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外国电影史》期末复习及考研资料第三章
- 格式:pptx
- 大小:6.79 MB
- 文档页数:20
外国电影史詹姆士·威廉逊:曾担任过卢米埃尔的摄影师,使用追逐和援救的场面,以及富有节奏性的剪辑,发展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强调运用物体的强烈的运动感来造成景别上的奇特变化,根据剧情需要,使用蒙太奇手段。
“追逐片”的叙事特征,为以后的惊险片、西部片开辟了道路代表作品《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进一步发展了具有戏剧色彩的追逐片。
“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的使用,开创了新的电影叙事手段。
代表作:《汽车中的婚礼》希赛尔·海普华斯:在影片中,体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表现出现实主义的萌芽。
代表作品《义犬救主记》布赖顿学派在多视点的时空观念上的突破,在采用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相结合的处理,特别是通过“追逐片”的样式,推动影片向电影化的方面迈进了关键的一步。
乔治梅里爱的拍摄手法以及用这种方法拍摄的代表作。
拍摄手法:“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从此继续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他还首次透过玻璃鱼缸拍摄水下的情景。
代表作:《贵妇人的失踪》布莱顿学派以及艺术电影学派(what)布莱顿学派:世界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
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在爱迪生”“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于世纪初相继步入影坛。
他们使用自己的机器,凭借过去拍摄景物照片的工作经验,开始了创作实践。
他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生活”,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观念,纪录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从而拍摄出世纪初最有想象力的一批影片。
在艺术创作中,提出“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的口号,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较为一致的创作群体,即被称为“布莱顿学派”。
代表: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人像摄影师,把特写镜头运用于电影语言的形式系统,发展了它的叙事因素。
创造性的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段,电影最早的“分镜头”原则就此产生。
代表作品《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艺术电影运动:在法国,电影诞生十余年之后形势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了集市木棚,高雅人士取代了一般观众,这时一个自称“艺术影片”的制片公司,据顶拍摄符合这一形势变化的影片,他们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爱德华•幕布里奇于1878年发明了摄影术。
2.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12.28 拍摄了《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3.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仙女国》、《太空旅行记》、《小红帽》、《灰姑娘》。
4.英国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老祖母的阅读镜片》(史密斯)、《大吞咽》(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威廉逊)1900年,世界电影史第一部追逐片,给后来的蒙太奇叙事提供大量灵感。
5.格里菲斯1915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誉为“无时代的杰作”,第一个隐喻蒙太奇的运用。
6.二、电影胶片的发明爱迪生、狄克逊7.国际四大电影节:一、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三、柏林国际电影节:有“金熊奖”和“银熊奖”。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红粉》。
四、法国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
8.华语获奖情况: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技术奖,成为首部折桂戛纳的华语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的《春光乍洩》,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
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评委会大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第二章美国电影1. 1911年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出版上市,标志着电影明星时代的到来。
2.洛杉矶郊外,1920年好莱坞正式建城。
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序❖一、电影的诞生❖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尼赛富尔·涅普斯拍出一幅静物照片,此后照相术迅速发展。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 1882年,法国人马莱研制出“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
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一、印象派电影❖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阿倍尔·冈斯《车轮》、让·爱浦斯坦《忠诚的心》❖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先锋派电影的特点:❖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填空:2*5 判断对错:2*5 名词解释:6*5 简答:10*3 论述:20*1 第一章电影的产生书本P2~11了解即可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或其他视听信息记录手段,将活动影像记录在胶片或其他载体上,然后通过放映机或其他放映设备,将这些活动影像映射于银幕或其他观赏载体上的过程。
——源自人类的“木乃伊”情节诞生日:电影是1895年12月28 日诞生的,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1927年《爵士歌王》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电影与其它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因此,电影在诞生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
电影诞生的三大技术基础——诡盘、幻灯、照相术一、光影原理的发现首先,光影理论对电影的产生起到了一种奠基的作用。
历史渊源:早在2100年前(西汉),我国便开始运用简单的光学原理,作光影投射,映显物相。
皮影戏——“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武帝之“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云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后人据此发展了皮影戏。
幻灯机——此后,中国的皮影戏在元清两代传到欧亚大陆,法国人将其改制成法国灯影。
在18世纪,有了幻灯机,人们把画到玻璃上的彩图投影到幕布上。
幻灯可谓是电影放映机的老祖宗,而真正活动影像的产生还是20世纪前夜的事。
二、电影活动机的发明在19世纪30年代进入电影的发明与实验阶段。
我们目前所观赏的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而成。
这些运动的画面是依靠我们肉眼的一种幻觉——滞留性而造成的。
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这就是物理学著名的“视觉暂留”原理。
(生理上的视觉暂留和心理上的心理认同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幻盘——1825年,幻盘出现(欧洲)。
利用该原理,将两个分散的形象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诡盘——1832年,“诡盘”出现,法拉第轮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象,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
中外电影史知识点总结(精华版)中外电影史知识点总结考虑到之前文豪上传的版本五万字背起来难度太大,所以根据该版本结合老师画的重点整理出了这个精简版,希望能帮到大家,祝考试顺利^ _^——————————————分割线—————————————————第一章世界电影艺术发展概述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 日,(特点: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1927年《爵士歌王》(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二章法国电影法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者: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第一部电影作品——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P12~13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世界电影之父”,著名影片包括《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午餐》、《水浇园丁》、《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
特点:·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物体与人物时远时近,不同景别的视觉变化,形成了纵深的场面调度。
(“长镜头”的拍摄方法,即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下来的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连续体。
)·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
小说、戏剧主要是表达人类的心灵。
至于电影,它所表现的乃是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
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电影机的拍摄范围之内。
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斯吉希·体现了电影与生俱来的记录的本性。
梅里爱1902年《月球旅行记》1905年《太空旅行记》意义: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舞台空间,缺乏运动感;演员保持着舞台表演的意识……受到戏剧舞台观念的束缚A.奠定了乔治·梅里爱在电影史上的地位:首位电影技术探索者B.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剧情影片的某些规范:历尽磨难的主人公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曲折的情节评价梅里爱:将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魁力的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
梅里爱的影片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是以原始人的那种聪明、细致的天真眼光来观察一个新世界。
中外电影史1、电影的诞生时间,电影之父。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2、梅里爱的创作(1)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多头人遮盖法魔窟跌引法(2)排演的时事新闻片德莱弗斯案件(3)神话故事片小红帽仙女国灰姑娘(4)科幻探险片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贡献:(1)发现“停机再拍”(2)初步确立了电影的制作模式(3)将电影引向了叙事,“以人为安排情节”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具体表现在:a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b将戏剧的方法引进到电影中c实现了电影叙事的一些基本技法,如叠印、淡入淡出、渐隐、移动摄影等意义和价值:a充分发掘了电影的表现性b认识到电影叙事是电影的根本出路c将魔术和戏剧引入电影d开创了科幻片的新类型电影局限性:a拘泥于戏剧美学b用戏剧叙事取代电影叙事c始终把电影当作舞台剧处理d固定视点——“乐队指挥的视点”e特技成了目的,而不是表现手段3、布莱顿学派的主要导演、作品、贡献。
1阿尔培特·斯密士《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风景》在一个场景里交替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打破了传统艺术时空的固定模式。
电影最早的“分镜头”原则由此产生。
2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强调运用物体强烈的运动感来造成景别上的奇特变化,根据剧情需要将两个不同情境中的形象交替出现,具有典型的“追逐片”特征,为以后的惊险片、美国西部片开辟了道路。
3埃斯美·柯林斯《汽车中的婚礼》用移动摄影和正反打交替表现两辆汽车相互追赶的场面,运用大特写表现戴戒指。
这些电影语言的最初使用成为日后电影叙事的普遍的创作手段。
尤其正反打发展为好莱坞经典情节剧的主要叙事语言。
4塞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士兵的归来》《战争前的一个后备兵》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布赖顿学派就此发展了社会文献性影片,如柯林斯的《衣衫褴褛》《贫民窟的孩子们》4、艺术电影运动的经过及其影响a法国人是最先把电影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的。
在当时法国戏剧中盛行上演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目,电影效仿戏剧,从古典文学和戏剧中寻找题材进行表现。
世界电影史分期:1)电影技术发明期(1832-1895)2)无声电影时期(1895-1927)3)电影全面成熟期(1927-1945)(最重要的标志:声音、色彩;电影制作技术发生巨大突破;好莱坞现代工业化整合,出现电影工业)4)电影继续发展期(1945-20世纪80年代末)?——电影发展最关键时期、5)电影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现在)电影发明在光学、机械原理、人的生理机能等方面必备的三个条件:视觉暂留原理(视觉残存、视觉存留)连续摄影术活动放映术梅里爱的贡献:发现并开拓了摄影的基本特技建立世界最早的摄影棚戏剧电影梅里爱的电影美学概念: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歪曲现实的新方法,具有突破时空束缚的无限的可能性梅里爱影片的特点:开创性与局限性并存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影片看成是一系列的的舞台场面;“乐队指挥的观点”;把荧幕当成舞台,以电影的手段和技巧作为他富于戏剧创作的记录工具卢米埃尔(大多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组成)与梅里爱:在电影的初创期开创了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写实主义:卢米埃尔再现生活;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作品自然模拟现实;再现主义;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技术主义:梅里爱“银幕即舞台”;改变生活;幻想的、浪漫的;作品:技术、改变现实;表现主义(主观因素);电影故事片的先驱格里菲斯对电影的突出贡献:1)电影的叙事形式: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使电影与叙事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2)电影的叙事时间: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诠释范畴,视觉与抽象寓意融合,扩大了影片叙事的心理时间,给人以感染力与震撼力3)电影的叙事空间:摄影机真正从“一个单纯的记录工具”变成了“一个能动的造型工具”,增强了叙事空间的视觉效果和真实魅力;冲破了故事空间的束缚和冲破画框的束缚的空间观念4)电影的叙事语言:创造了整体视觉效果5)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6)最重要的贡献: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填空选择名词解释 2个连线简答3个论述1个前12页电影史的简单版后面19-31页为补充版这个内容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的理解,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看一下每一题下面的内容,然后自己理解一下。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简单版)1、电影的诞生时间,电影之父。
P4页诞生时间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奥古斯都·卢米埃尔Auguste Lumiere 和路易·卢米埃尔 Louis Lumiere 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地下“印度厅”,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影片,这一天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的贡献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活动电影机”是投射式放映的,这从技术上确立了电影的群体参与性。
这是电影作为大众化的仪式性娱乐方式的起点,也是电影的基本特性,从而最后实现了电影的诞生。
2、梅里爱的创作 P 11页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题材内容、代表作:1.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魔窟》《多头人》2.排演的时事新闻片《德莱孚斯案件》3.神话故事片《小红帽》《灰姑娘》《仙女国》4.科幻探险片《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贡献:(1)发现“停机再拍”(2)初步确立了电影的制作模式(3)将电影引向了叙事,“以人为安排情节”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将电影引向叙事具体表现在:a.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b.将戏剧的方法引进到电影中c.实现了电影叙事的一些基本技法,如叠印、淡入淡出、渐隐、移动摄影等意义和价值:1.充分发掘了电影的表现性2.认识到电影叙事是电影的根本出路3.将魔术和戏剧引入电影4.开创了科幻片的新类型电影局限性:1.拘泥于戏剧美学a)用戏剧叙事取代电影叙事b)始终把电影当作舞台剧处理c)固定视点“乐队指挥的视点”2.特技成了目的,而不是表现手段3、布莱顿学派的主要导演、作品、贡献。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第一节电影发明的主要来源1.摄影、幻灯、连环画与电影发明的关系照相术是快速摄影的来源;幻灯是放映电影的光源来源;连环画是电影素材的来源。
2.绘画、摄影、电影镜头构图比较绘画的构图应该说是比较自由的,因为一张白纸从无到有,增添的更多是人为的因素,无论人在里面加些什么东西,都有其内涵所在,都有形迹可寻,所以画些什么全凭个人感觉,自由度很高摄影是一个减法,把生活限定在一个框框里面,摄取的是生活的真实,人为自由度低了,但生活性强了。
摄影的构图建筑于现有物品,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可以看出生活。
电影镜头的构图可以说是绘画与摄影的结合。
它存在与虚幻的美丽和真实的美丽之间,你既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然后记录下来,也可以按照电影发展就赋予它的能力真实记录世界。
它的构图可以按照美学的角度,严谨而有力,也可以自己赋予它主题,创造自己的美学。
第二节电影的奠基人1.电影发明的意义:首先,它提供了人类另外一种看世界、创造世界的方法。
电影给我们限定了一个角度,然后任由我们去开创里面的空间与时间,我们的生活可以无限扩大,也可以无限缩小,这就使我们能够用更多更全的方面去窥视我们以及他人的世界。
" 其次,电影能够真实并完整记录我们的世界。
它比摄影更为全面和直观,留下的影响具有运动性,而从电影诞生来看,它的功能就是记录,这才是它本来的面目。
而后来增添了声音,便从根本上还原了我们生活的模样。
再次,电影是第八艺术,丰富人类的生活;2.电影诞生时期影片的特点,与后来电影的关系:特点:时间非常短,只有一分钟左右;镜头固定,机位固定,展示的空间固定;画面都是全景;只有客观镜头;真实记录当时生活状态关系:《水浇园丁》是故事片和戏剧片的原形。
《月球旅行记》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在华教会被袭案》将不同场景、平行发展的故事情节组接在一起,是蒙太奇的雏形。
第二章美国默片电影第一节美国的默片1.镍币剧院:1905年出现,电影业发展初期美国电影院的通称,因入场费只需一枚五分镍币而得名,是今天电影院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