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11.66 KB
- 文档页数:3
主题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儒学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交汇碰撞[主题立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推动政治、经济共同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解放先行。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高考命题视角。
一、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1.古代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儒学的新发展及科技东传。
2.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与近代社会的进步。
(3)宗教改革与人文精神的发展。
(4)启蒙运动的内涵与人文精神的成熟。
3.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1)儒学思想在古代社会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①其思想内核(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
(2)儒学思想近代以来逐渐被边缘化的原因:①儒家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
因此,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儒家只能退居边缘。
②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和广泛的认同。
(3)儒学思想逐渐现代化的原因:①儒家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换言之,儒家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
②从历史上看,儒家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③可以用儒家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4.儒学思想的精华及现代价值(1)儒学思想的精华①人与人的关系:提倡仁爱,主张推己及人的精神;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与人交往,主张言而有信的精神;提倡尊老敬贤的为人准则。
怎样理解不同时期的西方人文精神前几日看到同行日志,惊叹人生际遇的相似,不仅感慨万千。
做一名中国式的老师真的可怜至极,因为没有了最起码的人性尊严。
我们不仅要问责,但问责于何者?谁能为我们逝去的十几年负责?这学期的必修三是文化史模块,要讲好它不易,需要较深的文化底蕴。
刚刚讲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和西方人文精神两个专题,有些感想与大家共勉。
第一专题前面有日志记述,这里不重复,下述第二专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首要把握各时期人文精神的理解:古希腊时期的人文含义主要是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发现自我,唤醒自我,实践自我;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含义是把人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顺从人的天性;宗教改革时的人文精神含义是把人从教权束缚下解放出来,做自己的牧师;启蒙运动的人文精神含义是把人从王权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真正的解放做理性的人。
这种来自于民族记忆和社会结构的人性给人类的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均带来深远的影响。
学习中要处理好的问题如下:一、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原因要从中国古代神话和希腊神话中比较中西民族关于人的认识的民族记忆的不同。
西方对人的认识是有个性的人,一直延续下来。
中国人对人的认识是群体的人,后打造出一个群体的神即君主,将原本还有的人的个性全部抹杀。
需知这种人性会对自由的思想、探究的精神、平等的意识等人文精神起到铺垫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不可知论后,为什么转而研究人和人类社会而不是研究天呢?这又与希腊雅典一些城邦的社会结构即发达的工商文明和直接民主政治中人的地位日益突出有关。
智者学派是最早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强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促使人类发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但忽视道德的作用。
且问道德真的可以守护人的尊严吗?面对雅典的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苏格拉底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重建人的道德价值观,唤醒人的精神觉醒。
柏拉图在老师死后不再相信现实的世界,重新探索世界的本原提出理念论,并在政治上提出理想国,成为后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时倡导人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理性为基础,高扬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威,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精神使人克服了人对于自然和神的恐惧,使人从崇敬自然到探索自然,让人明白人是有思维的,“思考”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人的理性思维使人有智慧,能创造财富和幸福的生活,使人显现其自身的价值。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
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
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中西历史联系与比较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274200第二编中外重大历史问题比较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西方比较1、中西方早期政治制度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1)不同的发展方向。
①中国:春秋战国,中国逐步由分裂走向统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方:希腊是小国寡民、城邦林立,城邦处于奴隶制强盛时期,实行公民民主政治.(2)原因(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侧重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分析.)①中国:大河流域,多平原,逐渐形成了封建小农经济,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因此需要国家统一,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来维持社会的发展。
②希腊:山多、海多、港口多,这一地理环境适宜工商和航海业的发展,有利于希腊人形成平等、民主、协作的民族精神.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逐渐地形成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2、孔子和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异同。
相同:①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②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③都注重人的品德,都重视对人的教育。
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不同:⑴对东西方社会思想和政治产生的影响不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⑵形成原因不同:①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工商业经济空前发展,与此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趋向衰落,人的道德也在承受着考验。
②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矛盾尖锐3、比较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西方智者学派的异同,认识东西方思想发展的起源4、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两种文明产生的不同影响5、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西文明的比较6、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比较思想文化繁荣富含民主和科学精神。
礼乐制度发达注重等级观念。
7、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当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欧洲正经历着人文主义的萌芽,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框架]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4、15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启蒙思想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
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基础梳理]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1.智者学派的出现(背景):(1)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2)政治:雅典等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社会: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
2.“智者学派”的概况:(1)概念: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2)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3)研究领域: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4)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基本主张:(1)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论断;(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3)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4.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背景:(1)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个人自由和享受没有节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2)苏格拉底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3)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标签:标题]篇一:人文主义知识归纳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归纳1、西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1)古希腊先哲(萌芽时期):古希腊先哲的观点否定了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了人的价值,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注重人性,提倡追求知识等,从而开启了人文精神之源,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发源地)(2)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时期):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倡导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3)宗教改革(发展时期):宗教改革通过创建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来提倡人文主义。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4)启蒙运动(成熟时期):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2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有何异同点?两起运动之间有何联系?(⒈)相同点: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内容:都对教会神学和封建特权进行批判,都倡导发展科学、追求真理,都推崇理性,都要求人的解放,追求个性自由. 影响: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都为资产阶级取得经济、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都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点:①背景:前者出现于14---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教会神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后者出现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力量不但壮大;欧洲各国封建君主改革强化了专制主义;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②斗争目标:前者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幸福;后者既反对教权主义,更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重在否定神学世界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启蒙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文化之一,它涵盖了哲学、艺术、文学、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成就在西方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至今日都还在人们的生活和思考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古希腊文化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经开始萌芽,并在随后的几百年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古希腊人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启蒙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一种文化精神。
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哲学上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之一,它强调人的理智和自由,认为人类本质上是自由、独立的个体,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智去思考和行动,而不受任何外界的权力和支配。
这种自由主义的思想观念不仅在古希腊哲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被沿用至今,在现代哲学中仍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古希腊文化中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的精神和文化追求。
在古希腊,人们非常注重知识、智慧和教育,这些都被视为彰显人类本质素质的表现。
这种精神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文价值的尊重和承认,同时也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不断发展。
思想启蒙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古希腊文化中,思想启蒙表现为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以及对真理和美的不懈追求。
在古希腊哲学中,人们经常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考和争论,在不断地思考和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人们在道德和伦理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这个时代,古希腊人对真理和美的追求是无处不在的,在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古希腊文化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追求的影子。
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启蒙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化,今天的人们也可以从中受益并获取灵感。
无论是在哲学、文学、艺术还是政治等方面,这种人文精神和思想启蒙都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启示和榜样。
另外,古希腊文化中的思想与当今的科技和IT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古希腊的数学、物理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及其运用是对今天科技的巨大启示;另一方面,古希腊文化中对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理解和追求,也为当今的互联网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创意和发展方向。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一、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二、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比较一、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一)西方史学家关于人文精神的观点(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强调个人价值并信仰上帝的思想体系。
它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
……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2)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
”认为人文主义首先在于认识,倡导“丰满而完整的人性”。
(3)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
归纳与总结:古希腊⼈⽂精神的基本内涵和评价
古希腊⼈⽂精神的基本内涵和评价
⼈⽂精神是指⼈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理活动中的⼈⽂主义倾向,它的核⼼内涵是⼈⽂主义。
⼈⽂主义起源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的贡献是将研究的对象由⾃然界转向⼈;苏格拉底将对⼈的认识上升到⼈性的层⾯;柏拉图⿎励⼈们独⽴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多德创⽴了逻辑学,将对⼈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度。
1.基本内涵
把探讨重点从认识⾃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强调⼈的价值,崇尚⼈的理性,追求思想⾃由。
重视知识作⽤,强调好学深思,发挥⼈的主体作⽤。
智者学派重视⼈的作⽤,提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公民的道德修养。
2.评价
积极影响: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重视⼈的价值和作⽤,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他们的思想成为西⽅⼈⽂主义精神的源头。
局限性: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的主观感受,忽视⼈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主义打开了⽅便之门。
高考历史-考点精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内涵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4个历史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也历经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
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内涵。
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
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4.启蒙思想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
真题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
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一、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
识的第一次觉醒。
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
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
(一)西方史学家关于人文精神的观点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强调个人价值并信仰上帝的思想体系。
它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
文主义。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
……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
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2)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
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
”认为人文主义首先在于认识,倡导“丰满而完整的人性”。
(3)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
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
尊严一一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
”布洛克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性质上是个人主义的。
(二)关于文艺复兴的评价
以往学者都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来谈文艺复兴的影响,实际上对于中世纪后期引起社
会深刻变革的这一大规模社会运动,仅从文学艺术方面评述过于表面化,近年来学者对这一
问题逐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尹虹认为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
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胜利开辟了道路。
刘祚昌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不仅在于天才辈出,灿若群星,出现大量美不胜收的各类著作,更在于它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
刘明翰等从现实意义方面发现了文艺复兴新的意义,即: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著作里曾有
过“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口号,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借鉴作用;另外文艺复兴时期自
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及后来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充分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原理。
于可除了指出文艺复兴一系列正面意义外,还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它是一场世俗的文化
活动,仅从教会外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及其宣扬的蒙昧主义,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神
学的理论中心;另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范围主要是社会中上层和知识界,未能有效地深入
到广大群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