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康德的所谓“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正 是建立在对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认真考 察与思辩性综合的基础之上的。显然,康德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中第一个强调和系统论 证统一性和人的主体性、自由本质的人,他 将现象界定为一体界,他限定了知识与必然 性的范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 乔纳森(D.H.Jonassen, 1992)在《客观主义与 建构主义: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哲学范式吗?》一文 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的认知革命虽然 使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有意识地否定了许多行为主义 的心理学假设,但是从根本上讲,认知心理学对教 学系统设计技术影响是微小的。这是因为,认知心 理学没有提供足够的范式转变:认知理论提出了心 理过程却没有提出必要的哲学假设,其哲学假设与 行为主义一脉相承,皆主张认知和学习是表征和反 映真实的客观现实的过程,都是客观主义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基于有关经验的认识,杜威指出了思维的工具性 质并提出思维起于“疑难境地、问题识别、大胆 假设、严谨推理、细心求证”的“思维五步法”, 揭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和认识活动的基本步骤。 在此基础上,杜威认为,最广义的教育问题就是人 性的改变,为此在教育的实施中,应采取民主的 “协商、交涉、交流、理智协作”的办法创设良 好的文化与心理氛围,解决冲突,促进发展,培养和 谐的人性。
作为20世纪美国最负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 家与教育家,杜威受实用主义和生物进化论的 影响,把经验看作现实世界的基础。杜威全部 哲学的出发点就是试图运用新的经验方法取 代二元论的非经验方法。杜威的这种经验主 义并不满足于对过去事实的重复,而是给可能 性和自由留下了空间,确认了经验以及整个认 识是一个能动与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