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类型【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22
沉积岩的地质观察与分类沉积岩是由岩屑、化学物质或有机物质在地壳表面或水体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通过地质观察和分类可以了解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环境条件以及地球历史的演变。
本文将介绍沉积岩的地质观察和分类方法。
地质观察是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实验分析,观察沉积岩的特征来了解其形成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岩石的颜色来推测沉积环境。
例如,红色岩石通常是在干燥和高氧环境中形成的,而灰色或黑色岩石则更可能是在湿润和低氧环境中形成的。
其次,沉积岩的结构也可以提供有关形成环境的信息。
例如,层理是指沉积岩中由沉降速度不同形成的水平分层。
观察层理的方向和倾角可以得出沉积物的流向和沉积速度。
另外,断层和褶皱等构造特征也可以揭示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
沉积岩的颗粒组成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根据颗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沉积岩分为粗粒和细粒沉积岩。
粗粒沉积岩主要由沉积物颗粒直接沉积形成,如砂岩和砾岩。
细粒沉积岩则是由细小的颗粒在水体中悬浮沉积形成的,如泥岩和页岩。
分类沉积岩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其组成物质。
例如,碳酸盐岩是由碳酸钙或碳酸镁主要组成的岩石,例如石灰岩和白云岩。
这些岩石通常在海洋环境中形成,因为海洋中存在大量的碳酸盐。
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化石也可以对沉积岩进行分类。
化石是生物在过去生活的痕迹,可以提供关于古地理环境以及生物演化的信息。
例如,化石的种类和分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沉积岩所形成的时代和环境条件。
分类沉积岩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岩石的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是指岩石在长时间地压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例如,随着岩石在地壳深处的埋藏,孔隙中的水会被挤出,形成含有丰富矿物质的岩石,如透镜状构造和变质岩。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沉积岩的环境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海相沉积岩是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通常具有明显的海洋化石和碎屑物质的沉积构造。
湖相沉积岩则是在湖泊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湖泊沉积特征,如泥岩和煤。
河相沉积岩是在河流环境中形成的,常见的有砂岩和砾岩。
沉积岩的类型沉积岩是指由岩屑、生物残骸、化学沉淀物等物质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在地球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生物演化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沉积岩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类: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屑、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岩屑可以是砂、砾石、泥等。
碎屑岩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侵蚀、输运和沉积。
侵蚀是指岩石受到水、风、冰等自然力的侵蚀作用,岩石表面的碎屑逐渐剥落。
输运是指岩屑被水流、风力等运输到远离原来位置的地方。
沉积是指岩屑在水中沉积下来形成岩石。
碎屑岩的特征是岩屑颗粒较大,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第二类: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化学物质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包括化学沉淀、生物作用和干涸沉积。
化学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和硫酸盐。
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石和方解石等。
硫酸盐岩包括石膏和明矾石等。
化学沉积岩的特征是颜色鲜艳、晶粒细小、质地均匀。
第三类:有机岩有机岩是由生物残骸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涉及到生物生长、死亡和分解等过程。
有机岩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和无机物质。
有机质包括藻类、植物、动物的遗骸和化石等。
无机物质包括矿物、泥沙等。
有机岩的特征是质地致密、颜色暗淡、有特殊的气味。
第四类:火山沉积岩火山沉积岩是由火山喷发物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包括火山喷发、碎屑流和火山灰等。
火山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是火山碎屑、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火山沉积岩的特征是颗粒细小、质地坚硬、含有气孔和斑点。
总之,沉积岩是地球历史上的重要见证,它们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程。
了解沉积岩的类型及其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沉积岩的分类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是由颗粒物质在水或风等运动介质中沉积而成的。
根据不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沉积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已经存在的岩石、矿物、贝壳等碎屑颗粒在水或风等介质中沉积而成的。
根据颗粒大小不同,碎屑岩可以分为砾石、砂岩和泥岩三种类型。
其中,砾石是指颗粒大小大于2毫米的碎屑物质沉积形成的岩石;砂岩则是指颗粒大小在0.063-2毫米之间的沉积物形成的;泥岩则是指颗粒大小小于0.063毫米的沉积物形成的。
2.生物化学沉积岩生物化学沉积岩是由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在水体中逐渐聚集并形成的。
常见的生物化学沉积岩包括白垩土、珊瑚礁和鸟粪等。
3.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逐渐沉积并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盐岩和硅化物等。
4.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碎屑物质在水或风等介质中沉积而成的。
常见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包括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等。
5.冰川沉积岩冰川沉积岩是由冰川运动过程中带来的碎屑颗粒在融水或雪水中逐渐聚集并形成的。
常见的冰川沉积岩包括冰砾石和泥炭等。
6.风成沙质沉积物风成沙质沉积物是指在风力作用下,由于颗粒大小不同,被分选出来形成了以砂为主要组分的地表覆盖层。
常见的风成沙质沉积物包括荒漠和戈壁地区的黄土、流纹状砂岩等。
总之,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征而得出的。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在地质学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研究地球历史和资源勘探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沉积岩的分类
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是由岩屑、有机质或溶解物质在地表或水下沉积后形成的。
根据其成因、组成和特征,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大类。
碎屑岩是由岩屑在风、水或冰的作用下经过搬运、沉积和压实形成的。
常见的碎屑岩包括砂岩、泥岩和砾岩。
其中,砂岩由砂粒经过水流或风力沉积形成,颗粒粗细不一,常见于河流、海滩等地;泥岩由粘土颗粒沉积而成,质地细腻,通常形成于湖泊、海洋底部等环境;砾岩则由砾石和碎石堆积而成,常见于河流、冲积扇等地。
化学沉积岩是由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沉积而成,主要包括石灰岩、盐岩和硫酸盐岩。
石灰岩是由碳酸钙沉淀而成,常见于海洋、湖泊等碳酸盐饱和的水体中,形成各种美丽的地质景观;盐岩是由氯化钠等盐类矿物沉积而成,常见于盐湖、海湾等富含盐分的水体中;硫酸盐岩则是由硫酸盐类矿物沉积形成,常见于火山口湖、硫磺沉积区等地。
生物沉积岩是由生物体遗骸、碎屑和有机物质沉积而成,主要包括生物灰岩、燧石和煤。
生物灰岩是由海洋生物的钙质壳体沉积而成,常见于海洋中浮游生物和珊瑚类生物的残骸;燧石是由植物残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干馏作用形成的,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燃料;煤则是由植物残体在缺氧条件下经过压实和腐烂形成的,是重要的煤炭资源。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在地质历史和地质构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记录了地球演变的过程和环境变化的迹象。
通过研究沉积岩的特征和分布,可以揭示地球历史的秘密,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深入了解沉积岩的分类和特征对于地质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沉积岩岩石学概念1.1 沉积岩的定义和特征沉积岩是由母岩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破碎、搬运、沉积并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以下特征:- 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等碎屑物质组成,也可含有有机质、碳酸盐等自生矿物。
- 结构:沉积岩具有独特的结构,如层理、波痕、泥裂等,反映了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 构造:沉积岩的构造多样,包括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是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重要标志。
- 成岩作用: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影响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1.2 沉积岩的分类根据沉积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碎屑岩:由母岩破碎、搬运、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砾岩等。
- 泥质岩:由细粒沉积物经长时间沉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等。
- 化学岩: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 生物岩:由生物残骸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礁灰岩、贝壳灰岩等。
1.3 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性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层划分: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和化石,是地质年代划分和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 资源矿产:许多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都赋存于沉积岩中。
- 环境记录:沉积岩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古气候、古地理、生物演化等信息,对了解地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工程地质:沉积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工程建设和地基处理,对工程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4 沉积岩研究方法研究沉积岩的方法主要包括:- 宏观观察:通过野外考察、露头观测等手段,研究沉积岩的宏观特征,如颜色、层理、构造等。
- 显微镜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沉积岩的微观特征,如矿物成分、结构、成岩作用等。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沉积岩样品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研究其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岩过程。
高中地理沉积岩种类沉积岩是指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一。
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碳酸盐岩、碎屑岩、角砾岩、泥质岩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沉积岩类型:碎屑岩:碎屑岩是由碎屑和胶结物组成的沉积岩,按粒度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
砾岩是粗碎屑含量大于30%的岩石,绝大部分砾岩由粒度相差悬殊的岩屑组成,砾石或角砾大者可达1米以上,填隙物颗粒也相对比较粗。
砂岩是由粒度在2~0.1毫米范围内的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在砂岩中,砂含量通常大于50%,其余是基质和胶结物。
粉砂岩中,0.1~0.01mm粒级的碎屑颗粒超过50%,以石英为主,常含较多的白云母,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含量较少,岩屑极少见到,黏土基质含量较高。
粘土岩:粘土岩是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岩石,是由粘土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如泥岩、页岩。
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是由碳酸盐矿物质组成的沉积岩,如石灰岩、白云岩。
常见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
碳酸盐中也有颗粒,陆源碎屑称为外颗粒;在沉积环境以内形成并具有碳酸盐成分的碎屑称为内碎屑。
生物岩:生物岩是由生物沉积物组成的沉积岩,如煤、油页岩。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沉积岩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的沉积岩类型,如角砾岩、泥质岩等。
角砾岩和砾岩一样,也是一种碎屑岩,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泥质岩是指泥质质点(主要指粘土矿物)含量超过50%的沉积岩,且粒径小于0.0039毫米,又称粘土质岩。
总的来说,沉积岩的种类繁多,其形成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格局的制约。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在成分、结构、形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即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表4-5)。
另外,还有一些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暂称之为特殊沉积岩类。
一、碎屑岩类根据碎屑物质的来源,又分为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个亚类。
(一)沉积碎屑岩亚类这一类岩石是由母岩风化和剥蚀作用的碎屑物质所形成的岩石,又称陆源碎屑岩。
除小部分在原地沉积外,大部分都经过搬运、沉积等过程。
根据组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大小,本类岩石又可分为:砾岩类——碎屑直径在2mm以上。
砂岩类——碎屑直径在2—0.05mm之间。
粉砂岩类——碎屑直径在0.05—0.005mm之间。
粘土岩类——碎屑直径小于0.005mm。
上述各碎屑岩类的相应粒级,碎屑含量必须占碎屑总量的50%以上,如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碎屑含量应占一半以上;如果其中含有25—50%的砂,则可称为砂质砾岩;如果其中含有5—25%的砂,则可称为含砂砾岩。
其余岩类命名原则,依此类推。
1.砾岩类凡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组成的岩石都属此类。
砾岩中砾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坚硬的岩石碎屑。
根据碎屑的磨圆程度可分为角砾岩和砾岩两类。
(1)角砾岩组成角砾岩的砾带有棱角,分选情况一般不好,或未经分选,多为搬运距离很近或未经搬运堆积而成。
根据成因,它们可能是由山崩重力堆积而成;由海浪冲击海岸而成;由母岩风化在原地残积而成;或者由冰川搬运的冰碛堆积而成(称冰碛岩);也可能因断层作用而成(称断层角砾岩,碎屑多呈尖棱状)。
(2)砾岩组成砾岩的砾多为次圆状或圆状。
根据成因,砾岩可能是在海滨潮间带由海浪反复冲刷磨蚀堆积而成,分选和磨圆度都比较好,成分比较单纯;也可能是由河流短距离搬运而成,分选和磨圆度较差,砾石成分也比较复杂。
砾岩中一般少有化石,或含贝壳等生物碎屑化石。
2.砂岩类由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
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粘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
岩石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岩石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岩石学是地质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各种岩石的形成、演化和特性。
对于学习岩石学的学生来说,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岩石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第一章: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 什么是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起源、成因、组成、结构、性质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2. 岩石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岩石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性质、形态和演化等方面。
3. 岩石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岩石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观察、室内实验、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等。
第二章:岩石的分类与命名1. 什么是岩石的分类?岩石的分类是按照岩石的成因、组成、结构、性质等特征将岩石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过程。
2. 岩石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岩石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岩石的成因分类、岩石的组成分类和岩石的结构分类等。
3. 岩石的命名原则是什么?岩石的命名原则主要包括按成分命名、按结构命名和按成因命名等。
第三章:火成岩1. 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壳中的岩浆在地壳内或地表冷却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2. 火成岩的分类有哪些?火成岩的分类主要包括酸性火成岩、中性火成岩和基性火成岩等。
3. 火成岩的成因有哪些?火成岩的成因主要包括深源岩浆的结晶、岩浆的分异和岩浆的混合等。
第四章:沉积岩1. 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固体颗粒在地表或水体中沉积、堆积并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2. 沉积岩的分类有哪些?沉积岩的分类主要包括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等。
3. 沉积岩的成因有哪些?沉积岩的成因主要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机械沉积和生物作用等。
第五章:变质岩1. 什么是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下,原有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和结构上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2. 变质岩的分类有哪些?变质岩的分类主要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和角闪岩等。
3. 变质岩的成因有哪些?变质岩的成因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和地热作用等。
《沉积岩石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沉积岩石学》课程共104学时,包括《沉积岩》部分64学时(含20学时实验课),《岩相古地理》部分40学时。
《沉积岩石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石油地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沉积岩形成演化和分布特征以及识别方法、使学生掌握主要沉积类型的沉积特征(相标志)、沉积序列和沉积模式以及沉积体与油气成藏要素之间的关系。
同时,为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以及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学习和研究提供沉积学基础。
《沉积岩石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全面了解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产状和岩层之间的关系,根据沉积岩的原生沉积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阐明沉积岩的物源、沉积岩的成分、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沉积相的概念和分类;总结沉积岩形成的理论,包括风化、搬运、沉积及沉积后变化的理论,特别是研究沉积作用及沉积后作用所形成的物质组分和结构、构造特点,不同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相的基本特征、沉积相模式、主要识别标志和与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沉积岩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砂体的时空分布,恢复沉积古地理面貌,预测沉积矿产的有利分布地区,搞清沉积物(岩)的成因与油气成藏要素之间的关系。
同时,掌握沉积岩和沉积相的综合研究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包括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分工)1、掌握沉积岩的形成理论及其分布规律理论知识。
2、掌握主要类型沉积岩的岩性特征,观察和描述方法,分类和命名原则,并初步掌握沉积岩的机械分析,染色分析,普通薄片等常规测试鉴定办法。
了解部分先进测试鉴定方法。
要求学生有矿物学、岩浆岩、变质岩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矿物、岩石的描述和鉴定方法。
3、掌握沉积相概念、不同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模式以及不同沉积相类型的识别方法。
了解不同沉积相类型与油气富集之间的关系。
《沉积岩》部分共64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课占20学时。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产状和岩层之间的关系,为阐明沉积岩成因及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总结沉积岩形成的理论,包括风化、搬运、沉积及沉积后变化的理论,特别是研究沉积作用及沉积后作用所形成的物质组分和结构、构造特点,搞清沉积物(岩)的成因和油气生成及储集的关系,并兼顾某些沉积矿床的成岩和成矿机理;掌握主要类型沉积岩的岩性特征,观察和描述方法,分类和命名原则,并初步掌握沉积岩的机械分析,染色分析,油浸法等常规测试鉴定办法。
简述沉积岩的分类及其主要岩石类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沉积岩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自然力量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主要分类有碳酸盐岩、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三种。
沉积岩沉积岩分类沉积岩分类的依据是岩石的成因、成分、结构、构造等。
由于它的多样性,一般是以沉积物的来源作为基本类型的划分准则,而以沉积作用方式、成分、结构、成岩作用强度等作为进一步划分的依据。
应该特别强调,各类沉积岩都有各自的成因特征,成分上差别也较大。
所以,沉积岩的分类着重于各大类岩石的划分,如砂岩的分类、碳酸盐岩的分类等。
碎屑岩碎屑岩的结构包括碎屑颗粒的结构、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孔隙的结构以及碎屑颗粒与填隙物之间的关系。
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的划分标准为:>2mm为砾;2~0.0625mm为砂;0.0625~0.0039mm为粉砂;<0.0039mm者称为泥;碎屑颗粒的形态包括碎屑颗粒的圆度、形状和球度。
杂基在碎屑岩中作为填隙物出现。
最常见的杂基是从水介质中沉积下来的细粒碎屑物质,称原杂基。
胶结物是碎屑颗粒间的化学沉淀物,在碎屑颗粒间起填隙及胶结作用。
碎屑颗粒与填隙物之间的关系称为胶结类型。
基底胶结:碎屑颗粒彼此不相接触呈飘浮状或游离状分散在填隙物内。
它通常是高密度流(如浊流、泥石流)快速堆积的产物。
孔隙胶结:大部分碎屑颗粒相互接触,填隙物常是成岩期析出的化学沉淀胶结物。
这种结构表明碎屑颗粒的沉积早于填隙物,如河流的边滩、滨海波浪带的海滩等。
接触胶结:填隙物分布于碎屑颗粒彼此接触处。
干旱气候带的砂层中溶液沿毛细管上升,在碎屑颗粒的接触点沉淀析出而成。
碎屑岩的孔隙系指尚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空间,沉积期形成的原生孔隙称粒间孔。
成岩过程中生物化石、碎屑颗粒溶解形成的孔隙称为粒内孔或铸模孔,属于次生孔隙。
沉积物收缩或碎屑破裂出现的裂隙归人次生孔范畴;孔隙的规模和形态与其成因有一定的关系。
碎屑岩的孔隙或裂隙是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层控矿床的储集场所。
孔隙度、孔隙类型、孔隙的连贯性及孔道和喉道等均影响着它们的储集和运移。
陆源碎屑岩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所形成的由碎屑颗粒和填隙物所组成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