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3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7-22课)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时间:1836~1848年2.内容: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
4.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6.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略)2.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3.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
三、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对内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2.经过:工人起义建立政权保卫政权(五月流血周)3.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意义:(略)5.《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叛乱的借口)4.爆发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5.转折点: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结果: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7.性质:既是一场内战,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意义:(1)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9.林肯的贡献: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初三历史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试题1.“宪章运动”的名字来源于下列哪一文件?()A《人民宪章》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
根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子目英国宪章运动中:“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
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
”根据这一表述,很容易做出判断。
B《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纲领性文件,C《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纲领性文件,D《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胜利后,为了限制王权而颁布的宪法性文件,这三项都与题干不符,故选A。
【考点】英国的宪章运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宪章运动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英国宪章运动开始的时间、过程、意义等。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④《共产党宣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
根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二子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他们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有这句话,可明显看出①②③项正确,故选B。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等,学生一定要引起注意。
3.《共产党宣言》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原因是它()A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客观规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理解。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1.国际工人运动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
主要事件:英国宪章运动。
①核心要求:普选权。
②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③失败主因:缺乏科学理论指导2.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工人运动需要理论指导。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狄盖特谱曲。
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最著名歌曲。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2.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3.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俄国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十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科技革命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选择题1.查阅有关国际工人运动史的资料,当你看到“宪章运动”时,你认为它属于哪一国家的历史(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2.《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了非常革命的作用。
”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进而使生产关系,进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
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资产阶级革命③海外扩张④工业革命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最早将《共产党宣言》作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第一国际C.正义者同盟 D.第二国际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临时章程》的发表B.《人权宣言》的发表C.《独立宣言》的发表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来到巴黎这个城市,你会看到用法文所写的“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的墙壁,它是为了纪念A.巴黎公社革命 B.攻占巴士底监狱 C.宪章运动 D.拿破仑远征6.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政府军队企图解除人民武装进行偷袭7.与《国际歌》紧紧相联的人物是( )A.欧仁·鲍狄埃、欧文B.狄盖特、欧仁·鲍狄埃C.马克思,恩格斯D.欧文、狄盖特8.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B.巴黎公社成立C.英国宪章运动兴起D.正义者同盟成立二、列举题:9.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三、材料题:10.阅读下列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1)这段材料出自什么历史文献?(2)它何时发表的?(3)它是谁起草的?(4)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5)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7课一、1.A 2.D 3.A 4.D 5.A 6.A 7.B 8.B二、9.答: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三、10.答:(1)《共产党宣言》(2)1848年(3)由马克思、恩格斯(4)马克思主义诞生(5)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19世纪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及其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推动作用。
1.3 教学内容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思想基础2.1 课程背景本章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2.3 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第三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3.1 课程背景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理解其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3.3 教学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理论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第四章:第一国际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1 课程背景本章主要介绍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
4.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第一国际的成立背景及其目的;分析第一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
4.3 教学内容第一国际的成立背景及其目的;第一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5.1 课程背景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5.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5.3 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