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2.61 M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形态概述及基本要素章节导读 立体构成是科学体系的设计思维训练,它既具有抽象思维,又具有形象思维,还具有形象的具体表现。
它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造型世界,从形态、空间、材料、结构、心理、审美等各方面进行探求;是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
这一章我们将讲述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带大家初步认识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述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运用一定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在一起的构成方法。
他是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内首次开设三大构成课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和发展创立起来的。
如今的立体构成是在包豪斯关于立体形态、空间、材料、结构等研究的基础上,在各种艺术流派的影响下,发展而成的一门研究空间立体形态及其实现手段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指立体形态的设计、制作方法,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专业学科,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也是研究空间立体关系的学科。
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体可以还原到点、线、面,又可以从点、线、面再构成任何形体。
所以,点、线、面的观念是立体构成最基本的观念。
这种观念受到科学观念的影响,即受到“任何物体可还原到最基本的程度,又可以重新把这些已还原的基本粒子组构成满足人们生存进步需求的新的物体”这种观念的影响。
立体构成的起源Bauhuas(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格罗皮乌斯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现代主义设计现代建筑奠基人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最具有开拓性的就是提出了通过系统三大构成的教学作为基础绘画教学向设计教学转行的课程。
包豪斯的立体构成教学依照荷兰风格派所主张的“一切作品都要尽量简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观点来开展教学。
蒙德里安绘画 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施罗得住宅包豪斯理论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立体构成章节梗概第一章概论1、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2、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3、立体构成与“包豪斯”理论第二章立体形态的本质1、平面与立体的区别2、“虚实相生”的空间意识3、培养立体感觉第三章立体形态设计中审美能力的培养1、立体形态的基本造型元素2、造型的形式美法则第四章立体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1、线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2、面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3、体块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4、综合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作业:•以纸张为素材,完成综合立体形态的构成。
•要求完成两个作品。
•2人一组•作业以实物为主评分。
以照片备份上交第一章概述概述内容: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立体构成与“包豪斯”理论一、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立体构成是对造型体的空间秩序、空间规律进行研究,充分利用基本形的点、线、面的空间逻辑、聚散理论和至美元素统一起来。
立体构成通过构造部件的立体组合而获得物体的稳定、平衡、强度、量块感、进深感。
构成是人类对自然理解总结的结果。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与雕塑艺术到20世纪的现代派艺术,都经历了抽象——具象——抽象的演变过程,都与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结晶都离不开“造型”活动。
凡物皆有形,“造物”、“造型”的过程都离不开“形态”的范畴。
有机形态:有生命周期生长成形的形象,例如植物、动物等。
因为动植物有其固有的形象,这些形象因素就构成了这些动植物的专有形象。
无机形态:自然界中没有生命周期,没有生命体征的如石头、枯木、工业制品、竹子等材料体,它们的形态变化是需要外力的,形象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形态的变化是被动的,是无生命和规律可循的,是偶然的,所以称之为无机形态。
人为形态:是从主观思维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可直接知觉的、现实的,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象,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
抽象形态和具象形态:在主体构成创作中是可以相互转换运用的。
具象形态训练是学习和研究造型规律的基础,是一般化规律和代表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