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13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3
2024年初中地理关于中国地理区域划分在我们广袤的祖国大地上,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地理区域。
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来说,了解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主要有四大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这个区域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比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气候方面,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同时,北方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像东北的重工业、京津唐的综合性工业都很发达。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气候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还盛产甘蔗、油菜等作物。
这里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突出,形成了众多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主要地形包括高原和盆地,像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气候干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不过,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著名的畜牧业基地有内蒙古草原、天山牧场等。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
主要地形是高原,也就是青藏高原,有着“世界屋脊”之称。
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这里的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像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就是重要的农业区。
青藏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等资源。
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优势。
北方地区的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生产规模较大;南方地区经济活跃,科技水平较高;西北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青藏地区则有着独特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区域划分的方式:1.行政区划;2.自然区划;3.经济区划。
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的意义:1.1月份0℃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9.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10.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11.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1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13.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中国地理分区示意图: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考重点中国地理与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及其分区中国地理概况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多样的地理特征。
中国地理可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位于中国国土的东部沿海地区。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沿海城市和现代化的工业基地。
同时,东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沿海渔业资源。
由于地势较低平,交通便利,东部地区也是中国的农业重要产区之一。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国土中部,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
中部地区既有沿海丘陵山地,也有湖泊、河流等水资源。
中部地区的地势相对较高,气候多样,既有亚热带气候,也有温带气候。
中部地区的农业以种植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也有发展工业和旅游业的潜力。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国土的西部边陲地区,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包括高山、高原、沙漠、草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由于地势的高低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气候也多样。
西部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边疆地区边疆地区是中国国土的边缘地带,包括内蒙古、广西、宁夏、山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有广袤的草原和沙漠。
边疆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因地域不同而差异较大。
边疆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如煤炭、石油、棉花等。
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中国地理分区有助于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和资源分布,指导区域发展和规划。
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也有所不同。
同时,地理分区也是学习中国地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
总结中国地理分区可粗略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
理解中国地理分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文化传统。
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中国的区域差异一、必背知识点1、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A、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
2、四大地理区域界线:①秦岭—淮河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气候②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降水或夏季风。
③青藏高原边缘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也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就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秦岭——淮河线:3.1、秦岭山脉东西走向,位于甘肃、陕西两省的南部,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
3.2、秦淮线的地理意义:(1)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6)是我国河流冬季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7)是耕地类型中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8)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9)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二、专题训练1.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环境描述不可信的是()A.北方地区的“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B.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不存在环境保护问题C.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草场退化严重、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扩大D.青藏地区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草场退化,生态脆弱2.区域地理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B.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C.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D.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气候 D.地形4.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①─B─南方地区 B.②─A─南方地区C.④─C─青藏地区 D.③─D─西北地区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6~8题。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专题十三中国四大地理区域1.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包括A、B、C三省。
(2)图中a是,b是,c是,d是(河流),e是(河流),f是河。
①是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的平原。
②是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答案】(1)黑龙江吉林辽宁(2)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辽三江辽中南工业基地2.读黄土高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山脉B是山脉C是D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a是省b是省c是d是省(2)①是河②是河③是河【答案】(1)阴山太行秦岭长城山西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2)黄汾渭3. 读北京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北京市与A省、B市相邻,背靠a山脉与b山脉。
【答案】河北天津燕山太行4.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下列地形的名称:A 山,B 平原,C 丘陵。
(2)填出矿产地的名称:①铁矿,②煤矿,③煤矿,④金矿。
(3)填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a 线,b 线,c 线。
(4)下列工业某地和工业中心的名称:工业基地:甲工业基地,乙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E ,F 。
(5)图中G点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盐场,试分析其形成条件。
(6)黄河流域的能源丰富,但不同河段的能源差异较大。
上游河段以为主;中游地区分布丰富,其中D省为我同的煤都,其能源从该省输往京津唐地区的最佳运输方式是;下游沿线附近有两大油田:⑤,⑥。
【答案】(1)六盘三江山东(2)鞍山鹤岗大同招远(3)京哈京沪陇海(4)辽中南重京津唐沈阳西安(5)长芦利于蒸发的天气、平坦的地形(6)水能煤炭输电中原胜利1.读长江中下游区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A海,西至B山脉。
(2)区域内河湖密布,其中b是,c是湖,d是湖。
(3)该区域交通便利,有①铁路、②铁路、③铁路、④与“黄金水道”a共同构成便捷的交通网。
(4)⑤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地,⑥是中国最大的城市,⑦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填图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1)四大区域名称:①为,②为,③为,④为。
(2)A线大致与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3)B线和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4)C线是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答案】(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400mm降水(或夏季风)(3)地形(4)秦岭—淮河气候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三、解题技巧:1、从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规律,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依据,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理解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
速记一、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我国降水的变化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我国地势的变化规律: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4、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4)传统民居建筑的差异: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东北房屋两层窗户,屋内有炕,用于取暖保暖;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散热。
二、四大地理分区1、划分依据: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分界线: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①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降水②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③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800mm气温、降水(或气候)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纽带作用——承东启西①以长江为轴线将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
②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优势:沿海地带——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③作用: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信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辐射作用——沟通南北①基础——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平在国内位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②动力——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
③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向北辐射。
④意义——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世界著名的沿河产业带:长江沿江地带、莱茵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
3、沿江地带的城市(P80中的图8.26)四大城市群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①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②工业: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金融:重要的金融中心④文化: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⑤商业:最大的商业中心⑥经济: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一.写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BC D西北地区:(特点:)地形:以、为主;资源:。
气候类型:农业:以为主(温带牧场:牧区、山地牧场:牧区);农业区:(属农业)平原、平原、走廊、山麓农作物:、、河流:多为河,河水来自,大多河流为性河流青藏地区:(特点:)地形:以、为主;资源:。
气候类型:农业:以为主(高原牧场:牧区、牧区)农业区:(谷地,谷地);农作物:河流:大江大河发源地南方地区:地形:以、、为主;资源:气候类型:,农业:耕地类型:,农作物:、、。
水网密布,发达作物熟制其他:屋顶坡度,墙体传统运输方式:;河流:大,长,无北方地区:地形:以、、为主;资源:、、气候类型:农业:耕地类型:,农作物:、、、、。
作物熟制:其他:屋顶坡度,墙体较;传统运输方式:。
河流:小,短,大,有。
西北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汛期(夏季,气温高),冬季断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东部外流河:水源来自(降雨),汛期(夏季,夏季风盛行),枯水期(冬春季节,冬季风盛行)南北方河流界线:P:秦岭——7:淮河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水能宝库(集中在河段);水道(沟通东西,联系南北,江海联运)治理:(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段(九曲回肠)措施:,黄河的忧患与治理:上游:,;中游:流,严重;下游:措施:中上游: 下游:,一。
写出1—5对应的气候类型:1 23. 4.5二.写出AB两条分界线代表的地理实物名称:A:B:三.气温分布特点:夏季:冬季:四.降水分布特点:时间上空间上:一写出数字1—7代表的河流名称:1. 、23.、4. 、5 、6 、7.二.上中下游的分界线E: F:G: H:三.黄河:发源于(T: );流经高原、高原、高原、平原,注入A();长江:发源于(Y: );流经高原、盆地、平原,注入C()珠江:发源于高原,注入D();M:()——N:()(京杭大运河)L: 平原(塞上江南)A B C D A: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温差大,降水少C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1.东亚:东亚是指亚洲东部的地理区域,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
东亚地区的主要特点有:(1)人口众多: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东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尤其是中国。
(2)经济发达:东亚地区以其龙头经济体中国的崛起而闻名,同时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较为发达的经济。
(3)文化多样:东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南亚:南亚是指亚洲南部的地理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家。
南亚地区的主要特点有:(1)人口众多: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印度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2)气候复杂多样: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等。
(3)贫富差距大:南亚地区虽然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如印度,但也存在严重的贫困问题。
3.欧洲:欧洲是一个位于北半球的地理区域,包括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
欧洲地区的主要特点有:(1)历史悠久:欧洲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许多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2)文化多元:欧洲地区由于历史上的相互交流和迁徙,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如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
(3)经济发达:欧洲地区有着发达的经济体系,许多国家在工业、科技、贸易和金融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4.非洲:非洲是一个地跨赤道的地理区域,包括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等国家。
非洲地区的主要特点有:(1)自然环境复杂:非洲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世界著名的大草原和沙漠。
(2)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非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些国家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如南非,而其他国家经济较为落后。
(3)民族文化丰富:非洲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和戏剧等。
以上是关于东亚、南亚、欧洲和非洲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特点和特色。
每个地理区域都有不同的人口、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这些特点和特色使得每个地理区域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复习练习(2017·潍坊中考)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2.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3.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①地区—中温带—干旱区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4.(2017·泰安中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的当地农事活动情况。
根据表中信息推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6~9月9月~次年6月主要农作物种植玉米生长与收割冬小麦生长与收割A.B.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C.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D.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2017·青岛中考)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甲地——电子工业B.乙地——种植业C.丙地——制糖工业D.丁地——畜牧业6.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7.(2017·东营中考)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②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017·临沂中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
结合图1和图2完成8~9题。
8.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9.图2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滑坡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10.(2017·邵阳中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复习练习(2017·潍坊中考)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1.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2.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3.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①地区—中温带—干旱区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4.(2017·泰安中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的当地农事活动情况.根据表中信息推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6~9月9月~次年6月主要农作物种植玉米生长与收割冬小麦生长与收割A.B.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C.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D.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2017·青岛中考)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5~6题.5.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甲地——电子工业B.乙地——种植业C.丙地——制糖工业D.丁地——畜牧业6.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7.(2017·东营中考)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②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017·临沂中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结合图1和图2完成8~9题.8.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9.图2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滑坡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10.(2017·邵阳中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11.(2017·保定中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图1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____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图中R河为________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________量最大的河流.(5)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部门)等地位突出.(6)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2所示的______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12.(2017·淄博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建立雄安新区.其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通过聚集科研院所和发展高新产业打造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为中国的又一“硅谷”.材料二北京地理位置图材料三雄安新区示意图(1)雄安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该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2)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请写出两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3)与长江相比图中①所示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有哪些?(不少于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位于北京的单位和部门:①高档汽车制造集团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③现代通信设备制造公司④国家外交部⑤中央电视台等最有可能从北京迁往雄安新区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5)请根据材料二从交通方面说明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福建某班级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图2是他们在微信群中的聊天记录.读图完成1~2题.1.图1中甲、乙两区域分界线附近山脉和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2.四位同学描述的特征与图1中的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A.小华—甲B.小明—乙C.小龙—丙D.小玲—丁(原创题)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 2017年中国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传统生活方式落后B.滥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C.黄土结构疏松裂隙多D.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4.“高原绿了农民富了”.结合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判断图示地貌类型与对应治理措施组合错误的是( )A.甲平整地(塬顶地带)——种植优质牧草等B.乙缓坡地(塬顶与陡坡间的过渡带)——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等C.丙陡坡地(山腰地带)——种植水稻、玉米和小麦等D.丁坡脚地(山脚地带)——建挡土坝、护坡坝等(2017·广东模拟)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越接近1越为合理.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住房到工作单位)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6.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把大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7.(原创题)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最近我国都在抵制韩国商品其原因是韩国允许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韩国中国、俄罗斯等的国家安全都受到极大的威胁它既能拦截导弹又能监控2 000公里内的范围.(1)据图甲了解我国________地区、华北地区、甚至江淮地区都在“萨德”的覆盖下我们要齐心协力抵制韩货理智爱国学业为重.(2)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______.A.A——日本海B.B——俄罗斯C.C——朝鲜D.D——大西洋(3)下列关于B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是我国邻国中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B.是我国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C.与我国陆上有三处相接壤D.资源丰富农业工业发达(4)根据图乙中信息概括归纳山河分布大势:____________.(5)图乙中关于①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C.人口稠密热量充足D.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多(6)图乙中②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A.太阳能丰富B.水能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D.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8.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下面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活动小组自东向西的旅途中首先穿越了________山脉.(2)旅行中活动小组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亲眼看到了这里特有的传统民居________听到了陕北民歌信天游感受到了浓郁的“____________”.(3)活动小组将搜集到的数据绘成曲线图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黄河径流量和泥沙量有两段同时增加最快的河段集中在黄河______游说明本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请结合提供的延安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暑假里活动小组随“红色之旅”旅行团到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密与他们想象的有很大反差.你知道当地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措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1.对下面两区域分界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线是我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B.此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C.此线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体一致D.此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读图完成2~3题.2.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3.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回答4~5题.4.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酸雨C.气候变暖D.水土流失5.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不利的活动是( )A.在①处营造防护林B.在②处(缓坡)兴修梯田C.在③处打坝淤地D.在④处(陡坡)开垦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A 2.D 3.A 4.C 5.C 6.C 7.D 8.D 9.C 10.B11.(1)秦岭(2)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递减)(或东南多西北少) (3)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陡坡地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4)黄河含沙(5)煤炭工业(或钢铁工业) (6)窑洞12.(1)冀旱地(2)故宫、颐和园(3)有结冰期含沙量高. (4)①③(5)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模拟原创1.B 2.B 3.B 4.C 5.B 6.C7.(1)东北(2)D (3)A (4)山环水绕(5)C (6)D8.(1)太行(2)窑洞黄土风情(3)中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4)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等.要题加练1.D 2.D 3.B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