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方法第三章(1)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99
最优化方法-习题解答张彦斌计算机学院2014年10月20日Contents1第一章最优化理论基础-P13习题1(1)、2(3)(4)、3、412第二章线搜索算法-P27习题2、4、643第三章最速下降法和牛顿法P41习题1,2,374第四章共轭梯度法P51习题1,3,6(1)105第五章拟牛顿法P73-2126第六章信赖域方法P86-8147第七章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P98-1,2,6188第八章最优性条件P112-1,2,5,6239第九章罚函数法P132,1-(1)、2-(1)、3-(3),62610第十一章二次规划习题11P178-1(1),5291第一章最优化理论基础-P13习题1(1)、2(3)(4)、3、4 1.验证下列各集合是凸集:(1)S={(x1,x2)|2x1+x2≥1,x1−2x2≥1};需要验证:根据凸集的定义,对任意的x(x1,x2),y(y1,y2)∈S及任意的实数λ∈[0,1],都有λx+(1−λ)y∈S.即,(λx1+(1−λ)y1,λx2+(1−λ)y2)∈S证:由x(x1,x2),y(y1,y2)∈S得到,{2x1+x2≥1,x1−2x2≥12y1+y2≥1,y1−2y2≥1(1)1把(1)中的两个式子对应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乘以λ和1−λ,然后再相加,即得λ(2x1+x2)+(1−λ)(2y1+y2)≥1,λ(x1−2x2)+(1−λ)(y1−2y2)≥1(2)合并同类项,2(λx1+(1−λ)y1)+(λx2+(1−λ)y2)≥1,(λx1+(1−λ)y1)−2(λx2+(1−λ)y2)≥1(3)证毕.2.判断下列函数为凸(凹)函数或严格凸(凹)函数:(3)f(x)=x21−2x1x2+x22+2x1+3x2首先二阶导数连续可微,根据定理1.5,f在凸集上是(I)凸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2f(x)对一切x为半正定;(II)严格凸函数的充分条件是∇2f(x)对一切x为正定。
第三章 牛顿法§3.1 最速下降法一、最速下降法在极小化算法中,若每次都以迭代点处的负梯度方向为搜索方向,产生的算法称为最速下降法,它是无约束最优化算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算法。
算法描述:1) 给出初始点0n x R ∈,允许误差0ε>,0k =; 2) 计算k k d g =-,若k g ε≤,Stop 令 *k x x ≈; 3) 由一维搜索确定步长因子k α,使得()min ()k k k k k f x d f x d ααα≥+=+4) 令1k k k k x x d α+=+,1k k =+,go to 2).二、最速下降算法的收敛性定理3.1 设1f C ∈,则最速下降算法产生的点列{}k x 的每个聚点均为驻点。
证明:设x 是{}k x 的一个聚点,则存在子序列{}1k K x ,使得1lim k k K x x ∈=令()k k d f x =-∇,由1f C ∈,知{}1()k K f x ∇是收敛序列,故{}1k K d 有界,且1lim ()k k K d f x ∈=-∇由定理2.6有2()(())()0Tf x f x f x ∇-∇=-∇=故有 ()0f x ∇=。
定理 3.2 设()f x 二次连续可微,且2()f x M ∇≤,则对任何给定的初始点0n x R ∈,最速下降算法或有限终止,或lim ()k k f x →∞=-∞,或lim ()0k k f x →∞∇=。
证明:不妨设k ∀,()0k f x ∇≠。
由定理2.5有211()()()2k k k f x f x f x M+-≥∇ 于是 []120101()()()()()2kk k i i i i i f x f x f x f x f x M -+==-=-≥∇∑∑令k →∞,由{()}k f x 为单调下降序列,则要么lim ()k k f x →∞=-∞,要么 lim ()0k k f x →∞∇=。
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004英文名称:Optimizatio n Methods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理工科学位基础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理、工、经、管类各专业,必修文、法类各专业,选修3. 课程目的(1 )使学生掌握最优化问题的建模、无约束最优化及约束最优化问题的理论和各种算法;(2)使学生了解二次规划与线性分式规划的一些特殊算法;(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学分与学时学分2,学时405. 建议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Matlab语言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非线性最优化》(第一版).谢政、李建平、汤泽滢主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孙(第一版)参考文瑜、徐成贤、朱德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最优化方法》书目:(第一版).胡适耕、施保昌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最优化原理》(2)《运筹学》》(修订版).《运筹学》教材编写组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启发式(2)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演讲与板书相结合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20%形式有:考勤、课堂测验、作业完成情况(2)考试成绩占80%形式有:笔试(开卷)。
9. 课外自学要求(1)课前预习;(2)课后复习;(3)多上机实现各种常用优化算法。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最优化问题与数学预备知识基本内容:(1 )最优化的概念;(2)经典最优化中两种类型的问题--无约束极值问题、具有等式约束的极值问题的求解方法;(3)最优化问题的模型及分类;(4)向量函数微分学的有关知识;5)最优化的基本术语。
基本要求:(1)理解最优化的概念;(2)掌握经典最优化中两种类型的问题--无约束极值问题、具有等式约束的极值问题的求解方法;(3)了解最优化问题的模型及分类;(4)掌握向量函数微分学的有关知识;(5)了解最优化的基本术语。
Python最优化算法实战第一章最优化算法概述1.1最优化算法简介最优化算法,即最优计算方法,也是运筹学。
涵盖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组合规划、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仓储库存论、物流论、博弈论、搜索论和模拟等分支。
当前最优化算法的应用领域如下。
(1)市场销售:多应用在广告预算和媒体的选择、竞争性定价、新产品开发、销售计划的编制等方面。
如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对广告、产品定价和新产品引入的算法研究。
(2)生产计划:从总体确定生产、储存和劳动力的配合等计划以适应变动的需求计划,主要采用线性规划和仿真方法等。
此外,还可用于日程表的编排,以及合理下料、配料、物料管理等方面。
(3)库存管理:存货模型将库存理论与物料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主要应用于多种物料库存量的管理,确定某些设备的能力或容量,如工厂库存量、仓库容量,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容量、合理的水库容量等。
(4)运输问题:涉及空运、水运、陆路运输,以及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和厂内运输等,包括班次调度计划及人员服务时间安排等问题。
(5)财政和会计:涉及预算、贷款、成本分析、定价、投资、证券管理、现金管理等,采用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学规划、决策分析,以及盈亏点分析和价值分析等。
(6)人事管理:主要涉及以下6个方面。
①人员的获得和需求估计。
②人才的开发,即进行教育和培训。
③人员的分配,主要是各种指派问题。
④各类人员的合理利用问题。
⑤人才的评价,主要是测定个人对组织及社会的贡献。
⑥人员的薪资和津贴的确定。
(7)设备维修、更新可靠度及项目选择和评价:如电力系统的可靠度分析、核能电厂的可靠度B风险评估等。
(8)工程的最佳化设计:在土木,水利、信息电子、电机、光学、机械、环境和化工等领域皆有作业研究的应用。
(9)计算机信息系统:可将作业研究的最优化算法应用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配置,如等候理论在不同排队规则下对磁盘、磁鼓和光盘工作性能的影响。
《最优化方法》课程教学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要求《最优化方法》课程,是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系统地培养数学及其应用人才的重要的课程之一,它与工农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本课程的目的是利用微积分的思想,结合线性代数,解析几何等其他数学科学的知识,来对各种实际问题建立优化模型,并构造优化算法,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优化模型、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想与方法;同时,通过这门课本身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们学习数学建模的一些基本优化方法,初步了解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些非线性问题,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兴趣,做好准备。
教学时间应安排在第六学期或第七学期。
这时,学生已学完线性代数,基本学完数学分析等课程,这是学习《最优化方法》课程必要的基础知识。
同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介绍利用常用的数学软件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机在解决数学及其应用问题的重要作用,增强使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部分:教材与学习参考书本课程拟采用由孙文瑜、徐成贤和朱德通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最优化方法》一书,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1、最优化方法,施光燕、董加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最优化理论与算法,陈宝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纲要和课时安排第一章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优化问题的基本模型、凸集和凸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最优性条件及最优化方法概述。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6学时):§1.1最优化问题简介§1.2凸集和凸函数§1.3 最优性条件§1.4 最优化方法概述第二章线性规划本章介绍线性规划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偶理论,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和对偶单纯形方法以及内点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