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 格式:doc
- 大小:44.51 KB
- 文档页数:4
2024新版初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小光圈,平面镜B.较小光圈,凹面镜C.较大光圈,平面镜D.较大光圈,凹面镜2.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与结果匹配的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转动转换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3.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x和10x字样、物镜标有10x和40x字样的镜头,乙是某学生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视野中标注为1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放大400倍的观察,下列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正确的是()A.①④、左下方B.①③、右上方C.②③、右上方D.②③、左下方4.小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③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①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视野较亮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若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可以判断污点在物镜上5.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视野中的蚕豆叶表皮细胞。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50倍B.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生理盐水C.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②D.欲将气孔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6.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A.物像模糊——调节光圈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一①一④一②B.④一③一②一①C.③一①一②一④D.③一④一②一①8.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初二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常需要大幅升降镜筒,这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
【答案】对【解析】能够调节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幅度较小,当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时,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对【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显微镜的使用。
(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 )(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
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___。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菠菜叶肉细胞(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①所示的物像。
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答案】(1)D(2)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3)A(4)C【解析】(1)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左眼用来观察物像,而右眼用来绘图;由图可知选项D符合,故选D.(2)细胞流动实际上是由于细胞外面加的生理盐水过多,直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旁边用肉眼看着吸收一部分水就可以了.由于水少了,细胞就不会漂浮在水上面,所以就不会游动了.(3)洋葱鳞片内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不存在叶绿体,其余细胞均含有叶绿体.故选A..(4)比较图①、图②所示的物像可知:图①的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小,光线越亮;图②的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大,光线越暗.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可以把用低倍物镜观察换成用高倍物镜观察,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物镜后,由于视野变小,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不应当操作转粗准焦螺旋.【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显微观察时,常制作临时装片。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例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压片夹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解析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迅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
压片夹在载物台的两旁各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反光镜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直径为50mm,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其作用是将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
答案为B。
例2 下面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物镜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D.遮光器解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目镜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可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的用途在例1中已作阐述,故略。
答案为A。
考点2 关于对光操作的要求对光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1)做到“三转”: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2)做到“一线”,即通过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的光线是一条直线。
(3)“左视、右开”,即对光时一般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为了便于绘图)。
最后通过目镜,看到均匀光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光对好后不要再随便移动显微镜,以免光线不能准确地通过反光镜进入通光孔。
例3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解析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或观察物像时,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左眼注视目镜,用以观察视野;右眼同时睁开,用以绘图。
答案为D。
例4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解析掌握对光做到“三转”操作要求,学会习惯用眼方式,记住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圆形的白亮视野为止。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1.说出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4.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关注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准备光学显微镜,玻片标本,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不同种类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展史。
【学生活动】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教师出示的各种显微镜的图片,说出显微镜的发展史。
【过渡】显微镜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对显微镜的学习吧!新知探究一、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试着说出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以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活动】观察显微镜,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那么,它的各结构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呢?【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各关键结构的分解图片,并提出问题: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哪部分?【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答:目镜和物镜。
【教师活动】展示目镜和物镜的图片,引导学生区分目镜和物镜。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其长度越短,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越大其长度则越长。
【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哪部分?【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遮光器和反光镜。
【教师活动】讲解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原理。
继续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显微镜的其他结构的功能。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活动】对照显微镜,两人一组,边指认结构边说明其功能,并互相纠正错误。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68.0分)1.当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出现()A.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暗B.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亮C.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D.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2.一般情况下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观察图示是()A. B. C. D.3.若显微镜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异物,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异物都不动,则异物位于()A. 目镜B. 物镜C. 装片D. 反光镜4.下列关于绘制生物图的方法和基本要求中,叙述错误的是()A. 图形大小要依据物像大小而定,比例要适中B. 图形位置一般在绘图纸中央偏左上方C. 图形轮廓线条要均匀,粗细一致D. 用铅笔涂上阴影表示观察事物的明暗差异5.现在有一台显微镜,它有5×、10×两个目镜,有10×、45×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最低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A. 50、225B. 100、450C. 50、450D. 150、6756.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闭着B. 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C.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7.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来进行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A. 切片B. 永久装片C. 涂片D. 临时装片8.小明发现显微镜的目镜上有一些灰尘,他准备擦拭干净,那他应选用()A. 纱布B. 擦镜纸C. 衣服D. 抹布9.如图是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但该视野中的细胞并不在视野中央,请你告诉小明应该怎么办()A. 将载玻片向下方移动B. 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C. 将载玻片向左方移动D. 将载玻片向右方移动10.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 薄而透明的B. 新鲜的C. 干燥的D. 形状规则的11.要使镜筒上升,可调节()A. 转换器B. 粗准焦螺旋C. 遮光器D. 反光镜12.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A. pB. dC. qD. b13.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14.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15.如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A. B.C. D.16.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相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A. 有利于放大B. 避免产生气泡C. 有利于对光D. 载玻片不容易破裂17.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细胞的清晰物像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此时会出现( )A. 视野范围变小B. 视野变得更加明亮C. 视野内细胞变小D. 视野内细胞数目不变18.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A. 目镜B. 反光镜C. 转换器D. 光圈19.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解析: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就越少;反之相反。
答案:A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大光圈使光线透过的较多,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线过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答案:C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解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转动目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就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B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A.“上”和“6”B.“下”和“9”C.“上”和“9”D.“上”和“6”解析: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所以看到的物像分别是“上”和“9”。
答案:C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8个解析: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
故选B项。
答案:B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
第05讲练习使用显微镜1.能熟练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形成爱护实验仪器和严谨的实验习惯。
【核心知识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支持部分●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身●镜臂:握镜的部分●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可安装物镜的转换器●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通光孔,两旁有压片夹2.调节部分●遮光器:上面大小不等的圆孔即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转换器:上面安装物镜,可以转换物镜●粗准焦螺旋:大范围升降镜筒调节焦距,方便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调节焦距,使物像更清晰3.光学部分●反光镜:反射光线进入镜筒,看清物像。
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目镜:接近人眼的镜头,放大物像,目镜的倍数与其长度成反比。
●物镜:接近玻片的镜头,放大物像,物镜的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
【核心知识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①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cm左右距离。
④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达到目镜。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⑤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⑦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⑧用洁净的纱布擦拭显微镜镜身,用擦镜纸擦拭目镜、物镜、反光镜。
⑨将反光镜竖直放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⑩将目镜取下,放入镜头盒,将镜筒盖上镜头盖。
初一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1.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你认为污点不可能存在于下列哪个结构中A.物镜B.装片C.反光镜D.目镜【答案】C【解析】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在视野中,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2.显微镜的使用中有四个步骤,分别是:、、、 .【答案】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4、最后整理实验台,收放仪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
3.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是,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小的细胞?()。
A.10X和10X B.10X和40X C.观点是15X和10XD.15X和40X【答案】A【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50倍,D选项放大600倍,只有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4.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空白、边缘较黑较宽的圆圈,轻压玻片圆圈会变形移动,该圆圈是()A.细胞B.污物C.气泡D.墨水【答案】C【解析】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气泡是周围黑、中央亮,会变形;而细胞则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而且不变形。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练习使用显微镜》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验时,转换物镜时需要调节的是()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转换器D.物镜2.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在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目镜的相对位置应该是()A B C D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目镜放大倍数是5倍,物镜放大倍数是10倍,那么物像被放大了()A.40倍B.10倍C.50倍D.100倍4.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想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下列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目镜10×,物镜15×B.目镜10×,物镜45×C.目镜5×,物镜45×D.目镜5×,物镜10×5.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取镜和安放②放置玻片标本③对光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③②⑥⑤④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④6.(2021山东东营河口实验中学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分别是()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7.(2020辽宁阜新实验中学期中)为使显微镜视野变亮,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①将镜筒上升一些②使用大光圈③增强环境亮度④选用凹面镜⑤选用平面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8.(2021山东济南历城期中)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
若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④D.②和③9.(2020江苏徐州铜山期中)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的目的是()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的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碎玻片标本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10.(2019四川自贡中考)显微镜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A.转动反光镜B.移动玻片标本C.更换目镜D.转动转换器11.(2021安徽滁州定远期中)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A B C D12.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B.调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C.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观察时,目镜用10×,物镜用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13.(2021山东东营河口实验中学期中)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后转为用高倍物镜观察,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物像变小,细胞个数变多,视野变亮B.物像变大,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C.物像变小,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D.物像变大,细胞个数变多,视野变亮14.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显微镜成像原理。
3、让学生掌握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显微镜成像原理。
3、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过程:1、学生问题思考:请简单介绍你对显微镜的了解。
2、教师引导:显微镜是一种可以放大图像的器具,能够放大人类肉眼所无法看见的小物体,它对于科学、医学等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显微镜构造及使用方法:①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 目镜:固定在上端,也叫做眼镜,用来放大像。
2. 物镜:固定在下端,也叫做目镜,用来放大物体。
3. 机械管:使目镜和物镜间具有适当的距离,使物镜和试样能在样品层面上对准。
4. 焦距调节(焦调):用以调节物镜与试样之间距离,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5. 台子:支撑样品和显微镜。
6. 光源:提供光源以照明样品。
②使用方法:1. 根据样品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物镜。
2. 旋转镜头,以使光最大化地集中在试样上。
3. 用焦距调节器调节物镜与试样之间的距离,以使试样清晰的呈现在视野中心。
4. 调整光源亮度,以便更加清晰地看到试样。
5. 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物镜以提高放大倍数。
4、显微镜成像原理:像是一种光的现象,当光线经过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因此会使得光路发生弯曲或丢失。
人们在设计显微镜时,通过利用物镜和目镜的特性,使得被观察的物体像尽量的清晰、真实,同时放大了图片的尺寸。
5、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技能:1. 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注意旋转的方向和位置。
2. 调节底部的光源,以提供足够亮度和适当的角度。
3. 以慢速移动物镜为主,观察者要把样品放在中心,而后找到合适的位置观察。
4. 借助焦距调节器,调整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 在孔径允许范围内调节光圈大小。
6.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观看过于明亮的样品或看太长时间会引起眼睛疲劳问题。
实验探究02 练习使用用显微镜【目的要求】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材料用具】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三转动)(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
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一放一降二转动)(1)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2)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3)观察物像: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3.观察。
(一放一降二转动)4.观察完毕后,正确收放显微镜,然后整理实验台。
(1)对光和亮度的调节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亮大.凹面镜...暗小.平面镜...(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
(3)光线经过的路径: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物镜..→镜筒→目镜。
(4)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越大.,视野越暗.。
②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大.;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5)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成倒立、放大的像........。
(例:p→d)(6)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1.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构造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时,应右手握[]______,左手托[9]镜座。
(3)转动[]_________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
转动[]______________时,物像更容易调清晰。
(4)要观察某玻片标本时,应把标本放在[ 12 ]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的中心。
(5)若光线较暗时,应用[]___________的凹面。
(6)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是________。
【答案】(1)1目镜;11 物镜(2)5镜臂,镜座;(3)3粗准焦螺旋; 4 细准焦螺旋(4)12载物台; 14通光孔(5)7反光镜(6)d【解析】:图中1目镜,2镜筒,10转换器,11物镜,12载物台,13遮光器,7反光镜,9镜座,3粗准焦螺旋,4细准焦螺旋,5镜臂,6压片夹,14通光孔,8镜柱.(1)1 目镜和 11 物镜具有放大物像的作用,是显微镜的主要部分;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时,应右手握[ 5]镜臂,左手托[9]镜座(3)转动3 粗准焦螺旋和4细准焦螺旋都可以升降镜筒,3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幅度大,用于寻找物象,大物像模糊时可调节4 细准焦螺旋;在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将玻片标本放在5载物台上,用6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观察的部分应位于12载物台上 14通光孔的中央.若光线较暗时,应用[ 7 ]反光镜的凹面.(6)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故答案为:(1)1目镜;11 物镜(2)5镜臂,镜座;(3)3粗准焦螺旋; 4 细准焦螺旋(4)12载物台; 14通光孔(5)7反光镜(6)d【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小蓝参加实验考查时,抽中了“观察血细胞”的实验,其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放置血涂片②观察③安装目镜和物镜④对光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综上所述,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③安装目镜和物镜、④对光、①放置血涂片、②观察;故选C。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1学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2、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A、右上B、右下C、左D、左下3、若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视野中的光线将会( )A、变亮B、变暗C、无变化D、变化无规律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d”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bB、dC、qD、p5、下列几项中,与显微镜视野亮度强弱的调节无关的结构是( )A、用反光镜的平面或凹面B、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或小光圈C、用高倍物镜或低倍物镜D、外界的光线是强还是弱6、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
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A、3个B、5个C、7个D、9个7、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压片夹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8、用来擦拭显微镜头污点的是()A、纸巾B、布C、棉花D、擦镜纸9、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10、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
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A、手蒙右眼,左眼观察目镜B、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C、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镜D、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调螺旋调焦11、小强用“16×”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他看到的细胞被放大了()A.16倍B.26倍C.160倍12、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13、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则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数目最多的是()A.5×、10× B.10×、40× C.15×、10× D.20×、40×14、显微镜观察时,若环境光线太弱时应用()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15、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16、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与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0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A. 15倍和50倍B. 50倍和400倍C. 5倍和40倍D. 100倍和225倍17、小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他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A. ①④B. ①⑤C. ③④D. ③⑤18、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A. 目镜B. 反光镜C. 转换器D. 光圈19、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首先要使下列哪些结构成一条直线?()A. 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B. 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C. 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 目镜、物镜、光圈、反光镜20、图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永久装片的基本步骤:①提取安放②转动转换器③调节光线④安放玻片⑤调焦观察,下列对① -⑤的步骤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 ②转动转换器时,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 ③调节光线时,当光线较暗时用平面反光镜C. ④安放玻片时,把标本正对通光孔D. ⑤调焦观察时,先升镜筒,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二、非选择题21、判断题(1)、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 ( ) (2)、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 )(3)、用左眼观察,右眼闭起才能看得清楚 ( )(4)、寻找标本时,必须用低倍物镜且转动粗准焦螺旋 ( )22、填空题(1)、物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长度就越,与玻璃片的距离也越。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材料用具: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不同时期显微镜图片,请学生从显微镜的外形推测:观察的材料应该放在哪里?哪些部件可以将观察材料放大?这些显微镜有哪些相同之处?一、出示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自学课本36-41页内容,时间8分钟,结合目标完成以下问题:1、观察图2-1,识别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二、分组检测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两分钟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三、难点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6.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B.调节光亮度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清晰度7.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8.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A、玻片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目镜上教师总结:大家这节课的表现非常好,课外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网络等途径找找看还有没其它显微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A.“上”和“6”B.“下”和“9”C.“上”和“9”D.“上”和“6”第5题图第6题图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1个B.2个C.4个D.8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图)。
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
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7.取用安装有镜头的显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将易滑出、跌落、损坏的是()A.目镜B.物镜C.标本D.反光镜8.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构是()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9.下列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A.反光镜、目镜B.物镜、目镜C.遮光器、镜筒D.转换器、光圈10.要除去目镜上的灰尘,擦拭目镜的正确方法是()A.纱布B.绒布C.擦镜纸D.手绢11.有四位学生进行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细胞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题练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栏内):1、下面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物镜。
(B、C、D均不正确)2、XXX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消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C、D均不正确)3、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A、B、C均不正确)4、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B)。
(A、C、D均不正确)5、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B)②①③④。
(A、C、D均不正确)6、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
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D)9个。
(A、B、C均不正确)7、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B)压片夹。
(A、C、D均不正确)8、用来擦拭显微镜头污点的是(D)擦镜纸。
(A、B、C均不正确)9、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A、B、C均不正确)10、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
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D)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调螺旋调焦。
(A、B、C均不正确)二、非选择题11题:请根据下图填写显微镜结构名称。
1)①是眼镜筒,②是物镜,④是台座。
12题:请简述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前要检查显微镜是否干净,是否有损坏。
2)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3)调焦时要从低倍镜开始,逐渐调高倍镜,避免突然切换高倍镜。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蔡清柑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两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永久装片),纱布,显微镜的使用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4、教学程序
4.1导入新课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其用途。
(让学生指着显微镜说出结构名称及其用途)(展示图片:细胞图)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
应该要会使用显微镜。
4.2新课过程
1、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2、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指导学生看书35页及课件展示: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3、显微镜的构造学生四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回顾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两种观察标本:
(1)写有“上”字的玻片;(2)永久装片
5、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注:两眼都睁开)(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注:双手转动反光镜)
6、观察学生边看书或课件展示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7、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4×,即最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筒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8、讨论并回答问题:
⑴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⑵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⑶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会越暗还是越亮?
⑷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还是越少?
⑸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9、师生总结: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0、课堂跟踪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字。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其中()看到细胞数最多,()看到细胞最大。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11、当堂小测
(1)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 两手握住镜臂
B 两手托住镜座
C 右手握镜臂
D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过弱,则应当调节()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
(3)如果你想把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上字”移至视野中央,你应该
将标本向移动()
A右下方B左下方C左上方D右上方
(4)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 用纱布擦B用手擦C用纸巾擦D用擦镜纸擦
(5)在使用显微镜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
起原因是( )
A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 能让光线透过
C 不易污染物镜
D 易于染色
(6)对于反光镜,在光线强时,使用在光线弱时,使用。
(7)转动能使镜筒上升,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调节结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