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陈绍华海报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0
陈绍华作品及设计理念陈绍华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他在设计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他的作品涵盖了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多个领域,以其简洁、现代和创新的风格而闻名。
在建筑设计方面,陈绍华注重结合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他的建筑作品常常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景观,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建筑的形式和布局来营造舒适、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在室内设计方面,陈绍华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结合。
他的室内设计作品简约而不失精致,注重细节和功能性。
他善于利用空间,创造出具有良好流线和实用性的室内布局。
他的设计理念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同时融入艺术和美学元素,使空间更具品质和个性。
除了建筑和室内设计,陈绍华在家具设计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他的家具作品简洁、现代,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他注重材质的选择和加工工艺,追求家具的品质和持久性。
他的设计理念是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
陈绍华的设计理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建筑空间。
2. 简约现代:以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为主导,追求精致和时尚。
3. 实用性: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为人们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4. 细节把控:注重细节和材质的选择,追求内外兼修的设计效果。
5. 引入艺术和美学: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注入艺术和美学元素,使设计更具品质和个性。
综上所述,陈绍华作品体现了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他的作品以和谐统一、简约现代、实用性和艺术美感为特点,为人们提供了舒适、高效和美观的建筑、室内和家具设计。
陈绍华以其杰出的设计才华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成为当代设计界的重要人物。
陈绍华作品《绿,来自您的手》设计思路
一、设计主题
作品被誉为“文艺的春天”为象征,结束了文革中阶级斗争的工具、工农兵头像加政治口号的宣传画模式,从而转向轻松、温馨、美好的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的现代的意识。
二、设计背景
本作品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处一个特殊的时期,十年的文化革命结束不久,然后国家刚刚确立了植树节,企图借此题材,一扫宣传画的政治属性,这个作品就是陈绍华老师在当时环境创作的。
三、作品解析
从画面上看,图画里是一只大手拂过,然后带来的盎然的绿意和生机。
“手指”的末端变成的绿叶,背景里像是青山也像是起伏的草原,还有许多蝴蝶跟着收的动作在飞舞。
画中的标题为:“绿,来自您的手”,副标题为:“化黄塬为绿洲,变荒山为宝库”。
这样的画面,首先就让你有种温馨美好,如沐春风的感觉。
然后用大手的形象暗示,想要绿化环境必须从自己做起,要动手为绿化添砖加瓦,与标题也相互照应。
接着就是副标题中的“黄塬”,说的是黄土高原,作者是那的人,所以他希望黄土高坡化为层层叠叠山梁绿脊,透视远去,一望无际。
整个宣传画就在告诉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让黄土高原的黄土变成绿地,就会想画卷中的美景一般生机盎然。
四、设计含义
作品的深层含义是: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想一改之前死气沉沉的样板宣传画,让大众看到具有人为关怀的,轻松、温馨、美好的东西。
也是寓意在这个改革的“文艺春天”里,要把以前被破坏的文学界——黄塬,通过努力,使其再次绽放盎然的绿意。
陈绍华生肖猴票设计作品的原理分析摘要中国的平面设计在这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繁荣催化中国设计事业的进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中国设计师开始立足国际。
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
今日中国平面设计已成为世界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视传达设计”的字面上,便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它的主要内容,“视觉传达设计”就是通过一切视觉媒介手段传达信息的一种设计活动,是以视觉的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
关键词:符号点线面色彩陈绍华经典作品之中国申奥标志五环太极(左)、第三套生肖猴票(中)、青花瓷图案烟盒(右)(见图1)他反感“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这句话。
他有着这样的企图,用耍太极的中国结、一样的烟盒告诉那些被设计污染的人:越是个人的,越是世界的。
在国际友人越来越喜欢中国的今天,看看艾弗森臂手上的“忠”字,法国巴黎青年设计师赛的“肚兜”,还有到少林寺的普京,以及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就知道现在中国味十分好卖。
但如何制作真正有中国味道的东西?似乎依然困扰着不少中国的设计师。
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却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丰富的心得。
猴票创新奠基卡通风格,2004年发行第三轮生肖邮票,当时正值邮市低迷,中国邮政集团邮票发行部找来八位顶尖设计家设计猴鸡狗三枚一较上下。
陈绍华用一个嬉笑的猴脸,从8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此举也奠定了第三套生肖邮票的整体风格:卡通、动漫和小清新。
之后,陈绍华为猴添了身体,一只可爱的俏皮猴跃于纸面,成为市场热捧的品种,大版猴票从2004年的19.6元一路飙升,在2010年轻松突破780元。
提起设计今年的猴票,陈绍华说:这是被邵伯林先生“逼”出来的。
2002年初,由国内多位邮票设计专家组成的邮票评选委员会,要求国内五位设计师每人提交猴、鸡、狗生肖票各一枚参加初稿评选。
邵先生便提名陈绍华参加评选。
陈绍华的初稿是用圆形勾画出猴头的肖像图案,评选的专家们又提出些建议,经过修改,第二稿的图案便是完整的猴形了,还为它穿上一件色彩对比强烈的马甲,调整了寿桃两片叶子的的位置,最终成为定稿。
41传统与创新现代设计从未停止对中国本土的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一直在探索表达当代审美所需的形式。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龙头并充满着人文和艺术价值的年画,尤其是其色彩表现形式,从诞生之际到现在,不论是对大众长期的色彩审美心理还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运用都曾产生重大影响。
一、传统年画的色彩语言年画的发展已逾千载,其发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宗教,孕育于汉唐,形成于宋代。
年画,最早以门神的样式出现,用来烘托节日气氛,祈求幸福安康,在长期的民间审美心理和深厚的文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和色彩体系。
大众对于年画总体的色彩感受是鲜艳夺目,年画用色大胆,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鲜明、刺激、热烈、喜庆。
当然,不同地区的木版年画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之处,或质朴单纯,或色彩艳丽大胆,或细腻优雅。
如朱仙镇年画主要有黑、红、黄、绿、紫五种颜色,色彩纯度较高,颜色鲜明艳丽且厚重,以暖色为主,较多互补色,搭配简单但装饰趣味性很强;天津杨柳青年画由于受到宫廷绘画的影响,色彩则要淡雅许多,常以红、绿、黄为主色调,辅以紫青色,使用高纯度的色彩后,常以粉蓝、粉绿、灰色、金色等加以调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色彩基本上以红、蓝、黄、绿、紫、黑为主,大胆使用亮色、纯色,不俗不媚;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整体色彩明快、亮丽鲜艳典雅,大多以大红、桃红、黄、绿、紫及淡墨作为主色调,粉色的大量使用也是其一大特点。
从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地域年画的色彩运用中,笔者研究发现,这些本能自发的色彩感知及用色习惯与年画色彩的象征性及装饰性之间存有相互促成与发展的关系。
(一)年画色彩的象征性年画中不同色块的运用与搭配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最受中国人喜欢的莫过于红色了,其色泽浓艳,象征着吉祥喜庆,是十分积极的色彩。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红色本身在想象中便赋予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
陈绍华陈绍华在谈到平面设计时,也一直会谈到返璞归真。
他对设计师和好设计都会有八个字的概括——设计师之四要素:修养、品位、睿智、创造;好设计之四要素:切题、新意、经济、可行。
现在年轻的设计师,由于资讯的开放,国外的学术思想和作品大量地涌进来,面对一个本土设计师,我们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想不失掉自我品质,是需要一番努力和积极探索的。
面对这一问题,陈绍华也提到:“资讯开放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巨大的信息量也的确容易让我们迷失方向,我想我们可能要经常迫使自己返璞归真。
二十年前我在教书的时候,经常叫学生回到原点想问题,不要被眼前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想最基本的问题,找最简单的道理。
”在中国,陈绍华一直强调一种“大设计”观。
他认为,所谓的“大设计”观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两点:一是开发国人的智慧、创造性;二是要加速培养国人的基本审美素质。
目前,我们总是嚷嚷没有国际名牌,这两点是根本的根本,尤其是审美素质!他希望在中国上上下下都能够真正重视起来。
不然,我们永远是在替别人做嫁衣。
陈绍华还提倡年轻设计师的自我修炼。
其实设计在大学里是学不到的,大学最多只能让你入门,是否成才完全要靠自己。
他强调任何一门学问你要有所成首先要成为发烧友,为其废寝忘食,永远充满好奇,充满激情,只要你真正下了工夫就肯定会有所成。
“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与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从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出发,通过大众品位的提升,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陈幼坚“我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园园的黑框眼睛,标志性的山羊胡,瘦俏的身材配上的体的黑色外套,这些特质勾勒出设计大师陈幼坚。
五十三岁的他,眼神却如同二十八岁:激情,锐利和智慧。
陈幼坚从不否认自己是商业设计师,但他认为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艺术家。
“商业是命题,艺术是境界,我所做的无非是在努力将商业命题做到艺术的境界。
”他做到了:1996年美国权威的设计杂志graphis 评选世界十大设计公司,陈幼坚设计公司作为唯一的一家亚洲公司列为其中。
浅谈陈绍华海报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的平面设计在这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繁荣催化中国设计事业的进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中国设计师开始立足国际。
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
今日中国平面设计已成为世界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融后,香港以其现代设计的商业文化、台湾以其传统的装饰风格、澳门虽是一所以赌营生的小岛城市,但以时事为重,孕生了一代设计新人。
他们以极大的设计热情,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和传播先进的设计文化,为促进大陆的设计事业发展起了催化作用,两岸四地频繁的交流合作,大陆与港澳台的设计形成了一股具有设计风格的华文设计流融入世界,让世界瞩目。
关键词:平面设计设计师商业文化设计风格AbstractChina's graphic design at this year has developed rapidly. China's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of Chinese design career catalyst. Business integration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competition, the Chinese architect in China based on international designers began.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coexist in China has been in the works of stylist, it is Chinese graphic design business maturity. Today, China has become the graphic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phic design,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Hong Kong culture blend with its modern design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with its traditional Taiwanese decorate a style, although Macao is a gamble so making island city, but by the current event as the generation, inoculates new design. They with great enthusiasm, the design of new designs and spread advanced culture, to promote the design development of the mainland design the catalysis, the cross-strait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frequent mainland and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has formed a design is the design style of Chinese design flow into the world and let the world attention.Key words: graphic design business culture design style目录绪论 (5)1. 陈绍华海报设计风格 (6)1.1陈绍华初期的海报风格 (6)1.2陈绍华中期海报特点 (6)1.3陈绍华巅峰期时期海报风格 (7)2. 陈绍华生平对其海报风格的影响 (11)2.1 童年的坎坷经历 (11)2.2 AGI对他的肯定 (11)3. 世界风格对陈绍华海报风格的影响 (13)3.1 世界海报对中国的影响 (13)3.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海报设计的影响 (13)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绪论中国的平面设计在这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繁荣催化中国设计事业的进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中国设计师开始立足国际。
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
今日中国平面设计已成为世界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融后,香港以其现代设计的商业文化、台湾以其传统的装饰风格、澳门虽是一所以赌营生的小岛城市,但以时事为重,孕生了一代设计新人。
他们以极大的设计热情,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和传播先进的设计文化,为促进大陆的设计事业发展起了催化作用,两岸四地频繁的交流合作,大陆与港澳台的设计形成了一股具有设计风格的华文设计流融入世界,让世界瞩目。
本论文着重讲述了中国海报的发展,以及陈绍华海报从年轻时代到巅峰时期的发展,从这个发展的历史客观的印证了中国海报的这几十年来的迅猛发展。
陈绍华在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彼岸前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时的陈绍华已经从张扬、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而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熟练掌握更使他如虎添翼,这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在这种外在的洗练表达里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内心空间,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表达他所关注的东西。
《沟通》系列海报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老到纯熟地体现了他的设计取向和文化取向,《沟通》展览主题海报里闪耀着无限光芒的电闸以及。
《沟通》里对放着的繁体与简体“沟”字之间的四点水,皆在准确表达主题的同时体现了陈氏设计风格的张力,以及在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里提炼新创意的敏锐。
1. 陈绍华海报设计风格1.1 陈绍华初期的海报风格在陈绍华大量的荣誉和光环面前,我们似乎忘记了青年时代的愤青陈绍华,或者少年时代的工程师陈绍华,但是,正是这些岁月成就了今天的陈绍华。
在“文艺的春天”――青春激荡的八十时代,对于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满腔的热情和满腹的才华,不错的工作以及美好的爱情,远远不是世界的全部,特别是对于对创造和美有所追求并决心做一番事业的陈绍华来说更是如此。
空前轰动的全国美展招贴画金奖只是一次练习,饱受争议的“素描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实验,这些鼓舞和锻炼了青年陈绍华的士气和韧劲。
1988年,34岁的陈绍华怀揣满腹的辛酸和希望离开了西安,来到深圳开始了他的职业设计师生涯。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论和评价陈绍华,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尽管有太多的媒体都曾经采访和报道过他,但是,这个平和练达而任性率真、言谈幽默却又沉着冷静、激情四溢的前西安才子、现在的中国设计大家都是我们难以把握和评论的。
但是作为一个坦诚而率真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无疑会流露和体现他的思想与品性。
“虽已知天命,仍童心未泯,爱胡思乱想,盼上苍开天,好另辟蹊径。
恶陈规陋习,鄙视功利,与世无争。
喜孤独,亦交挚友,做事求完美。
”这是陈绍华对自己评价中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从他的最早的设计作品中《绿,来自您的手》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个为他带来最初荣誉和鲜花的作品是在他人生充满远大理想却又生活充满艰辛的青年时代创作的,其清新柔美、充满朝气的设计无疑是他完美的理想主义与“另辟蹊径”的探索精神的最初体现。
在当时工农兵统治一切的宣传画潮流中开新风气之先河,一时成为各地竟相模仿的对象。
1.2 陈绍华中期海报特点他真正的设计历程是深圳开始。
在1992年,经过四年探索和积累的陈绍华已经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平面设计师之一,当时他已经创办了很有名气的陈绍华工作室。
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单纯的学术创作和商业利润追求之中,对平面设计的理想信念促使他和当时的先行者王序、王粤飞等人一起发起和举办了后来成为传奇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这个展览后来成为追溯中国平面设计历史的圣火点燃之举。
而陈绍华在展览中携带深厚文化传统却以时代气息呈现的海报作品令所有的海内外观者叹服,为他赢得荣誉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海报以及后来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邮票,都是这个风格的强烈体现,绚烂的色彩、简练而创新的传统图案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东方文化神韵。
是次展览,他成为中国平面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
之后几年里,深圳的平面设计因为陈绍华和王序、王粤飞、韩家英等许多著名设计师以及嘉美设计公司、国企公司等等势力的推动,设计行业和设计师都欣欣向荣,深圳设计力量颇有和香港分庭抗礼的气象和信心,各地设计师更是频繁朝圣,往返于各地与深圳之间。
1995年,陈绍华与深圳设计同人共同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深圳平面设计协会;1996年,他再次与设计精英共同举办达到中国平面设计高峰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
陈绍华在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彼岸前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时的陈绍华已经从张扬、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而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熟练掌握更使他如虎添翼,这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在这种外在的洗练表达里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内心空间,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表达他所关注的东西。
《沟通》系列海报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老到、纯熟地体现了他的设计取向和文化取向。
《沟通》展览主题海报里闪耀着无限光芒的电闸。
《沟通》里对放着的繁体与简体“沟”字之间的四点水,皆在准确表达主题的同时体现了陈氏设计风格的张力,以及在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里提炼新创意的敏锐。
这是一个长达数年的进程,这个进程正是陈绍华迈向国际平面设计师的最高殿堂——AGI的进程,这个进程的后几年,陈绍华的设计又逐渐发生变化,设计手法由单纯又转变为多样,图形与色彩的创造上也更加大胆和丰富,为台湾平面设计界发起的主题海报《残害幼童,天理不容》海报中用书法手法表达的犀利而夺目的绳索图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出陈绍华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立场以及对非正义的强烈而严肃地批判和抗争,这正是他“眼睛不揉沙,见不得邪恶,好报打不平的写照。
1.3 陈绍华巅峰时期的海报风格陈绍华名满天下的是他为2008北京申奥创作的“太极五环”申奥标志。
在最初提交的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陈绍华就以国画幻化的牡丹火炬入围,在后来的修改中,陈绍华多次反复思索,最后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另辟蹊径,从探寻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层内涵入手,创作出了现代和传统结合、国际与民族相融的太极五环图形,结果,这个方案征服了几乎所有的评委,以绝对的优势获得通过,并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