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被子植物
- 格式:ppt
- 大小:22.79 MB
- 文档页数:210
光照叶绿体1771有机物的制造者----光合作用第六讲:被子植物的一生之一·【中考重点考点】:1、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双子叶植物)2、蒸腾作用、气孔开合原理3、光合作用原理、条件4、光合作用实验(爱考关键步骤,通常以纠错、补充的形式出现)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6、光合作用的意义、应用7、碳氧平衡原理二、【知识概要】1、叶片的解剖结构(双子叶植物)2、光合作用原理和实验6CO 2+12H 2O---------→6O 2+6H 2O+C 6H 12O 61648年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 ,还是呢?3、气孔开合(闭)原理及其作用保卫细胞内外壁厚度不同,内壁厚,外壁薄,当液泡失水或者溶质增多,细胞水势下降,吸收邻近细胞的水分而膨胀,这时较薄的外壁易于伸长;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就张开。
反之,当溶质减少,保卫细胞水势上升而失水缩小,内壁伸长互相靠拢,导致气孔关闭。
这种自主运动可以根据体内水分的多少自动控制气孔的开闭,以调节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三、【难点提示】: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一个是积累能量,一个是释放能量。
其本质是两过程(反应)的能量转换器不同,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进行,所以能够积累能量,而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进行,所以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实验的成败关键一是有无正确对照,叶子的一部分的正反两面一定要全部遮住,不透光;二是实验材料(天竺葵)一定要在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以消耗掉叶子中固有的有机物淀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3、叶绿素易溶解在酒精中,淀粉不溶。
因此酒精水浴加热可以为叶子脱色。
4、常见的造成植物死亡的原因有:①环行剥皮。
切断了筛管,叶子无法向根部输送有机物,植物根部无法呼吸死亡。
②浇水过多造成植物根部“溺水”,水赶跑了土壤中的氧气,影响了根的呼吸作用。
③施肥过重,造成“烧苗”。
如果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远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植物会不断失水,造成枯萎死亡。
植物学(西大版)8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本章内容提要1、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的类群,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较其它植物更加复杂和完善。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真正的花;心皮组成雌蕊,子房包藏胚珠;具有特有的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简化,终生寄生于孢子体上。
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繁盛的类群,植物体的结构也最为复杂,由根、茎和叶组成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生殖器官。
2、从根的尖端往后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表皮的许多细胞形成了根毛,外皮层可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上有凯氏带加厚,具有控制物质转运的功能; 维管柱的外侧是中柱鞘,中柱鞘细胞将来参与形成层、侧根、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中柱鞘内侧是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两者相间排列,并以外始式的方式分化成熟。
形成层来源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保留的原形成层和中柱销细胞,形成层向外分裂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次生术质部;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鞠细胞,分裂产生木栓层和栓内层。
根中-般无髓。
3、茎中通常没有明显的内皮层;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对排列,前者为外始式发育,后者发育是内始式;形成层来源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术质部之间保留的原形成层和髓射线细胞,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皮层或初生韧皮部:茎的中央部分是髓。
4、叶的成熟结构由上、下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叶肉组织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维管束与茎中的维管组织相联系。
被子植物(Angiosperm) 又称为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是目前地球上最繁盛、分布最广、植物体结构也最为复杂的类群。
被子植物的体型和生活习性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它们可能是乔木、灌木或者是草本;可能直立的,也可能是木质或草质的藤本;可能是常绿的,也可能是落叶的;可能是多年生的,也可能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的。
现存已知的被子植物约有23.5万种,我国约有3万种。
被子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蒸腾作用:这是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水分的过程,对于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和调节环境温度具有重要作用。
在移栽树苗时,通常会将部分枝叶去掉,以降低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成活率。
2、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分解有机物以获取能量。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有时会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通过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例如,在贮藏农作物时,通过降低温度并减少氧气含量,可以延长果实和蔬菜的储藏时间。
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在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经常被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密植以充分利用光能,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
被子植物目录[隐藏]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的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恩格勒系统分科目录被子植物的起源经济利用[编辑本段]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bèizǐzhíwù)是种子植物的一种。
被子植物或显花植物是演化阶段最後出现的植物种类。
它们首先出现在白垩纪早期,在白垩纪晚期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
被子植物的种子藏在富含营养的果实中,提供了生命发展很好的环境。
受精作用可由风当传媒,大部分则是由昆虫或其他动物传导,使得显花植物能广为散布。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
被子植物亦称显花植物。
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早期的分类是把被子植物列为种子植物门下的一纲,後提升为被子植物门,最近列为木兰门(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住所、衣料、药品和花卉,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如禾谷类(特别是稻、小麦和玉蜀黍)、甘蔗、马铃薯、块茎蔬菜和果品。
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
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
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
被子植物生活史
被子植物是一类种子植物,它们的生活史可以被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从种子的
萌发到植物的成长和繁殖,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妙的变化和生命力的展现。
首先,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始于种子的萌发。
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点,它蕴藏着
植物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
当种子受到适当的环境条件刺激时,如水分、温度和光线等,种子便开始发芽。
新生的幼苗从种子中钻出,开始了它们的生长之旅。
接着,被子植物经历了生长和发育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苗通过吸收水分、养
分和阳光,不断生长,形成根、茎和叶等器官。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还会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长大,展开了茂盛的叶片,成为了一棵成熟的植物。
最后,被子植物进行了繁殖和传播。
成熟的植物会产生花朵,通过花粉和卵细
胞的结合,形成种子。
这些种子会随着风、水或动物的传播,到达新的生长地点,继续植物的生命周期。
有些被子植物还会通过地下茎、根茎或分生组织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以增加植物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变化。
从种子的萌发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生命力的奇迹。
被子植物以它们独特的生活史,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