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材料共46页
- 格式:ppt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3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
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3、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详见表1)(1)击实试验方法按丙法;A、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约33kg试料。
第七章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1 .概述定义: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以此修筑的路面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特点: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具有稳定性好、抗冻性能好、结构本身自成板体等特点,但其耐磨性差。
因此广泛用于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
〔1〕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且各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有明显的不同。
〔2〕环境温度对半刚性材料强度有很大的影响;〔3〕强度和刚度都随龄期增长;〔4〕刚度较柔性路面大,但比刚性路面小;〔5〕承载能力和分布荷载能力大于柔性路面;〔6〕容许弯沉小于柔性路面;〔7〕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土种类: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的粒径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成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且其中大于2mm的颗粒不少于90%。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大于20mm的颗粒不少于85%。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大于40mm的颗粒不少于85%。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种类:不同的土与无机结合料拌和得到不同的稳定材料。
例石灰土、水泥土、水泥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石等。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种类较多,其物理、力学性质各有特点,应根据结构要求,掺加剂和原材料的供给情况及施工条件,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拟后确定。
使用场合:由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其刚度介于粒料和水泥混凝土之间,常称此为半刚性材料,以此修筑的基层或底基层亦称为半刚性基层。
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特性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力学特征包括应力-应变关系、疲劳特性、收缩特性、温缩特性。
2.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特征设计龄期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强度和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长,逐渐具有一定的刚性性质。
一般规定水泥稳定类材料设计龄期为三个月,石灰或二灰稳定类材料设计龄期六个月。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特点1. 引言稳定土是一种通过添加外部材料来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其力学性能的工程材料。
无机结合料是一种常用的稳定土添加剂,具有许多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探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特点及其相关内容。
2. 无机结合料的概念无机结合料是指由无机材料制成的一种稳定土添加剂。
常用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矿渣等。
这些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能。
3.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特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高强度添加无机结合料后,土壤的强度能够显著提高。
无机结合料与土壤中的颗粒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形成结晶物质或胶状物质,填充土壤中的孔隙,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3.2 耐久性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性。
无机结合料能够抵抗水、化学物质和气候等因素的侵蚀和破坏,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工程性能。
3.3 良好的抗水性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
添加无机结合料后,土壤中的孔隙被填充,减少水分进入土壤的能力,从而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和吸水性。
这使得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在水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冲刷性能。
3.4 适应性广泛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和工程环境。
不同类型的无机结合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以满足不同土壤和工程要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以用于道路、堤坝、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
4.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应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在工程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道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常用于道路基层和路面的加固和稳定。
通过添加无机结合料,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减少路面的沉陷和开裂。
4.2 堤坝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以用于堤坝的建设和加固。
添加无机结合料后,土壤的稳定性和抗冲刷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增加堤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3 水利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以用于水利工程中的渠道、堰坝等建设。
第五章普通沥青混合料本章着重阐述了热拌沥青兴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强度形成原理、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征参数、应具有的技术性质、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方法,包括组成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对Superpave与GTM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强度形成原理、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并能按马歇尔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组成,同时对Superpave与GTM设计法有一定了解。
5.1 沥青混合料组成及结构5.1.1沥青混合料的定义⑴沥青混合料⑵沥青混凝土混合料⑶沥青碎石混合料⑷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5.1.2沥青混合料的分类⑴按结合料分类石油沥青混合料煤沥青混合料石油沥青混合料又包括粘稠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及液体石油沥青混合料⑵按矿料的级配类型划分①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②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⑶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划分①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3%~6%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②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剩余空隙率在6%~12% 沥青碎石(AM )③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设计空隙率为18%的混合料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 排水式沥青基层(ATPB)⑷按矿料公称最大粒径划分① 特粗式沥青混合料 等于或大于31.5mm②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③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 或19mm 的沥青混合料。
④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9.5mm 或13.2mm 的沥青混合料。
⑸按制造工艺划分①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② 冷拌沥青混合料③再生沥青混合料5.1.3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⑴ 表面理论⎧⎧⎪⎪⎨⎪⎨⎪⎩⎪⎪⎩粗集料矿质骨架细集料沥青混合料填料结合料--沥青 ⑵ 胶浆理论① 粗分散系。
以粗集料为分散相,分散在沥青砂浆的介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