公路网络,实现了村村通。
县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自来水普及率达92%;有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各1座,能较好完成城区污水垃圾处理工作;城市管道燃气覆盖率达到了70%,城区主次干道实现了亮化、绿化。
县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扩权县、对外开放重点县、最具发展潜力县、省级双拥模范城,被列为省城镇化建设重点县、省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和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县,被命名为“中国防腐之乡”、“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之乡”,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和绿色农业示范区”。
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华美食名城”。
XX年,入围“中国创意城市50强”;XX年,荣获“省级园林县城”。
园林县城创建工作简介
长宁在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魅力、和谐”美好新长宁中,发扬“风正心齐,开拓创新、勤俭务实、自强争优”的长宁精神,通过开展园林县城的创建活动,一个“城在竹海中,竹在城中,人在风景中”的竹生态型山水园林县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7年12月,长宁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第十九个、宜宾市第一个省级园林县城。
创建园林县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的领导,2006年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创建四川省园林县城,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十多名县级干部为副组长,以及县级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使创建工作迈入了有序推进的轨道。
狠抓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
以县城公园绿化、广场绿化、道路绿化、街头景点绿化为重点,以单位庭院绿化、小区绿化为补充,全面改造县城区七个重点联片山体植被,在重点路段摆放盆景花卉,积极开展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大力推广城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和室内摆花养草,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县城绿量。
绿林环绕、蓝脉绿网、绿岛散布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已经形成。
到2009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01公顷;绿化覆盖率40.93%,绿地率35.7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04平方米。
狠抓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义务植树达90万株以上,坚持院内绿化和院外绿化同步建设,公共绿化与小区绿化同步推进,地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城内绿化与城郊绿化同时建设,全方位绿化格局已经形成。
狠抓园林县城细胞工程创建活动,已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6个、“市级园林式单位”19个,“县级园林式单位”63个和“园林式
小区”8个。
园林式单位总数占可绿单位80%。
狠抓县城环境综合治理。
重点对城区主次干道、县城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社区结合部、农贸集贸市场的环境开展以整治“五乱”、保持“五洁”、实施“五化”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
生态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用水无害化处理达65%以上,城市大气污染指数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噪声达标覆盖率100% 。
狠抓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创建园林县城的重点内容,加快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县城的总体功能和承载水平。
2009年我们将重点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长宁大桥维修加固工程、县城竹都大道油化、江长路入口节点绿化、县城污水管网改造等创建项目。
对城区人行道和路面破损进行维修,对城区新建街道全面进行硬化、绿化和配套市政设施建设。
着力强化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我们坚持创建宣传干劲不松、力度不减,把巩固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与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形式多样而又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
一是把在创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各项制度印制成宣传册发至各级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中,从思想上筑牢依法植绿护绿意识巩固创建成果,通过广泛宣传、严格执法,有效杜绝了乱砍树木和践踏草坪、违规占用绿地的行为;二是通过电视媒体、各种交通工具车身贴标,大力宣传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任务、措施及进展情况;三是以小区居民会议、板报、夕阳红志愿者宣传队上街游行宣传等形式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
创建工作无止境。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园林县城命名后的巩固创建工作,2008年,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工作实施方案,专题召开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动员大会,明确了创建的
目标、政策及措施,专门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把巩固创建工作涉及的40多个项目全部落实到十多个县级领导和责任部门,并与各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提出了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促进省级园林县城的巩固提升,始终坚持“环境立县”战略,紧紧围绕“风情竹海、秀水长宁”的形象定位和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增绿量、建精品、精管护、塑形象”为重点,着力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城市景观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五大工程”,努力争创国家园林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