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1
- 格式:pdf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66
动物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1. 动物行为学的定义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反应的科学,涉及动物的生理、神经、遗传和环境等因素。
2. 动物行为分类- 个体行为:指个体动物的行为,如觅食、休息、求偶等。
- 社会行为:指动物之间的互动行为,如领地争夺、群体活动等。
3. 动物行为的调节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对行为的调节。
- 遗传因素:动物行为往往受遗传因素影响,如基因控制的行为特征。
-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对行为的影响。
4. 动物行为的导向机制- 生物钟:动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行为模式,受生物钟调节。
- 外界刺激: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会导致特定行为的产生。
- 内部动机:动物的内部需求和欲望会影响其行为的表现。
5. 动物行为的进化意义- 适应环境:动物通过行为的调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需求。
- 繁殖策略:动物的行为可以影响其繁殖策略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 群体生存: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助于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6. 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动物行为的特点和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 实验法:通过设定实验条件和变量,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和规律。
- 模拟法:利用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模拟动物行为过程。
7. 动物行为的应用领域- 畜牧养殖: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提高畜禽养殖的技术和效益。
- 动物保护:了解动物行为,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
- 人类行为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探究人类与动物行为的相似与否,深化对人类行为的认识。
以上是动物行为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动物行为学引言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它涉及观察、描述和解释动物的各种行为模式。
这门学科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世界,而且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动物福利以及人类与动物的互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物行为的分类本能行为本能行为是动物天生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不需要通过学习就可以表现出来。
例如,鸟类的筑巢、蜘蛛的织网等。
学习行为与本能行为相对的是学习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获得的。
学习行为包括条件反射、习惯形成和模仿等。
动物行为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动物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
基因决定了动物的一些基本行为模式。
环境因素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同样重要。
食物的可用性、栖息地的条件、气候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动物的行为。
社会因素在群居动物中,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对个体行为有显著影响。
例如,狼群中的等级制度会影响每只狼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动物行为通常是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北极狐的白色皮毛有助于它在雪地中隐蔽,而斑马的条纹可能有助于迷惑捕食者。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记录下各种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顺序。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动物进行实验,以确定特定变量对行为的影响。
例如,通过改变食物的位置来研究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的行为差异,来探究行为的进化和功能。
动物行为学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有助于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比如确定迁徙路线和繁殖季节。
动物福利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需求,可以改善动物园和养殖场的动物福利条件。
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行为学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促进更加和谐的共存方式。
结语动物行为学是一个多方面交叉的学科领域,它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动物世界的认识,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实际的利益。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发现和应用。
动物行为学论文_1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111齐利刚20111320711动物行为学论文通过将近一学期对动物行为学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我更进一步对动物有了了解,其次,动物的行为很神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最后,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保护人类的朋友~一、那什么是动物行为学呢,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又是怎样的呢,20世纪以前是动物行为学的萌芽时期,是动物行为学经历的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
早在旧10500年前),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动物,随着动物家养的开始,人石器时代(34000,类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
如德国人约翰研究了不同鸟的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发表,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类的由来》(1871)一书研究比较了人与动物,及本能行为。
19世纪末,人们使用迷宫,研究老鼠的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学论文1906年,动物学家詹宁斯对原生动物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写出了《原生动物的行为》一书,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动物行为的著作。
柏林的海因罗特在1871年至1945年间,详尽研究了多种鸭、鹅,比较了它们的运动方式、解剖学特征、社会行为、鸣叫及繁殖行为,并且发现了灰雁从孵卵箱中孵出后的印记行为。
他独自阐述的同源性学说,现在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行为学真正诞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它的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
动物⾏为学题动物⾏为学⼀、选择题1、动物学家⽤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的筑巢,并将鸟的动物详细记录,这种研究动物⾏为的⽅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综合法D、摄像法2、最佳摄⾷理论认为:动物任何⼀种⾏为都会给⾃⼰带来利益,同时也会为此付出⼀定的代价;⾃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从所发⽣的⾏为中获得(A)A、最⼤的利益B、⼀般的收益C、最⼩的收益D、毫⽆收益3、下列⾏为哪项是本能⾏为(A)A、反射B、条件反射C、操作条件反射D、习惯化4、下列关于动物攻击⾏为的叙述不正确的⼀项是(C)A、攻击⾏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B、攻击⾏为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存C、攻击⾏为都有⾝体的直接接触D、公鸡的争⽃就是⼀个实例5、下列⾏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的是(C)A、雌蛾分泌性激素B、⼯蜂跳8字舞C、蟑螂昼伏夜出D、鸟类的鸣叫6、下列各组动物的⾏为中都属于先天性定型⾏为的⼀组是(B)A、鱼类的趋光性,蛙的搔扒反射、蚯蚓⾛T形迷宫、⼤⼭雀偷饮⽜奶B、蛙的搔扒反射、蜘蛛织⽹、蚂蚁做巢、鸟类迁徙C、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昆⾍的趋光性D、鸟类迁徙、幼⼩⿊猩猩从洞⽳中取出⽩蚁、涡⾍受到光照刺激后产⽣⾝体收缩7、有些海产蟹类,当涨潮时钻⼊洞⽳,退潮时爬出,这种⾏为称(C)A、定向⾏为B、觅⾷⾏为C、节律⾏为D、防御⾏为8、每年春天可看到⼤雁北飞,⽽在秋天则可看到⼤雁南飞。
⼤雁的这种⾏为称为(A)A、节律⾏为B、学习⾏为C、取⾷⾏为D、繁殖⾏为9、杜鹃常把蛋产在其他⼩鸟的窝⾥,由⼩鸟代其孵蛋喂养⼩杜鹃。
⼩鸟的这种⾏为称为(C)A、学习⾏为D、后天性⾏为10、下列⾏为属于节律⾏为的是(B)A、母鸡孵蛋B、公鸡报晓C、蛇追捕青蛙D、公鸡争⽃11、牡蛎和蛤蜊等在涨潮时在⽔下觅⾷,有些珊瑚、环节动物和⼀些鱼类在潮⽔到达⾼潮时产卵,这些现象属于(B)A、昼夜节律B、季节节律C、潮汐节律D、⽣物钟12、野兔发现天空有⽼鹰盘旋时,⽴刻跑向⾃⼰的洞⽳,这属于(B)A、攻击⾏为B、防御⾏为C、迁移⾏为D、守巢13、攻击⾏为与防御⾏为的本质区别的是(B)A、⾏为过程是否引起伤亡B、⾏为双⽅是否同种C、⾏为双⽅是否同性D、⾏为双⽅是否得利14、在北极海滩上,两只雄海豹常发⽣⾎战,⽬的是为了(D)A、捕获⾷物B、争夺⾷物C、躲避侵害D、占领“领域”15、下列哪种⾏为既是防御⾏为,⼜是利他⾏为(D)A、尺蠖的拟态B、黄鼬释放臭⽓C、挪威旅⿏的⾃杀⾏为D、母鸡发现⽼鹰时的报警鸣叫16、下列属于典型的利他⾏为的是(B)A、三棘鱼的配对⾏为B、黄⿏的报警⾏为C、清晨森林中群鸟的鸣叫D、池塘中雄蛙的鸣叫17、蚯蚓在“T”形管中经多次尝试,学会了如何逃避电击,如何找到⾷物,这种学习⽅法叫(C)A、习惯化B、印随学习C、联系学习D、洞察学习18、假设动物“沟通”的定义是:发讯息者发出讯息以改变接收讯息者的⾏为。
动物行为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科学领域。
通过观察和实验,动物行为学家试图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探讨动物行为背后的内在机制。
本文将介绍动物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几个典型的动物行为案例。
一、动物行为学概述动物行为学是以动物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领域,它涉及动物在各种语境下的各种行为,包括觅食、求偶、育儿等。
人们饲养和观察动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动物行为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末才得以确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行为学研究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从简单的观察和描述,逐渐演变为结合实验和生理学方法的研究。
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动物行为学家通过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的行为来获取研究数据。
观察法能够提供大量真实直观的行为数据,但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可操作性的限制。
2.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动物进行人工控制实验来研究其行为。
实验法使得研究者能够在受控条件下观察和测量动物的行为反应,进一步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例如,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可以了解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3. 生理学方法:生理学方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动物体内的生理指标,探讨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比如,通过测量动物的激素水平和行为反应,可以研究动物的求偶行为和繁殖行为之间的联系。
三、典型的动物行为案例1. 迁徙行为:迁徙是一种长途跋涉的行为,许多动物都具有这种行为特征。
迁徙行为涉及到动物对季节变化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候鸟在冬季迁徙到南方寻找更适宜的温暖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2. 社会行为:许多动物都以社会群体的形式生活,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
例如,蚂蚁和蜜蜂具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和合作行为,每个个体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整个群体的任务。
动物行为学11、以下哪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协同进化 (多选)A.种间竞争B.互利共生C.捕食D.共栖E.寄生2、我们常能看到路旁的畜群并不惧怕来往车辆,这属于 (单选)A.本能B.习惯化C.悟性学习D.条件反射3、甲乙两种鹭科鸟类的幼鸟皆有手足竞争甚至相残的行为,亦即幼鸟在食物不稳定的情况下会争相取食,随着幼鸟逐渐长大,争食的结果甚至会杀死其兄弟姊妹。
若甲种亲鸟常将大型食物携回巢中,而乙种亲鸟常将小型食物携回巢中,或将大型食物分成小块,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试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多选)A.甲种幼鸟发生手足相残的时间比乙种早B.甲种幼鸟发生手足相残的时间比乙种晚C.甲种幼鸟发生手足相残的机会大于乙种幼鸟D.食物大小和手足相残发生的机会与时间无关E.食物大小和手足相残发生的机会与时间有关4、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A.脑垂体为本能行为的控制中心B.下视丘是条件反射的控制中心C.行为的调控受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的影响D.迁徙行为是后天行为E.求偶行为是后天行为5、关于“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为 (单选)A.睛蜒在飞翔中饮水的行为B.蜻蜓通过身体触及水作标记C.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D.雄性蜻蜓的求偶行为6、大山雀在黎明时总是先呜叫,然后再捕食,这是与( )的关系 (多选)A.适应光线后再捕食B.防御行为和对环境适应C.防御行为和对光线的适应D.更多地获取食物7、本能行为对生命周期短及早熟性动物极为重要,泥蜂或细腰蜂以蛹过冬,没有双亲存活下来,它的许多行为都是靠遗传固定下来的,下列哪些是它的本能行为 (多选)A.确定其地穴的位置B.将捕获的毛虫麻醉C.在地上挖穴筑巢D.捕捉和杀死毛虫8、把四只雄蟋蟀分别做如下处理后并分装在4个容器中,对另一只好斗的雄蟋蟀的叫声反应最迟钝的是 (单选)A.剪去触角B.破坏复眼C.剪去前足D.剪去后足9、下列哪一种因子与鸟类迁徙时的导航机制无关 (单选)A.太阳和星星B.鸟巢的气味C.鸟类的生物钟D.地球磁场10、在适宜的条件下,苍蝇完成一生发育需要一定的 (单选)A.光照时间B.热常数(积温)C.水分吸收和蒸发量D.较好的食物11、一群鸭中,有一只鸭在修饰羽毛,其他的也修饰羽毛,这是 (单选)A.联想学习B.习惯化C.模仿学习D.A、B、C都不是12、当鹅发现卵在它的巢外边的时候,它会伸长脖子慢慢地用喙将卵取回。
动物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试题1: 动物行为的定义是什么?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可观察的活动,包括运动、沟通、社交行为等。
它是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展示了动物在适应生存和繁殖过程中的行为策略和适应性。
试题2: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直接观察法: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并进行记录与描述。
- 实验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动物对特定刺激的反应。
- 非入侵性观察法:使用传感器、摄像机等技术设备,通过远程监测和记录来研究动物行为。
- 模型建立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理解和预测动物行为。
试题3: 动物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动物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动物行为中的一些特征和性可以通过遗传机制遗传给后代。
- 环境因素:动物对环境中的刺激和资源分布做出反应,并在其行为中体现出来。
- 社会因素: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结构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
- 生理因素:生理状况、内分泌水平等生理变化也会对动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试题4: 动物行为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动物行为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 保护生物学: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和性,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促进野生动物的保护。
- 农业和畜牧业: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和需求,改善生产环境和饲养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
- 动物行为疗法:通过观察和影响动物行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心理疗法。
- 动物训练和认知研究:通过研究动物认知和研究行为,改善动物训练方法和智力研究。
以上是动物行为学试题的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