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
- 格式:ppt
- 大小:17.22 MB
- 文档页数:26
部编版小学语文《树之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树之歌》课文原文: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
桂树开花十里香。
梅树耐寒独自开,
松柏四季披绿装。
槐树结荚如串串,
枫树秋来叶儿红。
苹果树上结苹果,
梨树结果甜又黄。
栗子树下落栗子,
核桃树上挂核桃。
各种树儿都有用,
绿化环境不能忘。
赏析:
《树之歌》是一篇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各种树木的特性和风貌。
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树木,同时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首先列举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常见的树木,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
例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这样的描述既形象又生动,让孩子们能够轻松记忆。
接着,课文介绍了石榴树、桂花树、梅树、松柏、槐树、枫树等具有特定季节特征或特性的树木,如“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开花十里香”,“梅树耐寒独自开,松柏四季披绿装”。
这些描述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了解树木的生长习性,也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生命的奇妙。
最后,课文提到了一些果树,如苹果树、梨树、栗子树、核桃树等,强调了树木的实用价值,并提醒孩子们要珍惜和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树之歌》这篇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诗意的表达,让孩子们在学习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和爱护环境,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二年级树之歌课文原文
《树之歌》课文原文为: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也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
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
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中树木种类的丰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壹五个生字,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5、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1、重点:(1)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
(2)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难点:(1)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相关树木,收集树木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树妈妈》,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听儿歌吗?(生:喜欢)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名字叫《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真有爱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树之歌》。
(课件出示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树”这个字是什么偏旁?(“木”字旁)“木”字旁一般与树有关。
《树之歌》讲的就是关于树的儿歌。
请孩子们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入:儿歌中写了哪些树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1、请孩子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要求:(1)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儿歌一共介绍了几种树?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2、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们找到了哪些树呢?请按顺序来说一说。
生汇报:找到了11种树木。
有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3、学习词语,识记生字。
【导语】《树之歌》这篇课⽂是部编版⼆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2篇课⽂。
本课是⼀⾸介绍树⽊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等11种树⽊,表现了⼤⾃然树⽊种类的丰富。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课⽂原⽂ 杨树⾼,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掌。
枫树秋天叶⼉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棉喜暖在南⽅,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杉活化⽯。
⾦桂开花满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由⼈民教育出版社⼩学语⽂室编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教案1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树⽊特点,朗读、背诵⼉歌。
教学难点: 认识15个⽣字,正确书写10个⽣字。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带⽊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
教学过程: ⼀、联系⽣活导⼊ 在你家周围、⼩路旁或者公园⾥,你经常看到哪些树⽊?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们和⼤树的感情⼗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就和树有关,题⽬是《树之歌》。
⼆、初读⼉歌,认识树⽊名称 1.借助拼⾳朗读⼉歌。
2.数⼀数⼀共⼏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呢?请你⼀边读⼀边圈出树⽊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棉、桦树、银杏、⽔杉、⾦桂 ⼀共11种树⽊,“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正确认读“杨、柳、枫、柏、松、木、桂、桐、金、银、苏、醒、宝、岛、站、稍”等15个生字。
1.2能正确书写“树、木、林、森、杨、柳、松、柏”等8个生字。
1.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环境保护。
3.2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15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2.1理解“树之歌”的寓意。
2.2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树木名称。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树木特点。
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2.2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4.小组讨论4.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2学生自选一种树木,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其特点。
6.作业布置6.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课文,并讲述树木的特点。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1.优点1.1学生对树木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树木。
1.2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1.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
生字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这篇课文通过了诗歌的方式描写出榕树、梧桐及松柏等树木的外形,形象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中树木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语言朗朗上口,描写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印象深刻的记住这篇文章。
现将课文、句子解析及课文主题整理如下:
【课文】
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句子解析】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2、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3、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这是对偶句。
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是花香。
【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1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图文讲解课文原文:同步练习2绿标收听音频知识点我会写:杨yáng(白杨、杨柳、杨树)壮zhuàng(壮士、强壮、壮丽)桐tóng(油桐、桐华、梧桐)枫fēng(枫叶、枫树、枫木)松sōng(松树、松柏、松子)柏bǎi(柏树、柏油、柏木)棉mián(棉花、棉被、棉衣)杉shān(杉木、油杉、云杉)化huà(变化、化石、化学)桂guì(金桂、桂花、桂林)我会认:梧wú(梧桐、梧叶、魁梧)掌zhǎng(手掌、掌心、掌握)装zhuāng(装扮、服装、春装)桦huà(白桦、桦树、黑桦)耐nài(耐心、耐寒、忍耐)守shǒu(守门、守护、守卫)疆jiāng (新疆、北疆、疆土)银yín(银杏、银白、银行)多音字:柏bó (柏林)bǎi(柏树)绿lù (鸭绿江)lǜ(绿芽)近义词:壮——强披——穿喜——乐反义词:高——低暖——寒香——臭耐寒——耐热理解词语: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边疆。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课内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句子解析:1.杨树很高,榕树很壮,梧桐叶像手掌。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2.南方木棉喜暖,北疆白桦御寒。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3.水杉的活化石,金桂花香满溢。
这是一个对立的句子。
把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是花。
课文主题:这篇文章是儿歌。
让我们学习儿歌,认识单词,了解一些树的特性,表达我们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
问题归纳:1.文中共介绍了几种树?请试着列出来。
按照课文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金桂。
2.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红、绿”可以看出什么?“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重点)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1、抄写生字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3、选字组词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
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
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原文及教案【原文】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一)教案:课时:第二课时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树之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树之歌》,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回忆树木的外貌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树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二、呈现(10分钟)1. 向学生朗读《树之歌》。
2. 要求学生跟读,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以联想、想象,展开自己的思维。
三、讲解(10分钟)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 讲解诗中一些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四、操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
2.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树之歌》的内容。
3. 让学生尝试写一篇《保护树木》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树木的态度和保护树木的决心。
五、总结(5分钟)1. 导出学生关于树木的认识和保护树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为环境做贡献的?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树之歌》这首诗,了解了树木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引导思考、朗读比赛等,使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朗读比赛中发挥不够好,表达不流利,可能是因为缺乏练习。
另外,在学生复述和写作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还需要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还应该多给学生一些类似的练习和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加深对树木的认识和保护的意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田家四季歌》,使学生了解田间劳作的四季变化,增加对农田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2. 学会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