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12.我有一个梦想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解读《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领导者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我国编入中学教材,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解读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①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②,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
(①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
林肯,1809-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
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
1860年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
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林肯于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②解放黑奴宣言:林肯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
直到1865年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才正式宣布废除奴隶制。
从此,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自由,但实际上依然受到歧视。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演讲从一百年前林肯发布《解放黑奴宣言》起笔,一开始就为黑人民权运动、为这次集会申明最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向世人证明黑人民权运动的正义性。
演讲连用四个比喻,热烈讴歌了《宣言》的伟大历史意义,语言典雅华丽而又极具形象感,褒扬之情溢于言表。
宣言犹如光芒的灯塔,它的到来犹如黎明,是明喻,生动地描写了宣言给黑人带来的希望,带来的欢乐。
“不义之火”,是一个暗喻。
其本体是“不义”,喻体是“火”,用结构助词“之”把本体和喻体联结起来,组成偏正式结构的暗喻。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英文原版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意义和核心内容,并理解其中所表达的华盛顿、林肯等美国历史名人的重大意义。
2.分析探讨英文原版演讲的语言特点,理解演讲的语言韵律,学会运用英语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3.加深对美国民权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了解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转变,了解非裔美国人所面临的问题,并思考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社会矛盾和进步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1.教学内容授课篇章 : 英文原版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授课时间 : 2 课时授课内容 :谈论非裔美国人的现状概括美国历史名人的意义总结历史上的奋斗和“自由”概念介绍美国“信仰之路”的价值观2.教学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以“《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英文演讲为主要教学资料,通过对演讲中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对美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权运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理解演讲中后半部分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
同时,让学生们分析演讲的语言技巧和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组织讨论、课堂讲解、演讲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达到启发性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授课过程中,提出提纲,针对不同主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完成练习任务并做出总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在语言表达方面,可以邀请学生进行英文演讲展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准备一台投影仪或电视机,用来播放教材资料。
2.教材学习:教师先预习课程内容,多浏览演讲文本,并观看相关的视频。
3.辅助资料:提供一些裨益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电影片段、访谈节目、社会新闻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教师做一些预备工作,介绍使用的教材资料,向学生展示《我有一个梦想》的原版英文演讲,并简单介绍演讲的背景和演讲人马丁·路德·金的基本信息和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从小时候就在我的心里萌芽,并随着我成长而不断地涵盖更多的事物、更多的领域。
它鼓舞着我,给予我前行不止的力量,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成功的电影导演。
我想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出那些强大而真实的情感,带给观众心灵的触动,让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电影,是我最热爱的事物,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也是我最有天赋的领域之一。
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坚定地向前走,任何困难都会被摆平,任何挫折都会被我赢过。
我的成长故事与我的梦想密不可分。
从小我就喜欢看电影,喜欢在电影中寻找情感共鸣。
我对美术也很有天赋,从小学时我就已经开始画画,并获得了许多奖项。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表达通过画面来完成。
在高中时,我逐渐体会到,电影导演这个职业,是可以将这些天赋完美结合的一个绝佳平台。
它涵盖了情感,美术以及将这些元素汇总成一个整体的技能。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必须要做出一些努力。
首先,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电影制作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脚本创作、导演、摄影等等。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磨练自己,才能够打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其次,我需要不断地寻找机会,并积极地去挑战它们。
我相信,没有机遇对于一个人成长会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我会尽可能多地积攒经验,让自己在不断的挑战中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我的梦想,既有可能实现,也可能遥不可及。
但这从来就不是一段漫长道路的终点。
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只有在努力的路上,才能够不断进步,而后让梦想成为现实。
最后,我祈求自己能够不断努力,不断挑战,追逐自己的梦想。
并在这个道路上磨练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只要勇敢追求,那么,这个世界就一定会为你而改变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挑战和成长。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学习目标: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知识链接: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力桥梁;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鼓舞听众的情绪,争取听众的心理共鸣。
一、演讲词的特点:1、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
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是欢迎国宾,还是一般的友人聚会。
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
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
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
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5、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既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也就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二、写作背景: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
美国1861年的内战,虽然解放了黑奴,但美国的种族隔离仍然持续,尤其在南部,黑人不能入读白人学校、不能在招待白人的餐厅进食、不能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或必须让座给白人。
互动课堂
疑难妙句
1.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赏析】生动的比喻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
“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
自从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后,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尴尬,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来作比,形象且易为人们理解。
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赏析】了解每个比喻的具体含意,是阅读的任务之一,实际上这也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点。
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
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一个“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赏析】联系上下文,也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
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
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
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语段剖析
1.“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
【剖析】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言》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
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群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2.“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
【剖析】面对黑人的现状,针对“热心人”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足;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足;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足。
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又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
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
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3.“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因为我们深深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剖析】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
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
作者弛骋想象,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未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
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
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
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
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
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
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
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亦是不可战胜的。
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
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
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
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主旨探微
本文回顾历史,着眼现实,揭示黑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平等待遇,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同时提出要求——改造社会,改变现状,坚信光明胜利的到来。
对本文的主旨,你有什么看法?
文法览胜
1.语言艺术
这篇演讲辞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
“空头支票”等则形象地表现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文中华丽的词句、典雅的语言,为演讲锦上添花。
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2.内容方面
具有针对性、逻辑性和思想性。
顺应时代,代表大众的心声,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不敢讲,感情充沛,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