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脸谱
- 格式:doc
- 大小:701.50 KB
- 文档页数:8
京剧脸谱赏析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是京剧演员的化妆道具,更是戏曲角色性格、身份的象征。
每一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通过脸谱的色彩、图案和形态,观众可以一眼看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
在京剧表演中,脸谱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加角色的视觉效果,更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对京剧脸谱进行赏析,了解一下不同脸谱的含义和特点。
首先要介绍的是京剧中最常见的几种脸谱,分别是红色脸谱、黑色脸谱、白色脸谱和花脸。
红色脸谱通常代表忠勇、刚烈的角色,比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就是红色脸谱。
黑色脸谱一般代表阴险、狡诈的角色,比如《三岔口》中的西门庆就是黑色脸谱。
白色脸谱则代表阴柔、阴险的角色,比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白色脸谱。
花脸则是代表妖魔鬼怪的角色,比如《牡丹亭》中的妲己就是花脸。
除了这几种常见的脸谱外,京剧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脸谱,比如黄脸、青脸、绿脸等等。
每一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通过脸谱的色彩和图案,观众可以一眼看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
比如黄脸通常代表忠诚、正直的角色,青脸通常代表年轻、活泼的角色,绿脸则通常代表阴险、狡诈的角色。
除了颜色的区分外,脸谱的图案和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红色脸谱通常会配有金色的花纹,黑色脸谱通常会配有银色的花纹,白色脸谱通常会配有彩色的花纹,花脸则会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
这些图案和形态都是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来设计的,通过这些图案和形态,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在京剧表演中,脸谱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演员需要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来选择合适的脸谱,并且需要根据脸谱的特点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比如红色脸谱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忠勇、刚烈的性格,黑色脸谱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阴险、狡诈的性格,白色脸谱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阴柔、阴险的性格,花脸的角色通常会表现出妖魔鬼怪的性格。
通过脸谱的运用,演员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从而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角色。
全部京剧脸谱按序号说明1、曹洪(?-232年),字子廉。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
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
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
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
官渡之战时,曹洪留守本阵,击退了张郃、高览的猛攻。
汉中之战时,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
曹丕即位后,拜曹洪为骠骑将军。
曹丕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将其免死,贬为庶民。
魏明帝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
太和四年(230年),复拜骠骑将军。
太和六年(232年),曹洪逝世,追谥恭侯。
正始四年(243年),从祀曹操祖庙。
2、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1],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200年,长兄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
208年,他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229年,他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
252年孙权病逝,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3、魏延(?-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
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北伐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心怀不满。
诸葛亮死后,与长史杨仪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4、蒋干,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的说客和三国时曹魏官员。
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辩论家,而罗贯中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目录特点形成起源色画方法脸谱的分类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僧脸太监脸元宝脸象形脸神仙脸丑角脸小妖脸英雄脸艺术特色脸谱文化脸谱的色彩脸谱的图案京剧脸谱赏析展开编辑本段特点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
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
“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
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而“丑”,因起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编辑本段形成京剧的形成大约在150年前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
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
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之一,而脸谱则是京剧演员扮演不同角色时所使用的道具。
脸谱种类繁多,每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
一、正面脸谱正面脸谱是京剧中最基本的脸谱之一,它通常用于扮演正义、忠诚、仁爱的角色。
正面脸谱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表示忠诚和勇气,同时也有黑色、紫色和白色等颜色。
正面脸谱的特点是五官的线条粗犷有力、眉毛略向上扬,赤色的鼻梁和嘴唇,体现出正义勇敢的形象。
二、花脸谱花脸谱是神秘美丽的特种角色,扮演的是妖魔鬼怪这类角色。
花脸谱的特点是颜色鲜艳、图案复杂,鼻梁高挺、眼睛大而圆、眉毛弯曲,常常是绿色或橙色作为底色,再用黄、紫、黑等颜色做图案和装饰。
三、丑脸谱丑脸谱扮演的角色是喜剧角色,以卖弄滑稽、夸张造型特点而出名。
丑脸谱的特点是颜色多变,多采用黄、红、黑、白等色彩,形象呈现狰狞的模样,五官通常是突出的嘴巴和长鼻子。
四、黑脸谱黑脸谱是扮演反面角色的标志,如猛将、恶人、坏人等。
黑脸谱通常以黑色底漆、白色鼻子和黑色眉毛为特征,形象深沉而微妙,展现出反派角色的冷酷和威严。
五、青衣脸谱青衣脸谱是扮演沉着、机智、敏捷的中性角色,如文官、红衙、小生等。
青衣脸谱通常以青色或灰色为底色,具有红色嘴唇和黑色眉毛,看起来精致、明朗、大方。
六、老生脸谱老生脸谱扮演的是一些有居高临下的地位的角色,如皇帝、宰相、将军等。
老生脸谱多采用红色为底色,强调五官的线条和高贵的气质,眉毛和鼻梁线条既柔和又刚劲。
总而言之,京剧脸谱的种类和特点极具鲜明的地方特色。
每一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色彩、线条、图案和气质特点,凸显不同的角色形象。
这些独特的脸谱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是传承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物之一。
京剧脸谱的故事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表演元素,它不仅是京剧中角色形象的象征,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脸谱的种类繁多,每一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故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京剧脸谱背后的故事。
红色脸谱代表忠勇正直,大多出现在正面角色身上,比如《红烧肉》、《杨家将》中的杨再兴等。
这些角色多为忠诚、正直、勇敢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脸谱通常是红色底,代表着他们的忠诚和正直。
红色脸谱的故事源自于古代的战争故事和历史传说,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留下了不朽的功绩和传奇的故事,他们的形象也因此被赋予了红色脸谱的象征意义。
黑色脸谱代表忠诚坚毅,多出现在勇猛果敢的武将身上,比如《三岔口》中的关羽、《赤壁》中的周瑜等。
这些角色通常是忠诚、坚毅、果敢的武将,他们的脸谱是黑色底,代表着他们的坚毅和果敢。
黑色脸谱的故事源自于古代的战争故事和历史传说,这些武将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们的形象也因此被赋予了黑色脸谱的象征意义。
蓝色脸谱代表阴险狡诈,多出现在奸邪奸诈的反面角色身上,比如《宇宙无敌大魔王》中的白眉大鹏、《西游记》中的牛魔王等。
这些角色通常是阴险、狡诈、奸邪的反面角色,他们的脸谱是蓝色底,代表着他们的阴险和狡诈。
蓝色脸谱的故事源自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反面角色在故事中扮演着负面的角色,他们的形象也因此被赋予了蓝色脸谱的象征意义。
黄色脸谱代表忠诚善良,多出现在忠厚善良的老者身上,比如《白蛇传》中的法海、《西游记》中的唐僧等。
这些角色通常是忠诚、善良、智慧的老者,他们的脸谱是黄色底,代表着他们的善良和智慧。
黄色脸谱的故事源自于古代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这些老者在故事中扮演着智者的角色,他们的形象也因此被赋予了黄色脸谱的象征意义。
紫色脸谱代表神秘神奇,多出现在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仙女身上,比如《牛郎织女》中的织女、《封神演义》中的妲己等。
这些角色通常是神秘、神奇、超凡脱俗的神仙仙女,他们的脸谱是紫色底,代表着他们的神秘和神奇。
京剧脸谱的有关知识
京剧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化妆方式,通过特定的脸谱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
以下是与京剧脸谱相关的知识:
1. 分类:京剧脸谱可分为正脸谱和花脸谱两大类。
正脸谱用于表演英雄、正面角色,花脸谱则用于表演奸诈、狠毒、妖魔鬼怪等角色。
2. 图案与色彩:脸谱图案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红色、黑色、蓝色、绿色等。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和特征,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忠勇、正直;黑色代表刚毅、坚定;蓝色代表残忍、狠毒;绿色代表放荡、鬼怪等。
3. 脸谱的用途:京剧脸谱一方面用于区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用于放大演员表演的动作、表情和气氛。
4. 表现方式:京剧脸谱的化妆过程非常繁复,演员需要先用厚厚的白粉覆盖面部,再用彩绘的方式描绘出不同的图案和色彩。
化妆完成后,演员将通过表演技巧来突出脸谱的特点,例如表情夸张、眼神有力等。
5. 脸谱的意义:京剧脸谱是京剧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凸显了角色的性格特征,还通过色彩和图案的运用来丰富戏剧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鉴赏。
6. 脸谱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谱的样式和风格也在不断
演变。
除了传统的红黑脸、白鬼脸等经典脸谱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样式,如五花脸、忠犬脸等。
总之,京剧脸谱是一种独特的化妆方式,它通过精心设计的图案和色彩,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京剧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
京剧脸谱讲解词一尊敬的各位游客: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化妆艺术,是京剧中演员面部化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脸谱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代表了角色的性格、品质、身份等。
1. 红色脸谱:红色在京剧脸谱中象征忠勇侠义,如关羽、张飞等人物的脸谱都是红色。
这种颜色的脸谱也用于表现英勇无畏、刚正不阿的角色。
2. 黑色脸谱:黑色代表正直、严肃、威武,如包拯、李逵等人物的脸谱就是黑色。
此外,黑色还常用来表现粗犷豪放、刚强剽悍的人物形象。
3. 白色脸谱:白色象征阴险狡猾或者冷酷无情,如曹操、秦桧等人物的脸谱就是白色。
但也有例外,如孙悟空的脸谱虽然是白色,却代表着机智勇敢。
4. 蓝色脸谱:蓝色代表刚强、勇敢,如窦尔敦的脸谱就是蓝色。
此外,蓝色也常用于表现性格直爽、坦率真诚的人物。
5. 绿色脸谱:绿色通常用来表现草莽英雄或者绿林好汉,如杨志的脸谱就是绿色。
6. 黄色脸谱:黄色象征凶猛残暴,如宇文成都的脸谱就是黄色。
7. 金色脸谱:金色脸谱一般用于神、鬼、佛、仙等超凡脱俗的人物,以示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每种颜色的脸谱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它们通过夸张的色彩和线条,生动地展示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使得观众能够一眼就识别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谢谢大家。
二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京剧脸谱展示会,我将带您们领略一下这门中华国粹的独特魅力。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中一种特有的化妆方式。
它通过颜色、线条和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命运。
今天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具有代表性的脸谱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红脸。
红色在脸谱中代表忠勇、正义。
例如关羽的脸谱就是红色的,象征着他的忠诚勇敢,是正直的象征。
红脸的面部图案通常简单明快,给人以豪放大气的感觉。
接着我们看白脸,白色在脸谱中往往代表着阴险狡诈或文弱病态。
例如曹操的脸谱就是白色的,表示他多疑狡猾。
而唐明皇的脸谱也是白色,但这个白色代表了其内心的哀愁和无奈,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京剧脸谱大全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脸谱艺术而闻名于世。
在京剧中,脸谱是扮演角色的重要道具之一,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表现不同的性格和身份。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京剧中常见的脸谱,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京剧文化。
1. 丑角脸谱。
丑角脸谱是京剧中常见的一种脸谱,通常以白色为底色,再配以黑色、红色等颜色的图案。
丑角脸谱通常用来扮演一些滑稽、夸张的角色,他们的表演风格常常活泼幽默,给观众带来欢乐。
2. 武将脸谱。
武将脸谱通常以红色为底色,再配以黑色、金色等颜色的图案。
这种脸谱常常出现在扮演武将、将军等角色时使用,通过浓重的色彩和粗犷的线条来表现出角色的威武和英勇。
3. 生旦净末脸谱。
生旦净末是京剧中的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脸谱风格。
生角脸谱通常以白色为底色,净角脸谱以青色为底色,旦角脸谱以粉红色为底色,末角脸谱以黑色为底色。
每种脸谱都有其特定的图案和造型,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4. 怪角脸谱。
怪角脸谱是京剧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脸谱,通常以绿色为底色,再配以黄色、黑色等颜色的图案。
怪角脸谱常常出现在扮演一些奇幻、神秘的角色时使用,通过独特的色彩和图案来表现出角色的离奇和神秘感。
5. 特殊脸谱。
除了以上常见的脸谱外,京剧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脸谱,如花旦脸谱、老生脸谱等。
每种脸谱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表现方式,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诠释角色,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总的来说,京剧脸谱作为京剧表演的重要元素,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它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精妙的图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增强戏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对京剧脸谱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喜爱京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国京剧脸谱黑色代表什么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
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气质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采用某种色彩的。
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等,用作辅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华雄、高登等;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项羽、杨七郎等;黄种人面部表情强硬、阴险、残忍,如庞涓、宇文承斗、典韦。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程咬金、公孙胜等;白色脸书一般象征阴险的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和司马懿。
京剧的彩画方法基本分为三类:搓脸、擦脸、勾脸。
一开始,脸书的作用是夸大剧中人物的五官和肌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为全剧情节服务。
但经过发展,脸书逐渐成为一种以民族特色和人脸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
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
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
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
这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以三块瓦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演变而来。
马谡(油白三块瓦脸),《失街亭》中人物。
诸葛亮帐下的参军。
他刚愎自用,不听副将王平劝阻,结果失掉军事要地街亭,为整军纪,诸葛亮挥泪将他斩首。
蒋干(文丑脸),《群英会》中人物,曹操的谋士。
因与吴国都督周瑜有同窗之谊,奉曹操命去东吴探听。
拟劝降周瑜,却反中周瑜的反间计,将假书信盗回曹营。
曹操中计,错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
廉颇(粉红色六分脸),《将相和》中人物。
故事取自《东周列国志》。
廉颇是赵国大将,居功自傲,不甘居于大臣蔺相如之下,制造不和,后知蔺相如为国家社稷而忍让的苦心,深感愧悔,亲自负荆到相府请罪。
粉红色脸谱表示年迈气衰的忠勇老将。
荆轲(三块瓦脸),《荆轲传》中人物,故事出自《东周列国志》。
荆轲是战国末年的燕国刺客,燕太子丹派他去泰国刺杀秦始皇,刺杀未成,被杀。
其脸谱上脑门中间勾绘一尖锐匕首,以示他刺客身份。
项羽(钢叉无双脸),《霸王别姬》中人物。
楚汉相争,楚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哀叹大势已去。
爱妃虞姬舞剑为项羽消愁后自刎。
项羽悲伤之极,突围至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自刎。
他的脸谱既带有哭相,又表现出超凡脱俗的伟力与气质,对这位末路英雄的神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双眉为寿字眉。
单雄信(蓝碎花脸),《锁五龙》中人物。
故事取自《说唐演义全传》。
唐初,郑王王世充部将单雄信被唐将尉迟恭所擒,李世民苦苦劝降,单不从,乃绑赴法场。
临刑前,李世民和已投唐的单雄信的瓦岗寨结义兄弟程咬金等来生祭,单痛斥诸人,决心赴死。
程咬金(绿碎花脸),《贾家楼》中人物。
故事取自《说唐》。
单雄信广邀江湖好汉前往山东为秦琼母亲贺寿,在贾家楼结拜。
这时,程咬金因劫皇杠被捕,贾家楼结拜兄弟劫牢反出山东。
《说唐》中描写程咬金是绿脸,故戏中勾成绿脸。
李元霸(黑象形鸟脸),《四平山》中人物。
唐王李渊之子,勇猛无敌,为隋唐第一条好汉。
故事取自《说唐》。
隋炀帝被阻四平山,急召李元霸前往救驾。
李渊怕恩公秦琼及互岗寨众将遭力大无比的李元霸伤害,暗通瓦岗寨众将插黄旗作标志,使元霸避让。
秦琼等依计而行,只有裴元庆自认为勇猛而不从,与李元霸交手,被元霸击了二锤,不敌而退。
李元霸脸谱勾黑贴金云眉、鸟眼、鸟嘴、鸟嘴旁饰展开的鸟翅图案,整体呈鸟形。
尉迟恭(黑六分脸),《白良关》(又名《父子会》)中人物。
唐初大将,在征讨白良关时,以钢鞭为证,与失散之子尉迟宝林相会,父子共破白良关,杀死仇人刘国祯。
演义小说中,程咬金称尉迟恭为“黑炭”,受此影响,尉迟恭的脸谱勾成黑色,并且以示他刚正猛直的性格。
薛刚(黑碎花脸),《九锡宫》中人物,故事取自《薛刚反唐》。
奸臣张天左、张天右向唐王进谗言,陷害薛丁山、薛刚父子。
程咬金闻讯后上殿怒斥二张,唐王知道真相后赦免了薛氏父子。
郑子明(郑恩)(黑歪花脸),《斩黄袍》中人物。
五代时,大将郑子明、高怀德拥赵匡胤为帝,改宋。
韩龙与其妹在赵匡胤前进谗言,赵醉后怒斩郑子明。
郑妻陶三春闻讯进兵围困京城,赵酒醒后认错,在高怀德调解下,斩韩龙,并且让陶三春斩赵匡胤所服黄袍,以泄其愤。
郑子明小时候为救人被猩猩在脸上抓了一下,故他的脸谱勾成歪斜之脸,以示其被破了的相貌。
赵匡胤(红整脸),《龙虎斗》中人物。
宋朝开国皇帝。
民间传说他是火龙下凡,故眉间画红色跑龙,勾红脸也有火的意思。
呼延赞(黑碎花脸),《龙虎斗》中人物。
北宋大将呼延赞为父报仇,与赵匡胤交战,赵被鞭打下马,头上忽视金龙,呼延赞大惊也掉下马,头上现出虎形,二人相互倾心,呼延赞归降赵匡胤。
孟良(红十字门葫芦脸),《穆柯寨》中人物,故事取自《杨家府演义》。
孟良是宋军大将,善用火葫芦火攻,故在其脸谱上勾画红葫芦。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杨七郎(黑碎花脸),《金沙滩》中人物。
北宋杨继业的七子,名杨延嗣。
在金沙滩“双龙会”时大战辽将,与五郎、六郎突围回到宋地,后被奸臣潘洪所害。
民间传说杨七郎是黑虎星下凡,故脑门书一草书“虎”字,勾黑色花脸。
杨七郎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杨五郎(白僧脸),《五台山》中人物。
杨继业五子,名杨延德。
杨六郎至北国取父亲遗骨,归时经五台山投宿庙中,巧偶五郎,互相盘问后方相认,兄弟二人悲喜交集。
杨五郎是出家人,故额头绘有舍利佛珠,以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