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格式:ppt
- 大小:438.50 KB
- 文档页数:8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⑼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弃医从政、图谋救国1、勤奋好学:①童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②少年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③青年学医行医2、忧国忧民、弃医从政原因: a/民族危机不断加剧b/胸怀祖国、忧国忧民c/受西方教育影响,向往西方民主政体3、上书李鸿章受挫、孙中山从改良转向革命 [此乃孙中山政治思想上的第一次转变]二、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一)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制定资产阶级革命纲领1、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①成立时间:1894年地点:檀香山②兴中会纲领: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③成立意义: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2、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①成立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任总理②同盟会的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③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成立意义:极大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新阶段。
(新阶段:指中国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和统一的纲领。
)3、制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①三民主义来源:孙中山对同盟会纲领的阐发②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 / *民权主义 / 民生主义③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积极性:a/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b/ 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从而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的准备工作①组织基础:创立同盟会②理论基础:制定三民主义③思想准备: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创办刊物、发表文章,展开论战)④实践基础:组织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打击清王朝、促进民众觉醒2、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正式爆发(1911年10月10日)3、辛亥革命的成果(1)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①时间、地点:②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③第一任临时大总统:(2)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专制统治(1912年2月)(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时间:1912年3月②颁布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③主要内容:a/按三权分立原则确立民主共和制b/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c/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④评价:a/性质:中国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b/意义: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独裁,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千古一帝”秦始皇(一)主要功绩1.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1)条件:时代趋势,国力基础,重用人才,个人条件。
(2)过程:从公元前231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局面2.政治制度: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度,推行郡县制,颁行秦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经济文化措施:按田征税,土地私有合法化,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统一车轨,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4.开拓疆土:北击匈奴,移民实边,修筑长城,征伐岭南,修筑灵渠,设三郡,扩大疆域。
(二)功过评述1.统一中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多项举措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政权巩固和国家统一。
3.过分尊崇法家,焚书坑儒、严刑凤峻法、滥用民力,广建宫殿,陵墓,专制暴虐,制定各种残酷的刑罚、赋敛严重,使秦朝短暂而亡。
4.总评: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一)主要功绩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心存百姓;广揽人才,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兼听纳谏;开明开放,兼容并包。
(2)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的内容(1)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重视法制,颁行《唐律》,肃清吏治,化重为轻(2)经济:延用均田制,完善租庸调制,经济迅速恢复发展(3)民族关系: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册封、会盟、和亲、设置都护府等。
(4)文教: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5)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存百姓(二)功过评述1.开启“贞观之治”的局面,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开元盛世奠定初步基础2.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和唐政权友好关系,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迈入鼎盛时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功绩(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⑴统一六国:①背景:A.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亲政后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统一是大势所趋。
B.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统一的基本条件。
C.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统一是民心所向。
D.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统一的社会基础。
②方略:秦王嬴政的宏才大略,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采取先弱后强的统一方略。
③过程: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赵、魏,强攻灭楚,最后灭燕、齐。
④结果: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⑵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开灵渠,设南方四郡管辖。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④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渠道。
2、作用和意义: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秦始皇的暴政:①焚书坑儒:A.接受了法家(李斯)的思想;B.实质:是加强思想控制;C.评价: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加速秦朝灭亡。
4、评价:“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①功: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②过:他的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功绩:(知人善任、开明开放)(1)出现“贞观之治”局面Ⅰ原因①治国思想:深明隋亡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民本思想)②用人策略:选贤任能,虚怀纳谏;用人不避亲仇;用人扬长避短。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⑸第二单元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一、柏拉图生活的时代特征1、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2、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二、柏拉图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1、理念论(哲学思想)①世界: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变幻②对立:理性世界—感性世界③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习即是回忆。
2、理想国(政治思想)A、代表作:《国家篇》(曾经翻译《理想国》)B、观点:①理想国家: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智慧之德”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节制之德”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②国家统治者: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C、评价:①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②最早的乌托邦思想。
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
三、雅典学园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开设课程:算术、几何、天文(重视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3、影响: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
四、以史实评价柏拉图①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②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这是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虽然柏拉图“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但给后人一定的启发。
③柏拉图创办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他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进行评价
和分析,以了解他们的影响力、成就和遗产。
以下是一些
中外历史人物的评说:
1. 孔子(中国):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和政治家。
他提出了儒家思想,强调了道德、教育和家庭
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2. 亚历山大大帝(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军事
天才和征服者。
他建立了希腊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创造了一个文化统一的希腊化东方帝国。
亚历山大的战略
才能和国际视野使他成为全球历史上最杰出的征服者之一。
3. 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罗马):凯撒大帝是罗马历史上
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
他通过军事胜利和政治手段,
结束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内战,实行终身统治,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最长统治的女王,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她领导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帝国扩张,她的权威和风格对英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尼尔斯·玻尔(丹麦):尼尔斯·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量子理论的基础原理,并对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玻尔的量子理论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影响了整个科学领域。
以上只是简略的评说,每个人物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特征,其评说也需要考虑多个角度和因素。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⑾第四单元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首任总统(1923—1938)。
1934年,大国民议会为表彰他对土耳其人民的贡献,授予他阿塔图尔克(土耳其之父)称号。
一、凯末尔民族革命
1、背景:一战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1920年大国民议会通过了独立宣言。
1923年7月《洛桑和约》
1923年10月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任总统
3、凯末尔革命的意义:
①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
二、凯末尔改革
2、改革实质:以“世俗化”为核心的资产阶级现代化改革。
三、评价凯末尔
1、功:
①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③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2、过: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结论: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题第一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给予了后世极大的影响。
其中,尧、舜、禹和汤被誉为“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君主。
他们以其英明的统治和优秀的品质成为后世的楷模。
首先,尧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奉行太平之道,尊崇道德和正义,为人民谋福祉。
尧治理天下,推行民主,任用贤能,确保政权稳定。
他还倡导儒家思想,提倡仁爱之道,以促进社会和谐。
尧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法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舜作为中国古代五帝之一,也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君主之一。
舜担任天子之位时,秉持天命之责,坚持道德准则,以身作则。
他以身体力行地践行仁爱之道,尽心尽力地为人民谋福祉。
舜注重礼乐制度的发展,倡导儒家的文化传统,培养后世人才,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舜的治理基于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他的治国理念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另外,禹是尧舜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和经济改革家。
禹治水有方,在解决黄河泛滥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研究水利工程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改造。
他还提出了水利灌溉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汤是中国古代商朝末代君王,也是商朝的缔造者之一。
他意识到商朝已经衰败,积极推动变革,使商朝恢复了生机。
汤注重法律制度和政治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和权威。
他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亲民政策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和喜爱。
汤的领导才华和政治智慧为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总之,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的尧、舜、禹和汤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治国理念和品德成为后世的楷模,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在外国历史上,也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值得我们铭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影响力深深地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中外历史人物的评说:
1. 中国唐代的李世民,被誉为“明君”,他以智慧和勇气统一了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改革,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美国的乔治·华盛顿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父”,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并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他的智慧和领导能力奠定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
3. 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她在位期间实现了英国的大航海时代,推动了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4. 中国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儒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5. 印度的圣雄甘地,被尊称为“印度之父”,他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成功地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并成为印度独立的象征。
6. 法国的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他通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了欧洲大陆,并实施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对法国和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还是思想上,这些历史人物都在各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塑造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史论共享)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
2、秦始皇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这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
3、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史论共享)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
2、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帝范》,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3、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史论共享)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增补: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史论共享)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
儒家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