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 格式:docx
- 大小:13.08 KB
- 文档页数:2
京剧曲牌《夜深沉》京剧曲牌《夜深沉》《夜深沉》是以昆曲《思凡》中《风吹菏叶煞》曲牌为基础,经过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而成,并取唱词中"夜深沉独自卧"中的前三字命名,以京胡等弦乐器演奏,南堂鼓配合。
曲调结构严谨、节奏坚定有力、旋律一气呵成,造成刚劲有力的精神气质。
常在京剧《击鼓骂曹》及《霸王别姬》中,用来配合弥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场面。
《夜深沉》一曲充分体现了明、清以来的中国核心文化——京文化。
特有的中国式自信、从骨子里曲折发出的自信、透过中国传统的含蓄发出的自信、隐忍待发、百折不挠、大气磅礴的自信,通过京胡的高亢表现出来。
特有的中国式气势、透过谦和发出的气势、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气势,通过京胡的华丽表现出来。
《夜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描写了《霸王别姬》中虞姬激励霸王斗志的动人故事。
它集轻盈的舞姿、英武的剑术、复杂的心情和严酷的战争于一曲,多层次、多视角地刻画了虞姬的精神世界。
演奏者在京胡演奏中加入了特别技法,将乐曲结构扩展成有引子后接慢板、中板、快板的板式铺排,弥补了京胡柔美不足的缺陷,把整个作品表现得动感十足又不乏温柔、既大气又典雅、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突出了中国女性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
《夜深沉》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作品中有一段鼓与京胡的竞奏,在刚劲中包含着了无比柔韧的感情,大有荡气回肠之感,是曲中精华所在。
透过耳朵和心灵,《夜深沉》说出的是两个字:纠缠。
力量和柔韧的纠缠、鼓点和旋律的纠缠、欲说还休和不吐不快的纠缠。
夜深沉,肉体和心灵都是孤寂,欲望和能量却是饱满,此时能如何?该如何?答案都是,也只能是:纠缠。
起初,京胡和梆子总是赶在大鼓之前,京胡每每都象是抢出一步。
并非故意如此,而是京胡和梆子的音质极具穿透力,这种灵动的优势产生了“同发先至”的效果。
就那么零点零几秒的抢先,却让人深觉不安,大鼓不是不努力,不是不配合,可就是无法和谐。
洋洋大观的旋律对应的是压抑不得释放的鼓点,这样的反差令人焦虑,跟着那鼓声走,抑扬顿挫却总不得意,因而希望能够抢上去,和旋律并进。
夜深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我今天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夜深沉》。
它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八课《龙格里龙》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5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夜深沉》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龙格里龙》中的一课。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学习目标。
本次教科书在修订中,为更好地体现这一点,在各学段都渗透了京剧的学习,以低年级模仿,中、高年级学唱片段为主要形式进行。
本课主要学习京胡与乐队演奏的、根据传统曲牌编创的(夜深沉)。
旨在让学生通过京剧作品的感受,体验京剧的韵味,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容易调动,参与积极性高,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以及相应审美经验,而本课以京剧为主线,让学生自主通过感受、体验、模仿,加强学生参与的热情。
本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京胡以及戏曲乐队中其他的主要演奏乐器;了解二胡和京胡的音色及结构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歌唱、聆听、动作、相关知识拓展等音乐活动,对京剧的音乐风格和韵味进行整体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传统京剧曲牌《夜深沉》,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增强对京剧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3、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认识京胡以及戏曲乐队中其他的主要演奏乐器。
4、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了解二胡和京胡的音色及结构特点。
二、说教法基于本课的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听唱法:通过聆听和试唱来学习重要片段。
2、对比欣赏法:对比欣赏不同乐器特点。
3、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夜深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夜深沉》,感受京剧唱腔在器乐曲中的韵味,从而激发他们对我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2、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并能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2、记忆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辨京剧与歌曲。
老师放两段录音,你们听听哪个是京剧?(歌曲《唱脸谱》、京剧《苏三起解》。
)学生回答:第一首是京剧。
师:对了,第二首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这是一个新的歌曲品种,叫京歌,像《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的故乡是北京》等都是这一类的歌曲。
这种京歌把京剧和歌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容易接受京剧艺术。
你们知道京剧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京剧是我国的戏曲艺术的一个剧种,被称为的国粹,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京剧有独特的音乐和表演形式,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表现传统的故事如《铡美案》、《空城计》,也有表现现代革命斗争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夜深沉》。
二、欣赏乐曲1、初次聆听乐曲《夜深沉》并思考:歌曲歌去前半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为了进一步深入欣赏《夜深沉》,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深沉》、认识《夜深沉》、了解《夜深沉》。
2、欣赏《夜深沉》。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的后半部分——一段武场,你能听出表现的是什么情绪?生:我觉得乐曲表现得很着急。
师:这是一段武场,表现人物的奔跑、战斗、撕打等急促、紧张、激烈的动作。
师:再欣赏《夜深沉》。
注意除了运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种紧张、激烈的气氛,还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出来?生:速度是快的。
生:力度较强。
师:总结得很好。
现在我们也来一起敲一敲这段《夜深沉》。
3、学生们以小组为准,各自分好工,然后小组分别排练,汇报演出。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夜深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夜深沉》是一首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这首曲子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民族音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这首曲子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二胡的演奏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音乐符号和演奏技巧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夜深沉》的背景知识,能够正确地欣赏这首曲子。
2.使学生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这首曲子。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二胡的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
2.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夜深沉》的乐曲风格。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夜深沉》的乐谱、二胡演奏视频、相关背景知识资料。
2.学生准备:带上自己的二胡,提前练习基本的弓法和指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夜深沉》的二胡演奏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曲子的风格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夜深沉》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乐曲风格、演奏乐器等。
同时,展示乐谱,让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夜深沉》的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教学质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梁祝》、《二泉映月》等,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夜深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夜深沉》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八课。
这首曲子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深沉。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欣赏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夜深沉》这首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对《夜深沉》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夜深沉》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3.学会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演奏民族乐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示范音频,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背景、特点和演奏技巧。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合作法: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演奏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乐谱、图片等。
2.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等。
3.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4.练习册:配合教材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夜深沉》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乐谱,讲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节奏。
重点讲解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奏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演奏任务。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奏,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年级上册欣赏聆听《夜深沉》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和欣赏《夜深沉》这首乐曲,让学生感受京剧二胡独奏的魅力,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夜深沉》这首京剧二胡独奏曲。
2. 了解京剧二胡的演奏特点和乐曲背景。
3. 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重点:1. 聆听和感受《夜深沉》这首乐曲的魅力。
2. 了解京剧二胡的演奏特点。
3. 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难点:1. 乐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色转换。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欣赏方法,深入理解乐曲。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夜深沉》这首乐曲的音频资料。
2. 准备相关京剧二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 准备黑板和多媒体设备。
教案部分: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京剧二胡独奏曲《夜深沉》的背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和音色变化。
二、聆听乐曲(10分钟)1. 播放《夜深沉》乐曲,让学生完整聆听。
2. 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和音色变化,感受乐曲的情感。
三、分析乐曲(10分钟)1. 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乐曲的段落划分。
2. 引导学生探讨乐曲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讨论与交流(10分钟)1. 邀请学生谈谈对《夜深沉》这首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从节奏、音色等方面分析乐曲的特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变化。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聆听和欣赏京剧二胡独奏曲,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京剧二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京剧二胡的历史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夜深沉》这首乐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3. 聆听乐曲:播放《夜深沉》乐曲,让学生完整聆听,注意感受乐曲的节奏和音色变化。
4. 分段欣赏: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乐曲的段落划分,引导学生关注每个段落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夜深沉》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夜深沉》,感受京剧唱腔在器乐曲中的韵味,从而激发他们对我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2. 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并能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1. 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2. 记忆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分辨京剧与歌曲。
老师放两段录音,你们听听哪个是京剧?(歌曲《唱脸谱》、京剧《苏三起解》。
)学生回答:第一首是京剧。
师:对了,第二首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这是一个新的歌曲品种,叫京歌,像《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的故乡是北京》等都是这一类的歌曲。
这种京歌把京剧和歌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容易接受京剧艺术。
你们知道京剧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京剧是我国的戏曲艺术的一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京剧有独特的音乐和表演形式,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表现传统的故事如《铡美案》、《空城计》,也有表现现代革命斗争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外国人也非常喜欢我们的京剧。
把它称为Peking“北京的歌剧”。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夜深沉》。
二、欣赏乐曲1、初次聆听乐曲《夜深沉》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为了进一步深入欣赏《夜深沉》,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深沉》、认识《夜深沉》、了解《夜深沉》。
2、分段复听。
(1)聆听《夜深沉》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情景?师: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音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
(2)聆听《夜深沉》第一部分。
师:这是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它的板式是西皮原板,也叫“有板有眼”。
“板”是强拍,“眼”是弱拍,也就是四二拍。
如:我们一起打着拍子把第一部分主题音乐演唱一遍(强拍拍腿,弱拍点手心)。
学生视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四年级音乐上册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教学基本要求
1、初听乐曲时,要求学生能听出这首乐曲的演奏乐曲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教科书上的插图,向学生简单介绍京剧中常见的伴奏乐器。
如:京胡、板、鼓、月琴、三弦、大锣、小锣、钹等。
2、再次欣赏时,可选取片段进行聆听,重点让学生听一听京胡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认识京胡,比较二胡与京胡在结构和音色上的不同:
(1)出示京胡和二胡图片(如能提供实物最好),先从外观上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再从制作材料上进行比较。
(二胡和京胡都是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钩、琴马、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构成。
但京胡体型比二胡稍小,琴杆和琴筒都是竹制的,而二胡一般是木制的)(2)对比聆听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比较京胡与二胡的音色差异。
(京胡音色清脆、明亮,二胡的音色柔美抒情。
)
4、再次聆听乐曲,熟悉曲调。
听音乐时,可让学生打着“板、眼”,(具体方法是:板——双手击掌,眼——右手四指并拢轻击左手掌心。
由于本曲拍子变化比较多,在聆听时只要求学生听出相对的强、弱拍,并击出板眼即可。
)用象声词“龙格里格龙”,随乐曲的旋律哼唱。
5、讨论:
(1)这首乐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在节奏上又有什么变化?
(速度慢--中--快,节奏由简到繁,在快板段通过加花、紧缩等发展手法,使节奏变得短促、密集)
(2)这段音乐的变化带给你什么感觉?你联想到什么?
6、完整聆听,教师简单介绍:《夜深沉》是创作者们根据传统京剧曲牌编创的一支刚劲有力、充满激情的乐曲。
夜深沉(京胡与乐队)-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课程背景、目标1.1 课程背景本次音乐鉴赏教案选取了“夜深沉(京胡与乐队)-花城版”作为教学内容。
该曲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东方韵味,符合中华文化传统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乐器——京胡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熟悉“夜深沉(京胡与乐队)-花城版”的曲调、歌词和演奏特点;•能够通过听、看、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地认识这首歌曲,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力,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
二、整体教学设计2.1 教学时长本次教学时长为60分钟。
2.2 教学内容和流程1.课程开头(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背景、目标等;•让学生了解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学生听歌(15分钟)•请学生先关闭眼睛,全神贯注地听京胡与乐队演奏的“夜深沉-花城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记录下这首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氛围和特点等。
3.学生看MV(15分钟)•让学生观看“夜深沉-花城版”MV,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请学生就MV中的表演、画面、布景等,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学生合唱(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整合,进行全班合唱,配上伴奏,并由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唱调;•让学生开心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歌喉,同时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5.学生评价(15分钟)•让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个人和小组评价,比如评价它的曲调、歌词、表演、舞美等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和交流,展示大家的不同观点和认识。
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这次课程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教师提出下一步学习任务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三、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保证音乐质量和教学效果;2.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软件,保证教学流畅性;3.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进步;4.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差异,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观点和想法;5.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反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年级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四年级授课人上课时间2018 年月日《夜深沉》课型新授课时安排 1 课时1、知识与技能: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并能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夜深沉》,感受京剧唱腔在器乐曲中的韵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准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段落。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方法聆听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个性修订1、分辨京剧与歌曲。
老师放两段录音,你们听听哪个是京剧?(歌曲《唱脸谱》、京剧《苏三起解》。
)学生回答:第一首是京剧。
师:对了,第二首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这是一个新的歌曲品种,叫京歌,像《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的故乡是北京》等都是这一类的歌曲。
这种京歌把京剧和歌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容易接受京剧艺术。
你们知道京剧吗? 21·cn·jy om 学生自由回答。
师:京剧是我国的戏曲艺术的一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京剧有独特的音乐和表演形式,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表现传统的故事如《铡美案》、《空城计》,也有表现现代革命斗争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外国人也非常喜欢我们的京剧。
把它称为 Peking“北京的歌剧”。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夜深沉》。
二、欣赏乐曲1、初次聆听乐曲《夜深沉》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为了进一步深入欣赏《夜深沉》,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深沉》、认识《夜深沉》、了解《夜深沉》。
育2、分段复听。
(1)聆听《夜深沉》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情景?师: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音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
(2)聆听《夜深沉》第一部分。
www.21-c师:这是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它的板式是西皮原板,也叫“有板有眼”。
教案:四年级上册欣赏聆听《夜深沉》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国粹京剧的魅力,了解生、旦、净、末、丑等基本角色。
2. 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3. 结合资料了解《夜深沉》背后的故事,激发对京剧的热爱。
教学重点:1. 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 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感受京剧角色的特点。
2. 理解《夜深沉》背后的故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京剧音乐、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京剧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京剧知识。
二、学习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情感。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指导改进。
1. 教师展示京剧角色生、旦、净、末、丑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角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角色的了解和感受。
3. 教师讲解角色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魅力。
四、感受剧情(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夜深沉》的剧情。
2. 学生讨论剧情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3.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剧情中的矛盾冲突,体会京剧的表现手法。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3. 教师推荐相关京剧作品,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夜深沉》这篇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角色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结合资料了解剧情,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观看京剧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京剧的魅力。
教案:四年级上册欣赏聆听《夜深沉》教案六、深入学习角色(1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模仿京剧角色的动作和唱腔。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夜深沉京胡独奏曲谱
夜深沉京胡独奏曲谱
1. 概述
夜深沉京胡独奏曲是一首充满沉寂与深情的中华古乐曲,以京胡为独奏乐器,曲调低沉悠远,音乐旋律优美动人。
该曲的演奏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娴熟的乐感,能够准确把握曲调的起伏和音符的升降。
2. 曲谱
(以下为简谱)
1. 低徊长
2. 阳春白雪
3. 夜色苍茫
4. 悠悠乡思
5. 孤月寂空
6. 牵念难舍
7. 空谷悠然
8. 萧瑟风中
3. 演奏技巧
(以下为演奏技巧简介)
1. 求韵法:演奏者需要借助自己的乐感和对曲调的理解,以求得适合曲调的韵律。
2. 抑扬顿挫:演奏者需在演奏中准确把握曲调的起伏和音符的升降,体现曲谱中的情感变化。
3. 声音变化:演奏者需要通过手指的不同放置位置和弓法运用,展现出曲谱中的音符变化和音色变化,使乐曲更加生动有趣。
4. 总结
夜深沉京胡独奏曲以其深情和沉寂的气息,成为了中华古音乐中的佳作之一。
演奏者需要凭借娴熟的技巧和超凡的艺术感悟,才能完美演绎这首曲子,令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教学基本要求
1、初听乐曲时,要求学生能听出这首乐曲的演奏乐曲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教科书上的插图,向学生简单介绍京剧中常见的伴奏乐器。
如:京胡、板、鼓、月琴、三弦、大锣、小锣、钹等。
2、再次欣赏时,可选取片段进行聆听,重点让学生听一听京胡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认识京胡,比较二胡与京胡在结构和音色上的不同:
(1)出示京胡和二胡图片(如能提供实物最好),先从外观上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再从制作材料上进行比较。
(二胡和京胡都是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钩、琴马、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构成。
但京胡体型比二胡稍小,琴杆和琴筒都是竹制的,而二胡一般是木制的)
(2)对比聆听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比较京胡与二胡的音色差异。
(京胡音色清脆、明亮,二胡的音色柔美抒情。
)
4、再次聆听乐曲,熟悉曲调。
听音乐时,可让学生打着“板、眼”,(具体方法是:板——双手击掌,眼——右手四指并拢轻击左手掌心。
由于本曲拍子变化比较多,在聆听时只要求学生听出相对的强、弱拍,并击出板眼即可。
)用象声词“龙格里格龙”,随乐曲的旋律哼唱。
5、讨论:
(1)这首乐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在节奏上又有什么变化?
(速度慢--中--快,节奏由简到繁,在快板段通过加花、紧缩等发展手法,使节奏变得短促、密集)
(2)这段音乐的变化带给你什么感觉?你联想到什么?
6、完整聆听,教师简单介绍:《夜深沉》是创作者们根据传统京剧曲牌编创的一支刚劲有力、充满激情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