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评分表
- 格式:xl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由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减少解剖死腔,清除气道分泌物,为给氧、呼吸机的使用提供条件。
R3评估(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肺部症状,呼吸情况。
(2)患者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
(3)患者是否有活动性的假牙或门齿是否松动。
出准备:Q)患者准备:取适宜体位。
与家属谈话,签属气管插管同意书。
(2)护理人员准备:洗手,戴好口罩、帽子。
(3)用物准备:麻醉喉镜、相应型号的气管导管,管芯、衔接管、牙垫、插管钳、注射器、麻醉面罩、简易呼吸器、氧气、吸引器、无菌吸痰导管、胶布、听诊器、寸带(清醒患者或燥动患者用)、呼吸机、生理盐水。
出实施Q)解释、指导、心理护理。
(2)检查用物:插管前应检查气管导管及其它用品是否齐全、合用。
(3)插管动作要轻柔、忌用暴力。
插入合适的深度,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打入3~5ml气体。
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4)选用适当的牙垫,比导管略粗,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
(5)固定导管:导管要固定牢靠,避免随呼吸运动使导管上、下滑动,以损伤气管粘膜。
(6)湿化气道:插管后氧气不可直接吹向气管导管,应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变稠、结痂,影D向呼吸道通畅。
(7)检查导管插入的长度:检查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时发现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8)体位:头部稍微后仰,以减轻导管对咽、喉的压迫。
1一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避免体表压伤及导管对咽喉的压迫。
(9)口腔护理:定时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
QO)若气道阻力大或管道过细、死腔量大,可把留在口腔外的导管剪除。
(11)吸痰:注意气管及口腔吸痰,必须严格无酶作,气管内吸引的正艇施同气管切开患者(12)气管插管气囊的护理:注入套囊气量一般为3~5ml°如采用高容积低压力气囊,采用气囊测费监测片囊压力,每肝一次,缙抖囊压力25mmHg以下。
(13)拔管后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者,注意有无会厌炎、M融等并发症发生,并给予鼻导管或开放面罩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使用呼吸机患者(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心负压装置)
理论提问:
1.吸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 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②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③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④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⑤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2.吸痰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①低氧血症;②呼吸道黏膜损伤;③心律失常;④气道痉挛。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况、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及痰液情况。
2、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操作准备操作用物:1)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2)治疗盘:无菌治疗碗两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预吸及吸痰后冲洗导管),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听诊器、清洁纱布数块、弯盘、必要时备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及无菌手套;3)必要时备插电板;4)其他:医嘱单、治疗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1)核对医嘱。
2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
83)洗手。
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有效期,拧紧瓶塞。
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
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合适压力(成人300-400mmHg或0.04-0.05Mpa;小儿150-200mmHg或0.02-0.04Mpa)。
64)洗手,戴口罩。
25)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46)将呼吸机的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57)使无菌治疗碗处于备用状态。
48)检查并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检查并戴好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绕在手中,并与负压管相连。
试吸无菌生理盐水少许,预冲吸痰管。
69) 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区内。
用无菌手(戴无菌手套的)迅速并轻柔地沿气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到阻力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水平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1510)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操作流程
3、插入深度:
5
6、依标准预防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日期:姓名: 考核人:得分:
吸痰的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有效排痰的措施
1、有效咳嗽
2、叩击或震颤法
3、体位引流
有效排痰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胸,腹部伤口,合并气胸、肋骨骨折时禁止叩击。
根据患者体型、营养状况、耐受能力、合理选择叩击方式、时间和频率。
2、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吸痰的副作用
1、血氧过少
2、肺泡萎陷及肺不张
3、刺激迷走神经
4、粘膜损伤
5、低血压
6、阵发性咳嗽。
三甲医院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规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充分吸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机的参数、SpO2 、气道压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
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吸入2min,如呼吸道被痰液堵塞、窒息,应立即吸痰。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
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 ,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 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 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8.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
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
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s。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流程】【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指引】一、操作目的1.吸净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留取痰液化验标本。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了解呼吸机参数、SpO2、气道压力、痰液量和粘稠度。
(二)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碗内盛生理盐水、及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数根、弯盘、纱布、医疗废器物袋、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及简易呼吸器。
(三)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并告知患者。
2.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吸入2min。
3.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吸引压力为150~200mmHg,美国呼吸护理协会(AARC)推荐新生儿80~100mmHg,成人<150mmHg负压吸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