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园活动策划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42
浅析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石婷婷【摘要】The preservation of Darning Palace Heritage Site renovation project is to show the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culture in flourishing age, harmonious culture, ecological landscape features, culture, tourism, commerce, leisure services as one of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demonstration park and livelihood projects. The Da Ming palace ruins protect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e starting point is to protect the heritage, heritage of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is on the Darning Palace National Heritage Par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e protection of sites at the same time, expanded its impact on culture, economy, society, the deep development, how to coordina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lance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程是一项以展示盛唐文化、盛世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景观为特色,集文化、旅游、商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文物保护示范园区和民生工程.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出发点就是要保护遗址、传承文明.本文即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进行深入了解,在保护遗址的同时,扩大它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就要对它进行深度开发,如何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26【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发;保护;措施【作者】石婷婷【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0 引言大明宫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宫殿。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1、本文概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是我国唐代大明宫遗址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
大明宫作为唐代最重要的宫殿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明宫遗址逐渐被埋入地下,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将大明宫遗址建设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遗产公园,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大明宫遗址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在保护遗址原貌的同时,努力实现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和谐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景观设计,打造一个能够展示唐代皇家文化魅力、满足现代市民休闲需求的国家级遗产公园。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的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与定位、规划策略与原则、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景观设计与环境营造、文化展示与传承发展、交通组织与人流引导、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分阶段建设与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
2、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大明宫作为唐代皇家宫殿的代表,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中,深入研究其历史文化价值至关重要。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年间,后经高宗、武则天等皇帝扩建修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见证了唐朝的兴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规划中,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保护和继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大明宫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承载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在设计上,我们应重点展示大明宫的文化多样性,并通过遗址保护、文化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建筑、宫廷生活、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该计划应包括对考古工作的持续支持,以及研究成果的系统组织和传播。
开园礼活动方案1. 引言开园礼活动是为了庆祝园区新园区的正式开放而举办的一系列庆祝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旨在向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展示新园区的魅力和发展潜力,增强园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开园礼活动的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参与者等。
2. 活动内容2.1 开园仪式•时间:上午9点-10点•活动内容:–园区领导致辞–嘉宾发言–揭幕仪式2.2 参观展览•时间:上午10点-中午12点•活动内容:–分为若干个展区,展示园区的产业特色和项目成果–设置交流互动环节,提供参观者与企业代表互动的机会–提供展区地图和导览员,方便参观者进行自主参观2.3 论坛演讲•时间:下午2点-4点•活动内容:–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演讲和讨论,探讨园区发展的趋势和创新方向–推出精彩话题,激发与会者的思考和讨论2.4 企业展示•时间:下午4点-5点•活动内容:–邀请园区内的企业在展示区设立展台,展示企业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务洽谈区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设置创新项目展示区,推介园区内的创新科技项目3. 时间安排3.1 准备阶段•策划活动内容和安排:1周•邀请嘉宾和演讲嘉宾:2周•确定活动场地和搭建展示区:1周•制作宣传材料和邀请函:1周3.2 活动执行阶段•开园仪式:1小时•参观展览:2小时•论坛演讲:2小时•企业展示:1小时3.3 结束阶段•撤除展示区:1天•汇总参观反馈和活动总结:2天4. 参与者•园区领导•相关政府机构领导•企业代表•媒体代表•行业专家和学者•社会公众5. 活动宣传•利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公告栏等方式向园区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推广活动•利用传统媒体渠道发布新闻稿和邀请函•在园区内设置海报和宣传牌,提醒参与者关注活动6. 参与费用•活动场地租赁费:5000元•宣传材料:2000元•邀请嘉宾旅费和住宿费:5000元•展示区搭建和道具费用:3000元•演讲嘉宾报酬:4000元•礼品和纪念品:3000元•其他杂费:2000元7. 结束语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开园礼活动的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参与者、活动宣传和参与费用等。
开园仪式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休闲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我市决定在市中心区域新建一座美丽的城市公园。
作为新公园的开园仪式,将成为市民和游客瞩目的焦点,也将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环节。
二、活动主题本次开园仪式活动的主题为“绿色家园,欢乐生活”。
通过开园仪式,展示新公园的美丽风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营造出欢乐、健康的生活氛围。
三、活动时间开园仪式定于2023年9月30日15:00举行。
四、活动地点新建的城市公园位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居民众多,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五、活动流程15:00-15:30 嘉宾入场15:30-15:40 主持人开场致辞15:40-16:00 新公园揭幕仪式16:00-16:20 文艺表演16:20-16:40 市长致辞16:40-17:00 嘉宾合影及茶歇17:00-18:30 公园开放、游园环节18:30-19:00 新公园夜景灯光秀六、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开园仪式的意义,对嘉宾和前来参加开园仪式的市民表示欢迎,营造热烈、友好的氛围。
2. 新公园揭幕仪式市领导和相关嘉宾共同揭幕,宣布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3. 文艺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包括音乐、舞蹈、小品等,展现城市文化底蕴,丰富活动内容,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愉悦的视听享受。
4. 市长致辞市长对新公园的建设和开园表示祝贺,并对市民提出期望,希望市民珍惜公园资源,共同打造绿色城市。
5. 嘉宾合影及茶歇主要嘉宾、市领导和相关媒体进行合影留念,并进行茶歇交流,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
6. 公园开放、游园环节开园仪式结束后,市民和游客可进入公园参观游玩,进行文化活动、健身锻炼等,感受公园的魅力。
7. 新公园夜景灯光秀在开园仪式当天的晚上,公园将举行夜景灯光秀活动,通过灯光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公园的夜间美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视觉盛宴。
西安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一)背景唐大明宫为唐长安城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历时近30年建成。
唐代21代皇帝中有17位皇帝曾在此主政,前后延续270年历史。
唐天祐元年(904年),昭宗迁都洛阳,大明宫被人为摧毁,至此成为一片废墟。
唐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龙首塬上,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遗址主体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宫墙周长近8000米。
唐大明宫在总体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等方面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落之一,被誉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
由唐大明宫所开创的宫殿建筑布置方式,奠定了东亚中古及其后的古代宫殿制度,是唐以后中国宫殿建筑之范本,对中国明清故宫及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大明宫遗址现代考古始于上世纪初叶。
现已探明大明宫宫城的范围和形制,钻探出9座宫门遗址,37座建筑遗址,以及大部分宫墙和夹墙遗址,并重点发掘了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玄武门、重玄门、右银台门、丹凤门等多处遗址,完成了麟德殿、含元殿遗址单体保护工程。
唐大明宫遗址目前虽有建筑及农田占压,但整体保存状况良好,整体格局和重要殿基均保存完整,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保存状态最好的古代宫殿遗址之一。
1961年唐大明宫遗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唐大明宫遗址被列入丝绸之路申遗预备名单,并在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
2008年在国家文物局主导下,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启动西安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项目。
本规划为是基于唐大明宫保护规划所制度的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二)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及目标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建设是21世纪中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一次综合性、大规模探索。
其建设应当以全球化的视野,开放的姿态,科学的方法,高起点起步,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具有21世纪世界先进水平及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开发的示范性工程。
大明宫遗址公园整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解说词一、影片结构:(拟总长5分钟,约1500字)【开篇】-30秒(约150字)【水电三局】-60秒(约300字)【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项目】-120秒(约600字)【文化意义】-90秒(约450字)二、解说词文案:【开篇】西安,一座有着中国人最为自豪和珍贵记忆的城市,一座凝聚着国家永恒荣耀的城市。
这里川塬相接、八水环绕、物庶民丰、人杰地灵,纵横开阖的山河大地孕育了西安人刚健有为的性格,雄浑厚重的文明沃土蕴藏着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的瑰宝。
【水电三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组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
是建筑业中集科研、勘测设计、工程承包为一体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
水电三局以陕西省“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企业联盟副主任身份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为新时期中国的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及推动全球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9年9月,水电三局中标首个园林景观绿化EPC项目——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改造项目,这是公司在水利水电、市政基础设施、公路、铁路等多元化齐头并举的同时,在园林景观绿化领域的成功突破,是公司开拓园林绿化领域的里程碑,对进一步开拓新领域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大明宫遗址公园整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3月1日,大明宫遗址公园整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合同工期730天。
全体参建人员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坚持质量为本,争创优质工程,在2021年6月30日,顺利完成现场施工任务,较合同目标提前243天。
方案深化设计及阶段性总结2009-5-21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 世界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遗址、考古、保护、展示实验工程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市民文化休闲公园一、总体定位: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二、设计意向:“一轴三区,宫墙环碧;文化遗产,城市景观”。
二、总体意向:“一轴三区,宫墙环碧;文化遗产,城市绿荫”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三、景观分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缓冲区设计面积约2.3平方公里。
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三景观分区:依托于一轴三区的历史格局,总体空间架构细化为:“两轴两环八区”包括约30个文化广场,7个博物馆,20个园中园,约65个遗址点,使之成为一个富有文化基因的遗址公园。
两轴:大明宫中轴和横轴。
两环:宫苑区绿化外环和太液池绿化内环。
下面按此架构展开介绍12354768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四、目标及系统完成中轴线空间设计,展现“三区”历史格局框架,明确遗址公园范围,奠定持续发展基础。
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四、目标及系统1、遗址系统2、道路交通系统3、宫门宫墙系统4、植被系统5、水系统6、照明系统7、建筑服务设施系统8、标识系统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未探明遗址已探明遗址重要遗址4.1遗址系统重要遗址都集中在中轴和太液池周边,2010年开园的重点遗址为:1)丹凤门2)含元殿3)太液池4)玄武门5)麟德殿6)三清殿7)清思殿其他建议可能展示的遗址有:8)望仙台9)延英殿10)九仙门11)青宵门12)银汉门13)珠镜殿14)太和殿15)左银台门16)右银台门17)崇明门18)光顺门19)延英门20)昭庆门21)含耀门22)东朝堂遗址23)西朝堂遗址24)兴安门25)建福门26)望仙门27)骆驼岭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4.2道路交通系统在总规一、二级园路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设计了三、四级园路和广场,形成完整的园路系统及空间节点体系。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大明宫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宫殿。
现已发现的40多处宫殿阁亭遗址,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
2005年起,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大遗址保护项目”,大遗址项目库的建立、专项经费的设立、大遗址保护规划体系的初步建立、相关规划编制、经费管理、绩效考核等办法出台。
我国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在“十一五”头三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它不仅是“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头,还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永久会址。
2007年10月,遗址区保护项目全面启动。
遗址公园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120亿元,其中,搬迁安置费用约90亿元,考古、文物保护展示及公园建设约30亿元。
1大明宫开园现状的分析1.1大明宫遗址公园保护的现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已经对大明宫遗址进行了大量发掘研究,但考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遗址公园内已确认的遗址主要有丹凤门、重玄门、玄武门等宫门宫墙遗址,以及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麟徳殿、三清殿大福殿、望仙台、御道、太液池等宫殿建筑遗址,以这些遗址为基础清晰地构成了大明宫遗址的皇宫建筑结构。
遗址公园保护的创新点体现在:整体保护,整体展示;大规模,完整保护;保护与展示结合。
借助现代科技,对夯土层进行修复加固,确保遗址能够传承,这种保护展示手法,既具有东方大遗址保护的理念,也有国际大遗址保护的先进经验。
在场址上依照其原有结构搭建木框架,唤起古今的思考与对话,如含元殿遗址等。
再例如紫宸殿遗址,在地面以上做了隔离层,这个项目首先利用树木,修剪出紫宸殿的意象,通过轻钢和原木勾勒出宫殿轮廓。
唐大明宫遗址主要为土质遗址,保护难度大,需要探索适合中国土木结构建筑遗址保护的理论,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邀请中国遗产研究院做了《大明宫复原研究》,启动了1:15的微缩景观展示;目前仍然在与牛津考古合作开展研究,探索展陈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修缮大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