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第二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809.50 KB
- 文档页数:4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戏剧基本常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戏剧基本常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戏剧基本常识(大纲)一、戏剧概述1.1戏剧的定义1.2戏剧的发展简史1.3戏剧的分类二、戏剧的基本元素2.1角色2.1.1主要角色2.1.2次要角色2.1.3群众角色2.2剧本2.2.1剧本的结构2.2.2对话与独白2.2.3描述与指示2.3导演2.3.1导演的职责2.3.2导演的创作方法2.4表演2.4.1表演技巧2.4.2表演风格2.4.3演员与角色2.5舞台美术2.5.1舞台设计2.5.2道具与布景2.5.3灯光与音响三、戏剧的创作与演出3.1剧本创作3.1.1剧本构思3.1.2人物塑造3.1.3情节设置3.2导演工作3.2.1导演构思3.2.2排练与指导3.2.3舞台调度3.3演员表演3.3.1角色分析3.3.2表演技巧的运用3.3.3演出中的配合3.4舞台美术设计3.4.1舞台美术的风格与特点3.4.2舞台美术的创意与实现3.4.3舞台美术与表演的融合四、戏剧的欣赏与批评4.1戏剧欣赏的方法与角度4.1.1剧本分析4.1.2导演手法4.1.3演员表演4.2戏剧批评的标准与原则4.2.1戏剧批评的目的4.2.2戏剧批评的方法4.2.3戏剧批评的实践4.3戏剧评论的写作4.3.1戏剧评论的结构4.3.2戏剧评论的语言表达4.3.3戏剧评论的发表与传播五、戏剧教育与普及5.1戏剧教育的意义与目标5.1.1培养戏剧人才5.1.2提高戏剧素养5.1.3促进人格发展5.2戏剧教育的方法与途径5.2.1戏剧课程设置5.2.2戏剧实践活动5.2.3戏剧社团组织5.3戏剧普及的途径与策略5.3.1剧场演出5.3.2戏剧节庆活动5.3.3戏剧文化传播与推广一、戏剧概述1.1戏剧的定义: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演员的表演、对话、动作以及布景、灯光、音效等舞台技术的辅助,展现一定主题的故事情节。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第二部分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一)
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其中上面的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2、戏剧构成的五要素
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3、戏剧的四方面特征: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的本质特征。
第一部分:从舞台呈现样式区分
来把握。
戏剧可分为:
话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变化。
2、歌剧——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手段,
划分标准:
(1)按情节:喜剧、悲剧、正剧
(2)按年龄:儿童剧、成人剧
(3)按目的:宣传剧、教育剧
(4)按题材:神话剧、历史剧、市民剧、家庭剧(5)按表现手法:写实剧、荒诞剧
(6)按媒体:木偶剧、皮影剧
(7)按表演要素:哑剧、舞剧、音乐剧
(8)按时代: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近代。
2、戏剧的总体审美特点1、基于剧本的动作性:戏剧基本的也是唯一的表演是动作(含行为动作和语言),而动作又分单向和双向的,双向的动作推动故事发展(完成叙事部分),单向动作展示内心冲突(完成抒情部分),故事情节引发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推动故事情节,两者合二为一,就构成了戏剧情境,创造出艺术形象,这个艺术情境就叫戏剧性。
没有动作推动、仅有叙述人叙述的故事与抒情,不叫“戏剧性”。
2、基于艺术的假定性:所谓的艺术假定性是指,艺术形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达到了艺术中“情理真实”的标准,它不是生活本身——就是说它是假的;但是人类的情感经验让我们相信,它符合生活的真实意义。
所谓的现场假定性就是,在剧场的条件下(剧场本身,舞台、布景、道具、服装、化妆、演员……),将剧本中的艺术假定性搬上舞台,即戏剧性的剧场化,也叫剧本舞台化。
3、基于演观赏的直观性:戏剧的直观性不仅包含舞台上物化了的一切,而且还包含演员本身,戏剧的重要构成材料是演员的身体,通过演员的身体表演,可以将空间的直观形象(造型和行为动作)、与时间上的直观形象(文学化的、个性化的语言)统一于演员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之中,广义的“戏剧直观性”是其他任何艺术无法比拟的。
4、基于演出的仪式性:戏剧最初起源于宗教仪式,后来又与舞蹈相结合,所以在演出时为了增加效果,有许多仪式性的动作,这也是戏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京剧结尾时热闹的场面和固定的音乐;《哈姆莱特》里主人公死后尸体被高高抬起绕舞台一周表示隆重等。
答案第 1 页共页3、话剧和戏曲的四个审美侧重1、表现在戏剧性上:话剧侧重客观再现和主观合理,一定要再现客观环境,剧本符合生活逻辑,人物关系设置要合理,体现外部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戏曲的情节和场景往往不符合生活逻辑,外在的情境和造型完全是为了烘托气氛甚至仅仅为了唯美的“好看”,而主体情感上是符合逻辑甚至道德伦理的。
而雷雨的客观环境就是周家,一切设施都符合生活逻辑。
周家常年不开窗,压抑阴沉的屋子预示了雷雨中周家的悲剧即将上演。
戏剧知识点基础总结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人类对生活、情感、社会现象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戏剧涉及到演员表演、舞台设计、文学创作、导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想深入理解戏剧艺术,必须掌握一定的戏剧知识。
一、戏剧的起源与发展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最早的戏剧形式是由古代人类为了迎合自然、神灵或祖先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模仿、扮演和歌唱等方式来向神明表示敬意或祈求祝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戏剧开始脱离宗教仪式,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表演形式,并逐渐演变为专门的艺术门类。
古希腊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以特有的戏剧形式和结构,成为了后世戏剧的源头和典范。
在古希腊,戏剧表演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悲剧以宏大的场面、深刻的思想和辞藻华丽的语言著称,而喜剧则以幽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和善于讽刺的手法而著称。
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艾斯库罗斯以及喜剧作家亚里士多芬等人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戏剧创作和表演。
除了古希腊,中国古代戏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两大类,其中戏曲是中国古代传统戏剧的代表,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京剧、杂剧、越剧、黄梅戏等都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作品,它们以传统的剧种、剧目和剧本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
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欧洲各国掀起了一股戏剧热潮。
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莫里哀等戏剧家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为后人所推崇。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形式和创作理念对后世的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戏剧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戏剧的基本要素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包含了多个基本要素。
其主要包括剧本、表演、导演、舞台设计和音效等方面。
1. 剧本:剧本是戏剧的基本载体,它是戏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知识点基础知识总结一、戏剧的定义戏剧,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它是通过舞台上的演员表演、舞台道具和背景布景等手段,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传达情感。
戏剧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让人们对生活、社会和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戏剧通常包括剧本、导演、演员、舞台、灯光、音响等要素。
剧本是戏剧的基础,是表演的文本。
导演负责组织和指导整个表演过程,包括演员的表演、舞台布景等。
演员是表演的主体,通过他们的表演来呈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舞台、灯光、音响等则是营造剧场氛围的辅助手段。
二、戏剧的分类戏剧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别,主要包括古典戏剧、现代戏剧、喜剧、悲剧、历史剧、话剧、歌剧、舞剧等。
古典戏剧是指古代的传统戏剧形式,如希腊悲剧、罗马喜剧等;现代戏剧则是指19世纪后出现的新型戏剧形式,如现代话剧、现代音乐剧等。
喜剧是以幽默讽刺为主要特征的戏剧形式,悲剧则是以悲剧冲突和悲剧结局为特征的戏剧形式。
历史剧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戏剧形式,话剧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戏剧形式。
歌剧是将歌唱和音乐与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形式,舞剧则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戏剧形式。
三、戏剧的起源戏剧起源于人类的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
古代人们通过舞蹈、歌唱等方式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祈祷,这种表演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戏剧形式。
在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戏剧传统。
希腊古代的戏剧则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形式,它是以城邦的宗教节日为背景,通过合唱、对话和舞蹈来讲述神话故事和英雄传奇。
希腊悲剧和喜剧是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的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戏剧的发展历程戏剧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古典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戏剧、现代戏剧四个阶段。
古典戏剧是指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国家的戏剧形式,它以宗教和神话为主要题材,通过舞蹈、合唱、对话等表现形式,来讲述神话英雄的传说和生活故事。
戏剧基础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通过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来达到叙事目的。
以下是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1. 戏剧的特点:
始于离者,终于和:戏剧以表现社会矛盾、揭示人性为核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使观众感受到故事的情感起伏。
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剧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等形式来讲述故事。
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戏剧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而非仅仅模仿外在形象。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以有限的舞台展现广阔的世界,引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2. 戏剧的艺术特点: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戏剧将诗、乐、舞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戏剧作品需注重视觉美感,通过布景、服装、化妆等手段营造出符合故事氛围的舞台效果。
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戏曲演员需掌握唱、念、做、打等基本表演技能,以及口、手、眼、身、步等表演技巧。
3. 戏剧本质:
模仿说:戏剧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旨在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观众说:认为观众是戏剧的必要条件,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
冲突说: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否则就没有戏剧。
4. 戏剧的构成要素:
剧本:剧本是戏剧的基础,要求适合舞台演出,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结构。
角色:戏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导演:负责指导演员表演,统筹舞台呈现的整体效果。
舞台:戏剧表演的场所,具有布景、灯光、音响等设施。
通过了解这些戏剧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欣赏戏剧作品,理解戏剧的艺术价值和表演技巧。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戏剧概论基本知识⼀、戏曲部分1、戏曲艺术在艺术学体系中的位置.古希腊对艺术的分类:五类—诗歌、绘画、雕塑、建筑、⾳乐,第六艺术为舞蹈,第七艺术是戏曲,第⼋艺术是电影,第九艺术是⼴播电视。
20世纪初出现了戏曲作为艺术学科来进⾏观察。
早期是德国—美国,相继在20世纪初把戏曲作为艺术学科进⾏观察。
戏曲和⽂学是不同的。
1912年,戏曲研究的开⼭之⼈,注意梳理历史上的⽂献资料,来进⾏⼀种历史的考证。
曲牌曲⽬的考证。
国学,曲学,中国有⽂化的传承。
1930年代重点是以曲为主的国学研究来勾勒戏曲发展的历史。
戏曲是草根⽂化。
西⽅戏剧逐渐传⼊中国,将西⽅戏剧命名为话剧,中国的命名为戏曲。
新剧的流⾏把西⽅戏剧理论带进中国。
中国有了戏剧的⾼等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各地慢慢建⽴各级戏曲学院。
中国越来越重视戏曲了。
戏曲分在⽂学和艺术两个学科⾥。
(此处为重点)研究戏曲⽂学的发展⽅向,戏曲放在艺术学科中,体现了表演和导演。
80、90年代才把戏剧戏曲成⽴⼀个学科。
关于戏剧戏曲有这⼏门课:(1)《戏曲史论》案头的研究,⽂本的研究(2)《戏曲艺术论》作者张庚场上之曲舞台表演的⽴体的技艺的(3)《戏曲名著研读》⼀切的研究都要放在作品之中(4)《戏曲衍⽣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解戏曲的现状和戏曲的⾛向。
2、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的位置.戏剧:中国民族形式的戏曲,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包含⽂学、⾳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简单定义)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对戏曲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表演故事也。
戏剧的定义是由演员扮演⾓⾊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种艺术。
戏剧有⼴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专指以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为开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在全世界⼴泛流⾏的舞台演出形式。
(中国特称:话剧)⼴义的戏剧定义:除话剧,舞剧、歌剧、芭蕾剧等形式也包括起来,还包括东⽅⼀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
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得。
(其中上面得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得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就是戏曲、话剧、歌剧等得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2、戏剧构成得五要素这五者就是戏剧得“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得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得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得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就是“观”得这一端,剧场则就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得纽带。
3、戏剧得四方面特征: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得本质特征。
第一部分:从舞台呈现样式区分舞台呈现样式这个角度来把握。
戏剧可分为:音乐具有决定性得地位。
注意:34、,肢体语言来表现剧本。
)戏曲——表演艺术与多种因素得结合,就是中国民族特色得戏剧,具有写意化、程式化、自由化等高度得综合性。
第二部分:从剧情构成内容三要素不同区分1、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成为构成戏剧作品内容得三大要素,因其在剧中得所占比重不同,便造成了不同得戏剧类型。
2、传奇剧、通俗剧、佳够剧。
此类剧以骑着离奇得情节取胜。
3、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都就是重思想轻情节与性格。
问题剧:易卜生得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政治剧:三江好》、《最后一计》)与《放下您得鞭子》4、性格剧与心理剧:分别一情节或思想作为剧情构成得重心。
像一些莎士比亚得悲剧与喜剧第三部分:从题材选择得不同区分含“革命历史剧”)三个特征:历史得真实性、具有历史主义精神、对当代现实生活得启示性。
以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再现在舞台上。
奥阙棲恸诶刭纫。
2):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不能虚构。
两类:以人物事迹为描述对象得传记性纪实剧与事件过程为描述对象得报道性纪实剧。
小知识点:划分标准:(1)按情节:喜剧、悲剧、正剧(2)按年龄:儿童剧、成人剧(3)按目得:宣传剧、教育剧(4)按题材:神话剧、历史剧、市民剧、家庭剧(5)按表现手法:写实剧、荒诞剧(6)按媒体:木偶剧、皮影剧(7)按表演要素:哑剧、舞剧、音乐剧(8)按时代: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近代文学构成中得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得戏剧性提供了思想情感得基础、灵感得源泉与行为得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以美得、可感知得外形。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戏剧概论是对戏剧艺术的基本概念、形式、演变、流派、艺术理论等进行全面介绍与讨论的学科。
以下是戏剧概论的基本知识精华版。
一、戏剧的定义和特点戏剧是一种以演员表演为主要手段,通过对话、动作、表情和舞台布景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现故事情节、角色性格、社会现象等,以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和思考的艺术形式。
1.戏剧的基本定义戏剧源于古希腊的戏剧表演,戏剧一词本来是指戏剧演员表演的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指整个戏剧艺术形式。
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包括舞台表演和剧本创作两个方面。
2.戏剧的特点(1)表演性:戏剧是一种以演员表演为主要手段来传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艺术形式。
(2)虚构性:戏剧不是对现实的直接再现,而是以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
(3)艺术性:戏剧通过精心构思的剧本、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来创造艺术效果。
(4)瞬间性:戏剧是一种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的艺术形式,观众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观看。
二、戏剧的演变和历史流派戏剧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戏剧、现代戏剧等多个历史阶段。
1.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由宗教仪式的祭祀诗歌逐渐演变而来。
古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代表作品有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和欧里庇得斯的《俄狄浦斯王》。
2.古罗马戏剧古罗马戏剧受到古希腊戏剧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戏剧形式。
罗马戏剧主要包括悲剧、喜剧、幕剧等,代表作品有西尼卡、普卢塔克等人的作品。
3.中世纪戏剧中世纪戏剧受到基督教信仰和宗教仪式的影响,以宗教性质的教会戏剧和民间戏剧为主。
中世纪戏剧的代表作品有英国的道令戏剧、法国的神话剧等。
4.文艺复兴戏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在古希腊戏剧和中世纪戏剧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变化和创新,展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新的思考。
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5.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20世纪以来戏剧发展的新阶段,涌现了许多新的戏剧形式和流派。
《戏剧概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戏剧概论课程编号PA4124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Drama 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学分 2 预修课程适用对象表演专业本科生课程简介《戏剧概论》是表演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这门课主要是以戏剧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为主要讲授内容,重点介绍由中、西戏剧发展的历史所呈现出的与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所交叉的错综关系。
戏剧是关于人的文学艺术载体,集中阐述戏剧包含的艺术性与文学性特征,以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纬度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戏剧与时代之间的思想精神联系。
在此基础上分析舞台表现的艺术成就与不足,为更好的认识人与发现人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表演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表演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熟悉表演艺术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戏剧表演的创作方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提高学生创造角色、塑造人物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什么是戏剧艺术22第二章戏剧艺术的分类22第三章戏剧性22第四章悲剧喜剧正剧22第五章剧本与戏剧文学22第六章演员与表演艺术66第七章导演与导演艺术44第八章舞台美术22第九章剧场与观众22第十章戏剧的欣赏与批评22第十一章戏剧的风格与流派22第十二章戏剧与影视44第十三章戏剧与教育22总复习22合计363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什么是戏剧艺术第一节戏剧的发生和起源习题要点:戏剧发生、起源的人性依据和社会原因是什么?第二节戏剧的本质和特征习题要点:为什么说戏剧是综合性艺术?它的五大要素是什么?第三节戏剧的文化意义习题要点:戏剧的文化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戏剧的本质和特征。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发生和起源,掌握戏剧的本质和特征,理解戏剧的作用和文化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
戏剧概论第一讲“戏剧”总论一、所谓“戏剧”:本质与特征1、戏剧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诗学》:人类生活中的三类科学:认识、实践、创造。
艺术:包括工艺和技术型制作,属于创造性科学。
其中,又可划分出“摹仿的艺术”。
摹仿的艺术:具有再现现实生活的功能,即摹仿“人的行动、生活和幸福”,并且,艺术所摹仿的现实生活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
摹仿的艺术——摹仿的媒介:画家和雕塑家“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摹仿许多事物”,演员、歌唱家、朗诵者“则用声音来摹仿”,史诗“只用语言来摹仿”,而戏剧则“兼用上述各种媒介,即节奏、歌曲和‘韵文’”,“交替着使用”。
摹仿的对象:各种艺术在表现人物时具有不同选择性,即便在戏剧内部,悲剧和喜剧的摹仿对象也不一样。
摹仿的方式:史诗“时而用叙述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抒情诗“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而戏剧则要求演员“用动作来摹仿”。
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净化。
萨赛:戏剧艺术是普遍的或局部的、永恒或暂时的约定俗成的东西的整体,人靠这些东西的帮助,在舞台上表现人类生活,给观众一种真实的幻觉。
马修斯和汉密尔顿《戏剧论》:戏剧,乃是演员在舞台上以客观的动作,以感情的而不是理智的力量,当众表演的一场人与人的意志冲突。
综合说——王国维: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瓦格纳:主张将歌、舞、诗这三种在戏剧起源之初就包括在内的要素再度结合在同一戏剧里,“三T主义”。
河竹登志夫:戏剧是一种凭借人的形体、即在“演员、剧本、观众、剧场”这“四次元”的世界实现戏剧性,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染人的能动艺术。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从戏剧的整体特征来看,舞台行动是它的本质属性。
或者说,戏剧的本质是行动性,戏剧是行动的艺术。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一)
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其中上面的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2、戏剧构成的五要素
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3、戏剧的四方面特征: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的本质特征。
第一部分:从舞台呈现样式区分
舞台呈现样式这个角度来把握。
戏剧可分为:
——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变化。
音乐具有决定性的地位。
注意:
3
4、,
肢体语言来表现剧本。
)
戏曲——表演艺术与多种因素的结合,是中国民族特色的戏剧,具有写意化、程式化、自由化等高度的综合性。
第二部分:从剧情构成内容三要素不同区分
1、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成为构成戏剧作品内容的三大要素,因其在剧中的所占比重不同,便造成了不同的戏剧类型。
2、传奇剧、通俗剧、佳够剧。
此类剧以骑着离奇的情节取胜。
3、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都是重思想轻情节与性格。
问题剧:易卜生的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政治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
4、性格剧和心理剧:分别一情节或思想作为剧情构成的重心。
像一些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
第三部分:从题材选择的不同区分
1含“革命历史剧”)三个特征:历史的真实性、具有历史主义精神、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启示性。
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现在舞台上。
2):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不能虚构。
两类:以人物事迹为描述对象的传记性纪实剧和事件过程为描述对象的报道性纪实剧。
小知识点:
划分标准:
(1)按情节:喜剧、悲剧、正剧
(2)按年龄:儿童剧、成人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