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4
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作文辅导0512 1045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一、漫画类作文回顾1983年全国卷漫画作文《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996年全国卷漫画作文《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2015年全国卷漫画作文《摔了一跤》2015年江西卷漫画作文《助鼠为患》2015年语文全国卷漫画作文《啥年月了,有鱼吃还捉老鼠!》二、审题立意1、看标题标题——寓意——观点2、看画面画面——寓意——观点3、看技法技法——寓意——观点三、习题反馈阅读下面的漫画,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例文:审视之后才羡慕同样的鱼缸,却让鱼儿都不满意自己的,而羡慕对方的。
等到相互更换,却悠然不得,此乃缺少审视的后果,此乃心态的过错。
羡慕,须在审视之后。
江山如画,各有千秋。
有人们“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其实月亮始终是那阴晴圆缺之物,月本无心,情意在人。
端正心态,美自当接踵而来。
曾有许多人为《赤壁赋》所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何等壮观,“凌万顷之茫然……托遗响于悲风”何其高雅!赤壁在苏子笔下如诗如画,引万人神往,感叹唏嘘。
可须知黄州贫土,又怎生旷世奇观?只因赤壁自是苏子的鱼缸,苏子自当悠闲自得,不足为奇。
而我们亦有自己的鱼缸:故土之上,有泠泠流水、脉脉远山,有莺啼燕语、杨柳依依。
意境皆在,胜景固有。
又奈何舍近求远?醉翁亭因醉翁留名,然究其本质,不过一陋亭罢了;滕王阁因序扬名,也只是他人游弋之鱼缸。
审视着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有所期待;善于审视自我,才让我们心有所安。
通习六艺的读书人,被市井买卖的利益所诱,弃文从商,终落得倾家荡产。
不懂审视自我,盲目追逐于市侩的洪流,怎能保全自身?班固有投笔从戎之举,又岂是逞一时之意气?其心有远志,必当思索万千,寻得正位,成就功业。
鱼缸中的鱼儿没有找准人生的定位,没有真正理解自身与外物的关系,在空有羡慕的感情驱动下,互换鱼缸,终一无所获。
虽无太多害处却引来讥笑,岂非白费气力?如果寒冬之梅慕春花绚丽,淡雅水仙仰青松孤傲,其结果又将是何等悲哀!我们不能失去羡慕的情感,却也不应不加审视而盲目跟风。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一、原题重现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漫画上的字: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分析看到漫画作文,我们首先要回顾的是漫画的解读方法:1.看标题或者注解(即画面当中的文字部分)2.看漫画主体。
3、看细节夸张处,这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看漫画作文试题,注解为“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一家人在客厅,两个老人看着电视并发出感叹,其他人都在看电子产品。
而细节夸张的部分在于三个年轻人,人手一个电子产品,或背向,或侧向对着老人,或站,或坐,或半卧,都沉溺于电子产品中,本是团聚一堂,却无其乐融融之感。
由此我们可以解读寓意为:讽刺或批判因过度沉溺电子产品,而忽略对家人关爱的现象。
陪同却非陪伴,相守却不相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年轻父母只顾低头游戏,置孩子安危不顾”还是“伴而不陪催生了新型‘空巢老人’”的相关报道,都频频见诸报端,引发大家深入思考。
这一漫画就是让我们关注那些彳亍在“智能”边缘地带,被“快捷方式”遗忘,被“电子产品”忽略的老年人。
这一漫画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孝道。
《论语》里谈到孝的最高境界“色难”,所谓“色难”即使在“奉养”的时候还能够顾及父母的“颜色”,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
老人最怕年老、无用,我们是否尽力使他们忘年?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拿起手机,教他们上上网,我们心甘情愿地拿出片刻博取父母一粲。
三、学生存在问题片面的谈及“孝道”,大而广之,不关注漫画细节,忽略了“电子产品”这一要素;或者片面谈“电子产品危害”大谈特谈,忘记应关照的是其对“爱的能力,孝的热情”的伤害。
四、写后指导(一)文章审题准确,标题鲜明。
精彩要体现在标题中,首先在标题中药能体现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在这次作文中最好能有两个关键词“电子产品”“孝心”之间的关系。
漫画作文写作结构:
1.开头引入,简明扼要。
就像写读后感的开头一样。
例如: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幅漫画,内容其实很简单,却让我的感触很深。
例如:做人要讲文明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道理,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今天,我看了一幅有寓意的漫画《文明——只差一步》,深有感触。
2、仔细观察画面,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将画面写成一个故事,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语言,具体地描写下来。
特别提醒:在故事中要点明画面的主题,“真是防不胜防啊……”,以此与主题相照应。
3.从画面到启示,揭示这幅画的寓意。
例如:这幅漫画画面简单,看起来也很有趣,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但静下心来,我却陷入了思考,心里也觉得沉甸甸的。
它批评了那些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利益的不文明现象,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没有公德心的人。
4.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谈感想。
例如: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这是我们人人都会喊的口号。
但是生活与之相反的现象可真不少……(举例子:公共自行车乱停放、小区里乱停车、践踏绿化带、大树上晒被子、乱倒垃圾、高空抛物……)请你用几句话将例子描述一下,最后发出自己的呼吁与希望。
漫画型作文写作指导一、走近漫画漫画作为独特得艺术门类,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
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与事,具有较强得社会性。
漫画就是笑得艺术。
然而,如果仅仅把漫画理解成笑得艺术,显然就是片面与肤浅得.其实,这种笑得艺术已涵盖了一切美得形态。
有人曾把漫画比喻成绘画、哲学与文学得集合,它既有绘画特征又具有哲学与文学理念,在笑声中学道理,在笑声中受到启迪。
二、高考漫画得特点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提炼寓意得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观察能力与信息筛选、审题立意、分析推理、联想思维等能力得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此作出正确评判得过程。
高考漫画都较有深度,能切入生活得底蕴,紧跟时代跳动得脉搏,显示了特有得穿透力与涵盖面。
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强烈得艺术感染力,有较大得宣传鼓动性,漫画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它能培养学生得审美情趣,提高明辨就是非得能力,促进道德升华,陶冶思想情操。
三、高考漫画式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法:1、观察画面。
仔细得读图,细心审阅.(1)瞧标题。
标题就是漫画得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得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瞧标题就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得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得寓意所在.(2)瞧画面。
漫画就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得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得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得画面就是解题得重要环节。
漫画画面上得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得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瞧画中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得语言文字。
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得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得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得金钥匙。
(4)瞧夸张处。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得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就是漫画得弦外之音,就是漫画所要表达得寓意所在。
2、要学会找事物之间得联系.一幅漫画往往由几部分组成,只有把各个部分或者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瞧.有标题得(一般都有标题),不要瞧到一点就草草而作,从而漏掉了主要信息,并作具体分析,才能明白漫画得意义。
要展开联想如果通过联想,能把漫画引起得问题解答了,就具备了对漫画得解读能力。
找出其讽刺、颂扬得对象或行为。
3、不管写哪一类漫画作文,把握寓意都就是第一关。
一就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字材料先要读懂文字得表现意义一样;二就是瞧瞧漫画有哪一方面得隐含着得意义。
漫画得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就是有直接联系着得.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得画中之话,话外之音。
要注意:画面得形象主体不一定就是讽刺或颂扬得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得主题.4、确定写作得立意点,不就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就是抓住一“点",深入钻研。
材料包括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起导向与引领功能,特别就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多种意思得更就是有着提示与画龙点睛得功效。
画中字:画中人物得语言或就是人物得“心灵独白”等,往往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正确领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要注意:一幅漫画得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得时候理解得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得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
否则,文章内容驳杂,头绪众多,就是不利于表达得.5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主体,综合构思成文。
联系生活实际,跳出画面,由此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申,在画面意义得基础上联想到另一层新得内容展开写作。
就近年高考漫画作文题目来瞧,考察趋势为漫画与时事评论型作文相结合,也就就是以漫画得形式考察学生时评得写作能力.着着就要求学生更要练习生活实际.【实例解析2007年全国一卷】阅读下面得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得文章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得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分析]一、从家庭、学校与社会得角度瞧:人生旅程中遇到坎儿“摔了一跤”就是常有得事,作为家长、学校、社会没有必要放不下心、放不开手,而应鼓励孩子跨过这道坎、坚强地站起来。
需要提醒得就是,如果将“家庭”“学校”“社会”不分主次地一一写来,容易导致笔墨分散;如果只从一个方面切入,可能更利于写具体、说透彻.二、从孩子得角度瞧:(1)在成长过程中“摔跤”就是很正常得,不必手足无措,不必苦苦等待谁来搀扶,而应主动地站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锻炼顽强得意志品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得激烈竞争,才能增强未来克服更大困难得勇气。
(2)“摔跤”后不能怨天怨地,责怪“西瓜皮"害人或“道路”不平,而应多找自身原因;从“摔跤”中汲取教训,才能在人生之路上一路走好,顺利抵达目得地.三、从双方得角度瞧:孩子易“摔跤”,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家庭得溺爱、学校得封闭式教育、社会得过度呵护,剥夺了孩子经受锻炼得机会;而有些年轻人,则存在严重得依赖心理。
[范文]放开手勇敢飞中国有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诚然,每一位成功得人士背后,总有一段坚强自立、艰苦奋斗得过程。
当今得青年,亦应该如此,所以我们呼吁,放开您们温暖得大手,让我们自己勇敢地飞。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那一步离开父母、老师、社会得帮助与扶持。
我们走得每一步,都见证了她们得扶持得过程。
我们应该感谢她们,就是她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优越得环境让我们学习,助我们成长。
可就是,亲爱得人啊,我们就是鸟儿,终有一天要飞出巢儿,要拥抱蓝天,所以,现在得我们就要接受磨难,为我们飞向蓝天做好准备。
当我们摔跤得时候,亲爱得人啊,别紧张,别担心,不摔跤,就是学不会走路得,让我们自己爬起来,摔得跟斗越多,就积累了我们将来走路得经验,为学会走路做好基础,当我们真正学会走路得时候,我们就不会频频出错,因为路就是自己走出来得,走得多了,就有了技巧。
路,就是自己得,别人谁也代替不了,所以您们要放开手,别担心,让我们自己去飞,去勇敢地飞。
当我们遇到挫折得时候,亲爱得人,别紧张,别担心.人常说,失败就是成功之母,不就是这样吗?人生路上,难免出现挫折、失败,正就是这些失败、挫折得垫脚石,才筑成明日得辉煌。
我们就是您们得小孩、学生、一份子,我们得喜怒哀乐牵着您们,可就是,亲爱得人,不要把我们得事瞧作就是多大得事,我们有困难得时候,别担心,要放开手,要让我们自己去飞,去勇敢地飞。
要让我们自己去解决,因为将来得路,我们自己必须走,您们不能永远陪我们。
我们这些作孩子得也要明白,让父母放手,让老师放手,让自己勇敢去飞。
家长希望自己得儿女成龙成凤,她们把全部得精力都放在我们身上,我们遇到困难、挫折得时候,她们希望就是她们,由她们来承担痛苦.我们要明白她们得心,那颗爱子之心,所以,自己解决好自己得事,别让家长、老师担心,让她们明白,放手,就是让爱飞翔,传递爱得另一种形式,我们自己也要敢于挑战,敢于应战,让自己得梦想放飞于青天白云之间。
亲爱得人,放开您们充满爱意得双手,让我们勇敢地飞.放开手,勇敢飞!【实例解析2016年全国一卷】阅读下面得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得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得内容与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提炼观点:1、从教育者(包括家长、教师)得角度,可以提炼出“宽容”“要讲究教育方法”得观点;2、从分数得角度可以提炼出“有科学得评价标准”得观点;3、从学生得角度又可以分为(1)“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得教育对象;(2) “对学生要宽容”“不要苛求学生”得观点;4、从小孩脸上得印记(唇印、巴掌印)可以提炼出“要讲究教育方法”“要赏罚分明”得观点。
[范文]唯分赏罚,教育之殇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变“掌”;第二个孩子考上61分,由“掌"变“吻"。
这一简单粗暴得赏罚举动得背后,或许正就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论英雄得人才培育制度得体现。
可叹,教育之殇!唯分赏罚,反映出社会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入人心”,毒害着许多跟风得家长们。
此风不止,将直接影响每个孩子得教育成长。
第一个基础稍好得孩子由100分变为98分,其中原因就是什么?就是考试难度大了,还就是孩子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抑或就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基础薄弱得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就是正常发挥,还就是方法上得改进,抑或只就是猜测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脸或盲目高兴。
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得“幕后导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她们得人生.急功近利,不明就里得赏罚,带来得后果必然就是造就了一批同样“不明就里"得家长与孩子!唯分赏罚论英雄,也许就是我们整个教育界都应该警惕反省得。
一个巴掌拍不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如果都只停留在一个维度上思考实践教育得真谛,那将就是教育得一场灾难。
教育之殇,源于单一单薄得教育评价体制。
两个孩子得综合素质得高低评价,除了分数这一个结果,还应该与其学习过程得表现,与同学协作得情况,表达交际能力得强弱,特长得发挥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正确而全面得“吻”与“掌”,否则教育将走向死胡同,会逼疯多少个“范进",庸常多少个“方仲永”,埋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而那些虎妈狼爸们,巴掌下又教训毁灭了多少“优秀有潜力”得孩子们?可叹,教育之殇!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心一笑,更何况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得我们.不管学生或就是各行各业得人士,都能深切体味这分数背后给自己一生带来得影响。
它犹如当头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就是举得家长们、老师们、教育专家们?图中两个小孩得人生不就是简单得“98”与“61"能决定得.我们能给予孩子更好得,或许只就是更宽松包容得教育环境,更多维深厚得文化熏陶,更理性明晰得人生规划,更正确适当得一个“吻”与一个关键犯错时候得“掌印"。
明晰赏罚,不唯分论英雄,教育之殇才有可能变为教育之幸!遥想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个性化得学生,给予得评价各不相同,有默许得“吾与点也”,有大赞得“贤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得“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就是谁之过与?”没有简单粗暴,只有循循善诱。
想要我们得教育不再停留于分数得表面,便要明白爱因斯坦那句教育箴言得真谛:“学校得目标始终应该就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就是作为一个与谐得人,而不就是作为一个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