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全)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7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01课程概述与目标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计算机知识体系课程背景与意义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对于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个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通过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知识体系。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方法。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调试及基本维护;具备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计算机硬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组装步骤、注意事项及调试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调试介绍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基本维护讲解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课程内容与结构02计算机硬件组装负责执行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 )提供插槽和接口,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主板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保障计算机快速运行。
内存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处理图形数据,将其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信号。
显卡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源组装步骤1. 安装CPU及散热器。
2. 安装内存条。
3.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
4.连接电源、硬盘、显卡等设备。
5.连接机箱前面板上的开关、指示灯等。
注意事项 1. 防止静电对硬件造成损害。
2. 确保所有设备连接正确且牢固。
3. 在组装过程中避免对硬件造成物理损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一篇: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是指将各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完成整台计算机的搭建。
相对于购买品牌机,组装计算机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和可扩展性,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配置。
下面就是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帮助你了解组装所需要的零部件和注意事项。
一、所需零部件1.主板:计算机各个零部件的核心,主板的型号与CPU 和内存的类型有关。
2.CPU: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控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按照主板的型号选择对应的CPU。
3.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视频的显示,提供游戏和多媒体软件的硬件加速。
4.内存:计算机的短期存储空间,应根据主板的规格选择相应的速度和容量。
5.硬盘:计算机的长期存储空间,可依据需求选择大容量机械硬盘或高速固态硬盘。
6.电源:提供计算机各个部件所需的电力,应注意功率和接口标准。
7.机箱:保护和固定计算机内部部件,可根据喜好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机箱。
8.散热器:维护CPU的温度,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应根据CPU的类型和整体配置选择。
9.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外设:可根据需求和预算自选。
二、组装流程1.安装主板: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连接主板电源和前置接口线,插入CPU和内存。
2.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的对应卡槽,固定在机箱内,连接电源和显示器。
3.连接硬盘:将硬盘固定在机箱内,连接SATA数据线和电源线。
4.连接电源:将电源固定在机箱底部或后方,连接主板和各个部件所需的电源线。
5.安装散热器:将散热器和CPU插座对应,固定在主板上。
6.接线整理:整理主板、电源和各个零部件的接口线,保证内部布线整洁明了。
7.开机测试:连接电源和显示器,启动计算机进行测试,检查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三、注意事项1.预算: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相应的配件,不要追求无谓的高配置。
2.合适的主板及配件:计算机组装的成功与否与主板及其他部件的兼容性有直接关系,选购时应注意不同配件之间的规格、接口和功率等参数。
一、名词解释1.BIOS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也叫个人计算机、PC或电脑,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
2.接口指同一计算机不同功能之间的通信规则.3.DIYDIY是英文Do It Yourseif的缩写,可译为自己动手做,意指“自动的”。
4.外部接口指主机箱前后面板上与其它外部设备连接的一些接口。
5.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上交往中形成的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体现为礼貌、礼节、礼仪等形式。
6.主频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在单核时代它是决定CPU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一般以MHz和GHz 为单位,如Phenom II X4 965主频是3。
4GHz。
7.外频外频是指主办的工作频率,单位是MHz。
8.插件是指随着IE浏览器的启动自动执行的程序。
9.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通过自身复制传染或运行对计算机系统起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10.双通道所谓双通道,就是芯片组可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
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依附于两个独立运行并行工作的内存控制器下。
11.显卡显卡又称为视频卡、视频适配器、图形卡、图形适配器和显示适配器等。
用于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出的影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识别的格式,再送至显示器形成图像。
它是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2.高速缓存英文名称为Cache,是位于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一种规模较小但是速度很快的存储器,CPU 可直接对其访问,通常由SRAM组成。
13.平板电脑英文名称为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简述Tablet Pc、Flat Pc、Tablet、Slatest,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计算机,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出设备.14.固态硬盘简称SSD,也称固体硬盘或者固态电子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组成的硬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1章计算机概述1.1计算机简介1.1.1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字、字长字:在计算机中,一串数码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或运算的,称为一个计算机字,简称字。
字长:字涵盖的二进制位数即为字长。
2.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所能记忆信息的总量。
常用字节(byte,简写为b)来表示。
1byte=8bit,即为一个字节为八个二进制位。
另外还用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等单位来表示存储容量,换算关系: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3.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钟计算机所能够继续执行指令的条数去则表示。
存有三种方法:用计算机简单指令(一般指整数加法指令)执行时间来计算。
用各种指令继续执行时间的平均值去排序。
?用浮点乘法指令的继续执行时间去排序。
1.1.2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1.计算机中的数制表1相同十进制对应关系2.计算机中的编码(1)bcd码表2十进制数和bcd码(2)ascii码ascii码包括标准ascii码和扩展ascii码两部分。
?标准ascii码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来对字符进行编码,用来表示10个十进制数码、52个英文大小写字母、32个专用符号、34个控制符号,总共128个常用符号。
?将7位二进制代码扩展为8位就产生了扩展ascii码部分,也有128个字符,用来表示常用的图形和画线字符等。
1.1.3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主机的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扫描仪和刻录机等。
1.2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1.2.1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共同组成微机的硬件系统由主机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
整个硬件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各部件之间通过接口互相连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用户使用输入设备将外界的数据信息送入主机,主机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给用户。
1.主机箱主机就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主机箱、电源、主板、显示卡、声卡、网卡、硬盘、光驱和软驱等设备共同组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指根据个人需求,购买相应的计算机硬件组件,并将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以满足个人或企业的需求。
在组装完成后,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良好性能。
一、计算机组装1. 硬件选购在组装计算机之前,首先需要购买相应的硬件组件。
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是确保计算机性能的关键。
主要硬件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HDD),显示器,显卡,主板,电源等。
选择硬件时,需要根据个人使用需求、预算和硬件的性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2. 组件安装在购买完毕所需的硬件组件后,开始进行组装工作。
首先,需要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然后安装CPU和内存。
接下来,安装硬盘和光驱,并将它们连接到主板上的相应接口。
同时,需要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设备。
最后,连接电源并将其连接到主板和其他硬件上。
3. 操作系统安装组装完成后,需要安装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提供用户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和Linux等。
根据所选择的操作系统,安装它并按照要求进行相应设置和更新。
二、计算机维护和保养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计算机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使用专门的电脑清洁工具,清洁机箱内部及其它硬件组件,包括主板、内存插槽、显卡插槽等。
同时,定期清理键盘、鼠标等外设设备。
2. 软件更新和安全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程序是确保计算机安全性和性能的关键。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最新补丁和更新,以修复漏洞和提升系统性能。
同时,定期运行安全软件,如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以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3. 硬件故障排除如果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如无法启动、蓝屏等情况,需要进行故障排除。
首先,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松动或损坏,如内存插槽和数据线等。
其次,可以尝试重新插拔硬件组件,并测试它们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故障的硬件部件。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IT运维专业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依托现有的实训条件与实训基地,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技能,侧重培养学习者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的操作技能。
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以及系统维护。
使学生学习后,不仅具备计算机组装与调试、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能,而且具有对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使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经验的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维护的基础知识,了解当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硬件组成和结构,掌握有关硬件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会自己选购各种配件,会自己动手拆、装计算机,并会正确地安装使用操作系统,会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会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可以解决电脑的常见软硬件故障,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性能指标;2、了解计算机整机硬件组成。
(二)计算机主机部件与外设1、掌握主机里各主要部件的原理、性能指标及选购2、了解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选购外设;(三)计算机的组装1、熟悉计算机组装注意事项;2、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3、掌握整机检查整理和通电检测。
(四) BIOS的基本设置与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1、掌握 BIOS的基本设置及常见错误的处理;2、掌握操作系统(xp和vista)的安装和使用;3、掌握常用设备驱动程序安装;4、掌握常用软件安装。
(五)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与诊断1、掌握计算机维修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和处理;3、掌握计算机常见软件故障诊断和处理。
(六)笔记本电脑组成与维修1、了解笔记本电脑的组成;2、掌握笔记本电脑软件设置和日常维护;3、掌握笔记本电脑常见故障处理。
(七)常用测试软件和维护软件的使用1、掌握硬件系统测试优化软件的使用;2、掌握常用维护软件的使用。
实验报告
2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
1、清除机箱内部灰尘清除里面的垃圾,可增
机箱内主板和显上表面及插槽上的灰尘,清除风扇上的灰尘,清除电源内部灰尘,有利于散热,防止短路等故障
2、用橡皮檫清除金手指上的灰尘,防止接触不良
3、拆开机四、安装电脑注意事项:
1、干燥的天气一定要注意消除静电,可以先用手触机箱外壳再装;
2、电脑所有配件接头(接口)都有方向性,一定要看清楚再接;
3、主机箱的铜柱或白色的塑料柱根据需要安装或移动位置,不要让柱子顶住主板电路;
4、装主板的时候,螺丝不要拧得太紧,以免使主板变形,无法开机;
5、避免让电源线之类的挂住风扇。
械鼠标,加鼠标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