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动物门Porifera又称多孔动物门是最原始最低等
- 格式:ppt
- 大小:488.50 KB
- 文档页数:5
动物学——多孔动物门
动物学——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为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支主要特征水中固着生活、体型多不规则细胞水平的多细
胞动物(有细胞分化,无组织分化)基本结构体壁结构领细胞水沟系水沟系是多空动物特有的结构,与其适应固着生活相关,多孔动物生物摄食、呼
吸、排泄等生理活动都要借水的穿行来完成。
水沟系的类型:生殖与胚胎发育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和形成芽球(芽球是多孔动物的繁殖方式,也是休
眠体);有性生殖:雌雄同体或异体,异体受精;卵和精子由原细胞发育来;卵大,留在中胶层,同体的精子不能直接入卵,需随水流进入另一海绵
体内,领细胞吞食精子后,鞭毛和领消失,成为变形虫状,将精子带入卵,与之受精。
胚层逆转多孔动物的分类地位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只
有细胞分化、无组织分化;无消化腔,只有细胞内消化(领细胞);无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程度低,再生能力强。
机体所有细胞参与结构与机能的完
全重新组织,形成一个新个体,称为体细胞胚胎发生。
侧生动物胚胎发育中有胚层逆转现象,构造上有领细胞、水沟系、骨针等特殊结构——侧生动
物,是很早由原始群体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支,不再演化为其他类群的多细胞动物。
但新的研究表明,多孔动物的滤食性摄食方式、原细胞的分化
特征和细胞全能性、原始的神经细胞等,也说明其是处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类型。
第二章海绵动物门Spongia 多孔动物门(Porifera)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故称侧生动物第一节多细胞动物的起源一、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发育阶段:受精原肠胚卵裂三胚层囊胚器官分化个体形成1 螺旋卵裂和辐射卵裂螺旋卵裂(spiral cleavage):4细胞期后,每次分裂胚胎细胞都分裂为大小两个细胞,小细胞排列在两个大细胞之间的上方,层层排列成螺旋形。
原口动物辐射卵裂(radial cleavage):每次卵裂形成的分裂球都上下重叠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分裂球大小相等。
后口动物完全卵裂:见于少黄卵完全均等卵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海胆,文昌鱼完全不等卵裂:卵黄少,分布不均匀,分裂球大小不相等,如:海绵动物,蛙类不完全卵裂:见于多黄卵,卵黄多,分裂受阻,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分裂盘裂:分裂只限于胚盘处,如:乌贼,鱼类表面卵裂:分裂只限于卵的表面,如昆虫卵2 原肠胚(gastrula):形成方式多样,包括:1)内陷(invagination)2)内移(ingression)3)外包(epiboly)4)分层(delamination)5)内转(involution)3 中胚层和体腔中胚层形成的方式:端细胞法:在原口的两侧,内外胚层交接处形成一团实心的中胚层细胞,由此发育成中胚层。
原口动物体腔囊法: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一对囊状突起,称为体腔囊。
由此发育成中胚层。
后口动物3 体腔(coelom)体腔是中胚层的产物无体腔动物(acoelomata)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真体腔动物(coelomata)裂体腔法肠体腔法4 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原口动物(protostomia):原肠胚时期的原口发育为成体的口。
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原肠胚时期的原口发育为成体的肛门,成体的口产生于胚胎期原口相对的一端。
二、生物发生率biogenetic law重演率recapitulation law●德国科学家Haeckel 1866年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个体发育是系统发展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海绵动物门—搜狗百科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界的一门。
大约5,000种原始多细胞水生动物的统称。
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产外,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间带到8,500公尺(28,000馀呎)深处,营固著生活。
由於海绵常呈分枝形,而且不会移动,从前被人们当作植物。
多孔动物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本动物门也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tia),一般称之为海绵(Sponge)。
海绵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少数属种也有一定的地层意义。
形态构造多孔动物的外形变化很大,除少数种类外,往往没有对称面,在许多方面与低等植物相似,常被描述为块状、垫状、球状、指状、树枝状、杯状或漏斗状等。
一般来说,深海种类的身体常趋于对称,具柄状体,固着在海底软泥上,由一个或成束的强大骨针形成柄或轴,下端深入泥中,上端将海绵体高高托起。
有的种类基部有须根状的骨针,将海绵固着在海底上。
多孔动物的基本构造,可用单沟型的毛壶为例说明(图1)。
毛壶体形如花瓶,辐射对称,体四周的薄壁围绕着中央的海绵腔(原腔),体壁内层覆以排列疏松的领细胞,外层为薄的扁平细胞。
体壁穿有无数小孔,称入水孔,顶端开口为出水孔。
基部的组织将毛壶附着于适合的物体上。
体壁内、外层之间为胶状基质,内有几种能游动的变形细胞。
构造较复杂的双沟型是由单沟型多孔动物的体壁呈管状向外辐射皱折而形成,原来成片的领细胞层分割成许多辐管,辐管内的领细胞和海绵腔被隔开。
复沟型是大多数多孔动物具有的水沟系,是双沟型具有领细胞的辐管被无数次地皱折、分割,最后领细胞被限制于小的鞭毛室内,海绵体可不断加厚,形成各种各样的体形(图2)。
组织多孔动物的细胞已初步分化为几种不同功能的组织,但组织中细胞与细胞间并没有严密的关系。
扁平细胞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表皮细胞,但它只有一层,覆盖着海绵体的表面和体内的水沟系表面,从正面看为多角形,中央较厚,有一大核;侧面看常呈“丁”字形,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第四章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门Spongia)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故称侧生动物白枝海绵浴海绵淡水海绵偕老同穴樽海绵拂子介一、体型多数不对称,形态多样、不规则第一节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图4-1 几种海绵二、没有明确的组织和器官系统,但已有了细胞的分化图4-2白枝海绵体壁结构图骨针领细胞变形细胞中胶层芽体出水口卵孔细胞进水小孔皮层细胞进水小孔出水口扁细胞芒状细胞中胶层骨针变形细胞领细胞图4-3 海绵体壁示各种细胞图4-4 海绵动物的几种细胞水流通过的孔前幽门孔肌细胞到海绵腔寻常海绵的扁细胞钙质海绵T型扁细胞图4-5 淡水海绵领细胞的微细结构细胞质突起(领丝)伸缩泡粗面ER线粒体消化泡核糖原高尔基体微孔鞭毛微丝图4-6 海绵动物的领细胞与取食领细胞鞭毛领细胞领领细胞体领细胞核变形细胞食物泡捕获的食物颗粒体壁皮层中胶层胃层扁细胞:孔细胞:变形细胞:芒状细胞:领细胞:保护、调节水流形成入水小孔摄食、消化形成骨针、纤维、卵和精子神经传导图4-7 海绵骨针和纤维钙质骨针硅质骨针海绵丝图4-8 海绵骨针和纤维的形成单轴骨针的形成三轴骨针的形成海绵丝的形成骨针骨针骨针造骨细胞海绵质海绵丝加固细胞三、具有水沟系1、单沟型3、复沟型2、双沟型图4-9 水沟系出水口中央腔前幽门孔流入管流入口进水小孔辐射管后幽门孔出水口流出管流入管流入孔鞭毛室出水口中央腔中央腔第二节海绵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无性生殖出芽形成芽球图4-10芽球及其形成淡水海绵切面观海产硅质海绵表面观海产海绵芽球的形成双盘头形骨针孔原细胞内几丁质膜原细胞聚集的晚期原细胞聚集完全形成的芽球二、有性生殖图4-11 钙质海绵的受精作用卵细胞中胶层精子转运的领细胞领细胞中胶卵细胞精子领细胞图4-12 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受精卵8细胞期16细胞期小细胞外翻小细胞生出鞭毛囊胚期切面幼两囊幼虫切面两囊幼虫小细胞内陷固着纵切面图4-13海绵动白枝海绵通过单极移入,形成实胚幼虫的不同阶段物的中实幼虫南瓜海绵的幼虫一种寻常海绵的幼虫第三节海绵动物门的分类及分类地位1万种,分3纲1、钙质海绵纲2、六放海绵纲3、寻常海绵纲白枝海绵、毛壶浴海绵、针海绵偕老同穴、拂子介。
第四章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门Spongia)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多孔动物的特点教学难点:胚胎逆转和水沟系作业: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其体型、结构有何特点?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上的一个侧枝?第一节多孔动物的形态结构这一类动物在多细胞动物中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所以又名为侧生动物(Parazoa),全为水生,而且大多数是在海水中,营固着生活。
有一个很长的时期(1857年以前)它们曾被认为是植物。
约有10000种,能形成群体。
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很多原始性的特征,且又有特殊结构。
一.原始性特征1、体型基本辐射对称,大多数无对称型(图4-1,几种海绵)这跟它的环境、生活方式及进化的程度有关。
体形多种多样,成体营固着生活、附着水中的岩石、贝壳、水生龙活虎植物或其他物体上。
遍布全世界。
体表有无数的小孔是水流通渠道进入体内的孔道。
2、没有明显的组织和器官系统(图4-2,体壁结构)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这两层细胞已开始分化,但没有形成很明显的组织,排列疏松。
1)皮层细胞(扁细胞):体表的那层细胞,有保护作用,由扁平细胞组成,且有很多孔细胞穿插在扁细胞中,孔细胞中央有一细管,是水流进入体内的通道,孔细胞中的孔称入水孔。
扁细胞内有能收缩的肌丝,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有些扁细胞变为肌细胞,围绕入水或出水小孔形成能收缩的小环控制水流。
2) 胃层:体壁的内层,由领细胞构成,胃层包围的腔称中央腔,或称胃腔,中央腔顶端有一个较大的开口,是水流的出口,称出水孔。
领细胞(类似领鞭毛虫)由一透明领围绕一条鞭毛,在电镜下观察(图4-5),领由一圈细胞质突起并由各突起间的很多微丝相联构成。
由于鞭毛的摆动引起水流通过海绵体,在水流中带有食物颗粒和氧,食物附在领上,落入细胞质中形成食物泡,在领细胞内消化,或将食物传给变形细胞消化(图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