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线路中的维修与养护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外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浅析
国内外高速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是保证铁路运行安全和顺利的重要工作。
下面对国内外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进行浅析。
1. 定期巡视检查:通过定期巡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上的问题,如脱轨、断轨、裂纹等,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国内外高速铁路通常会制定详细的巡视检查计划,并配备专业的巡视人员进行检查。
2. 常规维护:包括线路的清理、修补和保养。
清理主要是清除线路上的杂物、积水等,保证线路畅通;修补主要是修复线路上的破损、断裂等问题,保证线路的完整性;保养主要是对线路进行防锈、涂刷等,延长线路使用寿命。
3. 特殊维修:对于一些特殊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的维修。
例如,对于路基下沉的情况,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和加固;对于线路弯道处的松动,需要进行轨枕补充和夯实等。
这些特殊维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修方案并进行实施。
4.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也需要与时俱进。
国内外高速铁路会积极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采用新型的轨枕材料,可以提高线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采用无人驾驶巡视机器人,
可以减少人工巡视成本和时间。
国内外高速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计划,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维修工作。
只有做好养护维修工作,才能确保高速铁路线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铁路线路维修与养护摘要: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是提高我国铁道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
因此,要求铁道相关部门对此工作的开展予以重视,并不断加大对维修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培训,使其更好地为铁路工务线路的维护做出贡献,以保障铁路线路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铁路线路;维修;养护1铁路养护修护特征我国铁路行业在飞快的进步,使用了很多无缝铁轨、无砟铁轨、板式铁轨等新科技新器材。
这就让我国对铁路的线路养护维护规范的要求不断提高。
所以在引进外来经验的条件下,根据我国的固有特征,让线路的养护修护可以灵活并且具有一致性。
高速铁路因为利用了无缝轨道以及板式轨道,它使用时长和维修频率差不多一样,有利于大修计划的制定和开展。
因为高速铁路运行速度特别快,列车轴重量不大而且种类较少,所以对轨道平整性规范较为严格。
为确保高速铁路可以按照规定车速安稳、稳定、舒适的运输,必须确保线路维修水平。
线路状态的修护是把线路设施的运行情况作为前提,利用监控的方式了解线路设施的工作情况,研究确定线路设施能否正常工作,在线路设施情况快要失效但还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时,应该进行一定的修护,确保设施始可以一直在一个可以调整的状态。
2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铁路基础交通设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基础,因此,确保铁路线路整体状况始终良好就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然而,即便是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我国铁路线路也无法保证始终处于最好的使用状态,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铁路线路还是会经常发生病: 2.1我国铁路线路的钢轨磨损容易发生病害我国铁路线路延绵曲折,穿越了不同的地形与城市,因此,我国铁路钢轨也存在众多的接头之处,虽然铁轨接头相对于完整的铁轨而言是较为脆弱的,但是现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无缝钢轨的普及,因此,钢轨接头已经不是一项常见病害。
不过,在火车前进过程中,他的速度是十分之大的,而且火车的重量也相当的大,种种因素联合起来就会对小半径曲线钢轨产生磨损,尤其是在山区地形分布广泛的地区,它的曲线钢轨较多,火车对小半径曲线钢轨的磨损这一问题就更为严重。
铁路线路常见的病害及养护维修分析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形式,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必须要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
为此,加强铁路线路的病害维修与养护工作非常重要,以此保证列车的平稳与安全运行。
在本文中,将对铁路线路中的常见病害进行总结,提出养护维修措施,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奠定基础。
标签:铁路;病害;维修对策1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铁路线路一般都是露天的,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突发状况,都会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使用。
同时,铁路线路的跨度非常大,一般一条线路都会穿过几个省区,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也是不同的,为此也容易对铁路构件造成影响。
通常,铁路线路常见的病害包括以下几种:1.1钢轨接头位置的病害铁路钢轨接头位置是最容易发生病害的脆弱部位,这是因为列车行驶经过接头位置时,会由于前进而产生冲力,该冲力会导致铁路线路受到强烈的震动,进而改变铁路线路原有的状态。
接头一旦出现轻微病害,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快速加重损害,病害范围及深度都会增加,甚至导致整条线路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而接头位置的病害往往都是难以避免的,主要是因为铁路路线存在新更换的钢轨与老旧钢轨之间的衔接,而这些接头在磨合过程中,会出现高度差,高度差也是导致列车冲力的关键。
同时,当铁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接头位置的零件就会出现松动或者磨损问题,这些细小问题都会对钢轨接头产生严重影响。
另外,铁路在露天环境下,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恶劣天气、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都会对铁路接头造成影响,威胁铁路的正常使用。
1.2爬行危害列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力,这些应力的共同作用推动列车朝着正常方向前进。
但是在这些应力长期作用于铁路路线时,就可能会导致铁路轨道向前移动,这也就是所谓的爬行病害。
该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铁路运行过程中,会随着列车的前行而出现纵向行驶力,同时各个部分受到强烈撞击,运行过程中也会由于摩擦产生较高的温度。
浅述高速铁路线路的养护和维修伴随着高度铁路的快速发展,就其高铁行车里程来说,我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无缝线路、无砟轨道、板式轨道等诸多新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相应的对线路养护维修也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因此做好高速铁路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是每个铁路职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列车营造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从另一面来说做好高速铁路养护维修工作对于开展铁路运输工作也具有积极作用,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分析新形势下高速铁路线路设备的近况和线路病害的因素1、近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条件,铁路建设也不例外,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铁路运输已经达到近6000万吨/年,很多城市的铁路线路已经大大超过先前设定的标准,铁路线路的运输量增大、列车轴和列车轨道所承受的重量也随之增加,这些都是导致轨道变形和损坏的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铁路的维修周期较以前都有所缩短,出现夹板裂缝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严重有铁路线路下沉,这不仅仅增加铁路养护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在养护维修成本上也增长许多。
2、线路病害因素。
影响铁路轨道质量的因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铁路负荷、铁路线路轨枕、钢轨、路基和道床等。
以铁路负荷为例进行分析:铁路负荷主要是因为列车负载过重,因而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承受的离心力加大了对道床或者路基的压力,使得铁路线路变形和损坏。
正是因为铁路线路遭受损坏相应的其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也会随之提升。
再者,钢轨及联结零件病害的原因。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影响钢轨出现病害的原因可能是原材料质量无法保证,或是钢轨接头养护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手段,迫使列车对钢轨接头冲击加剧,在发生冲击的过程中会使得钢轨的底端扭曲,钢轨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使得线路变形。
二、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策略1、修正铁道轨道的几何尺寸。
铁路轨道变形与列车的负载两者间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列车超载会致使铁路线路损坏或者变形,但是倘若铁路线路变形对设备也会造成影响,尽管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出,但是可以从铁路设备的磨损程度中发现,铁路线路受损对设备造成很大影响。
浅谈铁道工务线路的维修与养护铁道工务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是保障铁路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对于运营效益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
现阶段,铁工工务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仍然存在诸多弊病,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探究了铁道工务线路维修与养护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维养工作质量与水平。
标签:铁道工务线路;维修;养护0 引言铁道线路作为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轨道、路基等设施组合而成,且各设备发挥着自身价值,随着车辆的不断运行,铁道线路构成设备以及零件逐步出现磨损、老化等情况,因而,需通过维养工作及时处理铁道线路的异常问题,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
但目前,维养工作的落实缺少计划性与目的性,实际操作中也显现出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维养效果。
1 铁道工务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价值在铁路系统中铁道线路有着完整的结构体系,其任何一部分出现变形、裂缝、损坏等情况都将对整体功能价值的发挥产生影响。
而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车辆运行与铁路线路无法分离,因此其各组成部分均承担来自车辆以及运行中产生的载荷,此外车辆运行中受速度以及其它因素影响,且载荷为变化状态,这种不间歇性的工作状态使铁道线路零件严重磨损甚至出现结构性损坏。
尤其是铁路线路中的联结结构零件、轨枕,磨损程度高,严重影响其性能状态。
因此,定期开展维养工作,了解铁道工务线路性能的基本情况,预防零件损坏、治理已有病害,并养护零件设施,延长使用寿命,是保障铁路线路质量均衡、延长铁道线路使用寿命不可或缺的工作。
2 铁道工务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现状目前,我国铁路系统已实现铁道线路维养工作常态化发展,对维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提升,同时能够积极主动的按照规定落实各项维养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但在落实工作中,也显现出各类弊病,如维养工作缺少目的性,多数维养工作人员不了解维养工作的深远价值,在开展工作期间以完成本职工作为主,缺少工作经验的积累,导致相同问题重复出现;此外维养方法缺少有效性,维养工作技术水平需随着铁道线路各项零件与设备性能水平的提升而提升,目前存在维养方法落后于工作需求的情况,这已严重影响维养工作效果[1]。
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及养护技术分析轨道是铁路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交通运输的基础。
但铁路线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及疲劳磨损等的影响,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也在悄然改变。
为了保障铁路持续稳定的运行,必须加强对铁路线路的科学维修及养护,以便及时发现铁路线路现存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隐患,做到针对性的治理及日常化的养护,使其始终拥有良好的应用性能,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
1.加强铁路线路科学维修与养护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从表面上看铁路运输线路和设备情况,貌似没有发生变化,但实际上铁路线路在列车荷载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且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说明铁路线路及项目设备的技术参数已发生改变。
如果不加以维修和养护,势必会给列车的正常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铁路线路的维修及养护,以确保铁路线路始终符合铁路技术相关规范要求,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
在铁路线路维修与养护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及时对铁路线路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针对铁路线路的实际状态落实有效的维修及养护措施,保障线路的完整性和均衡性,以增强线路的综合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交通服务,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及养护的重点2.1周期作业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及养护技术在落实时要实行周期作业,根据铁路线路所处的环境、线路特点及列车运行规律,制定相应的周期作业方案,包括周期间隔时间,维修及养护重点、具体的措施等。
对于正常运行的铁路线路,列车运行速度在120km/h以下的线路,每月进行1次总重80-25Mt范围内的线路检查,每15天-30天进行1次总重在80Mt以上的正线检查,每年进行2次及以上的钢轨内部探伤检查;对于列车运行速度在120km/h-200km/h范围内的铁路线路,其检修养护周期及检修内容有所不同,需要每月对铁路线路进行1-2次的综合性检查,钢轨内部探伤检查每年需开展2次或2次以上;列车运行速度在200k-350km/h的铁路线路,其检查频率明显要多一些,每间隔10-15天需要开展1次动态几何检查,钢轨内部探伤检查每年增加到7次及以上。
浅析铁路线路中的维修与养护摘要:作者针对铁路线路中的维修与养护进行了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铁路线路病害分析、铁路线路维修的基本原则,最后对铁路线路维修以及维护的措施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铁路线路维修养护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铁路运量日益增长,轴重日益增加,对铁路线路维修与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
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1]。
1、铁路线路病害分析铁路线路由于长期裸露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及火车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道床、路基随时发生变形,轨道的几何尺寸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加上未能够及时进行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或者紧急补修、计划维修的维修方法不当,亦或者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等等因素都会对铁路线路造成很多的病害。
从铁路线路的维修保养中我们可以看到,铁路轨道结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曲线病害、钢轨及接头联接零件病害、线路爬行。
为了保持线路质量均衡和设备完整,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找出其病害形成的原因,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那么,加强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2]。
2、铁路线路维修的基本原则铁路线路是由路基、道床和轨道等组成,它是一个整体工程结构,其任何组成部分的改变或损坏,都将影响整体功能。
铁路线路设备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经受着风雨冻融和列车荷载的作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路基及道床不断产生变形,钢轨、联结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因而使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3]。
线路维修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维修质量,才能使列车以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3、铁路线路维修以及维护的措施3.1线路整修铺设前的线路整修工作。
在无缝线路铺轨之前,要求工区根据铺轨安排,提前3-6 个月停止综合维修,有计划地进行线路全面整修工作,并在铺轨前不少于15 天完成。
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及养护技术摘要:不断探索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及养护技术,有利于提升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对促进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在概述铁路线路维修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及养护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参阅。
关键词: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养护1铁路线路维修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维修人员素质偏低铁路维修人员素质偏低是限制铁路维修和养护效率的关键。
由于铁路维修人员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不能够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对铁路线路维修与养护的效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同时,铁路部分未能加强对铁路线路维修人员的培训,使得铁路线路的维修和养护的质量不符合铁路线路实际运行的需要,不利于促进铁路事业的更好发展。
1.2生产方式欠妥生产方式欠妥是目前我国铁路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典型问题。
在以往维修和养护铁路线路的过程中,铁路维修人员数量不足,机械设备缺乏,加之未能建立完善的维修和养护计划,未能合理选择维修和养护方法,使得铁路维修和养护的效率较为低下,无法适应铁路提速后的维修和养护模式,降低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1.3铁路线路检测信息利用率低现阶段,我国铁路维修和养护人员在检测铁路线路信息的过程中,只是对动检车、轨检车、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和车载式线路检查仪进行记录,并不能实现对上述检测信息的深入分析,仅仅依靠检测信息实现对铁路新路设备质量的判断,并未对铁路线路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降低了铁路线路的运行安全系数。
2铁路线路科学维修及养护技术2.1全方位检测、科学指导运行铁路维修保养工作中,必须借助全方位检测的手段进行处理,了解设备维修、保养周期,制定符合要求的维修时间和计划。
当下,以某铁路工务处机构为例,其与当地大学研究机构结合,联合开发了“轨道几何状态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和系统研究”项目,可快速完成动态静态数据采集、集中数据管理等从中,借助多轨道检测数据完成了轨道状态的全面分析,从而实现了较为科学化、合理化的评估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工务管理、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浅谈铁道工务线路的维修与养护发布时间:2022-11-30T02:20:18.10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2期作者:王志玉[导读] 进行铁道工务线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强化至关重要,如何强化铁道工务线路维护管理效果,降低了零部件受损几率俨然成为铁道部门的关注点。
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公司大板综合维修段经棚线路车间内蒙古赤峰 025350摘要:铁路事业得益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作为轨道运行主要载体,铁道工务线路使用具有频繁性、长期性特点,使得工务线路部分零部件极易在运行期间出现损伤和故障,若检查维护工作开展不及时,不仅影响到铁道工务线路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巨大安全隐患。
需要借助管理工作强化开展来保障铁道工务线路的安全性。
基于此,该文针对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及其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维修问题;铁道工务线路;管理措施;养护铁路交通作为现阶段我国交通网中的重要组成,铁路事业发展迈入全新发展阶段,铁道工务线路是轨道交通工具的运行轨道,若在频繁使用形势下出现零部件受损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工具的稳定运行。
正因如此,进行铁道工务线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强化至关重要,如何强化铁道工务线路维护管理效果,降低了零部件受损几率俨然成为铁道部门的关注点。
1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的重点内容1.1轨道结构零部件轨道结构零部件处于良好的技术及工作状态是确保铁路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轨道结构零部件的养护维修是个重点。
为确保轨道零部件的良好状态,通常每年春秋季节都要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与养护。
养护维修要点:一是要确保每一个零部件的扭力矩都符合规定的要求;二是应从整体上对线路锁定,以避免热胀冷缩作用下轨缝出现拉大或绝缘顶损坏等情况;三是要用油涂抹各个零部件表面以避免生锈而影响工作状态。
1.2 钢轨在铁道工务线路中,钢轨是唯一与车轮产生接触的构件,通过它车轮传递的冲击力得以传递到下轨道部分。
故障维修浅析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闵积元 (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务段,青海 德令哈 817000)摘 要:铁路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铁路的建设。
现如今,铁路交通已经非常地完善,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铁路在完成施工之后,需要定期的维修养护,因为受到施工的影响以及后期的使用影响,铁路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害,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加大铁路的病害 ,引发大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铁路线路常见的病害问题,分析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养护,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铁路;病害;原因;措施放眼于国内外,铁路交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国内铁路交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完善,铁路线路的数量增加以及铁路交通网完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铁路线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影响到铁路的运转,只有做好铁路病害的维修养护,才能保证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营,保证火车运行的安全。
1.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原因1.1曲线钢轨病害及原因曲线钢轨病害是铁路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生这种病害的原因在于曲线钢轨存在偏移或者磨损严重的情况,一般是由于铁路线路没有及时地养护或者铁路线路出现超负荷运行导致。
火车在铁轨上高速行驶,由于重载机车产生很大地碾压力,由于外部钢轨碾压力不均匀地分布,导致钢轨由于偏压出现偏移的情况,如此铁路顶面将难以很好地配合机车车轮踏面,导致轮轨关系恶化,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对于铁路养护工作不到位同样会引发曲线钢轨病害,比如,钢轨存在材质问题、曲线圆顺度不足以及轨道尺度超出规定限制等。
1.2铁路钢轨接头病害及原因钢轨接头出现病害问题,一方面可能由于钢轨自身存在一些质量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能由于钢轨接头受到过大的冲击力或者养护不当,又或者振捣不良导致。
1.3铁路道床病害及原因铁路在正常的运作中,车辆的经过会产生振动载荷,铁路道床长期受到振动载荷的影响,会导致铁路道床出现弹性下降或者板结的情况,严重的道床切入路基。
浅谈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摘要: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安全稳定的铁路线路,承载着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希望。
加强铁路线路的维修和养护,是确保列车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有利于提高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故障的发生,所以制定合理的铁路路线维修和养护计划,研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引言铁路的运输在新时期变得更加重要,不仅社会发展离不开铁路运输,人们的生产生活也能与铁路运输相分离,所以铁路高效且安全的运行对我们至关重要。
因此,就要做好对铁路维修与养护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并且有计划性的对铁路线路进行维修与养护,最终促进铁路高效的运行。
1加强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意义铁路线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得铁路线路会发生路基变形,零件磨损和几何尺寸变化等情况,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以及正常的技术操作。
因此,加强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是铁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需要铁路工作人员对铁路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可能出现的隐患,并及时进行维护。
2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2.1整修新铺铁路线路一般在新铺新路运行之前就要对其进行整修。
进行整修的工作要以辅轨条件,对新铺铁路进行全方位、全角度的分析和探究后,再进行有计划性的整修。
而且要注意在辅轨完成的前的半个月就要整修完好。
新铺铁路线路的工作内容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一般包括封碴、改道以及起具等工作项目。
所以必须做好周全的计划,大力组织工作的力量,做好无缝铁路线路。
当线路接管工作完成后,要再进行一次的复紧扣件的工作,并且对于检查有问题的做出及时的修改和调整,轨枕扣件不仅要做到加紧加严,而且要按准靠牢,总之要坚持“紧、靠、正、全、润”的原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在铁路线路铺设的初始阶段,要进行细致的检修,最好是逐根整修,以防漏掉。
在检修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温度偏低或偏高的地段,也要及时的调整或者扩散温度。
浅析重载铁路线路曲线的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
重载铁路线路曲线是指线路上的弯道部分,由于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受到离心力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问题。
下面将对重载铁路线路曲线的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进行
浅析。
1. 铁路线路的几何不良:重载铁路线路曲线的几何不良是指曲线的半径过小、曲线
过渡不良等问题。
这会导致车辆在曲线区段的行驶不稳定,容易引发车辆偏出轨道、超限
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增加曲线半径、提高曲线过渡段的平顺性来改善。
4. 轮轨磨损:重载铁路线路曲线的轮轨磨损是指车轮与铁轨接触过程中,由于离心
力的作用,会引发铁轨的侧向位移,进而造成铁轨的损伤。
这会导致铁轨表面的磨损加剧,甚至出现铁轨断裂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对曲线处的铁轨进行检查和维修,
及时更换损坏严重的铁轨。
5. 铁道基础沉降:重载铁路线路曲线的铁道基础沉降是指曲线处的车轨基础不稳定,容易发生沉降现象。
这会导致铁轨的高度变化,引发车轮与铁轨的不平衡摩擦,加剧了车
轮和轨道的磨损,增加了运输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铁路基础的加固工作,确
保曲线处基础的稳定性。
重载铁路线路曲线的常见病害主要包括几何不良、垂直不良、水平不良、轮轨磨损和
铁道基础沉降等问题。
为了保障铁路的安全和运输效率,需要定期对曲线进行养护维修,
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
铁路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曲线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提高铁路线
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铁路的养护及维修要点浅析我国铁路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还需要依靠相关部门的维护和养护工作的开展,即通过提高养护维修的科技含量,迈出铁路工务维修的创新之路,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1、铁路线路维修及养护的重大作用的分析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较快,从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表面来看,我国的铁路运输设备貌似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实际上我国的铁路运输航线却无时不在变化当中,而且这个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铁路设备长期处于自然状态之中,时常经受着风吹日晒,再加上列车的荷载,轨道的尺寸也就不断的变化,这就使得线路设备几何尺寸的技术参数都在不断的变化。
基于上述的情况,我们就需要在铁路维修以及养护工作当中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切实保障线路的完整性和均衡性能够更好地保障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以延长铁路的使用寿命。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加强铁路线路设备的养护,能够很好的保障铁路线路的质量。
加强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对于更好的促进我国企业经济效益,更好的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证列车按照规定时间安全的、稳定的运行,铁路运输部门必须保持铁路线路的良好状态。
然而由于铁路线路分布区域和面对不同地域环境,铁路线路的轨道经常性的发生变形、路基下沉等情况。
那么,要想使得铁路线路正常运转,我们往往需要做出一些防护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突发事故时能够进行及时的维护,而不耽误正常铁路的运行。
所以说,实地发现并且解决铁路线路的弊病,有根据地进行修复、建设和完善显得十分重要。
2、对铁路线路常见的病害分析2.1曲线钢轨病害分析是什么造成了曲线钢轨病害呢?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客货混跑,导致机车在碾压的过程使得外股钢轨产生受力不均匀,同时钢轨偏压,而列车在行走不平稳的时候产生的压力打击钢轨而进一步加速轨道面的磨耗,从而引起外股钢轨在受力的时候产生偏载,从而使得轨道的顶面与机车车轮踏面不吻合。
铁道工务线路的维修与养护前言近年来,我国铁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的修建,不仅铁路客运站建设不断增加,而且铁路客支专线系统的各项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这对铁路工力线路的维修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线路和各项基础设施都是铁路安全运营的关键所在,在列车长期的运营过程中,铁路的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的性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从而给铁路运营的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铁路工力线路的维修和养护工作,确保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营。
1 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的意义铁路线路作为一个结构整体,其不仅轨道、路基,同时还包括桥隧建筑物,而且各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轨道、路基及桥隧建筑物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破坏或是变形,铁路整体结构的功能性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铁路线路是确保铁路机车和列车运行的重要保障,列车长年累月的不断运行,铁路线路需要承载车辆车轮的负荷,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而且线路设备的性能也会不断变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铁路线路的维修和养护工作,确保铁路线路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铁路客运运输任务才能得以完成。
在对铁路线路进行维修养护工作中,需要遵循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及修养并重的原则,确保线路的质量及设备的完整性,从而使列车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
2 铁路线路出现病害的原因(1)轨枕支撑面积和轨枕间距是影响轨枕的主要因素,其中轨枕的支撑面积对道床的应力和轨道弹性的下沉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经过研究证明,三型轨枕和二型轨枕相比,下沉和受力将降低12%。
轨枕的间距对道床的应力和轨枕的压力影响非常的大,对钢轨弯曲应力和弹性下沉影响也比较小,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轨枕根数的档次每提升一次,钢轨的应力和轨道弹性下沉会变化1.3%左右,道床应力和枕上压力会发生3.1%~4.1%左右。
(2)轨道的受力主要是列车的荷载造成的,轨道受力和形变和荷载之间的关系是线形的,轨道结构受力变形和荷载增加的百分比是一致的。
1.铁路线路的养护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线路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身为铁路工务部门的一名职工,如何搞好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是我的职责,也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结合这几年在朔黄铁路从事工务设备养护维修心得,谈一下对重载铁路养护维修的一些体会。
1.1、铁路线路、重载铁路的涵义及线路养护的作用和意义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
它是一个整体工程结构,共同发挥各自的功用,其任何组成部分的改变或损坏,都将影响整体功能。
重载铁路是指用于运载大宗散货的总重大、轴重大的列车、货车行驶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
总重大可达1~2万吨,轴重大可达30吨,行车密度大可达1万吨千米/千米。
根据重载铁路的定义标准,朔黄铁路已经达到了重载铁路的条件。
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它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经受着风雨冻融和列车荷载的作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路基及道床不断产生变形,钢轨、联结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因而使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
线路维修养护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是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合理养护线路,确保线路质量是保证工务部门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2、重载铁路线路设备现状的基本情况分析重载铁路最主要的特点是运量大和轴重大。
这两大特点必然使轨道结构承受较大的荷载,由此造成轨道结构及其部件的破坏速度较普通线路加快,线路变形也增加较大。
从而使线路维修养护工作量和维修成本都较普通线路加大。
从过去几年的养护维修情况分析,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有轨道部件破损(尤其是夹板裂纹,接头螺栓折断,弹条折断),钢轨表面的不平顺(波形磨耗等)及线路的严重下沉三种。
浅析铁路线路中的维修与养护
摘要:作者针对铁路线路中的维修与养护进行了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铁路线路病害分析、铁路线路维修的基本原则,最后对铁路线路维修以及维护的措施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铁路线路维修养护
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铁路运量日益增长,轴重日益增加,对铁路线路维修与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
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1]。
1、铁路线路病害分析
铁路线路由于长期裸露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及火车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道床、路基随时发生变形,轨道的几何尺寸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加上未能够及时进行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或者紧急补修、计划维修的维修方法不当,亦或者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等等因素都会对铁路线路造成很多的病害。
从铁路线路的维修保养中我们可以看到,铁路轨道结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曲线病害、钢轨及接头联接零件病害、线路爬行。
为了保持线路质量均衡和设备完整,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找出其病害形成的原因,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那么,加强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2]。
2、铁路线路维修的基本原则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道床和轨道等组成,它是一个整体工程结构,其任何组成部分的改变或损坏,都将影响整体功能。
铁路线路设备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经受着风雨冻融和列车荷载的作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路基及道床不断产生变形,钢轨、联结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因而使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3]。
线路维修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维修质量,才能使列车以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3、铁路线路维修以及维护的措施
3.1线路整修
铺设前的线路整修工作。
在无缝线路铺轨之前,要求工区根据铺轨安排,提前3-6 个月停止综合维修,有计划地进行线路全面整修工作,并在铺轨前不少于15 天完成。
3.1.1铺设初期的整修工作
搞好铺设初期的线路整修,是发挥无缝线路优越性的基础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3.1.2初期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
全面加强线路:要组织力量,及时安排以起道、拨道、改道、封碴和夯拍道床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整修工作,使无缝线路尽快得到加强和稳固;成段综合整修扣件:在接管线路后,首先安排全面复紧一次轨枕扣件,以锁定线路。
之后,要按照“全、正、靠、润、紧”的标准进行扣件整修,同时改正轨距和不良方向,要组织专业组,逐根整修,按公里验收;进行应力放散:对锁定轨温偏高或偏低的地段,应制定施工方案,适时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等。
3.2铁路无缝线路的维修
3.2.1严格控制锁定轨温变化
进行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必须测量和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按实际锁定轨温安排作业,并严格遵守“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制度。
定期做好无缝线路锁定工作,保持无缝线路经常处于稳定状态。
强化轨道整体结构:在养护维修作业中,要注重做好补充均匀道碴、堆高碴肩、夯拍道床、整修扣件、复紧螺栓等提高线路阻力的作业,以及进行必要的设备加强工作,强化轨道整体结构,提高轨道抗变形的能力。
3.2.2严格遵守施工顺序
在执行现行道岔养护维修作业方法的同时,要参照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方法安排作业,执行“两清、三测、四不超”等有关制度,严禁违章蛮干。
清筛道床要采取逐孔倒筛的方法,间隔不少于 6 孔。
凡进行扒开道床的作业,作业完毕应及时回填道床,必要时应进行道床夯拍,保持和提高道床阻力。
起道时连续扒开道床长度不超过20m,一次起道量不大于30mm,一次拨道量不大于20mm 要及时消除几何尺寸超限,尤其要注重整治方向不良和消灭空吊板。
3.3全面检查
检查是提高铁路线路维修保养质量的基础。
维修保养作业计划的产生,来自于检查,及时准确的掌握设备病害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汇报。
检查必须与现场实际状况相符,做到计划周密,合理安排。
由于目前工区管内点多线长,为使检查工作不漏项,又能准确判断设备病害的原因、部位,必须分组进行,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精的职工担任组长,划分检查区段,把铁路线路检查包保到人,防止在铁路线路检查上弄虚作假。
在“三全”检查上要做到经常检查与临时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通过经常检查分析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部位变化规律,合理利用作业时间,工区能够解决的尽早安排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
向上级汇报,以寻求解决办法,及时消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3.4加强铁路线路的日常维修养护
第一,加强铁路轨道的维修养护,也就是要整正轨道的几何尺寸。
由于轨道是承受荷载的载体,列车的重复振动荷载导致轨道的变形,也容易使线路产生变形。
因此,如果想最大限度得减少列车的重复振动荷载对线路的破坏和冲击,那么我们就必须加强整正轨道几何尺寸的;
第二,应该根据铁路线路所在地区的具体气温变化来对不良轨缝进行及时调整,使其能够保持一个合适的轨缝;同时,为了防止各链接零部件被锈蚀,还应该每年对零配件进行涂油一次。
与此同时,为了在整体上锁定线路,那么就应该春秋两次复紧轨道结构的各链接零部件,使这些零配件都能够达到标准规定的扭力矩;
第三,铁路线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就是路基,主要路基病害是铁路的路基下沉,大多数轨道结构的变化就是由于路基的变化来导致的。
在对铁路路基进行日常养护的过程中,应该经常性的检查和保养路基的路基边坡、浆砌骨架、浆砌护坡、各类排水设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路基的稳定状态;
第四,为了有效改善轨枕的受力状态,应该及时更换失效的轨枕。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维修工作量、保持轨道的平顺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小轨道下沉量,使病害得到控制;
第五,钢轨状态的好坏与铁路运营的安全息息相关,钢轨是轨道结构的直接受力部分,同时也是列车运行的筋骨。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进诸如强度比较大的PD3 耐磨轨、机车自动涂油装置等先进设备来提高钢轨质量。
4、结论
总之,铁路线路维修是一项繁琐工作,只有在实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铁路线路维修的水平,节约人力、物力,为机车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严健.线路养护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中国铁路,2004(11).
[2]杨奎山.中国铁路与德国铁路的部分区别—赴德铁路网公司考察培训体会.中国铁路,2004(8).
[3]钱立新.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