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边主义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89.69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11-10

作者简介:郭心悦(1988-),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政策研究。

费边主义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郭心悦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063000)

一、费边主义的历史沿革

费边主义是近现代社会主义流派之一,费边社产生于19世纪末的英国,最初是为了讨论美国学者托马斯·戴维逊的一些观点而建立的一个社会主义团体,随后,在戴维逊返回美国后费边社便分裂成两个组织,一个称作新生活联谊社,仅存在几年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另一个比较注重实际的、战斗的和政治的组织则发展成为后来的费边社。Fabian一词源于公元前203年古罗马的一位将军的名字,他在战斗中计划周密、打击敌人、取得胜利,所以费边社的建立者们希望效仿费边将军,等待时机,伺机而发,有效实行社会改革。

费边社的发起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高级职员阶级中的一批有教养的人士,如高级文官、证券经纪人、新闻记者和

一般的资产阶级,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萧伯纳、

悉尼·韦伯、悉尼·奥利维尔和格雷厄姆·华莱士。这些发起人也决定了他们建立费边社的最终目的,即“是要尽可能根据最高的道德标准争取重建社会”。他们通过出版刊物、发表演说等来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就是通过对一些在社会上有影响和决策权的领导人物宣传自己的主张以实现费边社的社会主义纲领。在英国1892年的普选中,反对派自由党的领导人针对爱尔兰自治问题就证明了费边社的主张的正确性。

二、费边主义中的社会福利思想从1887年通过的费边社纲领中可以看出,费边社成员除了十分关注政治问题,也格外重视民生问题,希望把对人本身的关注当作一种社会福祉广泛推广开来,惠及全民,他们是福利国家论的早期倡导者。根据费边社的各种会议文件和其成员所发表的文章和所作的公开演讲,将费边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核心进行归纳,即由国家承担社会

福利责任,由社会为消除贫困、维护和提供人民的福利水平支付资金,由专业人员和专门的政府委员会应对各种使

人遭受痛苦并寻求帮助的麻烦。

(一)费边主义的基本社会福利思想

费边社成立目的之一,在于对社会进行重新改造,具体方法如下。

经济上,费边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将土地和资本从阶级和个人的占有中解放出来,实现公共所有,人民公平地共享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获得的利益,以谋取公众福利,使人们得到最大的幸福。值得一提的是,费边主义主张实行地方公有化,只将一些重要经济部门收归国有,其他则由地方代为管理,并实现分配公平,机会均等。另外,在私有制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萧

伯纳提出,由土地和资本产生的

“租金”应该用来补充劳动报酬,或者由社会直接接管用于公共福利事业。

政治上,费边主义认为,国家是为整个社会工作的,国家是全民的代表。费边主义主张通过公众舆论、民主选举实现社会主义,同时,他们还主张通过对地方和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即由民主选举出来的社团代表进行管理。

分配原则上,费边主义最早主张实现国民生活的最低标准,这体现在工资、劳动时间、健康、安全、住房、公共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一个标准。一旦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社会上的每个人就可以达到“文明生活的最低标准”。并且,随着公共财富的不断累积,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变不同阶级和个人之间收入悬殊的重要问题。

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上,费边主义反对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他们受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影响,认为社会进化在总体上是前

摘要:费边主义是近现代社会流派之一,以萧伯纳、悉尼·韦伯等人为代表的费边主义者致力于研究各种政

治和社会问题,出版书籍,进行公开演讲,力图实现社会改革。其中,费边主义者关于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主张,

如实行地方公有制、

提倡八小时工作制等,对日后英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着深远影响。而费边主义者的一些基本社会福利思想更是对中国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费边主义;福利思想;启示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75-02

S h e H u i Y a n J i u ☆社会研究☆

75

Theory Researc h 学论

★★★★

进的,但进化过程并不总是直线的,社会有机体的变迁不是革命的,突发的,而应该是平和的,渐进的,因此,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的萌芽已经孕育在资本主义制度的骨髓之中,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管理,通过自然的进化过程,最终会实现社会主义。

(二)费边主义的具体社会福利政策主张

基于上述基本的社会福利主张,费边主义还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有关增加人们福祉的社会福利政策。

1.在《费边短评》第9号上,费边主义提出了具体而详尽的“八小时工作法案”,该法案受到当时许多工人和工人团体的认可和拥护。

2.费边主义把政府本身作为推行社会福利的主要责任者,制定更加积极和全民的政府救助计划,以帮助更多的人。

3.费边主义主张彻底废除《济贫法》,应该对各种致贫原因进行适当的分类和评估,诸如年老、疾病、残疾等,根据不同情况国家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帮助受贫者。

4.费边主义认为,政府在提供特殊服务,诸如教育、精神疾病和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要使用专家,并在每个服务领域建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以帮助人避免或解除遭受某种麻烦。

5.费边主义提出,要重建社会,必须要做到四点,即“国家最低生活标准”的普遍实施、工业的民主管理、国家财政政策的彻底改革、剩余财富用于公共福利事业。

由费边主义所提出的无论是基本的还是较为具体的关于社会福利的政策主张,在推进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制定、实施、评估和完善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费边主义逐渐消失于历史舞台之上,虽然费边主义的形体不复存在,然而它的精髓已经融入到英国社会福利思想体系,成为它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费边主义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型国家”,这与它的宗教、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无关系,而费边主义在其中作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中国虽与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不尽相同,但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面临着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内需不足、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打击等内忧外患,因此,费边主义中的社会福利思想对我国构建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费边主义认为,只有渐进的、民主的变革才是可以接受的、才不会引起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从各国成功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范例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的正确性,如,德国在19世纪上半叶就建立了社会救助制度,不过从1883年第一部《疾病社会保险法》的建立,到20世纪中叶最终建成“福利国家”,这期间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目前,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所弱化,但城乡在医疗、教育、卫生、公共设施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影响着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因此,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考虑到当前城乡的巨大差异,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现阶段,必须要做到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切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忽视我国的国情,相信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实现城乡统筹,建立“福利国家”指日可待。

(二)建立“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费边主义提倡的社会福利内容丰富,包括工资、劳动时间、健康、安全、住房、教育、公共事业等各个方面,且受惠者是全体公民,且针对需要特殊服务的群体,如老年人、精神疾病患者等,还提供专门的服务人员。目前,我国只针对城镇居民中的工薪劳动者实行全面保险,其他人实行社会救济,还有占中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广大农民和农民工群体没有纳入到现存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现状严重影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现在亟需打破城乡、地域的限制,建立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对受惠群体的需求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

(三)充分利用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

费边主义强调机会平等,分配公平,费边主义者以追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目标,他们认为随着公共财富的增加,还要逐渐缩小人们的巨大收入差距。虽然我国已经使用社会保障政策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但效果不甚理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我国只是在形式上建立了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的再分配,在涉及具体措施时其总原则是以效率为导向而忽视公平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即个人日后的保障性收入与其个人账户缴付水平成正比,这就过度保护了中高收入阶层的利益,实质上却造成了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与社会福利的价值即关注人本身是相悖的。我国要从根本上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保障制度要以公平为主,切实保障相关部门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能得到有效实施。

尽管费边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只是初具雏形,但它其中的许多观点对我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公平分配。

参考文献:

[1][英]萧伯纳.费边论丛[M].袁继藩,朱应庚,赵宗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72-80.

[2][美]A·奥肯.平等与效率——

—重大的抉择[M].王奔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5.

[3]刘波.当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46.

(责任编辑:范秀利)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