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古诗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年级古诗考核试题
(笔试)
班级姓名得分总分100
一、填空题。
(每题5分)
1、,人来鸟不惊。
2 、谁知盘中餐,。
3、鹅,鹅,鹅,。
4、,孤云独去闲。
5、又疑瑶台镜,。
6 、,呼作白玉盘。
二、连线题。
(每题3分)
《古朗月行》骆宾王
《悯农》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咏鹅》李绅
《梅花》王安石
三、选择题。
(每题3分)
1、《梅花》“遥知不是雪”的下一句是()
A、一片孤城万仞山
B、为有暗香来
C、白日依山尽
2、《梅花》“凌寒独自开”的上一句是()
A、墙角数枝梅
B、谁知盘中餐
C、众鸟高飞尽
3、《悯农》“锄禾日当午”的下一句是()
A、近听水无声
B、汗滴禾下土
C、孤云独去闲
4、“草满池塘水满陂”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杜甫
B、雷震
C、李白
5、《悯农》这首诗的作者邵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唐
B、宋
C、元
二、问答题。
(每题8分)
1、请写出一句跟月亮有关的古诗。
2、请写出一句含有数字的诗句。
3、请写出一句带有表示颜色的字的诗句。
4、请写出一句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的诗句。
5、请写出一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读书的古诗。
一年级语文古诗常用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共40题)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孟浩然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首诗的题目是()。
A.《春晓》B.《静夜思》C.《登鹳雀楼》D.《望庐山瀑布》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王之涣D.王维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孟浩然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杨万里B.苏轼C.王安石D.陆游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
A.珍惜时间B.爱护动物C.珍惜粮食D.热爱劳动7.“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这首诗的作者是()。
A.骆宾王B.王勃C.杨炯D.卢照邻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这首诗的题目是()。
A.《画》B.《风》C.《古朗月行》D.《池上》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A.思念家乡B.热爱大自然C.赞美友情D.歌颂祖国1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这首诗的作者是()。
A.贾岛B.孟郊C.韩愈D.柳宗元11.“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句诗出自()。
A.《春晓》B.《静夜思》C.《画》D.《登鹳雀楼》1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的题目是()。
A.《村居》B.《咏柳》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小池》1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首诗的作者是()。
A.贺知章B.王之涣C.王维D.孟浩然试卷 第2页 共5页1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 杨万里B . 苏轼C . 王安石D . 陆游1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一年级古诗词必背试卷一年级的古诗词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以及相关的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诗词。
# 古诗词目录1. 《静夜思》 - 李白2. 《春晓》 - 孟浩然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4. 《咏鹅》 - 骆宾王5. 《悯农》(其一)- 李绅6. 《悯农》(其二)- 李绅7. 《江南》 - 汉乐府8. 《咏柳》 - 贺知章9. 《望庐山瀑布》 - 李白10.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试题1. 《静夜思》的作者是谁?请写出这首诗的前两句。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春晓》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写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 春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什么?- 黄河入海流。
4. 《咏鹅》这首诗中,诗人用“曲项向天歌”来描述鹅的什么特点?- 鹅的高傲姿态。
5. 《悯农》(其一)中,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什么情感?- 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敬意。
6. 《江南》这首诗描绘了哪个地区的风光?- 江南地区。
7. 《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的下一句是什么?- 二月春风似剪刀。
8. 《望庐山瀑布》中,诗人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什么?- 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9.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春天。
10. 请写出《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完整诗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附加题1. 请列举出《静夜思》中提到的自然景物,并说明它们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2. 《春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什么感受?3. 描述《登鹳雀楼》中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情。
4. 《咏鹅》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通过鹅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5. 根据《悯农》(其一)和(其二),谈谈你对农民工作的认识。
一年级语文古诗常用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共40题)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哪首古诗?()A.《静夜思》B.《春晓》C.《登鹳雀楼》D.《咏鹅》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作者是谁?()A.李白B.孟浩然C.骆宾王D.王之涣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哪首诗中的句子?()A.《静夜思》B.《春晓》C.《登鹳雀楼》D.《咏鹅》4.“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是谁写的诗?()A.李白B.孟浩然C.骆宾王D.王之涣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的“故乡”指的是哪里?()A.诗人出生的地方B.诗人长大的地方C.诗人现在所在的地方D.诗人心中向往的地方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的是哪个季节?()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悲伤B.高兴C.思乡D.积极向上8.《咏鹅》中描写鹅的颜色的词语是?()A.白B.红C.绿D.黄9.“处处闻啼鸟”中的“啼鸟”指的是什么?()A.哭泣的鸟B.唱歌的鸟C.受伤的鸟D.睡觉的鸟10.“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是我国的哪条大河?()A.长江B.黄河C.珠江D.淮河11.“疑是地上霜”中的“霜”是什么季节会出现的?()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12.“春眠不觉晓”中的“晓”是什么意思?()A.早晨B.晚上C.中午D.下午13.《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试卷 第2页 共5页14.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开心B .难过C .思念家乡D .兴奋15. “曲项向天歌”中的“曲项”是什么意思?( ) A .弯曲的脖子B .笔直的脖子C .长长的脖子D .短短的脖子16. “花落知多少”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花?( ) A .桃花B .杏花C .梅花D .各种花17. “更上一层楼”中的“楼”是指什么楼?( )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鹳雀楼D .滕王阁18. “处处闻啼鸟”中的“处处”是什么意思?( ) A .到处B .一处C .两处D .三处19.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什么意思?( ) A .怀疑B .确定C .相信D .不相信20. “春眠不觉晓”中的“眠”是什么意思?( ) A .睡觉B .醒来C .做梦D .起床21. “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什么意思?( ) A .白天的太阳B .白色的太阳C .傍晚的太阳D .早晨的太阳22. “曲项向天歌”中的“歌”是什么意思?( ) A .唱歌B .叫声C .哭泣D .说话23. “夜来风雨声”中的“夜”是什么时候?( ) A .白天B .晚上C .中午D .下午24. “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什么意思?( ) A .想要B .需要C .必须D .应该25. “黄河入海流”中的“入”是什么意思?( ) A .进入B .出来C .流向D .离开26. “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 ) A .抬头B .低头C .转头D .摇头27. “处处闻啼鸟”中的“闻”是什么意思?( ) A .看见B .听见C .闻到D .摸到28. “疑是地上霜”中的“地”是什么地方?( ) A .地上B .地下C .天空D .水中29.“春眠不觉晓”中的“春”是指哪个季节?()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30.“白日依山尽”中的“依”是什么意思?()A.依靠B.依照C.依然D.依次31.“曲项向天歌”中的“向天”是指向着哪里?()A.天空B.地上C.水中D.山上32.“夜来风雨声”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A.风和雨B.晴天C.阴天D.下雪33.“欲穷千里目”中的“千里目”是什么意思?()A.千里之外的眼睛B.看得很远的眼睛C.很大的眼睛D.很小的眼睛34.“黄河入海流”中的“海”是指哪个海?()A.东海B.南海C.黄海D.渤海35.“举头望明月”中的“明月”是什么时候的月亮?()A.白天的月亮B.晚上的月亮C.早晨的月亮D.傍晚的月亮36.“处处闻啼鸟”中的“啼鸟”在做什么?()A.睡觉B.飞翔C.唱歌D.觅食37.“疑是地上霜”中的“霜”像什么?()A.雪B.雨C.露D.冰38.“春眠不觉晓”中的“不觉晓”是什么意思?()A.不知道天亮了B.知道天亮了C.不知道天黑了D.知道天黑了39.“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什么山?()A.泰山B.华山C.黄山D.不知道是什么山40.“曲项向天歌”中的“鹅”在做什么?()A.游泳B.飞翔C.唱歌D.觅食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80分) (共40题)4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学一年级古诗文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_____________。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___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描述春天景象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下两句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静夜思”是一首描写()的诗。
A. 春天B. 秋天C. 夜晚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1. 红豆生南国李白2. 春眠不觉晓王之涣3. 静夜思杜甫4. 独在异乡为异客孟浩然5. 床前明月光王维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春节。
()4. “静夜思”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霜”是指真的霜。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春眠不觉晓”这首诗的意境。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中,“佳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诗人会在这个时候倍加思念亲人?4. “静夜思”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的?六、作文题(共20分)请以“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短文,描述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以及这首诗给你的感受。
一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古诗词《一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古诗词》
一、填空题
1.静夜思作者:李白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作者:王之涣
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作者:孟浩然
二、选择题
1.古诗《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B) 杜甫
2.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C) 白居易
3.古诗《登鹳雀楼》的作者是:(A) 王之涣
三、判断题
1.古诗《静夜思》共有4句。
(对)
2.古诗《咏鹅》的作者是白居易。
(错)
3.古诗《赠汪伦》是王维所作。
(对)
四、解释题
1.解释古诗《春晓》中“窥郎短裾”这句话的含义:用这种方式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清晨。
2.解释古诗《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这句话的含义: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以上为《一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古诗词》的答案部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古诗词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江南逢李龟年》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的下一句是()。
2. 《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
”的下一句是()。
3.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
”的下一句是()。
4. 《春晓》中“春眠不觉晓。
”的下一句是()。
5. 《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
”的下一句是()。
6. 《悯农》中“春种一粒粟。
”的下一句是()。
7. 《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
”的下一句是()。
8.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
”的下一句是()。
9. 《相思》中“红豆生南国。
”的下一句是()。
10. 《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
”的下一句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江南逢李龟年》的作者是()。
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2. 《咏柳》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清照3.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白4. 《春晓》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清照5.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白6. 《悯农》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清照7. 《赠汪伦》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白8. 《静夜思》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清照9. 《相思》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白10. 《游子吟》的作者是()。
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清照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2. 《咏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3.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4. 《春晓》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5.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6. 《悯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一、填空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理解重点词的含义:田田:可:在这里有的意思4、这是一首采莲歌,描写了;表达了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5、“,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的作者是,他写的《静夜思》,其中“,。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6.代诗人李白,号“”,他写的《古朗月行》充分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幻想的天性。
因“不识月”,将月亮想像成“”、“”,使整首诗充满童真童趣。
李白与杜甫齐名,一个被誉为“”,一个被誉为“”。
7.《咏鹅》一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岁时作的千古绝唱。
诗中诗人用“”映衬“”,以“”衬托“”,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白鹅戏水图》。
8.如果让我在学校食堂的墙上贴一句古诗,教育同学们要爱惜粮食,我会选:,。
9、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其诗被称为“”。
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10、《宿建德江》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本首诗中既是借景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触景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去二三里》又名,是宋代邵雍所作。
全诗如下:一去二三里,。
亭台六七座,。
刘绍棠曾在一课中提过这首诗。
这是一首,也称。
请你再背一首数字小诗12、读了《一去二三里》这首诗,我仿佛想到了有关花的成语:、、。
我还会想到赞美春天的诗句13、假如你看到孩子想折花,你会想到爱护花草树木的公益用语14、《咏鹅》全诗共四句,分别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15、《悯农》(春种一粒粟)这首诗作者李绅朝诗人。
一年级古诗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________。
答案:花落知多少。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________。
答案:此物最相思。
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李白的作品?A. 朝辞白帝彩云间B. 两个黄鹂鸣翠柳C. 春江潮水连海平答案:A2.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下一句是什么?A. 江枫渔火对愁眠B. 江水流春去欲尽C. 江上往来人答案:A3.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A. 唐朝B. 宋朝C. 明朝答案:A三、判断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正确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杜甫的诗句。
()答案:错误(此句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3. “床前明月光”是苏轼的诗句。
()答案:错误(此句出自李白的《静夜思》)四、连线题请将下列古诗的作者与作品进行正确匹配。
1. 李白A. 《春夜喜雨》2. 杜甫B. 《望庐山瀑布》3. 王维C. 《登鹳雀楼》4. 杜牧D. 《江雪》答案:1-B,2-A,3-C,4-D五、简答题1. 请简述《悯农》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案:《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同情和对粮食的珍惜。
2. 《春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语文一年级古诗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清照D. 苏轼2. 《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 以下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读音与现代汉语不同?A. 月B. 日C. 山D. 水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画龙点睛C. 背水一战D. 一箭双雕5. 以下哪首诗是王之涣的作品?A. 《登鹳雀楼》B. 《望庐山瀑布》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江雪》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风格豪放,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3.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是指月光照在床前的地面上。
()4. 诗人杜甫被尊称为“诗圣”。
()5. “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登鹳雀楼》的意境。
3. 请简述《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的景象。
4. 请简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所表达的情感。
5. 请简述《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描绘的景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静夜思》的主题思想,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请根据《登鹳雀楼》的意境,创作一幅山水画。
3. 请根据《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的景象,写一篇游记。
一年级古诗诵读试题1、《咏鹅》唐骆宾王:
,曲项
浮绿
2、《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
夜来声,落知?
3、《静夜思》唐李白:
举望明月,低思故乡。
4、《登鹳鹤楼》唐王之焕:
依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
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陵还,。
6、《村居》(清高鼎)
,拂堤杨柳醉春烟。
,忙趁纸鸢。
7、《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径深,树落未成阴。
入菜无处寻.
8、《风》唐李峤
解落秋,能二月
过尺浪,入竿斜。
内容:《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翻译时落实文言现象。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文章设事明理的方法。
一、学习情境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
二、知识导学
1、关于柳宗元其人: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关于柳宗元的文章: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代表作《封建论》。
寓言: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
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如《黔之驴》。
传记: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种树郭橐驼传》。
3.柳宗元的诗:幽峭疏淡,用功精细,苏轼认为柳诗在韦应物之上,说他的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也就是杨万里所说“句淡雅而味深长”。
代表作有《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
三、自主学习
1、识记下列加横线的字音:
郭橐驼(tuó)为观游(wéi)名我固当(dàng)窥伺效慕(sì)早实以蕃(fán)木寿且孳(zī)其莳若子(shì)好烦其令(hào)
勖尔植(xù)缫而绪(sāo)遂而鸡豚(tún)辍飧饔(sūn;yōng)
2、解释下列句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不知始名当初
②.驼业种树以……为业
③.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即或
④.凡植木之性方法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使……硕大
⑥.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
⑦.以子之道,移之官理代词,道
⑧.字而幼孩养育
⑨.故病且怠穷困
⑩.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以之为”,把……作
四、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