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 格式:pptx
- 大小:281.47 KB
- 文档页数:40
第一章1918年,美国教育家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这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博比特课程开发理论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第一、教育为成人的生活做准备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即生产博比特关于课程本质的论述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的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经验。
博比特课程分析的方法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位与过程。
步骤:1 人类经验的分析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3 课程目标的获得4 课程目标的选择5教育计划的制定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1 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在继续分为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 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排序。
4 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位置5删除在校外学的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确定学校教育期间需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处理措施7 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教学顺序博比特课程分析的方法和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区别1.查特斯认为课程有活动和理想组成,博比特只强调活动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强调活动与经验3.查特斯课程开发方法是:工作分析;博比特是:活动分析博比特和查特斯的贡献和局限贡献:1把课程开发本身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到时代允许的水平2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局限:泰罗主义的影响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机械的“课程工程”,课程开发变成企业中的产品开发,导致课程开发中“见物不见人”现象出现。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有“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之称。
泰勒原理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到达到哪些教育目标?选择那些学习经验达到这些目标?如何组织这些学习经验?如何评价这些学习经验?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的基本兴趣,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核心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