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第七章 径流)
- 格式:ppt
- 大小:793.00 KB
- 文档页数:63
1.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2.一次暴雨的降雨强度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次暴雨的[B]a、平均降雨强度b、降雨总量c、净雨总量d、径流总量3.一次洪水地面径流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C]a、平均地面径流流量b、地面径流深c、地面径流总量d、地面径流模数4.某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C]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5.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一致。
(√)1.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2.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大。
(√)3.流域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着毛管水和重力水。
(×)4.流域最大蓄水量Wm(Im)近似为前期十分干旱,本次降水相当大(能够产流)的洪水的损失量的最大值。
(√)1.蓄满产流模型认为,在湿润地区,降雨使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不产流。
(√)2.按蓄满产流的概念,仅在蓄满的面积上产生净雨。
(√)3.按蓄满产流的概念,当流域蓄满后,超渗的部分形成径流,该部分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4.对流域中某点而言,按蓄满产流概念,蓄满前的降雨不产流,净雨量为零。
(√)5.净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的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小于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
(×)6.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B]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b、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土壤下渗过程线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下渗过程线;d、下渗累积过程线7.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大于稳渗率fc,则此时下渗率f为[C]a、f>i;b、f=i;c、f=fc;d、f<fc8.在湿润地区用蓄满产流法计算的降雨径流相关图的上部表现为一组[B]a、间距相等的平行曲线b、间距相等的平行直线c、非平行曲线d、非平行直线9.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fc大小的主要因素是[D]a、降雨强度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c、降雨历时d、土壤特性10.以前期影响雨量为参数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当P相同时,应该Pa越大,[B]a、损失愈大,R愈大b、损失愈小,R愈大c、损失愈小,R愈小d、损失愈大,R愈小11.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模型,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小于稳渗率fc,则此时的下渗率f应为[A]a、f=i;b、f=fc;c、f>fc;d、f<i12.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某一地点蓄满后,该点雨强i小于稳渗率fc,则该点此时降雨产生的径流为[C] a、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b、地面径流c、地下径流d、零1.在干旱地区,当降雨满足初损后,若雨强I大于下渗率f则开始产生地面径流。
《水文学原理》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水文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的形成、循环和分布,探讨水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它们队环境的反应,包括它们与生物的关系。
)2. 人类面临的主要水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水资源缺水问题: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3. 什么是水文现象?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性?水文现象;降水,蒸发径流以及河流的结冰封冻等基本规律;1确定性规律;2随机性规律特性;1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对立统一;2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4. 水文学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1、按应用范畴分:工程水文学、农业水文学、城市水文学、森林水文学2、按研究方法分:水文统计法、随机水文法、地理水文学、实验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实验水文学,动力水文学,数值水文学,水文测验学;3、按研究对象分:河流水文学、河口水文学、海洋水文学、河口水文学、地下水文学冰川水文学、湿地水文学,环境水文学,生态水文学5. 水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2奠基时期;3时间时期;4现代化时期6. 简述水文学研究的特点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1、成因上的自然性和认为性2、时程上的周期性和偶然性3、地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4、运动的同在性和独立性第二章水文循环1. 水有哪些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 水循环有哪些环节?降水,蒸散发,下渗,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
2. 研究水文循环有哪几种尺度?1全球水文循环,2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3水—土壤—植物系统水文循环3. 水循环的主要表现形式(水文现象)有哪些?降水,蒸发,径流和下渗4. 全球和流域(区域)水量平衡及方程式。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如研究区域为地球上的全部海洋,所取计算时段为年,则某一年的(1)水量平衡方程为:P 洋+R=E 洋+△Ws 式中P 洋——海洋上某—年的降水量;R——大陆流入海洋的某年径流量;E 洋——海洋上某一年的蒸发量;△W ——海洋某一年的储水增量。
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本章学习的内容和意义:本章从定量上研究降雨形成径流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流域的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
产流计算主要研究流域上降雨扣除植物截留、补充土壤缺水量、填洼、蒸发等损失,转化为净雨过程的计算方法。
汇流计算主要研究净雨沿地表和地下汇入河网,并经河网汇集形成流域出口断面径流过程的计算方法。
本章研究的流域产汇流计算是工程水文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之一,是以后学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预报等内容的基础。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前期流域蓄水量及前期影响雨量的计算;降雨径流相关图法推求净雨;初损后损法计算地面净雨过程;流域汇流分析;单位线法推求流域出口洪水过程;瞬时单位线法推求流域出口洪水过程;综合单位线法计算流域出口洪水过程。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 流域产汇流计算所需要的基本资料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套资料。
2. 图1-7-1是一次实测洪水过程,ac为分割线,ad为水平线,请指出下列各面积的含义:abca代表_______________; acdef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abcdef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图1-7-1 一次实测洪水过程3.常用的地面地下径流分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能力E m,它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象因素的作用。
5.蓄满产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产流的控制条件。
6.按蓄满产流模式,当降雨使土壤未达到田间持水量时,降雨全部用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
7.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流域蓄满时,以后的降雨减去雨期蒸发后,剩余的雨水全部转化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