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阶段检测练习题(3)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训练(A卷)单元练习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第二单元训练(A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24分)1.下列各组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教诲(huì)畸形(qí)杳无消息(yǎo)B.晕圈(yùn)秀颀(qí)虬枝盘旋(qiú)C.煦暖(xù)自给(ɡéi)姹紫嫣红(chà)D.屏气(bǐnɡ)天籁(lài)义愤填膺(yōnɡ)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空前绝后忘乎所以妙手隅得旷远飘逸B.不期而遇五彩斑斓纵横绝荡繁茂泼辣C.抑扬顿挫坦荡如底厌厌欲睡恍然大悟D.不折不挠疯疯癫癫人迹罕致月光皎洁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博学多识:学识丰富。
惊叹不已:因为惊讶而叹息不止。
B.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鸣金击鼓:发出金属般和敲打鼓一样的声音。
C.餐风饮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D.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B.北京的春天简直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C.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都很丰富。
D.这就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
5.对“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
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60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D.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
6.下列说法恰当的是()A.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春蚕》《秋收》《残冬》。
2023年第二学期宝山区一模语文练习卷一、文言文(36分)(一)(13分)1.默写(1)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4)班级开展“我是小先生”学习互助活动。
小明在做“小先生”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同学,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他借用《虽有嘉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
(二)(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丙】勾践卧薪尝胆①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汝忘会稽之耻③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①选自《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②苦身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③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勾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
2.【甲】【乙】【丙】三部作品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身自耕作.()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三篇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了人生中的“难”:(1)【甲】诗中,诗人最初面对“难”时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_”;(2)【乙】文中,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在经历了“难”之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因为这些“难”对于他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3)【丙】文中,勾践面对“难”的行为表现可以用__________这一成语来概括。
第三单元强化练习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缟素(gǎo)貂裘(qiú)绮绣(yǐ)B.容臭(xiù)撰写(zuàn)烨然(yè)C.缊袍(yùn)叱咄(cì)拜谒(yè)D.皲裂(jūn)诋毁(dǐ)唐雎(jū)2.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B.是亦不可以已乎(已经)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曾经)C.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援疑质理(引、提出)D.烨然若神人(光彩鲜明的样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
B.《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清代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当脱贫攻坚的号角一遍遍吹响,背上行囊再出发,向着幸福奔跑!那些藏在心底的柔软,终将支撑我们去远方!(句中“号角”“行囊”“远方”都是名词)D.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稳定经济发展”是动宾短语,“基本前提”是偏正短语)4.对下面语境做出的四种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语境:学校要对同学们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同学们利用两周时间完成一项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你的同桌约你本周末一同参加“银行自助服务引导”实践活动,你因故不能前往。
A.本周末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成下周末吧!B.我约了别人,我不会分身术,不能同你一起参加啦!C.谢谢你的美意!不过这个活动我以前参加过了,你自己去吧!D.这个活动听起来还不错,只可惜我有些小事不能同你一起参加了,谢谢你!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四书”包括:《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孟子》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大学》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中庸》”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2)示例一:《中庸》论述了儒家人性修养,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例二:《中庸》是为人处事、人性修养的一面镜子,端正着人们的行为。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这段话,可知这段话分别讲了四书的主要内容,文段最后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可把这句话压缩到30字以下即可。
(2)《中庸》是一本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可从“修养”这个词进行生发联想,如可以把他比作一面镜子,一个心灵的导师等。
故答案为:⑴“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⑵示例一:《中庸》论述了儒家人性修养,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例二:《中庸》是为人处事、人性修养的一面镜子,端正着人们的行为。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
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2023.11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ID号。
3.练习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练习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举办了“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准备将成果集结成册。
请你作为编审小组的成员之一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小语同学的演讲稿节选,请修改完善。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非凡”的抵达【甲】向上,冲上九(xiāo),从300公里到4亿公里,嫦娥、祝融、羲和……曾经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国人的宇宙探索抵达了曾经可望而不可(jí)的浩瀚苍穹【乙】向下,潜入深海,中国载.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在海洋最深处探索更多的未知,领略更多的风景。
向山而行,翻越崇山峻岭,中国高铁以非比寻常的速度抵达一个个偏远山寨;向海而行,跨越广袤海洋,中国跨海大桥以多项世界之最的技术创造抵达创新高峰。
中国人民心怀梦想,脚步不停,开辟出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激励中国人奋勇争先的不懈动力。
作为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自强不息,用奋进与拼搏使我们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1)小语对文段中拼音处该使用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定主意,请帮她指出有误的一项(2分)A.“九xiāo”,意思是天之极高处,“xiāo”应写作“霄”。
B.“jí”,在此处是接近、靠近的意思,应写作“即”。
C.“载”,在此处的意思是装载、承载,应读作“zǎi”。
部编九年级上册《初三名著阅读》期中练习(含答案)3知识梳理一、名著阅读题1.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C.“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自不量力的人们。
2.《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
此书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采用(_____)手法“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3.根据名著内容判断正误。
(1)《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_______)(2)《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_______)(3)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_______)(4)“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这句话是鲁迅写在《阿长与<山海经>》结尾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真挚的怀念。
(_______)4.《水浒传》中,“义”的内涵非常丰富,请结合下面思维导图,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一个你认为最讲“义”的英雄人物,根据小说情节或细节,简要写出他(她)身上的“义”举。
5.名著阅读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
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关于“梦想”的主题阅读(“梦想”调查)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长大后,有的人仍在坚持,但还有许多人,或满足于现实的安稳,或受限于现实的平庸。
新的一年又来了,你小时候的梦想还在吗?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在春节期间进行了一项调查。
儿时的梦想都是关于什么的?调查显示,49.9%的受访者是想从事某职业,36.8%的受访者是想赚很多钱,23.2%的受访者是关于实现某个目标,11.7%的受访者想环游世界。
有多少人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调查中,75.8%的受访者表示并未实现。
至于没有实现梦想的原因,47.1%的受访者表示是生活现实所致,18.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没有毅力和决心,18.2%的受访者表示梦想本身太幼稚,还有人表示是父母家人阻拦。
有21.6%的受访者表示还在努力中。
调查显示,46.5%的受访者表示仍会为儿时的梦想努力,40.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要实现梦想,47.7%的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热爱和坚持,31.3%的受访者认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最重要,14.6%的受访者表示应该多积累、少空谈,13.8%的受访者表示要有同道中人。
调查中,83.1%的受访者表示,不能等以后有空了再去实现梦想,追梦要趁早。
总的来说,5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新的一年会更好,6.2%的受访者认为会更精,19.1%的受访者觉得不会有变化。
(选自《济宁晚报》)(培育梦想)施一公,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三合一院士”。
他在世界上第一次解析了“剪接体”结构,成为最震动世界的突破之一;在抑制肿瘤因子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研究方面,也具有让世界震惊的研究成果。
但是,他当年的生物学成绩非常不好,遗传学和细胞学的实验与课程,在班上都是中下等成绩。
当他1989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时,他的兴奋点是从政和经商,而对学术并无兴趣。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第十四章至第十九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正误(10分)1、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将研究视角从外显的刺激与反应转向学习者对环境刺激的内部加工。
(对)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老师指导下的师生互动。
(错)3、注意力、思维力、意志力、记忆力都属于智力因素。
(错)4、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个性的体现,而合作学习的实质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
(对)5、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比较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对)6、先秦诸子百家教育已经包含了相当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对)7、从隋唐一直到清末,科举考试一律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
(错)8、《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
(对)9、北朝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
(错)10、韩愈的《劝学》以设喻与说理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错)二、单项选择(10分)1、社会学习理论是(C)的理论。
A、桑代克B、斯金纳C、班杜拉D、苛勒2、学习层次论是()的理论。
A、苛勒B、布鲁纳C、奥苏贝尔D、加涅3、下列属于智力因素的是(D)。
A、动机B、性格C、情感D、想象力4、下列不属于语文教师德行因素的的是(A)。
A、学识丰富B、善良正直C、公正无私D、高度负责5、李斯的《仓颉篇》是一部关于(B)教学的课本。
A、阅读B、识字写字C、写作D、鉴赏6、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C)。
A、《大学》B、《中庸》C、《春秋》D、《孟子》7、“不耻下问”是(D)提出的。
A、《孟子》B、《荀子》C、《老子》D、《论语》8、叶圣陶、吕叔湘、蔡元培和(B)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A、颜之推B、张志公C、曾国藩D、朱熹9、下列不属于“说课”内容的是(D)。
广大附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检测(问卷)初三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2分)一、(6小题,22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遁.词/鲁钝.天骄./矫.揉造作B.隔膜./油馍.麾.下/自惭形秽.C.灰烬./寒噤.篁.竹/富丽堂皇.D.诓.骗/眼眶.玄.虚/目眩.神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征引草长莺飞轻觑忸怩作态B.嗤笑形消骨立渺茫不攻自破C.栈桥孜孜不倦疏懒根深缔固D.作揖轻歌曼舞濡动经世奇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儿童和少年是新型冠状肺炎的易感人群,因此,卫生与健康教育进课堂间不容发....。
B.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当代和历史相得益彰....。
C.浏览是一种读书方法,其妙处就在于一目十行,断章取义....,快速提取信息。
D.这些名人的字画,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有种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高洁气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
B.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等诗句,又一次拨动了每一名中国人最温柔的心田。
C.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的现状,“时代楷模”张桂梅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
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5.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女生上课和同学肆意打闹,家长了解情况后,很不好意思地跟老师说:“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B.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C.王叔叔借给我一本绝版书,我郑重地说:“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归还,请您放心。
语文初三下册人教版初中必刷题练习册电子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告辞(cí)菱角(léng)B、柔滑(róu)精致(zhì)(正确答案)D、晌午(shàng)吮吸(yǔn)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单选题] *泻(正确答案)照浮流3、《雨中登泰山》作者写到天街上的“小店”典型特点是()[单选题] *新颖别致险峻狭窄(正确答案)古朴别致贫穷简陋4、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校对(jiào)默契(qì)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愚钝(yú)热忱(chéng)忍俊不禁(jīn)C.濒临(bīn)卑鄙(bǐ)恪守(kè)春寒料峭(qiào)(正确答案) D.蛮横(hèng)粗拙(zhuō)襁褓(qiǎng)鲜为人知(xiān)5、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格言出自于荀子的《劝学》。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缯zēng 紫绡xiāoB、龟裂guī记载zài(正确答案)C、贮藏zhù焦核héD、宠幸chǒng 炫耀xuàn7、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柳永《雨霖铃》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致橡树》的作者是舒婷,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1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饿殍(piǎo)脍炙人口(zhì)(正确答案)B、旖旎(nǐ)旮旯(lá)游目骋怀(pìn)C、凫水(fú)尴尬(gān)自惭形秽(suì)D、自诩(yǚ)恬淡(tián)好高骛远(wù)12、24. 下列加双引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食品味道大不如前①现在的西红柿、土豆、柿子椒、梨、柑橘等等,似乎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它们从美学上讲都变得更好看了,但是它们都失去了其原本的特点,即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
这些食品虽然好看,但吃起来没有味道,甚至就连鼻子也蒙骗不过去。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
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农业多样化保护和改良中心已经得出证据,现在西红柿的味道指数(即酸甜度)是2.77,而过去是3.24,损失了近15%。
维生素C的含量也下降了,比30年前降低了17毫克,而糖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从原来的5.29%降到了4.95%。
相反,西红柿的硬度比过去大了,从过去的6.86上升到12.10。
②当蔬菜和水果的产量提高时,其特点即可感结构(气味和味道)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盛行这种疯狂生产(即产量第一,质量第二的生产方式)。
我们吃的98%的产品几乎是来自疯狂生产。
它们的种植方式都会降低产品的味道。
③疯狂生产的一种表现是温室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让它们提前或推迟成熟,这些“早产儿”“难产儿”的味道当然不会完美。
④为了让生菜在运输的路上不至于腐烂,生产者都选用了耐存放的转基因种子。
另外一种技巧是在成熟期15天之前就采收。
“双保险”可以延长存放期,但是味道会有所损失。
绿色生菜或用传统方式种植的生菜比现在我们吃到的生菜口感要好上30%,也就是说其蛋白质、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都高。
蔬菜味道的好坏与种植地的远近有很大关系。
⑤如果通过化肥或利用一种高产品种强行让一棵植物比正常情况多生产果实,那么它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所有养分就会分散到所有的果实之中,因此每个果实中所含的养分水平就会降低。
以柑橘为例,据西班牙生物农业协会专家戴维·托马斯说,疯狂种植会使柑橘的维生素含量降低10%,钙和碘的含量将会减少一半,而铁和铜的含量甚至会减少75%。
⑥几年前,一棵梨树只可生产70公斤梨。
2019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今天查字典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练习题,来帮助大家复习语文知识点,希望各位考生在2019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1.(2019·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在成都市××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解析】B.“素质”与“改善”搭配不当,可将“改善”改为“提高”;C.“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D.误用否定句,造成字面意思与实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可删去“不”。
2.(2019·自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王爷庙修建在釜溪河边的石崖上,夏日的王爷庙是人们避暑喝茶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蓝天中学在2019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通过阅读《红高粱》《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解析】A.搭配不当,“夏日的王爷庙是……的好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B.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3.(2019·乐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研究。
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
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B.作为有着近50年左右工艺经验的老匠人,张应花了几十年时间和十几万资金完成了中国古版画木刻艺术集《成都·龙池坊》。
C.有的小区为业主在楼道、走廊、车库等公共空间安装摄像头,可是,公共空间不是自家的“后花园”,这种做法难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缟.素(gǎo)貂裘.(qiú)绮.绣(yǐ)B.容臭.(xiù)撰.写(zuàn)烨.然(yè)C.缊.袍(yùn)叱.咄(cì)拜谒.(yè)D.皲.裂(jūn)诋.毁(dǐ)唐雎.(jū)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B.是亦不可以已.乎(已经)C.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D.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所欲有甚于.生者受地于.先王B.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徒以.有先生也C.行道之.人弗受无奔走之.劳矣D.言和而.色夷挺剑而.起4.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其所著《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和思想的书。
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为: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辈,他这是故意犯错误。
D.我国古代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春秋》《孟子》。
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A.医生看到患者走进诊室,对患者说:“欢迎光临。
”B.李奶奶不慎跌了一跤,小刚对她说:“跌跤算什么,勇敢地爬起来就是了。
”C.小明考试没考好,很灰心。
小宁对他说:“考不好是很平常的事,别灰心,你一定会赶上来的。
”D.张老师退休了,在送别会上,班长王强致辞道:“虽然张老师离开我们了,但她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6.根据提示默写。
(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2),八年风味徒思浙。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初三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初三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语文里面最困难的一项,要想突破文言文就必须多做一些专项练习题。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三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题,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初三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3)钟子期辄穷其趣辄:(4)伯牙乃舍琴舍: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二)鲁人刘仁嗜弈,然不精。
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焉,竟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
胜者熟视之,曰:“善。
”甫下子,刘占势,栩栩然以为必胜。
移时胜者连出高招。
刘愕然,无招架之力,欲起。
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观者哂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鲁人刘仁嗜弈(2)遂滞焉(3)刘要之对局(4)观者哂之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甫下子,刘占势,栩栩然以为必胜。
3.在与“胜者”的对弈过程中,可以看出刘仁是一个人?(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山东省烟台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检测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1. (5分)(2016·揭阳模拟) 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②________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③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________ , 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④《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 (1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①大家吵吵嚷嚷,兴高彩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②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协付诸行动。
错别字:________ ________ 。
改正: ________ ________ 。
3. (1分)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你是学水利的,又不懂园艺,不要总是对园艺师指手画脚。
B . 张明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妥当,无可厚非。
C . 郑恺边开车边学李晨说话,模仿得惟妙惟肖,被戏封为“模仿帝”。
D .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责无旁贷。
4. (1分) (2017九上·新化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句的一项是()A .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这就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B . 一些中国公民的在外形象问题引起国内外各方的争议与关注,这其中也有我们企业和公民自身的问题。
C . 娄底市举办“十五志于学青少年国学大赛”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与经典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龙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3次阶段检测试卷初三语文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1)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
(《鱼我所欲也》)(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
(5)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充满想象并象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句子“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它们在大海上fēi cuɑn ( ),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2)可是, diɑn liɑng ( )一下自己这点儿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鼓着肚子充胖。
(3)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bù xiè zhì biɑn ( )的神气。
(4qiɑn jūn zhī lì (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C.长江源头的冰山之水川流不息....,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D.也许我们不能做出擎天撼地的大事,但只要做就有收获,总比整天异想天开....,碌碌无为要好。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将“增强”改为“倡导”)B.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综合训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认真书写,在规定区域作答,答案写错位置,相关题目不得分;3.请勿在试卷、答题纸和作文纸上留下与答题无关的痕迹。
一、积累·运用(共12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朝外初三语文组将开展“云游非遗馆感受中华魂”的主题活动,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任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是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级文化殿堂。
主要承担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鉴定、修复及传承发展的工作【甲】承担文物遗产艺术珍品的典藏,物态遗产和保护项目的展览陈列,活态遗产和保护项目的展示演出任务;承担传承中华文明【乙】弘扬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设计理念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挖与______(提练/提炼)。
建筑平面中轴对称左右展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审美。
建筑立面呈三段式,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之美。
馆的外表面图案借鉴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花窗及传统收藏用家具博古架的多宝格构图,通过对传统图案的抽象提炼,形成具有工艺美术特色的独特创新纹样。
不仅这种金属格栅装饰手法对室内空间起到有效的遮阳效果,而且镂空的形式自然呈现生动的光影变化,使整个建筑显得灵动多姿、活力四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成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承载.(zǎi/zài)了党和人民的重托。
作为收藏、展示我国工艺美术珍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殿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不负使命,成为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阅读上面的文段,横线处填写汉字与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提练/zǎiB.提练/zàiC.提炼/zǎiD.提炼/zài2.同学们发现文段中划线语句表达欠妥,请帮他们在下面横线上用正楷字修改。
初 三 语 文阶 段 检 测 练 习 题二.积累(13分)1.填空(7分)①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楼》)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④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⑥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⑦将军金甲夜不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京》)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诘.责( ) 颔.首( ) 佝偻.( ) 诬蔑.( ) 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z èng ( )亮 磨c èng ( ) 热ch én ( ) 重蹈f ù( )辙4.下列各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广袤”有广阔无边的意思。
我国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B.鲁迅的小说《故乡》选自《呐喊》,其中文章中的迅哥儿就是指的作者本人。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巨匠、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
D.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
也称作“曲”“长短句”“诗余”等。
三.运用(14分)1. 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想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
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处相应内容(6分)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1)形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象表达:大度宽容(2)形象表达:眉毛胡子一把抓 抽象表达:________________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方法的一项是( )(4分)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轻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音乐。
3.请写一个50字左右的片段,并用上“冥思遐想”和“正襟危坐”两个词语。
要求恰当、通顺、有文采、有创意、并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27分)林清玄(1)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2)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3)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4)“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
”我说。
(5)“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
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
”“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
“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6)“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7)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8)“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
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
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
”朋友说。
(9)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
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
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10)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11)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12)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
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13)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
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13)仁者,人也。
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
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
”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14)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
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15)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5分)3.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请问作者阐发的是什么人生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台湾作家林清玄是参禅的大师,本文也不例外,处处充满禅意,启发读者领悟生活的哲理。
E.为了能很好地揭示本文的主旨,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让人备受启迪。
(二)人不练,不成器(10分)杨绛(1)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
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
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苦痛中炼出美德。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科,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
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交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2)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
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
他的弟子。
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
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3)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
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
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4)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
要治国,先得齐家。
要齐家,先得修身。
要修身,先得正心。
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
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
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5)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
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
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