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

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

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
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

学校代码:11517

学号:201011208110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

学号2010

系(部)工商管理系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完成时间2012 年10 月26日

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地关心的焦点也集中在旅游地能否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旅游产品,因而乡村旅游地发展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在供求关系链上寻找供需协调平衡。通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核心获取有利于旅游地发展的信息,

关键词:乡村旅游、满意度

一、相关概念

顾客满意度的概念首先由Cardozo 于1965 年首次用于营销学。上世纪70 年代, 美国学者Pizam 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研究为游客满意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 国外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满意的内涵、影响因素和游客满意度测度等方面。我国的游客满意研究起步晚、发展慢, 研究文献较少, 而且国内的研究在时间、视角和深度上表现不平衡。内地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游客满意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作用等理论问题。

Kolter ( 1996)指出, 满意度是体验与期望两者间差异的函数, 因此顾客满意度是来自于对产品之功能特性或结果的知觉, 以及个人对产品的期望, 两者比较后形成其感觉愉悦或失望的程度。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为2180亿美元, 其中乡村旅游收入占5% ~10% 。英国是世界上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左右, 就兴起了乡村旅游。法国在1998 年, 2/ 3 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 44%)。

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既有反对也有支持,程度各异,Weaver(2001)对澳大利亚沿海乡村地区居民对旅游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的居民因与旅游者接触较多,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1/2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持中立态度;1/4的居民认为乡村旅游除了能为当地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再无裨益,因此反对发展乡村旅游。Campbell(1999)关于哥斯达黎加奥斯辛诺发展乡村旅游的研究则证明多数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

据Allen,etal在1988年的调查显示:影响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主要有当地经济水平、旅游业发展程度、居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参与旅游业的程度等。有关美国科罗拉多州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表明,性别、婚姻状况、就业等人口学特征对居民的态度并无显著影响,但居民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则越不支持乡村旅游;经济和旅游业都很发达或都不发达的乡村居民,对旅游开发持积极态度;反之,经济部发达或旅游业不发达的乡村社区居民,对旅游业持消极态度。

2.国内研究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1996~ 1997 年, 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 亿元以上。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

乡村旅游国线涉及全国20 余个省、市、自治区。目前, 全国乡村旅游景区( 点) 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 亿人次, 旅游收入超过400 亿元人民币。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已占到国内旅游收入总额的21.5% ,农民获得了旅游收入份额的11. 6%。据调查, 我国已有至少10000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致富, 如安徽省黄山市, 2000年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量占黄山市当年接待量的40% , 乡村旅游收入相当于黄山市当年旅游总收入的20%。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对乡村旅游引起足够的重视,均设置有其各自的乡村旅游地点, 如2006年,河北省首批确定了30 处乡村旅游示范点,为广大省内外游客提供了乡村游的最佳去处。

3. 影响因素分析

帕孜来提.尼亚孜和海米提.依米提总结出影响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四项:

①个人因素, 包括个人态度和期望值等心理因子。兴趣使个体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兴趣的对象, 表现出极大地关心, 这本身就包含着一中积极的态度成分。不同的兴趣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个体对凡是能满足自己的旅游需要或有利于达到目标的对象, 一般都能产生喜好欢迎的态度, 而对影响满足旅游需要和妨碍目标实现的旅游对象, 则会产生排斥以至厌恶的态度。

②环境因素, 包括服务环境和自然环境。游客旅游时首先接触的是环境, 而且环境会直接影响游客的实际体验值, 尤其是服务环境。有关调查表明, 游客对农家乐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服务质量。

③活动因素, 包括参加的旅游活动的特征。农家乐旅游有别于其它休闲旅游形式, 农家乐旅游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游客可以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 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 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 让游人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对旅游者来说, 这些旅游活动是有体验价值的。

④经营设施因素, 包括硬件施舍与特色经营活动。旅游对象和旅游条件是旅游态度形成的客观前提。旅游对象和旅游条件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 有可能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旅游态度。例如, 某农家乐旅游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问题, 没有特色活动, 必然使旅游者产生不良的态度, 从而影响实际体验值, 也就是影响满意度。

三、总结

从各位学者的研究看来,国内外乡村旅游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 同时也面临了发展的瓶颈和理论研究的局限。通过分析影响游客满意度因素的基础上,在未来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从以下及方面改进:1. 了解并研究旅游服务对象的心理特点。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 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经常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 每个人在旅游选择和旅游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也不同。为提高游客满意度, 首先要从旅游者的心理特点入手, 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满足他们的需要。2. 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环境条件, 大力宣传环保意识。服务是旅游业的生命线, 这越来越为大多数人所公认。在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设施的前

提条件下, 旅游服务水平的高低, 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 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旅游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大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使旅游者乘兴而来, 满意而去。3. 丰富农家乐的活动形式与内容、突出各自的特色。农家乐的最终目标是乐, 因此要改变活动项目单一化形式, 增加与农业有关的参与性旅游服务项目, 比如有些农家乐庭院内有多种果树, 可供游客自己摘果吃。此外还有种菜养花, 刺绣等参与性项目。4. 完善基础设施, 大力改善餐饮卫生安全条件。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 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修建一些休闲的休息, 娱乐场所, 停车场, 方便简洁的卫生间, 还有便利店、小药店也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四、参考文献

[1]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 1999 年第2 期

[2]罗毅, 胡晓铎.让游客尽享回归自然之乐[N].中国旅游报.1996.11. 9

[3]郭济东. 波兰旅游业奏响田园交响乐[N].中国旅游报.1997, 3, 24

[4]殷作恒.日本的观光农业[N].中国旅游报.1996. 12.15

[5]张静谭,福庆.云南西山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分析[N].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年05期

[6]陈淑君,赵毅.对旅游服务满意度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3.29(l):115-119

[7]南剑飞,熊志坚,张鹏等. 试论顾客满意度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度

量[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9):11-14

[8]何景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地

域研究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7,(11):32-37

[9]张朋.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N].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第23卷第1期.2005年2月

[10]马艳平. 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策略探讨[N].武汉航海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第2卷第1期.2007年3月

[11]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5)

[12]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1)

[13]萧歌.旅游产品设计需注入现代元素[J].旅游调研2006.(6)

[14]张朋.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5]李智虎.谈旅游景区游客服务满意度的提升[J].营销企划.2003.4:39~41

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综述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以保护性、教育性和责任性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在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的一种时尚和旅游业的热点。生态旅游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以及特性、国内为发展概况等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内涵特性国内外发展 一.引言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已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短短几十年的今天,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地充实,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1]。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业以其强大的关联和带动作用,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记重要,促使诸多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或主导性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致使区域间旅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2]。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3]。 二.生态旅游概述 当今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2000年大趋势和全球问题》中提出,21世纪世界服务经济的领导产业,主要是电信业,信息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三种主要的服务业。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后,生态旅游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它作为旅游业中一种宣传主题明确,生命力旺盛的旅游形式,日益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先对生态旅游做一回顾。 1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生态旅游英名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 Tourism的缩写,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首次提出的。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观光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观光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可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4]。它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有可靠的理论基础。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生态旅游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现生态学已超过了传统生物生态学的范畴,成为一种人类普遍的思想和原则。在生态利益优先的趋势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人们开始注重用生态学原理,设计良性运转的旅游系统,实施生态工程,促进了生态旅游的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姓名: 胡洲锋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2班 学号: 2224220 指导教师: 秦淳霞职称: 讲师 2007年6月30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胡洲锋 指导教师秦淳霞 摘要: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的各项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旅 游细分市场中,大学生旅游是整个旅游市场中一个独立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经济来源~大 学生旅游动机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各种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增进大学生 旅游消费的几项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消费消费行为 A review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Hu Zhoufeng Tutor Qin Chunxia Abstract :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in any other tourism activities ,is also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in the domain of tourism research. The travel marke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and independent market, which has very big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Thus, it’s necessary to do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conomic sour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the causation of bringing unive rsity students’ tour motivation ; the influenc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and proposing some activ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in further step.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behavior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e10520364.html,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吴泓刘成 来源:《商情》2020年第04期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成效显著,并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术界关于扶贫研究和探讨,呈现成果数量多、领域广、层次多等特点。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关于扶贫方面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概括。 【关键词】扶贫文献研究法文献综述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81-2015年,中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28亿,这一数字比拉美或欧盟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而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脱贫人口仅有1.52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2—2018年,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同时,贫困人口的营养状况、受教育程度、预期寿命以及其他福利指标也得到了全面改善(参见史耀疆等,2013;程名望等,2014)。 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关于贫困的研究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的主要侧重点,体现在以下这几个点: 一、贫困概念研究 蔡昉(2003)从经济发展角度对贫困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分析,他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产的财富不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口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王艳萍(2006)年借用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的贫困定义。阿玛蒂亚·森提出了能力剥夺和社会排斥的贫困新思想。蓝红星(2012)在《贫困内涵的动态演进及发展趋势》一文中对贫困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他指出贫困并不是单一的属性,而是涉及了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在内的多属性概念。 二、关于政府和市场在扶贫的角色定位研究 我国研究者大多基于政治视角来研究扶贫工作中政府的角色问题。康晓光(1995)指出扶贫只能靠政府来开展,市场难以提供有效服务,本质上来说,扶贫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需要依靠一定的政治程序来开展。扶贫活动的特征决定了只能由政府主导来有效开展,从扶贫的精准识别、帮扶、管理以及效果考核等全过程中,都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因此政府必须是扶贫战略的主体。宫留记(2016)表示扶贫是政府职责的一部分,其取决于国家性质,扶贫工作只有政府才能长期开展下去。杭建镕(2016)的研究也指出扶贫的基本特征和政府的被民众所赋予的特殊使命,都在根本上定性了政府扶贫工作开展中的主体角色,政府这一行政主体通过政策的作用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配置,调动各方主体积极参与扶贫活动,改善贫困人口生

国际旅游市场调研文献综述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 中国的出境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出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首先对出境旅游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出境旅游的内涵为出发点,从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市场特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近三年国内出境旅游市场研究进行了总结, 并指出当前国内在出境旅游市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以期为中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日益壮大,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展开了研究,但是由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统计信息不足,学者们无法得到足够的信息去研究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这就导致了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为出境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的理论指导,阻碍了出境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旅游市场营销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出境旅游市场进行研究。探索出旅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能够促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以中国民众为目标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点的旅游开发、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相关理论与概念 国内外在旅游研究中,对出境旅游有不同的界定。在国际上,出境旅

游即出国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公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国内,对出境旅游的界定存在特殊性。港澳作为特别行政区由于实行高度自治与大陆居民赴港澳旅游需交付外币,而台湾目前还未回归祖国,故中国大陆居民赴港澳台旅游习惯上被列为出境旅游的范畴。同时,中国大陆居民赴边境国家旅游活动因边境贸易与边民往来而实现快速发展,但由于其在出境地点、出境人员、活动范围、时间、目的及使用证件上的特别规定而作为出境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中国的出境旅游实际上包含出国游、港澳游与边境游 3 种形式。目前,国内学界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还无公认的定义。总体而言,国内对出境旅游还未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缺乏对出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者行为等相关理论的认识。本文所探讨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仅限于出国游与港澳游,暂不考虑边境游。 三、文献综述 1.探讨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旅游业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综合性产业,它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出境旅游更为突出,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变动都会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张传丽首先从国内客源市场角度对出境旅游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旅游交通因素、旅游服务因素和政策因素。从境外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目的地的产品价格、旅游吸引物、空间距离、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以及目的地的安全因素等。黄爱青深入分析广东省出境旅游市场发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曾本祥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资源与乡村系统管理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4343) [收稿日期]2005-03-25;[修订日期]2005-06-10[作者简介]曾本祥(1966-),男,湖北恩施人,澳大利亚昆士 兰大学环境旅游专业2002级博士生,从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乡村地区生态旅游及旅游扶贫等研究。 [摘 要]近年来有关中国旅游与贫困的研究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如旅游扶贫的意义、政府的重要作用、社区参与的核心地位、乡村资源的基础地位等得到广泛确认。但是总体而言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对象上,没有将贫困人口作为研究的核心;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方面,尚显不够系统、深入;在研究方法层面,大量的定性研究集中在探讨定义、概念和旅游的一般性影响,缺乏深入的旅游扶贫定量研究。今后的研究应更多地通过对不同旅游形式对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进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案例研究,设计旅游扶贫的概念模式和具体的模式实施指南,并创建出中国旅游扶贫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旅游扶贫;文献综述;中国[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2-0089-06 一、导言 旅游与贫困的关系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作为扶贫(反贫困)的一种方式,开始受到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Pro 2P oor T ourism ,简称PPT )(Ashley ,2000)和“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 ourism 2E liminating P overty ,简称ST 2EP )(S ofield ,2004)以后,有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旅游 发展如何促进社区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为消除贫困作出贡献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旅游发 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与扶贫相结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中国学者和对中国感兴趣的国际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旅游扶贫的研究逐渐兴起, 涉及旅游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等(Xu and K ruse ,2002)。 为了评述了解关于中国旅游扶贫的研究,作者检索了国内外最重要的相关数据库。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3个主要的数据库所收录的所有学科类别的文献进行“跨库检索”,采用“高级检索”模式,通过输入关键词“旅游”、“贫困Π扶贫”和“农村Π乡村”进行“模糊查询”,我们检索到从1996年至今的相关研究文章、报告共计700余篇。同时,作者对C BA 和Web of Science 两个与旅游相关的重要国外数据库进行了检索。采用关键词“tourism (旅游)”、“China (中国)”、“poverty or poor (贫困或贫困人口)”和“rural (乡村的)”,进行联合检索,剔除数据库间的重复记录,检索到自1991年以来的100余篇相关文章、报告或书的章节。 二、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 普遍认为,各级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总体而言,政府既是经营者,又是政策制定者、招商引资者和市场营销推广者,还充当着旅游业内部各部门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者,对全民进行旅游宣传的教育者(Zhang ,1999)。同时,政府对非正规经济成分的作 用比预想的强大得多。由于正规的经济成分有更多的政府背景优势,更能有效地从旅游中获得利益。而那些生活在旅游区并希望以此为生的村民,往往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_丁焕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 丁焕峰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感谢文彤对本论文的有益指导! [收稿日期]2004-03-06;[修订日期]2004-04-10[作者简介]丁焕峰(1970-),男,博士,湖北孝感人,研究方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E -mail :dhfzd @https://www.doczj.com/doc/1e10520364.html, [摘 要]本文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近20年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领域:旅游扶贫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其他专题研究等。本文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旅游扶贫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旅游扶贫研究中有待深入分析的两个重点。[关键词]扶贫开发;旅游扶贫;社区参与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3-0032-05 1 旅游扶贫研究与实践进程 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特殊的开发扶贫形式[1~2] ,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 富为主要目标。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旅游资源具有高密集度、高档次、高品位的优势,这样就在“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 我国旅游扶贫工作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实践和理论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距离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线路景点较近,选择了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业的道路,很快取得了脱贫致富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80年代后期,“七五”计划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批贫穷落后、但拥有较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地区得 到了国家和地方计划内资金的扶持,开始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大面积丰收。 这些地区的成功案例引起了旅游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以贵州省旅游局为代表的一些省级旅游局认真总结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的经验,率先在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提出了“旅游扶贫”口号。此后,国家旅游局1996年在旅游发展重要问题调研提纲中也把旅游扶贫问题研究选为重要议题之一;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自1996年10月起,相继召开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对旅游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作总结;一些学者①也开始对旅游扶贫的含义、模式、功能、经验和可行性进行多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对旅游开发扶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00年8月8日正式挂牌,拉开了我国“三区”建设工作的序幕,其他各省也纷纷开展“三区”建设,如广东省从2002年5月起全面启动旅游扶贫计划,通过省旅游局和各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采取政策扶贫、规划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和人才扶贫等多种方式,对粤北、粤西和粤东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扶贫工作,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2 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①② 广东全面启动旅游扶贫.《南方都市报》,2002年5月6日, A7。 如,蔡雄,1994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94BJB030);陈 传康,1997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9771037);周歆红,获浙江省 教委《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的风险研究》;宁德煌,获云南省教委资助《云南旅游扶贫问题研究》;郑本法等,2000年甘肃省社科基金《陕甘宁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曹新向等,200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0BJY035)等。 32

关于旅游广告营销策略的文献综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旅游广告营销策略的文献综述姓名: 韩露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管理42班 学号: 2224228 指导教师: 刘庆友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3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旅游广告营销策略的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韩露 指导老师刘庆友 摘要:旅游是一种基于精神需求而产生的活动,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精神需求在现代信息社会越来越需要大众化的广告来激发、引导。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是非常重要的沟通媒介,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旅游业中,各种广告已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有不可,旅游广告的促销作用将得到越来越大的显现。但是,在旅游广告营销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在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目前的研究思路,以便于明确研究现状,做出简要述评,从而能进一步探讨没有涉及到的领域。 关键词:旅游广告;影响;应用;问题;对策 The overview of marketing strategy of tourism advertisements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Han Lu Tutor Liu Qingyou Abstract: Tourism is one kind of activities which bases on the spiritual demand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receives the social universal attentions as a sunrise industry. The spiritual demand needs stimulation and guidance of advertisements more and more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tourism product advertis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medium,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tourism industry,each kind of advertisement is not dispensable,but indispensable, and the promotion function of the tourism advertisements will be more and more obviou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univers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ing progress of the tourism advertisemen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carried on in these aspects in widespread and thematic- angles. This article in consults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orrelation literature in the foundation and combs the present mentality of research, make the situation of thread clear ab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makes the brief

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

学校代码:11517 学号:201011208110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 学号2010 系(部)工商管理系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完成时间2012 年10 月26日

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文献综述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地关心的焦点也集中在旅游地能否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旅游产品,因而乡村旅游地发展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在供求关系链上寻找供需协调平衡。通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核心获取有利于旅游地发展的信息, 关键词:乡村旅游、满意度 一、相关概念 顾客满意度的概念首先由Cardozo 于1965 年首次用于营销学。上世纪70 年代, 美国学者Pizam 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研究为游客满意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 国外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满意的内涵、影响因素和游客满意度测度等方面。我国的游客满意研究起步晚、发展慢, 研究文献较少, 而且国内的研究在时间、视角和深度上表现不平衡。内地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游客满意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作用等理论问题。 Kolter ( 1996)指出, 满意度是体验与期望两者间差异的函数, 因此顾客满意度是来自于对产品之功能特性或结果的知觉, 以及个人对产品的期望, 两者比较后形成其感觉愉悦或失望的程度。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为2180亿美元, 其中乡村旅游收入占5% ~10% 。英国是世界上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左右, 就兴起了乡村旅游。法国在1998 年, 2/ 3 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 44%)。 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既有反对也有支持,程度各异,Weaver(2001)对澳大利亚沿海乡村地区居民对旅游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的居民因与旅游者接触较多,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1/2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持中立态度;1/4的居民认为乡村旅游除了能为当地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再无裨益,因此反对发展乡村旅游。Campbell(1999)关于哥斯达黎加奥斯辛诺发展乡村旅游的研究则证明多数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 据Allen,etal在1988年的调查显示:影响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主要有当地经济水平、旅游业发展程度、居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参与旅游业的程度等。有关美国科罗拉多州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表明,性别、婚姻状况、就业等人口学特征对居民的态度并无显著影响,但居民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则越不支持乡村旅游;经济和旅游业都很发达或都不发达的乡村居民,对旅游开发持积极态度;反之,经济部发达或旅游业不发达的乡村社区居民,对旅游业持消极态度。 2.国内研究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1996~ 1997 年, 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 亿元以上。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

旅游文献综述

南通大学 信 息 技 术 检 索 作 业 论文题目:现代旅游体验要素文献综述 姓名:顾鹏斐 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班级: 132班 学号: 1315052037 指导老师:钱智勇 日期: 2015年5月4日

现代旅游体验要素 顾鹏斐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体验旅游日益兴起,旅游体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内涵,并总结了旅游体验的类型以及模型等。 关键词旅游体验;内涵;内容;模型 正文综观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方式,可以归纳为三个递进的旅游发展阶段(李怀兰,2004年)。第一阶段,观光旅游。这是旅游的初级阶段,是社会经济欠发达时期的必然选择,以自然风景区开发为主,旅游消费能力弱,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前景。第二阶段,休闲旅游。这是旅游消费发展的中级阶段,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第三阶段,体验旅游。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它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0世纪60年代,鲍斯汀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一种经过人工设计的大众旅游体验;70年代,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 托夫勒在其著作《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即将到来;1978年艾特森指出旅游体验的获得是由活动与环境组成,不同的活动及环境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体验。90年代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正式提出旅游体验一词,指出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并为其创造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将注重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并愿意为基于体验活动的消费者需求变化买单,以使消费者产生一次难忘的记忆。 一、旅游体验的内涵 关于旅游体验的含义,国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Boorstin(1964)认为它是一种时尚消费行为,一种人为的、预先构想的大众旅游体验,是做作的、刻板的。MacCannell(1973)则把旅游体验看成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的困难的积极响应,他认为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战胜困难。而Cohen(1979)认为,旅

饭店营销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千里莺饭店营销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一、选题目的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一)选题目的 现代意义的市场营销思想最初始于20 世纪初,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转入管理学研究,标志营销管理时代的开始,4P's 的提出奠定了管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如何将国际成熟的营销理论与方法和中国转型市场完成对接,是当前摆在我国营销学界和企业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主要活动,战略和策略制定的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因此,要使企业的营销活动正常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经济效益,就必须研究分析、评价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深入分析饭店服务业的市场竞争现状,总结分析了千里莺饭店的内部营销和关系营销策略现状,并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价格策略,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对于千里莺饭店制订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在2006年12月确定了论文选题后,本人就开始在学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搜集相文献及资料,在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人大复印资料以“饭店营销”为关键词查到30篇,参阅了20篇。 二、相关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一)关于我国饭店业发展现状分析 黎志东在《汇景酒店营销策略研究》中指出,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业国内市场,这给饭店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受市场强劲需求拉动,中国饭店业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整体快速扩张,但随后由于扩张过度在2000年前后陷入低迷调整。2001年以后,受加入WTO的影响,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同时上个世纪90年代过度扩张的后果被市场逐步消化,中国饭店业开始复苏。 王兴琼在《当前我国饭店业的经营困境及其所采取对策和绩效研究》中认为,尽管饭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就诞生在这个行业。按常理,它应最早、最直接吸收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然而,饭店业在我国却面临着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效益不佳等诸多困境。整体来说,我国饭店业表现出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并存的格局。 王国秀在《我国目前酒店营销的一些误区及其突破》中的观点,20世纪70—80年代,供不应求是我国饭店业的一大特征,饭店经营者们大多只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接待客人和解决客房不足等问题上,至于今后的市场需求和变化则很少或根本不过问,尤其是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外国游客大量涌入,—度使我国相对较少的饭店频频告急,供不应求的状况使饭店轻而易举地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这时的“饭店经营”同“饭店营销”尚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可是由于超额利润的强烈诱惑,不仅饭店自身不断扩大其规模,如增加客房等,而且大量外来资金和企业也都对此相当看好,进军饭店业,以至于形成了目前这样激烈的饭店竞争局面,饭店经营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饭店管理观念也不得不

材料范文之旅游扶贫经验材料

旅游扶贫经验材料 【篇一:旅游扶贫】 1.2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旅游的经济研究和影 响研究中,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造成的负 面影响。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放在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上,包括就业、经济增长、gdp 贡献、外汇赚取、私人部门投资等(deloitte,touche,1999),研究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旅游乘数效应研究 为代表。相关主题的文章在西方尤其是在英语国家大量出现。旅游 的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当地经济的正面影响方面。deaden 认 为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际的外汇储备,并且可以部分的取代面 临危机的传统出口产业(1994);美国的 poirier,r.a.(1997)、mathieson.a.andwall.g.(1982),加拿大的 knetsch,j.l.,(1963)等 所作的研究都得出了旅游业明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结论。stephen l.smith.等人(1993)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 高的劳动—资本比例,一定量的投资即能形成较大就业需求,带动 贫困人口的就业。johnson r h and more (1993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了岛屿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得到几个地 区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多米尼亚1.2、香港1.02、夏威夷0.9-1.3,khan h等通过研究得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2.5%和 6.5%。也有些学者如 adrian bull 等认为旅游对目的地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通货膨胀、增加国民经济的不稳定性等。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旅游对接待地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伦理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备受旅游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社区 旅游等小生境(niche)旅游成为这一阶段旅游研究的主流,而对贫困 人口获利和消除贫困的研究包含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lisa m campbell 1999,bramwell b 1999,matthew j walpole 2000, ross e mitchell 2001,v s avila foucat 2002)。以社区为基础的旅 游研究以整个社区为研究对象,关注社区整体利益,没有区分社区 中不同群体特别是穷人的受益情况(carolineashley,2000)。从而, 这些研究都没有以贫困问题作为研究中心,也没有把消除贫困、促 进贫困人口发展作为研究目标。基于上述情况,1999 年 4 月,英国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研究概况 为响应“美丽中国”号召,福建省提出打造乡村旅游的主题发展,在分析乡村旅游形成的背景下,基于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在新的发展时期福建省乡村旅游可行性发展对策。“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的工作重点,乡村旅游以其植根于农村、依靠农民实现农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特性,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重要解决途径。同时在“美丽中国”的发展背景下,追求本土性、原生性的乡村旅游极大得阻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更以乡村生态旅游为背景,突出生态环境的优势,打造“美丽乡村”特色乡镇,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乡村建设。然而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要解决首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针对每一部分内容乡村旅游应采取什么战略导向。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2016,检索时间2016年12月)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主题含“乡村旅游”检索词的文献记录共有5639条,关键词为“乡村旅游”的文献记录有1028条,篇名含“乡村旅游”检索词的文献记录共2031条。根据2011年—2016年的文献统计发现,在2013年之前,相关研究领域基本没有提出过“乡村旅游”概念。而“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检索记录共计78篇。2015年以后,随着国内的旅游业盛行起来,一些学者们也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发展研究重视起来。 二、研究热点 (一)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张驾宇在(2016)《福建省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到乡村旅游主要应用生态旅游发展理论,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梳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及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理论,简述了乡村旅游发展理论的历程,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的研究,归纳了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的要点,并分析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及主要内容。张显庭(2016)在《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研究》一文中以景区开发模式为例,文章从乡村旅游发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 湛吾委行管2班201207064099 之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1999 ~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将大学生消费调查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领域:“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

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

旅游管理类文献综述

关于闽浙廊桥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文献综述前言 廊桥,作为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见证,国内外均有所保留,而我国的廊桥不论在外形结构还是所附有的文化底蕴,在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以闽浙地区的廊桥数量之大,保存结构之完整,群落资源之丰富,实属罕见。为了更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廊桥旅游资源,有效的保护廊桥旅游资源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廊桥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闽浙这一区域廊桥旅游开发现状着手,就闽浙廊桥旅游资源基本内容、现状和价值研究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并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一.闽浙廊桥旅游资源基本现状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目前尚存30余座。在福建寿宁,有贯木拱廊桥l9座,是现已发掘的全国贯木拱廊桥最多的县份,寿宁也因此被冠以“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的美誉。 廊桥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虹桥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但汴水虹桥只留在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目前我国在各地仍存有廊桥遗迹,就数量和完整度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闽浙地区居多。早于2009年10月,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景宁县的22处木拱廊桥正积极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 根据侯志强在《闽浙木拱廊桥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所统计的数据和结论,拱廊桥现存77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的宁德、福州、南平,以及浙江西南部的丽水、温州等地[2]。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木拱廊桥的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遗产旅游是指以遗产资源(目前主要是世界级遗产)为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所在地欣赏遗产景观,体验遗产文化氛围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获得一种文化上的体验。“遗产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多集中在遗产地研究、遗产旅游者行为研究、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活动管理研究等方面。目前,对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旅游的研究较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