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脑测试 自然辩证法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1
自然辨证法(共22张PPT)•自然辨证法概述•自然观与科学观•自然辨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辨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自然辨证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目录CONTENTS01自然辨证法概述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自然辨证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为其研究内容。
自然辨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古代朴素自然观古希腊哲学家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形成朴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16-17世纪,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科学家们以分析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形成形而上学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自然辨证法以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探讨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阐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02自然观与科学观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构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
自然界的运动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自然界的规律性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追求真理。
科学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科学结论必须是客观的,不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同时科学结论必须是可验证的,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得到验证;此外,科学结论还必须是可重复的,即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自然辨证法课件绪论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学科性质与研究范围(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3、在自然辩证法中贯穿的几个基本观点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3)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3)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与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
(4)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3、在自然辩证法中贯穿的几个基本观点:第一,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第三,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
第四,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它有别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
3、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1、科学技术哲学的体系:形式科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
2、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技术哲学的原则区别:2、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技术哲学的原则区别: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