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知识框架
- 格式:docx
- 大小:125.13 KB
- 文档页数:1
(1840——1949)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5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权垮台(1949 ---------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最新编写)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
∙清朝不统:中国在清朝时期是一个分权国家,无法有效治理。
∙到西方文明的了解:清朝时期以议会的形式允许外国使者进入,政府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加深了。
∙改革与开放:清朝末期以及民国时期,出现了多项朝代改革,并且鼓励外资投资进入中国,中国实现了开放。
二、近代中国的受外国势力影响
∙关系不平衡: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开放的行动都都是向外国让步。
∙投资进入: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后,逐步发展成特权性体系,同时没有完全建立起政府监管机制,使中国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社会动乱:西方利益集团经常以贿赂、威胁等手段影响中国政局,导致社会失序、混乱。
三、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传统观念受伤:清朝临终时,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统统治理念受到挑战,古老的思想价值体系受伤。
∙晚清的兴起:晚清以来,学术自由思想领袖提出了许多反对传统观念的主张,促进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影响。
∙思想地图重新定义:学术自由思想领袖给中国的思想地图重新定义,大力推广新思想观念,使中国社会在短时期内获得跨越发展。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北伐战争时期
1860年1842年《南京条约》
近代化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洋务
运动新文
化
运动
1949
年1948年三大战役
1947年挺进大别山
1946年内战爆发
1945年日本投降
1940年百团大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6年西
安事变1934—1936年
红军长征
1931年九
·一八事变
1927年1840年鸦片战争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26
年北伐战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
四运动
1905年废科举1901年《辛丑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98年戊戌变法1895年
《
马
关
条约》1894年甲午战争1915年新中国成立
渡江战役
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