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山 “1112”风电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74.25 KB
- 文档页数:41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分析(二)作者:王明军高原生杜作义来源:《风能》2014年第10期在中国风电的快速发展时期,不少风电场出现了机组飞车、倒塌事故。
事故原因多种多样。
在事故分析时,只有遵从风电机组运行的基本原理、设计理念,方能找出事故产生的真实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下面就某风电场的飞车、倒塌事故进行分析。
某风电场机组的飞车倒塌事故一、事故现象某风电场监控人员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在短暂的停机后,风电机组的叶片又再次不明原因运转。
事故机组发生飞车以后,机舱已经全部烧毁,不能从监控软件和控制器获取信息,除了事故现象和烧毁机组外,能够得到的有用信息很少,这给事故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事发过程留下了很多谜团,通过剖析事发时诸多特殊的现象,可找到事故发生时的确切原因。
该机组使用的是LUST直流变桨系统,Mita控制器WP3100,后台为Getway软件,由于事发时机组控制器数据没有传到后台,机组全部烧毁,数据无法读取。
只能从现场人员那里知道当时的一些现象和细节。
事发时风速大约在10m/s左右。
一方面,现场维修人员在事发时看到,事故机组在机舱冒烟后完全停下来了,其后又迅速启机,并飞速旋转,迅速倒塌;另一方面,控制室的监控人员从监控软件上看到,机组达到的最高转速在2700rpm以上。
由于厂家维修人员和业主监控人员离出事机组距离较近,当第一次停机时,机组的机舱部分已经冒烟,所以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第二次启机的旋转速度又与平常机组启机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所有现场人员都一致地描述到:“机组是完全停下来之后,经过短暂停机,机组又再次迅速启机”。
机组全部烧毁后,现场勘查发现,三支叶片都没有顺桨;在第二节塔筒的中部位置折断;主轴刹车器处于制动状态,刹车盘和主轴刹车片严重磨损。
而其他部位没有卡死和剧烈磨损的现象。
从以上的现象和现场勘测留下的疑问有:当时机组是因什么故障而停机的;在机组停下来的同时,机舱因何冒烟、火源来自何方;而停机之后,没有人复位,又怎么会自动迅速启机(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当机组故障消除后,才能自动复位);是主轴刹车器刹不住还是自动解开了?如果主轴刹车器自动解开,又因何而解开等众多疑问。
二、事故的思考与问题是否因屏蔽状态码造成飞车倒塌事故该机组使用的是Mita公司所生产的风电机组控制器,其设计较为完善。
该控制器把风电机组所处的状态都用与之对应代码表示,可以表明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以及刹车等级等,这就是状态码。
对于绝大部分的状态码,根据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当时的需要可以屏蔽(使其失效);而有的状态码则由程序设定不能屏蔽,即使是用最高权限也不能屏蔽,例如:手动停机(13)、电池检测(95)、轮毂电池故障(57)、电池电压低(1182、1184、1186)、变桨速度太慢(1919、1920、1921)、刹车反馈(429、455)、刹车磨损(415)以及与安全链有关的状态码等。
也就是说,任何现场人员都不能对这些状态码进行操作。
这样,既能保证机组安全和人身安全,又能在处理故障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根据维修人员的经验、判断和处理故障能力,在保证部件安全的前提下,以达到迅速分析、判断、确认并排除故障。
经过以上分析,此次事故不可能是因现场人员屏蔽状态码造成,而事故原因何在?有多道超速保护机组为何没有停下来当机组第二次启机时,机组转速从0rpm一直飞升到2700rpm,中间顺利通过了多道超速保护,而没有顺桨,则是交、直流顺桨均没有起作用。
该控制器为限制机组超速而设置的状态码有:213、1905、1411、310、311、312、317、328、319、320。
除状态码213是只报警不停机之外,其他的9道超速保护均为停机保护。
以上状态码,除213、1905、1411之外,其他超速状态码都由机组控制器的程序设定不能屏蔽。
虽然状态码1905能够屏蔽,但是,它的执行是完全由变桨控制器控制的,即使在机组控制器中被屏蔽了,只要满足触发条件,叶轮顺桨依然是要执行的。
第一,状态码213(极端阵风),限制超速,只报警不停机。
在出现瞬时飓风时,报状态码213是降低额定转速,把机组的额定转速降至安全转速,即:机组在达到1960rpm,时间超过0.2秒,叶片以5°/s顺桨,通过软件把机组的额定转速由1780rpm降到1720rpm,使机组转速迅速下降。
最新风电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案例描述最近,某地区的风电场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据初步调查,该风电场共有30台风力发电机,其中有5台在火灾中受损。
火灾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试图扑灭火灾,但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控制。
最终,消防部门赶到现场进行扑灭,但5台风力发电机已经被彻底损毁。
同时,火灾还导致了2名工作人员受伤,其中一名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
风电场的管理方表示,他们对此次事故感到非常震惊和遗憾,希望能尽快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调查过程此次风电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封锁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调查组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查找可能的火灾原因。
其次,调查组对风电场的设备进行了审核,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等。
随后,调查组还对风电场的运营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管理问题,如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最后,调查组还对近期的天气情况和风电场的维护记录进行审核,发现有些发电机的维护记录并不完善。
三、调查结果1. 火灾原因分析通过勘察和审核,调查组发现此次风电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气短路导致。
在火灾现场,发现了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电缆连接处被烧焦的情况,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是电气短路导致了火灾。
2. 安全隐患发现此次调查还发现风电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管理问题、维护记录不完善等。
这些安全隐患都为风电火灾埋下了隐患。
3. 管理问题发现调查发现,风电场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风电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天气和维护情况分析调查组审核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和风电场的维护记录,发现风电场在天气较恶劣时并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也没有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四、结论及建议根据调查结果,调查组对此次风电火灾事故给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 结论(1) 此次风电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气短路导致;(2) 风电场存在一些设备老化、电气连接松动等安全隐患;(3) 风电场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
(内部编制安全教育资料)依据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布的2019年全国电力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简要信息,河南公司组织系统各企业对信息公布的43起人身伤亡事故(造成52人伤亡)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一、“1.1”内蒙呼和浩特京能盛乐热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日,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公司拉煤车在卸煤时,拉煤车司机的1名随行人员被本车卸下的燃煤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随车人员站位位臵不合理,站在煤车卸煤的下方。
2.未对煤的流动性进行危险点分析,从煤车卸的煤流动太快,造成掩埋。
3.对进入卸煤区的作业人员控制不严。
(三)防范措施1.保持安全距离,卸煤人员应站在卸煤的侧部,避免被卸煤掩埋。
2.开展卸煤危险点分析,辨识卸煤时是否会造成掩埋的安全风险。
3.随车人员不得进入煤场,接卸作业使用机械或专用工具,消除安全风险。
4.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告知,告知运煤司机安全风险。
二、“1.3”安徽定远光大生物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3日,光大生物能源(定远)有限公司检修维护单位中国能建劳务分包单位永兴建设公司,在燃料堆场进行燃料草垛拆包时,1名作业人员被卸下的草垛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作业人员作业站位位臵不合理,被卸下的草垛掩埋,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危险点分析不到位,拆垛前未分析卸下的草垛是否存在埋人的安全风险。
(三)防范措施1.杜绝交叉作业,燃料堆场作业草垛下部和附近不得有人。
2.规范作业流程,认真落实监护责任,对现场作业是否存在埋人风险进行辨识,落实控制措施。
三、“1.13”新疆国电哈密煤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3日,国电哈密煤电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及维护外包单位山东德源机电设备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在清理输煤系统1号乙皮带漏煤过程中,1名输煤运行人员被卷入皮带下方,头部受伤,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运维人员违章进入运行中的#1乙皮带头部下部清煤,被#1乙皮带和回程支撑滚筒挤压甩出,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风力发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风力发电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海南某风力发电场2019年10月15日,位于海南岛南部的某风力发电场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经初步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和人为疏忽。
当天早上,风力发电场的运维人员正在对一台发电机进行例行巡检。
由于该发电机的传动装置部分出现异常声音,工作人员决定进行检修。
然而,在检修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检修手册,工作人员并没有彻底切断电源,导致发电机在检修过程中突然重新启动,造成了一名工作人员被强烈的旋转风扇击中,后致死。
事故发生后,风力发电场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抢救伤员和处理事故现场,并迅速报告了事故情况。
随后,警方、工安监督部门和地方政府也纷纷赶到事故现场展开调查和处理。
调查结果显示,设备故障主要是由于发电机内部的某个关键部件发生了损坏,导致其无法正常停止运转。
而人为疏忽表现在对设备的检修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且缺乏应急措施。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安全隐患:缺乏定期维护和设备巡检的制度化管理,工作人员对设备操作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足。
此外,风力发电场的相关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存在一定的问题,员工对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
针对此次事故的教训,风力发电场方面立即进行了严肃的整改。
首先,对发电机进行了彻底的检修和维护,更新了设备操作手册和安全操作规范,并建立了定期的设备巡检制度。
同时,加强了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其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敏感度。
另外,组织编制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和测试,确保员工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
此外,风力发电场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加强了安全生产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风力发电行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强了安全生产的指导和教育。
通过此次事故的教训,风力发电场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强了管理和监督,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有效预防了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预防的思考文|王明军随着我国风电机组运行总量的增加,叶片断裂、脱落,机组烧毁、倒塌等重大事故时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国内出质保机组数量的不断增加,机组烧毁、倒塌等重大事故更有增多的趋势。
这不仅要从机组及部件质量上找原因,更应从现场施工、机组运维、备件采购、风电场管理和现场机组改造等多方面查找原因。
对风电机组重大事故预防不足,或过度预防,均不利于度电成本的降低及行业的发展。
面对事故,需深入分析和研究。
从过去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合理、适度的防范措施,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反,事故分析结论的错误,无效预防措施的实施,势必造成重大事故的再次发生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下面就我国业内的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分析的现状,以及预防措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机组烧毁、倒塌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和预防的现状一、事故案例分析的疑问对于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各级部门通常高度重视。
调用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
例如,某风电场在机组烧毁事故发生之后,事故单位及相关机构高度重视,对事故分析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事故分析团队由国内多家电力企业的风电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消防人员组成。
事故机组的变频器布置于塔基,事故前在现场进行了变频器定子接触器改造,增加了定子接触器柜。
这样,变频器布局从左到右依次为:定子接触器柜、并网柜、中间控制柜及功率柜。
在烧毁事故中,定子接触器柜、并网柜和中间控制柜烧毁严重,离定子接触器柜最远的变频器功率柜,相对保存完好;塔筒内部的电缆、机舱及轮毂等全部烧毁。
在现场勘查时,在进机舱的U形电缆处,分析人员发现了发电机定子电缆对地短路打火的证据,后经权威机构检测,认定电缆阻燃值不达标,机组烧毁原因指向定子电缆,即在U形电缆处的发电机定子电缆拉弧、打火是引发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于是,多个风电场的同类型机组,按照分析意见进行了整改,将该品牌电缆全部予以更换。
2017年风力发电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国内部分)目录“3.10”海西风电触电死亡事故(1人死亡)“3.26”灵华山风电场吊车侧翻事故(1死1伤)“5.24”内蒙某风场触电致死事故(1人死亡)“6•26”高处坠落事故(1人死亡)“7·6”福新乳山高空坠落故(1人死亡)“7·14”滨海升压站电缆爆燃事故(1人失联3人受伤)“8.9”坪洋风电场触电死亡事故(1人死亡)“9.16”西寨风电场吊车侧翻事故(1人死亡)“3.10”海西风电触电死亡事故2017年3月10日9时10分,河北某电力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工单位”)承揽的大唐新能源公司山东青岛海西风电项目的35kV集电线路施工项目,在带电线路旁搭设跨越架时,发生一起人员触电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青岛海西风电项目容量为250MW,由大唐新能源公司控股建设,于2016年10月开工。
该项目35kV集电线路是由河北某公司施工建设,由黑龙江省某电力工程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
2017年3月10日(天气晴,气温6-12℃,南风3-4级)。
上午7时,施工单位海西项目部安排由组长姜某(男,施工单位农民工)等7人进行跨越架搭建工作,地点位于青岛海西风电场35kV 集电线路第三标段D线77号塔至78号塔之间(跨越带电运行的10kV市美线)。
9时10分,跨越架搭设到六层时,由两人在地面负责传递钢管,两人在跨越架第三层进行剪刀撑的搭建工作,胡某(死者,男,47岁,施工单位农民工)和另一名工人在跨越架的第六层准备进行第七层剪刀撑搭设时,胡某接到底层传上来的钢管(长度3米)后,准备向上方传递时,由于钢管顶端靠近了带电导线,导致触电,胡某触电后被安全带挂在空中。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现场人员立即组织对伤者进行紧急施救,同时拨打120送胶南人民医院进行抢救,9时55分,胡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施工单位现场人员立即向青岛市黄岛区安监局进行汇报。
从远景风电现场典型事故案例看事故调查与分析近年来,中国风电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远景风电作为国内风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典型事故案例。
通过对这些事故案例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风电行业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陕西远景风电事故案例该事故发生在陕西省风电场,一名电力维修工在进行设备维修时不慎被高压电击身亡。
经调查分析发现,导致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维修工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工作,没有戴好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也没有使用工作警告标牌。
2.现场管理不到位。
风电场的管理人员对现场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不够到位,未能查验维修工的操作证照和操作技能,也未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3.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维修工对高压电的危害和事故可能性认知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在进行维修操作时没有做好自我防护。
通过对该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些个体的责任,更多的是体现了整个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事故的发生是事先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结果,通过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找到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浙江远景风电事故案例该事故发生在浙江省风电场,一名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不慎从风机塔身上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经过调查与分析,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设施不完善。
风机塔身没有设置防护栏杆、安全锁等安全设施,未能提供巡检人员的安全保障。
2.巡检人员操作不标准。
巡检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也没有遵守吊篮使用规范,使得自身暴露在高空坠落的危险中。
3.管理监督不到位。
风电场管理人员对巡检作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对巡检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督和指导,也未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通过对该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与安全设施、操作规范和管理监督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有关,需要综合采取措施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风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风电事故案例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2021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
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2021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2021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D-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
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
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2021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1.5兆瓦的东汽FD-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
监控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
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
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
见下图。
4、新誉风电机组倒塔事故2021年1月20日,大唐国际在山西左云的风电场,常轨维护人员进行“风机叶片主梁加强”工作(叶片制造也有问题!),2021年1月27日工作结束。
28日10:20分,常轨维护人员就地启动风机,到1月31日43#风机发出“桨叶1快速收桨太慢”等多个报警,02:27分发“振动频带11的振动值高”报警,并快速停机。
风电场安全生产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9日,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金岭风电场在线路巡检过程中发生一起出点事故,造成1名合同用工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起严重的违章时间导致的人身事故,血泪的教训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
安全生产,这是我们电力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能听到或者看到的警句。
但是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我们工作的第一准则,是我们人身安全保障的唯一措施,不能因为眼前的安全就忽略了未来的危险。
忘记了这个准则,就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就是对他人的不负责;忘记了这个准则就是事故发生的前兆。
战争的伤亡是巨大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牺牲,而电力生产没有安全生产措施的保障,任何人都躲不过潜在的危险。
打仗如果没有运筹帷幄、没有灵活指挥、没有各兵种、各单位协调配合,就要输掉战争。
电力工作也是如此的,假如没有安全生产措施作为武器、假如没有严格的指挥,松松散散、各自为战、不服从指挥,就十分有可能造成自身伤害、误伤事故,甚至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同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这样的后果绝不亚于输掉一场战争造成的后果。
因此我们的电力工作就要像军队那样,纪律严明,指挥到位。
同时还要随之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将安全生产工作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时刻牢记于心,也许你个人不遵守安全生产准则,但是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我们的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如“两票三制”,工作人员如果不能严格遵守,就是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这种行为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就是威胁人生安全、国家财产,就是犯罪。
通过组织学习此次的金岭风电场的事故通报,充分的认识到了此次事故的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认真遵守“两票三制”等安全措施,决不不麻痹大意,为了家庭幸福、为了事业繁荣和公司的高速发展,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宝贵生命。
电力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安全工作万万不得掉以轻心,他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安全,也关系到他人的安全。
某机型11号风力发电机组超速事件技术分析1、事件详细经过:2018年2月11日2时46分51秒,风机监控屏报出“变流器总故障”、“安全链2级继电器”、“发电机超速开关”故障信号,风机故障停运,2时47分19秒叶轮转速降至1rpm。
风机从并网正常发电至超速停机,共经历了4个过程:过程1:2时40分至2时44分32秒,风机从正常发电到脱网;过程2:2时44分32秒至2时46分43秒,由空转加速阶段进入到并网连接阶段,发电机转速由304rpm升至1130rpm;过程3:2时46分46秒至51秒,风机并网连接阶段,发电机转速信号发生异常跳变,发电机转速由1139.94rpm升至2069rpm;过程4:2时46分51秒,报出“变流器总故障”、“发电机超速开关”故障信号,故障停机,2时47分18秒,发电机转速由2069rpm升至3400.68rpm后,降至100rpm。
三、原因分析(一)超速分析1、发电机脱网分析查看5分钟记录时间戳,2月11日02时40分到02时45分,发电机转速出现数据跳变,最大值5349.78 rpm、最小值303.9rpm,见下图:从记录数据分析,2时45分时刻,主轴转速出现最大值:18.36 rpm(齿轮箱速比99.5,换算齿轮箱高速端转速:18.36 rpm × 99.5=1826.82 rpm);发电机非驱动端转速最大值为1826 rpm(编码器测量)。
经过换算的齿轮箱侧转速与发电机非驱动端转速相符,由此推断5分钟内发电机转速实际最大值:1826rpm,可判断发电机驱动端出现的跳变数据5349 rpm不是发电机实际转速,为干扰信号造成的跳变转速,最大转速见下图:控制策略:在发电状态下,控制器转速限定值由当前设定的功率通过转矩表反查获得当前转速最佳限定值,基于减少偏差调节,发电机转速以计算的最佳转速作为最大限定控制值。
在发电状态下,当发电机转速出现跳变数据5349 rpm时,发电机转速远远大于控制器转速最佳限定值的最大值:1788.122rpm。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据英国风能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风电机组重大事故715起,其中火灾事故138起,占总数的19.3%,位列第二位。
2010年欧美等国新增火灾事故7起,其中2起火灾对作业工人造成了严重烧伤。
因此,火灾已成为继雷击后第二大毁灭性机组灾害。
实际上,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
有的重大事故可以预防,甚至完全可以避免。
然而,随着我国风电机组的不断增多,部分突发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部分因雷击而造成的火灾事故,还有在运行过程中,部分因机组部件损坏造成剧烈摩擦起火而引发的火灾事故等。
在降低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讲科学,还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不能采取过度的预防措施。
把概率极低的事件当成必然事件加以考虑,将不利于机组度电成本的降低。
仅就完全可以预防、避免的机组烧毁与倒塌事故而言,它不仅与机组本身的质量、性能、运行和维护有关,而且,还与箱变等附属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主要介绍由箱变问题引发的机组故障与事故,通过对某风电场发生的一起机组烧毁事故进行分析,找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简介某风电场1.5MW双馈空冷风电机组,变频器布置在塔基,并网开关(断路器)是ABB生产的。
在机组起火大约一个小时后发现,然后对整条线路采取了断电措施。
当人员到达现场时,整个机组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炬”,最后,机舱及轮毂罩壳完全烧毁,三支叶片也不同程度地过火。
从主控信息和事故现场两方面证实,最后一次停机是正常的低风切出,并且,收桨正常,也不存在超速问题。
从事故现场来看,位于塔基变频器的并网开关仍处于合闸状态,变频器功率柜严重烧毁;与事故机组配套的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跳闸,且有两相高压侧保险熔断。
事故分析此次机组烧毁事故的原因有:变频器并网开关在停机时不能脱网是诱因,而箱变低压侧断路器不具有自动跳闸功能是造成事故扩大的关键。
变频器并网开关在脱网时不能分闸属于偶发事件,本是一般的机组故障,且发生概率较低;而对该风电场来说,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不具备自动跳闸功能,违背了关键设备的电路分级保护原则。
【案例回顾】关于贵州某电厂飞车事故的思考(事前预防未跟上,事后知道又怎样?)正文:关于贵州某电厂飞车事故的思考!第一次见重大事故案例视频:某电厂润滑油系统因为漏油而造成的5月1日22:34分,贵州一电厂因外线跳闸导致#1、2机组甩负荷跳闸,由于主汽门无法关闭,造成汽轮机超速飞车事故。
分析原因:1、操作人员对厂用电全失情况下的处理不清楚,第一反应应该是快速按下机组急停按钮;2、机械超速装置(机头的飞锤)没起到应有的最后解决问题的作用,是这次造成重大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南汽生产厂家是所有损失的承担者;3、UPS系统长期无人检查运行状态;(UPS系统,电厂的核心供电设备,竟然长期无人检查供电状态。
那巡检天天都检查啥?)4、汽机ETS和DEH系统电源本应有两套电源(直流供电和UPS 供电),但在这次事故中,在UPS对负荷供电已经退出的情况下,直流供电装置没能及时投入;5、电气保护和热控保护的配置问题,发电机跳闸没有同步发出关闭主汽门信号或者说发出了,没有执行;6、直流油泵没有起到应急作用;7、DEH失电,机组紧急停止该逻辑也没有起到作用。
根据以上问题,比较我们项目部,应该有如下注意:1、#1、2机主汽门、调试汽门不严,一定要解决;2、UPS系统运行人员要多注意检查;3、机组停运期间适当的做一下热控电源的切换试验,并验证报警信号的准确性;4、定期活动机械超速装置;5、直流油泵坚持每周试转;6、110KV出线和涌山变电所的防雷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在多雷多雨的地方,这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7、机、电联锁要保证正确;8、每次启机前,远方及就地打闸实验都要做,并保证其准确性;9、建议将集控室汽机紧急停机按钮装到汽机盘上(现在在锅炉一侧),事故情况下不至于太乱;10、汽机各液位计要保证其准确性;11、对于炉侧的,事故放水、对空排汽也要定期试运,机组运行时锅炉对汽包的监视要保证双色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DCS水位计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