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455.56 KB
- 文档页数:3
聚焦肿瘤安宁疗护,坚守生命尊严谢幕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一种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相关数据信息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8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285.91/10万,平均每6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较为沉重的负担,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癌症负担呈现出逐渐上涨的发展趋势。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由于长时间受到失眠、便秘和疼痛等相关症状的困扰,患者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此针对安宁疗护具有更高的需求。
安宁疗护是一种系统且科学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身体、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助力肿瘤患者可以安详平静且具有尊严的离开人世。
一、安宁疗护的概念关于安宁疗护,源自于英国的临终关怀,国际临终关怀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临终关怀源自西西里·桑德斯博士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所创建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
这是现代临终关怀事业起始的重要标志,主要是为了保证因患有重症而无法有效治愈的患者可以安宁且有尊严的面对死亡。
在我国,针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禁忌,而临终关怀中的“临终”二字所指向的正是死亡,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此的接受程度,相应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在香港,将临终关怀称之为“善终服务”。
在台湾,将临终关怀称之为“安宁疗护”。
而后,众多专业人士从公众接受程度方面进行考虑,统一将其称之为“安宁疗护”。
二、安宁疗护在肿瘤疾病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首先,安宁疗护的意义体现于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核心理念为对人的价值予以尊重。
对于安宁疗护,指的是针对临终前及其治疗无希望的晚期癌症患者不对痛苦且无效的治疗方法予以依赖,而是将主要工作集中于合理的心理关怀等相关护理措施,以最大化减轻患者所承受的身心痛苦,使得患者能够以更为平静的心态面对死亡,确保患者没有遗憾,家属无愧于心。
其次,安宁疗护与辩证唯物主义生死观相应的要求相符合。
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意义。
方法:对不能治愈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的一段时间内实施积极的身心整体护理。
结果:工作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
结论:癌症晚期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悉心照顾下最终都平静、安宁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刻。
标签:恶性肿瘤;晚期;临终关怀随着全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国家对民生工程的重视,住院可以报销,越来越多的肿瘤晚期患者在医院就医,所以恶性肿瘤晚期亦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
而临床的临终关怀是针对患者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心理和情感等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关怀的医疗护理服务,对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将在笔者所在科近三年来实施的临床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心理护理1.1心理疏导临终患者多是失去治疗价值或是目前尚无良好治疗方法的肿瘤晚期患者,这些患者处于疾病末期,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复杂,随着病情变化,患者不但要忍受着来自躯体的各种痛苦,还要承受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因此,临终患者均有忧郁、恐惧、焦虑、绝望心理交织在一起,对此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撑尤为重要。
因此护士应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加强巡视的次数,对患者的各种疑问予以解答。
同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1.2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是指治疗者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效应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利用治疗者的权威使患者接受治疗者的观念,从而解除心理压力和负担,使症状得以减轻,如抚摸,护士适当地轻轻地抚摸临终患者额头,轻轻地握着患者的手,常常会使患者感到温暖、舒适和安全感,暗示疗法有时比语言更有效。
1.3死亡教育当患者病情危重,接受死亡的现实时,护理人员应创造祥和的气氛,帮助患者认识到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规律,认识到死亡是摆脱痛苦折磨、实现人生完善的结局,使患者安详的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
1.4家属的心理护理家属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变化。
随着临终关怀的深入发展,对临终患者家属关怀现已成为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终患者家属不仅要承担治疗的经济负担,还要承担照顾患者,即将痛失亲人的心理压力,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及时地与家属做好交谈与沟通,适时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正确引导他们对死亡正确的认识,提醒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情绪,并指导家属做好一些生活护理,让患者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能感受到温暖。
肿瘤科病人家属临终关怀的技巧在肿瘤科,病人家属的临终关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支持和关怀可以给病人带去安慰,缓解他们的痛苦,并在最后的时刻给予他们所需的陪伴。
以下是一些技巧,可以帮助肿瘤科病人家属提供有效的临终关怀。
1. 鼓励沟通与病人进行真诚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家属应该鼓励病人表达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烦恼和担忧。
他们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和温馨的环境,让病人知道他们的感受被尊重和理解。
2. 提供情感支持病人在临终阶段可能经历各种情绪,如恐惧、焦虑和悲伤。
家属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情感支持,通过鼓励他们倾诉心声,提供鼓励和安慰。
有时,只是给予一个温暖的微笑或轻拍病人的手,也可以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爱护。
3. 尊重个人选择在临终关怀中,尊重病人的个人选择至关重要。
家属应该尊重病人对医疗护理、疼痛管理和生活决策等方面的需求和意见。
他们应该与病人一起制定医疗计划,并确保其个人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执行。
4. 提供舒适的环境病人在临终阶段可能需要额外的关怀和照料。
家属可以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确保他们的身心得到照顾。
这可能包括调整床位、提供柔软的床上用品和枕头,以及保持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5. 提供疼痛缓解疼痛是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常见的问题之一。
家属可以与医疗团队合作,确保病人得到适当的疼痛管理。
他们可以帮助病人记录疼痛的程度和特点,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疼痛管理方案。
6. 提供饮食和营养支持在临终阶段,病人可能会失去食欲或无法进食。
家属可以与病人一起讨论饮食偏好,并与医生和营养师合作,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这可能包括提供易于消化和吞咽的食物,或通过其他方式补充营养。
7. 组织家庭支持病人在临终阶段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陪伴。
家属可以帮助组织家庭成员的轮换照料,确保病人任何时候都有亲人在身边。
他们可以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病人的护理。
8. 接受丧亲辅导临终关怀之后,家属可能会面临丧亲的辅导需求。
肿瘤末期病人的安宁疗护“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医学发展至当下,晚期肿瘤仍然是难以治愈的疾病。
如何缓解患者生命终末期的身心煎熬?患者以何种状态面对终将到来的结果?在安宁疗护病房,这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必须研究的内容:一身体方面为了让病人的身体稍微舒适一些,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导致不舒适的几个问题:疼痛:眼见亲友处于弥留之际已经让我们肝肠寸断,但一想到他们身体经受的疼痛则更让人痛不欲生。
虽然并非每一位病人都会感觉疼痛,但一旦他们感觉疼痛,我们就应该尽力帮他们减轻疼痛。
如果药物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疼痛,则不必过多考虑药物依赖或滥用等可能存在的长期影响。
同时,请不要过度担心医生所开具止痛药的副作用。
因为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帮助病人避免疼痛,其次才是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至于剧烈疼痛则没有太多办法。
所以,尽量确保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
如果疼痛实在无法缓解,一定要马上要求护士和医生安排疼痛治疗专家进行会诊。
此外,长期忍受剧烈疼痛很容易拖垮病人。
由于疼痛会导致情绪状态恶化,所以病人常常会变得易怒和暴躁。
虽然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仍然会影响病人和亲友的情感沟通,也会导致亲友难以为病人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呼吸: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是病人在弥留之际的常见症状。
呼吸的费力难免会影响病人和亲友的沟通交流。
因此,可以尝试摇起床头、打开窗子、使用雾化器或者用风扇循环室内空气,有时也可以依据医嘱使用呼吸机。
在最后一刻,病人常常会在呼吸时发出一些杂音,这实在是因为喉咙中的液体和喉部肌肉的松弛而引发的。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让病人侧躺,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
有必要了解的是,固然这种杂音大概会困扰陪护人员,但并不会困扰病人。
皮肤:皮肤问题往往会使病人非常困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和脆弱,因此,护理老人的皮肤显得非常必要。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疼痛缓解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晚期癌症患者往往面临着剧烈的身体疼痛和精神上的困扰。
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患者细致入微的临终关怀,并采取措施缓解其疼痛,以让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安宁,平静地度过他们最后的日子。
本文将深入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方法和有效的疼痛缓解手段。
一、提供心理支持晚期癌症患者不仅面临生命垂危,还可能经历强大的精神压力和情感困扰。
在这个阶段,提供心理支持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应积极倾听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并给予理解和同情。
他们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启动对话,帮助患者释放内心压力,并鼓励他们分享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此外,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恐惧,因此亲人的陪伴也非常重要。
做好陪护工作,让患者感受到爱和关怀,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
二、维持身体舒适晚期癌症患者通常会经历剧烈的疼痛和不适。
为了提供最佳临终关怀,医护人员需要尽力确保患者在生活的最后阶段能够获得身体上的舒适。
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清洁和调整床位以及使用软垫等方法来减少压力损伤。
此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也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身体上的疼痛。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和用药方式,并密切监测其反应。
三、提供营养支持晚期癌症患者往往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问题。
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需要提供适当的饮食安排,并根据患者的喜好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此外,他们还可以探索一些与患者食物相关的方法来增加其食欲,例如选用色彩丰富且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在这个过程中,关注患者对进食过程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断地和患者交流并予以鼓励。
四、提供安宁环境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音乐疗法和轻柔而温馨的声音都可以带来平静与放松,有助于减轻焦虑和痛苦。
同时,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减少任何可能引起不适或产生干扰的因素,并确保房间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临终病人安宁疗护内容一舒适护理(二)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病人不愉快程度的护理过程。
舒适护理是陪伴度过临终期的最佳方式。
采取以生活护理和临终护理为主,治疗为辅的医疗措施O1、安详舒适环境在科室设立临终关怀病房,单人间,使病人在拥有自我尊严中去迎接死亡。
房间布置舒适,家庭式装饰,将鲜花、慰问卡放在病人易看见的地方,抢救仪器设备放在不易看见的地方,保持室内安静、整洁,鼓励亲人陪伴,增加安全感,减轻孤独感,让病人在一个舒适的“家”中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时刻。
2、注重心理护理针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护理人员通过谈心、暗示等心理疗法缓解与疏导病人的情绪。
主动关心、理解尊重病人,当病人询问病情和预后时,护士应与医生沟通,并判断其心理承受能力,选择适当方式告知其真实病情。
病人有愤怒、怨恨情绪时让其表达出来,护士多与病人交流, 谅解和宽容病人,了解引起病人内心悲痛的原因,帮着病人减轻悲痛。
忧郁期让病人适度发泄哀伤情绪,护士静静地陪着他,握握他的手,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他,给病人提供精神支持。
尊重濒死病人的权利、习惯、嗜好和宗教信仰,在做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护理操作时征求病人同意,并用屏风遮挡,尽量少暴露病人,操作规范,动作轻柔,安排不受干扰的探访。
维持其隐私,让其神圣有尊严地死去。
3、舒适的护理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心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通过对病人准确评估,找到影响病人的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与病人和家属进行交流。
了解病人的愿望和需求,帮助病人从复杂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加强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卧位舒适,适当保暖。
应用音乐疗法和教会病人应用放松法、想象法减轻疼痛,镇静剂缓解疼痛,使病人获得心理与躯体的舒适”。
4、以兴趣刺激兴奋大脑,提高抗病能力用良好的言行与病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肯定病人的生平成绩。
舒适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舒适护理在肺癌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舒适护理的理念与原则、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减轻疼痛和焦虑方面的效果以及在促进康复和延长生存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表明,舒适护理对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延长生存期。
舒适护理在肺癌护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患者长期康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策略。
【关键词】舒适护理、肺癌、临床效果、疼痛、焦虑、生活质量、康复、生存期、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护理中,医护人员往往更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而舒适护理则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通过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减轻病痛和焦虑,提升生活质量。
研究舒适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舒适护理的理念与原则,探讨其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实施舒适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舒适护理在减轻疼痛和焦虑方面的效果,探讨其对肺癌患者的具体作用。
探讨舒适护理在促进康复和延长生存期方面的作用,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总结舒适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肺癌护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
2. 正文2.1 舒适护理的理念与原则舒适护理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和病人的整体需求。
晚期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
晚期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过程非常辛苦,也会给病人的亲友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对于礼遇晚期肿瘤病人来说,临终关怀非常关键。
临终关怀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护理,旨在改善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它不仅关注病人的身体需求,还包括心理、社会和宗教上的需求。
临终关怀通常由一支专业的护理团队负责,包括医生、护士、社工和心理医生等。
1. 确保病人感到舒适。
晚期肿瘤病人通常会经历疼痛、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
医护人员应积极处理症状,使用适当的药物缓解疼痛和不适。
2. 给予心理支持。
晚期肿瘤病人往往会经历焦虑、抑郁和情绪低落等问题。
医护人员应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尽力提供支持和安慰,或者推荐病人去看心理医生。
3. 与病人有效沟通。
晚期肿瘤病人可能需要与医护人员、家人和朋友沟通,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医护人员应倾听病人的意见和需求,并与他们建立信任和紧密的联系。
4. 重视家人的需求。
晚期肿瘤病人的家人经常需要陪伴和支持病人,而这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医护人员应该关注家人的情况,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5. 尊重病人的宗教和文化背景。
晚期肿瘤病人的宗教和文化背景通常会影响他们的看法和决策。
医护人员应该尊重病人的宗教和文化背景,并承认他们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临终关怀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努力为晚期肿瘤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和支持。
我们应该积极处理病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尊重病人的意愿和需求。
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措施有哪些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当治疗已经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临终关怀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临终关怀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的全方位照顾,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有尊严、安详地度过。
那么,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措施都有哪些呢?首先,疼痛管理是重中之重。
肿瘤晚期患者常常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疼痛,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更对心理造成巨大的折磨。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
可能会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同时结合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镇痛药等,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确保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又不过度用药导致副作用。
心理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患者往往会经历恐惧、焦虑、绝望等复杂的情绪。
心理医生和志愿者会定期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通过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帮助他们正视死亡,减轻心理负担。
家人的陪伴和关爱同样至关重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依靠,增强他们面对死亡的勇气。
舒适的护理环境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病房要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
床铺要柔软舒适,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提供柔软的靠垫和枕头,让患者能够找到最舒适的体位。
营养支持对于肿瘤晚期患者也非常关键。
由于疾病的消耗和治疗的影响,患者的食欲往往不佳,身体消瘦。
营养师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偏好,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可能会通过口服、鼻饲或者静脉输注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同时,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尽量提高患者的食欲。
在症状控制方面,除了疼痛,还包括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便秘等常见症状的处理。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吸氧、使用平喘药物等方式缓解症状。
恶心呕吐的患者可以给予止吐药物,并调整饮食结构。
·健康护理·109临终关怀,如何让晚期癌症患者是同义词。
临终关怀为现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也为当前社会需求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临终关怀从出现到现在仅仅经历了二三十年时间。
2.临终关怀的内容有什么?第一、身体关怀。
经过院内医护人员和家属照料,减轻患者自身的病痛感,在此同时配合健康的饮食,提升患者的机体能量。
第二、心理关怀通过帮助患者创建临终理念,进而减轻其内心焦躁、恐惧、不安、埋怨、牵挂等不良心理,令其能够以安心和关心的态度,对于死终关怀小组为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
所以说,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监督和协助。
该团队主要成员包含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营养师等。
在开展临终关怀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任何疑问均可以联系临终关怀小组成员。
第五,丧亲关怀。
倘若患者离开人世,临终关怀小组成员也会陪同家属帮助其顺利度过这个悲痛的过程。
这些成员主要由专业顾问志愿者构成。
4.怎样对临终者开展心理护理?要想做好临终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院内医务人员应当积极分析患者当前的心理状况,结合差异(下转第106页)服用一些适合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在家中要准备好一些冠心病急救药,防止突发情况的出现,如西药硝酸甘油和消心痛等药物。
中成药也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这一类药物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病症,如麝香保心丸和速效救心丸等。
如果患者频繁地出现心绞痛,家人需要尽量让其有效的休息和放松,与此同时还要与医院保持联系,将患者快速地送入医院对其进行及时救治。
总而言之,对于冠心病和心绞痛这一些病症来说,对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这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和疼痛。
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医护人员可以适当地对病人进行与冠心病护理知识相关的一些宣传和告知。
患者家属也要注意给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患者要少量多餐,不适宜过度饱腹,并严禁烟酒。
(1)休息:患者在冠心病发作时,要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护患者的休息环境,保证环境质量。
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李红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2.059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10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约600 700万。
在我国每年新增癌症人数约16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约130万[1]。
临终关怀中60%是癌症患者,因此,癌症患者已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2]。
最早有学者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新鲜、条件舒适、环境清洁安静,形成了早期舒适护理的萌芽。
1995年Kolcaba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3]。
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舒适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4]。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是一种特殊的作者单位:221005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李红:女,本科在读,主管护师卫生保健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5]。
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融入舒适护理,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充满温暖的氛围中安详、平和、舒适、尊严、无憾无怨地离开人世[6]。
这就使得护理本身应当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舒适和感受的满意度。
1生理舒适1.1环境舒适给患者提供单间或双人间的病房,要宽敞明亮,保持病室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18 22ħ,湿度保持在50% 60%,可根据患者的喜好进行布置,如摆放花草、照片,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要考虑人性的要求和尊重患者的隐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允许家属陪伴,指导并允许家属参与一些护理患者的工作,病房应配备电视、沙发、卫生间,使患者有家的感觉[7]。
Cameron[8]指出,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特别对于住院患者,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独处能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以舒缓疗护为主要原则。
就是对晚期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不再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主,而以对患者的全面照顾为主,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临终时的尊严与价值。
2、全方位服务原则。
主要包括对临终前的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顾与关心,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人道主义原则。
对临终前的患者奉献更多的爱心、同情与理解,尊重他们的权利与尊严,这就包括尊重他们选择安乐活或死亡时安乐状态的权利。
二、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细节:首先,我们要知道临终关怀是做什么的,他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为晚期肿瘤患者在其生命的最后数周或数月中,创造一个舒适安宁的休养环境。
(2)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思,允许患者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患者和家属参与医疗、护理计划的制定。
(3)采取积极的姑息性治疗和支持疗法,缓解症状,消除痛苦,给患者最大的关怀和支持。
(4)帮助患者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而平静地死去,并始终保持患者的尊严。
(5)对家属忧伤的安抚和关心,帮助其家庭正常生活的恢复。
三、肝癌晚期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包括:1. 恐惧心理,2. 自卑心理,3.求生心理,4.愤怒心理,5.侥幸心理,6.抑郁心理,7.认可心理四、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对策肝癌晚期患者基本需求包括维持生命、解除痛苦,直至无痛苦地逝去。
临终关怀在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基础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1、心理治疗与护理2、药物治疗与护理据统计,癌性疼痛在肝癌晚期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生率为87%。
临终前的患者最痛苦的是疼痛,它可以改变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从而出现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甚至加重病情。
因此解决疼痛问题对于肝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终前的关怀治疗影响很大。
对临终前的患者应尽量控制疼痛,避免患者在疼痛中死亡。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十分重要。
这能给他们灰暗的生命照入一束阳光,让他们在这时间的最后能感受到温暖。
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样本病例的选择范围在在我院肿瘤科病房区,笔者抽选了30例临终癌症患者作为样本病例,采用统计学随机分组方法将这30例样本病例划分为两个研究小组,设置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护理过程中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以便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形成对比,突显安宁疗护的应用效果。
结果:采用VAS评分法与KPS评分法对患者的癌性疼痛和生活质量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其中研究组患者的癌性疼痛情况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
结论:相较于常规的临床护理,安宁疗护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效果,可有效安抚患者的不安情绪,缓解患者的癌性疼痛,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关键词:安宁疗护;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护理效果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下,不少人面临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不规律的作息习惯降低了人们的健康程度,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包括肿瘤。
肿瘤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这类新生物会夺去机体内的营养物质,不断的克隆复制,如果不及时切除治疗,最终会侵害机体内的其他组织、脏器等,直接威胁机体的生命健康。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医疗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各种肿瘤的治疗正在不断的攻克难题。
考虑到临终癌症患者承受的痛苦较大,除了要应用科学的医疗手段外,还要予以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那么如何借助护理手段,减轻临终癌症患者的痛苦,还需在后续的护理中积极探索。
本文以安宁疗护为例,为了探究其护理效果,对选取的30例临终癌症患者进行了调查和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了进行本次研究,笔者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肿瘤科接诊的癌症患者群体中选取了30例样本病例,采用统计学随机分组方法将这30例样本病例划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标注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患者临终关怀中的价值。
方法:择取本院于2022年6月—2023年5月内收治的老年晚期疾病患者60例,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评定两组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和死亡认知程度。
结果:观察组负面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认知接受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对老年晚期需临终关怀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模式,可稳定不良情绪,提高死亡接受度。
【关键词】临终关怀;舒适护理;不良情绪;护理效果目前以老龄化进程推进,老年晚期疾病患者多采用综合治疗,在干预中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升生活质量,让患者在对抗疾病中稳定和舒适的度过最后旅程,因老年患者多存在较多的基础病症,因此在临近死亡时,容易因自身病症或者不良心态导致痛苦加重[1]。
根据研究统计,老年晚期疾病患者出现应激反应或者心理障碍的占比较高,均存在恐惧死亡和逃避死亡的情况。
所以对此类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模式,十分关键。
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2022年6月—2023年5月内收治的老年晚期疾病患者60例,评定舒适护理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以2022年6月—2023年5月为研究年份,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晚期疾病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74—92岁,均值(82.16±0.84)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72—92岁,均值(81.06±0.94)岁;两组基本信息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包含病情记录,遵医嘱对症干预和生活指导。
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①强化人文关怀,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定期为患者翻身和清洁皮肤;②依据WHO的止痛疗法按时用药,对于中/轻度疼痛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减轻疼痛。
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李红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2.059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10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约600 700万。
在我国每年新增癌症人数约16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约130万[1]。
临终关怀中60%是癌症患者,因此,癌症患者已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2]。
最早有学者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新鲜、条件舒适、环境清洁安静,形成了早期舒适护理的萌芽。
1995年Kolcaba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3]。
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舒适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4]。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是一种特殊的作者单位:221005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李红:女,本科在读,主管护师卫生保健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5]。
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融入舒适护理,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充满温暖的氛围中安详、平和、舒适、尊严、无憾无怨地离开人世[6]。
这就使得护理本身应当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舒适和感受的满意度。
1生理舒适1.1环境舒适给患者提供单间或双人间的病房,要宽敞明亮,保持病室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18 22ħ,湿度保持在50% 60%,可根据患者的喜好进行布置,如摆放花草、照片,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要考虑人性的要求和尊重患者的隐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允许家属陪伴,指导并允许家属参与一些护理患者的工作,病房应配备电视、沙发、卫生间,使患者有家的感觉[7]。
Cameron[8]指出,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特别对于住院患者,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独处能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6]吴卓娟,杨燕宁,蒋洪燕.手语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35-136.[7]宋磊艳.实现良好护患沟通的基本理念与方法[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18-19.[8]刘煊.浅谈PAC相互作用理论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6):69-72.[9]林兴凤,肖合存,厉淑荣,等.开展护患沟通情景演示培训的组织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41-42.[10]袁晓玲,赵爱平.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10):91-93.[11]黄丽红.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认知现状及实施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8(22):2087-2088.[12]刘均娥.认识阻断沟通的行为促进有效的护患沟通[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8):8-10.[13]卢珊蓉.浅谈建立有效医患沟通的现实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82-83.[14]Treece PD.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bout the end of life[J].AACN Adv Crib Care,2007,18(4):406-414.[15]蔡文智,邓凌,鱼敏.医务人员遭受医院暴力先兆经历的访谈[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04-407.[16]吴亚琼,杨林.一起因告知不详引起医疗诉讼的分析和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8-60.[17]刘鑫.护患沟通障碍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7):19-20.[18]王锦帆主编.医患沟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42.[19]陈春燕,王剑云,晏姨薇.有效减少藏族地区濒死病人护患纠纷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48-49.[20]吴清香,彭卫群,王琦.深圳市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组织承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7-10.[21]于德志.实现公立医院改革突破的关键措施之我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41-645.[22]王亚棠.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12-13.[23]郝模,孙梅,马宁,等.反思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分配制度存在的三大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19-20.[24]张玉勤.急诊科护士长防范护患纠纷的做法及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57-58.[25]张俊娥,刘宇.面对面协商:一个有效解决冲突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25-1027.[26]陈竺.医患双方是利益共同体[N].人民日报,2009-12-10(8).(收稿日期:2012-05-20)(本文编辑肖向莉)1.2疼痛的舒适护理晚期癌症患者中31% 9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9,1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缓解或控制疼痛是护理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内容之一。
护士要正确遵循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使用原则,对疼痛进行有效的干预。
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做好镇痛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对止痛药物“成瘾性”的恐惧,口服、按时、按阶梯给药,注重个体化和具体细节。
同时运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模式(包括理疗、热疗、按摩、经皮电刺激等)、认知模式(包括注意力分散疗法、放松疗法、认知行为训练等)、介入模式(包括外周神经阻滞、椎管内用药、神经损毁、脊髓电刺激等)[11]。
在应用止痛措施的同时注意观察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谵妄、镇静、呼吸抑制等)的观察和处理,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使癌痛得到控制,提高肿瘤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生存质量。
1.3饮食的舒适护理由于恶性肿瘤对营养的消耗,晚期肿瘤患者大都存在营养不良,放化疗的副作用也可致食欲下降造成营养失调,导致消瘦、无力、贫血、水肿、低蛋白血症。
鼓励患者进食,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可改进烹饪技术和方法提高食欲,随时调配食谱,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进食时保持精神愉悦,有充足的进食时间,易于消化吸收[12]。
对于昏迷或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进行鼻饲或胃肠造口营养支持,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必要时行肠外营养支持。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1.4皮肤的舒适护理患者因体质虚弱、长期卧床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应保持床铺柔软、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常给予擦浴、洗头,动作要轻柔,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协助采取舒适的体位,给予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穿棉质柔软的衣服并定时更换,如有污染、异味及时更换。
对留置导管的患者加强导管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5睡眠的舒适护理造成肿瘤患者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威胁生命的疾病和痛苦往往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13]。
要解决失眠不仅靠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自己的配合和努力。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意睡前饮食。
晚餐要适量,不宜过饱或饥饿,不宜吃刺激性食物,不宜饮用对大脑兴奋的饮料。
(2)消除不良心态,做好心理调节。
(3)改善睡眠环境,保持环境安静、光线幽暗、被褥柔软舒适,采取正确卧位,尽量减少夜间操作,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积极预防不能耐受的疼痛或不适。
疼痛往往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因素,根据疼痛的原因、部位和性质采取多种镇痛方法。
(5)积极治疗引起失眠的其他疾病,如咳嗽、呕吐等。
合理安排并调整作息时间,采取舒适卧位,建立适合疾病治疗的生活规律[14]。
2心理舒适2.1患者的心理舒适晚期肿瘤患者大多存在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信息缺乏等都会造成焦虑和恐惧情绪,人格特征、病情、家庭与社会支持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15]。
因此,患者的心理舒适显现的格外重要。
(1)注意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6]。
护士着装仪表规范,服务热情,技术熟练,给患者信任感和安全感。
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生活习惯、病情等,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2)有学者提出临终患者出现5个心理阶段。
有些人表现为焦虑、烦恼、不配合治疗,而有些人因担心疾病的预后,表现为抑郁、悲观、恐惧。
根据不同的心理时期,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患者,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正视现实。
(3)尊重临终患者的权利和人格,不论患者清醒与否,护理工作都要一丝不苟,使患者感受到受尊重、不被抛弃[17]。
(4)帮助患者接受现实,进行死亡教育,包括对患者和家属的死亡教育。
改变对待死亡的态度,建立起对待死亡和生命的正确认识,帮助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18]。
2.2家属的心理舒适对家属的支持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做好患者心理舒适的同时,指导家属从身心两方面照顾患者,家属的言行、情感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及病情的变化。
对于每天面对患者的家属来说,不得不把自己的生理心理需求放在第2位,护理人员要关注家属的情绪,帮助家属缓解过度的身心压力,以平静和理性的方式协助患者与自己相适应,调适因生死离别所引发的悲伤情绪[19]。
经常与家属沟通,掌握其心理变化并进行安慰,帮助分析、认识患者死亡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对家属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供咨询和建议,从而使家属情绪得到有效的抚慰,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在精神和情感上给予患者支持[20]。
在患者离世后给予家属关心和支持,鼓励其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阴影,重新面对生活。
3社会舒适护士是社会舒适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协调患者与患者、患者与亲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帮助建立支持型家庭环境,调整患者与亲属之间的情感表达方式,指导患者亲属给予患者鼓励、经济支持和精心照料,安排乐观患者用亲身经历去鼓励和影响其他患者,避免负性效应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为患者寻求精神、情感、经济上的支持[21]。
患者长期因病痛折磨及经济等原因,精神负担重,热切需要社会支持。
因此,应尽可能开展可行的活动,如工休座谈会、联谊会、癌友会等,营造一个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氛围,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22],得到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使患者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的人。
4灵魂舒适灵魂舒适是指宗教信仰方面给患者带来的舒适,医院也呼吁加强对临终患者的宗教信仰的支持[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