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基础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9.33 MB
- 文档页数:58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一、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概念及表达方式近视的概念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眼轴过长或眼的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远处物体看不清楚。
近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远处物体模糊,近处物体清晰。
远视的概念远视是另一种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远视眼。
远视眼通常是由眼轴过短或眼的屈光力过弱引起的,导致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近处物体看不清楚。
远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近处物体模糊,远处物体相对清晰。
散光的概念散光是眼球前房和后房长度和一等 from 物,不 flops each avid 师 or 能力闷倒导致 astigmatism in 书本 geometry in 让. 散光会导致眼睛焦点不只形成一个点,而是形成一个发散的焦点,影响视觉质量。
二、眼部解剖学知识角膜的结构角膜是眼睛的透明前表皮,具有良好的弯曲性。
它主要由五层组成:上皮层、泪膜层、玻璃体层、中层和内皮层。
角膜在光通过时对光线起到一个主要的屈折作用。
晶状体的结构晶状体是眼球内的透明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眼球的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晶状体主要由晶状体皮质和晶状体核组成,能够通过对屈光度进行调整来使物体聚焦在视网膜上。
三、视觉现象及其原理测量视力的方法视力测量是一种眼科检查,用于测量人眼的视觉能力。
常用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Snellen 测试、反射光屏测试和电动测试等。
其中Snellen 测试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让患者识别不同大小的字母或数字来确定他们的远视和近视程度。
光学原理在视觉中的应用当光线通过透镜或其他光学系统时,它会根据折射定律发生弯曲。
这种光学原理被广泛运用在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中,帮助人们改善视觉并观察微小对象。
四、视光学技术和工具眼镜设计的原理眼镜设计是根据视力的问题和度数来设计的,以便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眼镜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的瞳孔间距、视觉几何关系和镜片的物理特性等因素。
第三章 视光学知识第一节 眼及眼的结构人们认知世界,75%是通过视觉感知的。
眼睛观察物体时,由于环境、生理、心理等因素,人们用眼睛的瞳孔缩小或扩张来调节光线的强弱,睫状肌牵动其相连的悬韧带调节人眼晶状体屈光度,使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产生清晰的图象,由于人眼所观察的物体是三维的,双眼的瞳孔距离不断的调节即眼集合又称辐辏,从而产生双眼单视现象。
眼球结构图眼球成像结构图角膜:眼球前端表面的透明圆形表层结构, 直径为11.5~12mm ,厚度约0.6mm 。
瞳孔:角膜后虹膜中间形成的圆形空隙,光路就是通过该小孔,它会根据光线的强弱或视近视远来改变大小。
晶状体:是人眼内的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焦距的凸透镜,人自所以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远就是因为它的这种改变。
又称调节。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初生婴儿的眼轴长度为17.6mm;0-3周岁小孩子眼轴增长约5mm;3-7周岁儿童眼轴再增长约1mm;7周岁以后眼轴增长趋向于成人,成人的眼轴为24mm。
如眼轴每增长1mm,就会有300度左右近视。
缩短1mm就有300度左右远视。
眼轴的长短是屈光不正的重要因素。
视力:眼科临床所谓视力系指视网膜中心凹处型觉的视锐度,也就是人眼对客观物体的形态的辨析能力。
习惯上称视力均为远视力或视力表视力。
(视力分为:远视力、近视力、视力表视力及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第二节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
弱视、老花、青光眼和白内障等不属于屈光不正。
一、近视近视:当调节作用静止时,平行光线投射入眼内,在视网膜之前结成焦点,即视网膜的位置在眼睛的主焦点之后,平行光线在眼内先形成焦点而后再行分散,当其到达视网膜时就不再是一个焦点象,而是一个弥散的环状区域,从而影响视力的清晰度,。
近视眼成像图远视眼成像图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科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近视是不可逆的。
而且近视的产生和增加的原因很复杂,至今我们还不能全部清楚近视产生和发展的机理。
基本上可归纳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环境因素大体上有以下一些因素。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眼视光知识1.近视可以恢复吗?答:假性近世经过治疗有恢复的可能,而真性近世不可能。
2.为什么会有假性近视?答:假性近视多见于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处于发育期,长期近距离视近物眼睛睫状肌易紧张,形成睫状肌痉挛,肌肉拉紧眼球拉长,形成看远时物体不清,而当休息得当时,睫状肌松弛,视力恢复正常。
3、什么叫瞳距?答:眼睛正视并且视线平行时,两瞳孔中心间的距离。
4、什么是弱视?答:弱视是指眼镜没有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这种现象,弱视要从小治疗,最佳年龄在5—8岁,如果治疗及时,得当,弱视的现象是可逆的,如果过了最佳的治疗阶段,弱视只能得到改善,也有可能或不可逆的现象,延误终身。
5、近视怎么预防?答:端正姿势眼和书的距离保持在30cm以上,工作一小时,休息10分钟望远,做眼保健操,光线暗的地方不能看书,强光下也不能看书,台灯放在左前方,使光不直接进入眼里,不可挑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东西,例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看电视的理想位置在3m以上,近视眼中戴眼镜看时,从看清位置起后退50cm观看较好,不要熬夜,特别是通宵使用电脑,保证眼眠8—9小时,眼睛感到疲劳时,做眼保健操。
6、视光学名词解释(1)、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统称屈光不正;(2)、正视:眼球在无调节的情况下,来自5米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称为正视;(3)、近视:眼球轴度过长或角膜及晶状体屈光力过大,使物体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形成了模糊的影像,以致无法看清楚远处的事物,可配戴凹透镜矫正;(4)、远视:眼球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太短,使物体的影像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以致看远、看近的事物皆无法清楚,可配戴凸透镜矫正;(5)、散光:指角膜不规则,形状上是非球面的。
这种情况改变了光线的光路,造成视网膜上影像模糊,有阴影或重影。
近视和远视常常伴有散光,散光在医学上用来描述角膜的凹凸不平,它是先天性,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可用柱面镜矫正。
眼视光基础知识100题1.什么是近视和远视?2.什么是散光?3.什么是角膜?4.什么是眼底?5.什么是玻璃体?6.什么是视网膜?7.什么是眼睑?8.什么是晶状体?9.什么是视神经?10.什么是眼压?11.什么是眼球运动?12.什么是视觉感受?13.什么是色觉?14.什么是视野?15.什么是眼球结构?16.什么是散光原因?17.什么是近视原因?18.什么是远视原因?19.什么是老花?20.什么是白内障?21.什么是色盲?22.什么是斜视?23.什么是弱视?24.什么是眼震?25.什么是屈光不正?26.什么是视力?27.什么是眼疲劳?28.什么是散光度?29.什么是光敏感?30.什么是视物模糊?31.什么是眼睛疼痛?32.什么是视物发黑?33.什么是瞳孔?34.什么是瞳孔反射?35.什么是眼角膜?36.什么是散光手术?37.什么是近视手术?38.什么是远视手术?39.什么是晶体植入术?40.什么是视网膜裂孔?41.什么是视神经退行?42.什么是青光眼?43.什么是虹膜?44.什么是眼部疾病?45.什么是视觉障碍?46.什么是眼压升高?47.什么是眼疾预防?48.什么是角膜炎?49.什么是泪囊炎?50.什么是眼睑肿胀?51.什么是结膜炎?52.什么是晶体混浊?53.什么是视神经炎?54.什么是视神经瘤?55.什么是眼严重变态反应?56.什么是眩光?57.什么是眼结膜病毒感染?58.什么是眼底病变?59.什么是眼部水肿?60.什么是白内障手术?61.什么是黄斑退行?62.什么是眼外伤?63.什么是干眼症?64.什么是眩晕?65.什么是眼角膜炎?66.什么是角膜病?67.什么是结膜浅层炎症?68.什么是结膜平滑?69.什么是虹膜葡萄肿?70.什么是结膜脓肿?71.什么是玻璃体震荡?72.什么是视网膜脱离?73.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74.什么是视网膜血管虚弱?75.什么是眼球结构异常?76.什么是眼球虹膜结构异常?77.什么是眼球显著影响视力结构异常?78.什么是泪腺功能异常?79.什么是眼球眼外伤异常?80.什么是角膜屈光不正异常?81.什么是角膜黄斑省略异常?82.什么是晶体翳翳霞霞异常?83.什么是颞上颞下异常?84.什么是晶体横线异常?85.什么是色素庸庸慧慧异常?86.什么是虹膜递次异常?87.什么是红眼病?88.什么是青光病?89.什么是结膜炎?90.什么是结膜显血管扭曲?91.什么是结膜白斑?92.什么是结膜明显肿块?93.什么是结膜明显凹陷?94.什么是葡萄膜炎?95.什么是视网膜粘液病?96.什么是视网膜裂孔?97.什么是视网膜血管破裂?98.什么是视网膜成瘤?99.什么是视网膜色素变性?100.什么是视网膜动脉反射缰?。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视光学培训资料一·光与眼的屈光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由外向里: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从角膜到眼底视网膜前的每一个界面都是该复合光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同一件精密的光学仪器,包含着复杂的光学原理。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介质表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
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可用屈光力的概念来表达,屈光力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合界面的曲率半径。
屈光力大小可以用焦距f来表达,即平行光线经过某透镜后聚焦为一点,改点距离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
在眼球光学中,应用屈光度D 作为屈光力的单位.屈光度为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即D=1/f。
如一透镜的焦距为0.50米,则该透镜的屈光力为1/0.5=2.00D.二眼的调节与集合1,调节在无任何屈光不正的情况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介质后,聚集成一个焦点并准确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
为了使近距离物体也能聚焦在黄斑中心凹,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这种为看清近物体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通常认为调节产生的机制是:当看远目标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睫状肌使晶状体悬韧带保持一定的张力,晶状体在悬韧带的牵引下,其形状相对扁平;当看近目标时,环形睫状肌收缩,睫状冠所形成的环缩小,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弹性而变凸。
调节主要是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增加而是眼的屈光力增强。
调节力也以屈光度为单位。
如一正视眼阅读40CM处目标,则此时所需调节力为1/0.4=2.50D.2.调节幅度调节与年龄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称为调节幅度。
调节幅度与年龄密切相关,青少年调节力强,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将逐渐减退而出现老视。
调节力与年龄的关系如下: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Hoffstetter最小调节幅度公式)3.调节范围眼在调节放松(静止)状态下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称为远点(far point),眼在极度(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near point)远点与近点的距离为调节范围4.集合与发散当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集合(convergence)。
眼视光基础知识大全眼视光是指有关眼睛和视觉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眼视光的基础知识:1. 眼球结构:眼睛由角膜、巩膜、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组成。
角膜是透明的前表面,虹膜是具有色素的圆环,晶状体是调节焦距的透明结构。
2. 视觉的光学原理:当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透明结构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
3. 远视与近视:视力问题中最常见的两种情况是远视和近视。
远视是指眼球过于短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近视则相反,是指眼球过于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外,导致近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4. 散光:散光是指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不规则造成的视力问题。
这种情况下,光线在眼球内的焦点会分散成不同的方向,使视觉产生变形。
5. 弱视:弱视是指一只或两只眼睛在儿童期发育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刺激,造成视觉功能受损。
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弱视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6. 视觉矫正: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视力矫正手术,可以改善远视、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7. 验光:验光是指通过对眼睛进行测试,确定视力问题的程度和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
8. 眼保健: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适当的护眼姿势、定期做眼睛检查、远离过度用眼、避免在弱光环境下工作以及戴适当的护目镜等。
这些是眼视光的一些基础知识,但不是详尽无遗的。
眼视光是一个复杂的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和概念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如果你对眼视光感兴趣,建议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或眼视光师,了解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