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小港中心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熊剑锋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开创了小学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抓好“规范化对室”的创建工作。
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语文知识百花园”、“健康快车”、“英语天地”、和“环保与我”“作文小天地”等五个栏目,由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每天中午1:30—12;00播出,中间加插各班的好人好事。
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建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建浓厚的英语氛围。
重点抓好大队委员、各中队委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大队委、值勤队、鼓号队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
抓好大、中队对角建设,学习园地的内容丰富多彩,每个队员至少参加出好一期园地,定期进行中队优秀园地的评比工作。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
对新生一入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啊谆谆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学校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
2、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中队活动对队员做法制、安全教育的专题报告等形式,强化队员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观念,培养安全的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使队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课题撷英农村学校发挥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策略——以漳州市龙文区小港小学为例■阮月娥本文系漳州市龙文区第一期中小学幼儿园德育研究专项课题《农村小学如何发挥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漳州市龙文区小港小学为例》的研究成果。
摘要:农村独特的乡村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域人文景观、蓬勃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些都是农村学校“人无我有”的课程资源。
漳州市龙文区小港小学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以小港村支柱产业“家具木业”为主线,挖掘木工家具制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和德育元素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农村学校;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引言:目前,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并不输于城市学校。
农村独特的乡村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域人文景观、蓬勃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些都是农村学校“人无我有”的特色课程资源。
许多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出了既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实际、又能有效实施的校本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
如漳州市东铺头中心小学以其校内特有的蝴蝶馆为核心元素进行校园文化的创建,并开发了校本课程《蝶韵》;漳州市龙海市白水中心小学以其独特的地方民间工艺剪纸为蓝本开发了校本课程《白水剪纸》等。
漳州市龙文区小港小学地处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小港村,该村自清朝开始就以生产“古雅、新颖、艺臻”的古蓬家具而久负盛名。
我们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以小港村支柱产业“家具木业”为主线,挖掘木工家具制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和德育元素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地方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农村学校发挥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策略(一)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
木工家具制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臻于完善、匠心独运、奇思妙想、工匠精神、营销策略、艺术欣赏、物流运输等都是非常丰富和独特的德育元素。
鄞州区小学 中学 高中宸卿小学国骅聚星文化武术学校东钱湖利民学校春蕾小学华茂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华茂外国语高中部东湖小学宁波兴宁中学华茂外国语国际部东南小学泰安学校宁波市聋哑学校东钱湖中心小学阳明学校五乡启明学校东吴小学鄞州实验中学五乡中学高钱小学鄞州正始中学管江小学鄞州职业高级中学韩岭小学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横街镇中心小学鄞州高级中学横溪镇新明小学鄞州区城南中学华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石碶乐乐幼儿园鄞州区华光学校华泰小学石碶新阳幼儿园鄞州区姜山中学梅墟中心小学世纪花园幼儿园鄞州区蓝青学校堇山小学童心幼儿园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宁波信懋学校五乡雅庄幼儿园宁波市李惠利中学邱隘实验小学五乡迎来幼儿园石碶红星小学下应笑笑幼儿园首南第一小学小宝乐幼儿园宋诏桥小学小灵通幼儿园五乡贵玉小学新庄幼儿园下应中心小学雅源幼儿园分园咸祥镇中心小学云鹤幼儿园雅戈尔希望小学云龙架山幼儿园鄞江中心小学云龙绿叶幼儿园云龙曙光学校云龙镇中心幼儿园江东小学 中学 高中白鹤小学宁波第七中学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东郊中心小学宁波第十九中学宁波市第二中学东柳小学宁波市第三中学宁波市第三中学荷花庄小学曙光中学宁波外国语学校江东仇毕小学四眼碶中学宁波光华学校江东实验小学宁波市兴宁中学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江东实验二小宁波外国语学校宁波神舟学校江东外国语小学宁波市明楼中学宁波市第四中学江东中心小学宁波市李惠利中学李惠利小学宁波市荣安实验中学栎木小学宁波市四明中学宁波镇安小学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戎徐小学宁波至诚学校行知实验小学宁波中学幸福苑实验学校朱雀小学海曙中学高中范桂馥小学李兴贵中学宁波外事学校广济中心小学明楼中学效实中学海曙中心小学西郊学校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翰香小学华天小学南苑小学宁波市实验小学宁波市实验学校新芝小学尹江岸小学育才小学镇明中心小学中原小学江北小学中学高中费市小学洪塘中学江北实验中学广厦小学三江中学红梅小学江北育才实验学校洪塘裘市小学孔浦中学洪塘中心小学灵峰学校江北第二实验小学绿梅中学江花小学慈城中学妙山幼儿园妙山小学江北绿苗幼儿园宁波市惠贞书院天天乐幼儿园宁镇路小学江北庄桥中心幼儿园士康学校宁波阳光艺术幼儿园唐弢学校国际村博聪幼儿园修人学校宁波市天水幼儿园怡江小学江北庄桥新天地幼中城小学江北庄桥费市幼儿庄桥中心小学慈城镇中心幼儿园慈城崇本学校江北求知幼儿园慈城中心小学宁波江北槐树幼儿北仑区北仑白峰镇中心小学北仑江南中学幼儿园北仑柴桥小学北仑灵山学校北极星幼儿园北仑长江小学北仑霞浦中学北仑后所幼儿园北仑郭巨学校顾国和外国语学校北仑金灵幼儿园北仑华山小学松花江中学北仑灵山幼儿园北仑淮河小学穿山幼儿园北仑实验小学大碶供销社幼儿园博平小学大榭海文幼儿园高塘小学大榭金海岸幼儿园大榭开发区中心幼园大榭幸福幼儿园红联幼儿园吉的堡幼儿园凯兴幼儿园平乐小叮铛幼儿园邵阮幼儿园小港城区幼儿园小港中心幼儿园效海龟儿童教育银儿幼儿园分园银儿幼儿园总园银杏幼儿园慈溪区慈溪第二实验小学慈湖中学古塘街道芳芳幼儿园慈溪鸣山小学坎墩新天地幼儿园慈溪市实验小学坎墩育才幼儿园附海镇中心小学宁海城关中学长街幼儿园潘天寿中学家家乐幼儿园星海中学跳头幼儿园跃龙中学兴宁幼儿园樱花幼儿园镇海九龙湖中心学校立人中学骆驼东禾双语幼儿园澥浦中心学校乔梓学校骆驼育苗幼儿园镇海炼化小学澥浦中学宁波大学幼儿园庄市爱心小学团桥幼儿园招宝山幼儿园后大社区幼儿园镇海炼化青少年宫象山外国语小学荔港中学城南幼儿园金星学校新港中学爵溪幼儿园波波幼儿园博爱幼儿园东城幼儿园东海舰队机关幼儿园东钱湖镇中心幼儿园东钱湖镇中心东湖分园东钱湖镇中心隐学分园高新区第二幼儿园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古林蓝天幼儿园古林镇中心幼儿园管江幼儿园横街绿茵幼儿园横涨幼儿园华富幼儿园华茂幼儿园金湾华庭幼儿园开心幼儿园蓝天幼儿园梅园幼儿园梦梦幼儿园妙胜幼儿园宁波市东湖幼儿园培星幼儿园培英体育艺术幼儿园巧巧幼儿园石碶江南幼儿园邱隘浅水湾幼儿园高新区第二幼儿园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常青藤幼儿园福明幼儿园江东安馨幼儿园江东区幼儿园老庙爱心幼儿园华侨城幼儿园福雅幼儿园王家弄幼儿园浅水湾幼儿园布政幼儿园翠柏幼儿园启文幼儿园天一幼儿园长来幼儿园博雅幼儿园歌聆幼儿园江北求是幼儿园慈城镇中心幼儿园甬江中心幼儿园江北慈湖人家幼儿明艺幼儿园江北东方幼儿园青青幼儿园江北旧宅徐村全家桃源幼儿园江北绿梅幼儿园详星幼儿园江北小太阳幼儿园慈城贝贝佳双语幼儿园江北小星星幼儿园江北怡江幼儿园江北甬港幼儿园江北甬城艺术幼儿园江北甬港分园裘市宝乐幼儿园慈城倡碁幼儿园小贝多芬幼儿园江北路林幼儿园阳光艺术幼儿园宁波颐和艺术幼儿园葛家幼儿园江北大闸江北乐溢幼儿园宁波二轻第二幼儿洪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宁波鄞州重点小学排名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附件宁波市2017-2018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名单(国家级5家、省级10家、市级16家)海曙区:(省级1家、市级1家)宁波市海曙区行政中心(省级)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市级)江北区:(市级1家)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市级)鄞州区(国家级1家、省级1家、市级2家)鄞州人民医院(国家级)鄞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级)鄞州区五乡镇卫生院(市级)鄞州区德培小学(市级)北仑区(省级1家、市级2家)北仑区人民医院(省级)北仑区小港中心学校(市级)北仑区小浃江学校(市级)镇海区(省级1家、市级2家)镇海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级)镇海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市级)镇海区庄市街道办事处(市级)余姚市(省级1家)余姚市行政中心(省级)慈溪市(市级1家)慈溪市桥头镇人民政府(市级)奉化区(国家级1家)奉化区人民医院(国家级)宁海县(省级1家、市级2家)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省级)宁海县技工学校(市级)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市级)象山县(省级1家、市级1家)象山县行政中心(省级)象山县第三中学(市级)市直单位(国家级3家、省级3家、市级4家)宁波市行政中心(国家级)宁波博物馆(国家级)宁波工程学院(国家级)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省级)宁波市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省级)宁波经贸学校(省级)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市级)宁波市水上运动学校(市级)宁波市大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级)宁波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市级)BYZD01-2019-0004鄞政办发〔2019〕35号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鄞州区引进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鄞州区引进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5月24日鄞州区引进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的实施意见为全力推进“两高四好”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活和发展环境,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的吸引力,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引进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暂行办法的通知》(甬政发〔2012〕84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引进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甬政办发〔2013〕23号)、《中共鄞州区委办公室、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国内一流人才强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鄞党办〔2018〕28号)等文件精神,为解决鄞州区引进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问题,制定本实施意见。
小学学校简介引言概述:小学教育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起点,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全面的教育资源,小学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所小学学校的简介,包括学校的背景情况、师资力量、教育特色、教学设施以及校园文化。
一、学校背景情况:1.1 学校的位置和规模:小学学校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校舍建造面积约5000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1.2 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学校成立于2005年,是当地最早的小学之一。
多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1.3 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材。
二、师资力量:2.1 教师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多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教师。
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2.2 师资培养和发展: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3 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学校鼓励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长培训活动,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育特色:3.1 全面素质教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注重学术成绩的提高,还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
3.2 创新教育模式:学校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开设各类创新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3 多元化教育资源: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活动室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四、教学设施:4.1 教室和学习环境:学校拥有宽敞璀璨的教室,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小学学校简介引言概述:小学是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学校的选择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所小学学校的基本情况,匡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
一、学校概况1.1 学校地理位置:该小学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
1.2 学校规模:学校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造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设施。
1.3 学校历史:学校创建于199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教学质量向来稳步提升。
二、师资力量2.1 教师团队: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80%以上教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2.2 教学经验:教师平均教龄超过10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
2.3 师资培训: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三、教学特色3.1 课程设置:学校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学等。
3.2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预和实践能力培养。
3.3 教育理念:学校倡导全面发展教育,注重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多方面的培养。
四、学校设施4.1 教学设备: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音乐室等。
4.2 体育设施:学校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包括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4.3 图书馆资源: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校园文化5.1 学校活动: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
5.2 校园氛围:学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倡导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
5.3 社会责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素质。
结语: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家长们对这所小学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选择合适的学校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希翼家长们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一所适合的小学,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宁波重点小学排名1、宁波海曙中心小学(海曙区)学校简介:海曙中心小学(又名吴剑鸣外国语学校),前身为星荫小学,是一所具有103年办学历史的,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名校。
位于宁波市的政治、经济、化中心,学校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5540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76位教师的办学规模。
学校“高质量、严要求、有特长”的传名扬省内外。
2、宁波市实验小学(海曙区)学校简介:宁波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22年,前身是鄞县私立鄮西小学、宁波市西郊路小学等。
1981年改名为宁波师范附属小学,1985年同时定名为宁波市实验小学,隶属于宁波市教育局。
2001年宁波市政府出资,港胞范思舜先生捐助,全面翻建了校舍。
共有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
安装了校园通讯系统、校园音响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电脑网络系统,教学设施设备达到宁波市现代化办学纲要标准。
3、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海曙区)学校简介: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鄮山书院改建,定名鄞县县立高等学堂;1913年改为鄞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在1927年改称宁波市立第一小学校;1929年改称宁波市立鄮山小学;1931年改名鄞县县立鄮山小学;1952年学校名称改为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1986年,镇小被列为市重点小学。
4、宁波广济中心小学(海曙区)学校简介: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始建于1964年,座落于宁波月湖景区近旁,是宁波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位于宁波市中心。
1999年9月,由美籍华人陈绍华先生提议,美国FNT基金会和市、区政府共同出资改扩建的新校舍在原址落成,并附设哲英书画学校。
2002年,FNT基金会和政府再次出资,在联丰世纪苑设立"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
5、宁波江东实验小学(江东区)学校简介:江东实验小学原名四眼碶小学,创建于1913年2月,将近90年历史,校名校址几度更改变迁,历任校长三十余人。
学校简介
小港中心小学位于丰城市北大门小袁线旁,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优美。
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827人,任教老师4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有40人,是一支素质高,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
学校配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图书室、小记者活动室和音体美活动室等较先进的教学设施。
校园内有篮球场、气排球场、绿草如茵的草地边还有乒乓球台等运动场地。
学校在领导班子求真务实,乐于开拓的精神指导下,教风严谨、踏实,教学教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三人分别评为教学功臣和教研能手。
2010年学校被评为“学校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安全稳定单位”、“学校教育质量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
学校本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劳动的办学理念,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个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二00九年九月学校与《赣西晚报》搭建平台,成立丰城市小学第一个小记者团,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并在《赣西晚报》发表了近60篇作品。
而书香校园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了我读书,我快乐,加深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学校朝着素质教育全方位发展,成立了铜管乐队、舞蹈班和美术班和象棋等兴趣小组,在开发学生智力及养成教育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同时,坚持每年“六一”举行文艺表演、美术展览,每年举行一次趣味运动会,每学期举行各类体育单项比赛,学生屡次在地区、市、镇书画比赛、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奖。
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体贴周到的人文关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温馨浪漫的艺术氛围,用家长的话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们永远是纯真的、快乐的、美好的,春华秋实盈硕果,满园金色尽飘香,小港中心小学正朝着办人民满意教育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