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素描》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5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素描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54学时适用对象: 室内设计一年级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素描(设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门类都把素描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素描课程教学主要从传统的素描学习入手,通过对造型的基础知识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现代造型艺术入门,都须经过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它包括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因此,设计专业的素描作为设计造型的基础课,着重解决学生的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以造型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
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
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
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
从设计画面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们的探索意识,挖掘他们的艺术创新的潜能,对事物各层面的探究。
在绘画表现中采用与常规相悖的手法,以各种材料混合或借用自然肌理的效果,引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
素描是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对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形体观察能力、形体刻画(表现)能力、形体创造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在造型方面的意识形成,培养学生的画面构成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是园林专业基础教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中/英文):素描/Sketch课程类别:设计学类基础课程学分:4总学时:64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0/48适用专业:广告设计学、艺术学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无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专业画室二、课程简介1.课程任务与目的《素描》作为入学第一门设计学类基础课程,一是温习与巩固学生的造型基础,提高造型上的观察与表现能力;二是立足于设计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绘画思维,引入设计素描的概念,让学生的思维由绘画逐渐转向设计,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勇于创新精神;三是通过引入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知识,塑造专业的素描造型理念。
2.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首先,培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学会从整体去观察事物的细节美和结构美,学会从横向和纵向比较来客观地观察看待事物,发挥主动思考意识和独立的设计思维,提高对造型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力和组织力,完成各项实践环节;立足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服务社会的初心,完成创新尝试,来服务社会服务祖国。
其次,职业素养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严谨精神和工匠精神,这是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立足之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情商与智商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生活幸福和事业顺利;三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守法爱国,敬业爱岗,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优秀公民。
三、课程教学目标1.问题分析目标: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到图书馆查找与素描相关的书籍资料,了解素描的发展历史及当下动态,以督促学生系统了解课程。
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关注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及早养成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软件、工具设备及专业技能目标:鼓励学生在熟练运用铅笔、炭笔等传统素描工具的基础之上,大胆尝试彩铅等其它工具材料,在实践中开拓技法领域,以培养学生出色的造型表现能力。
素描教学大纲素描教学大纲素描是美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素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素描教学的大纲,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部分:素描基础素描基础是学习素描的基石,学生需要通过掌握基本技法和理论知识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1. 线条与轮廓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轮廓来描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线条和轮廓的运用技巧。
2. 阴影与明暗阴影和明暗是素描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物体的光影变化,并通过运用不同的阴影和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3. 比例与构图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捕捉物体的比例关系,并通过构图的方式将物体有机地安排在画面中。
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比例和构图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素描技法与应用在掌握了素描基础之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运用不同的素描技法,以及将素描应用于不同的创作领域。
1. 素描技法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不同的素描技法,如粗线描、细线描、交叉线描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法,并逐渐培养他们的个人风格。
2. 静物素描静物素描是素描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静物,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光影来描绘。
3. 人物素描人物素描是素描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描绘人物的形象和特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人物素描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第三部分:素描创作与扩展在掌握了素描的基础和技法之后,学生可以进行素描创作,并通过扩展素描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1. 创作主题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主题进行素描创作,如风景、人物、动物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主题,并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高创作水平。
2. 素描与其他媒介的结合学生可以将素描与其他媒介,如水彩、油画等进行结合,以丰富自己的创作表现力。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文基础素描》课程是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条表现、形态结构、明暗关系、质感表现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素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现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素描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明暗表现形态和结构,掌握基本的透视和构图技巧。
3、提高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捕捉和表现对象的特征和细节。
4、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1、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
2、线条的表现方法和运用技巧,包括直线、曲线和曲线组合等。
3、形态结构的分析和表现,包括轮廓、内部结构和明暗关系等。
4、明暗关系的分析和表现,包括光影、色调和层次等。
5、透视和构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构图布局等。
6、质感表现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纹理、光滑度和质地等。
7、素描实践与创作,包括写生、速写和命题创作等。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作品评析三个环节。
一、课程概述本文素描基础》是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将通过一系列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素描的构图、线条表现、明暗表现、质感表现等技巧,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
二、教学目标1、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素描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2、掌握素描的构图技巧,能够合理安排画面布局,突出主题,体现形式美。
3、掌握素描的线条表现技巧,能够运用不同粗细、硬度的铅笔表现物体质感和光影效果。
4、掌握素描的明暗表现技巧,能够通过光影和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5、掌握素描的质感表现技巧,能够通过笔触和细节刻画表现物体的材质和纹理。
《素描》教学大纲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技法之一,它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素描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素描技巧,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从而提高绘画水平。
一、素描的基础知识在素描教学的初期,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首先是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斜线等,每种线条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效果。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不同线条的描绘方法,并学会运用它们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其次是阴影的概念和运用。
阴影是素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物体的光照情况,理解阴影的形成原理,并通过实践掌握描绘阴影的技巧。
二、素描的基本技法素描的基本技法包括轮廓线描绘、明暗对比和层次感的表现等。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来熟练掌握这些技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轮廓线描绘是素描的基础,它通过绘制物体的外形轮廓来表达物体的形态。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物体的外形特征,掌握描绘轮廓线的技巧,使线条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
明暗对比是素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物体的明暗变化,理解光照的原理,并通过实践掌握描绘明暗的技巧。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铅笔硬度和描绘压力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层次。
层次感的表现是素描中的高级技法,它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深度。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物体的远近关系,掌握描绘层次感的技巧,使画面呈现出透视效果和空间感。
三、素描的创作实践素描的创作实践是素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绘画实践来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材和对象进行绘画。
可以从简单的物体开始,逐渐挑战更复杂的主题。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四、素描教学的评价与展示素描教学的评价与展示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展示。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中职《素描》教学大纲学时:64使用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汽车美容与装潢一、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绘画表达语言,达到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等视知觉要素方面的敏感感受与把握。
2、在写生训练中掌握技术性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造型能力素质,在形象中寄托个人造型理想。
3、通过写实素描、设计素描、意象素描内容的进行,解决学生在设计范围内的造型意图。
注重理性认识、结构认识、形式法则的认识。
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素描的造型过程中去发现设计,为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概述(1学时)素描及设计素描概念;素描及设计素描的要素、方法;构图基本法则;绘画透视种类与基本画法.1.1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艺术发展与演变。
1.2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培养正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达能力。
2.几何体结构写生(15学时)内容:单体,复合体(5学时)简单组合,复杂组合(10学时)难点:对形体被遮挡处的准确判断和表现。
重点:整体地分析。
3.静物类结构写生(25学时)内容:简单静物,复杂静物(15学时)五金、生活用品(10学时)难点:对于透视的应用。
重点:将主次关系秩序化。
4.静物与生活用品全因素的敏感写生(20学时)内容:静物与几何体(10学时)生活用品(10学时)难点:明暗调子的整体性。
重点:表现过程的步骤性。
5.其他(3学时)内容:形态创意、意象造型(3学时)难点:与客观写实观念的剥离。
重点:抽象构成关系。
三、考核方式学生必须参加听课,独立,按时完成素描作业。
自选出不同阶段的每类作业中的若干张(如5选3、3选2),同时侧重于后阶段的作业打分,加上平时出勤和学习表现、进步幅度,综合打分。
《素描》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教学目的、任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美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拓展思维,为高年级的进一步深造和创作奠定必备的造型基本功和良好的艺术感受。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一)学习掌握素描的发展史和熟悉素描造型的基本语言和方法。
(二)通过具体的习作练习熟练掌握表现对形体的结构、透视、质感等方面的技能技法。
(三)对素描工具材料运用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讲授素描基本理论应与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感悟,审美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
(二)应强调对形体的结构认识、透视规律在实践中具体运用。
(三)每一章讲授后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一定量的作业供学生艺术实践。
四、教学效果检查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120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第二部分讲授大纲第一章素描基础理论概述一、目的要求(一)学习东西方素描发展史及主要流派。
(二)掌握透视规律和基本技法常识。
二、讲授内容(一)素描概述(二)透视的一般规律(三)几何形体组合写生的目的意义(四)线结构造型方法的特点与规律三、作业完成结构素描几何体组合写生二幅(四开纸)。
第二章形体塑造一、目的要求(一)建立构造原理立体与空间,局部与整体的概念。
(二)学习明暗造型的方法的特点与规律。
二、讲授内容(一)怎样对物象进行客观分析描绘(二)画面构图与黑白构成的关系(三)绘画中的空间与明暗变化的关系和规律三、作业完成明暗素描几何体与静物组合写生一幅(半开纸)。
第三章静物写生(一)一、目的要求(一)学习不同质地的感觉和表现。
(二)掌握技法写生方法与表现技法的丰富多样性。
二、讲授内容(一)物体质地不同的组合写生的目的意义(二)不同质地土罐与不同质地布纹的表现手法(三)调子的搭配和质感和空间的认识一描绘三、作业完成以布置不同质地的陶罐静物组合写生一幅(半开纸)。
《基础素描》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者:冉玉审核者:课程代码:514032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各方向参考学时:56参考书目:1.《素描》刘虹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素描基础》罗伯特·贝菲尔·黑尔著3.《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周至禹4.《美国现代西方教程》 Kobert Bererly Hale著5.《向大师学素描——素描基础》Robert Beverly Hale著朱岩译6.《向大师学素描——解剖结构》Robert Beverly Hale著朱岩译7.《向大师学素描——人体素描》Robert Beverly Hale著朱岩译一、说明(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具备熟练的素描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达到艺术理论、技能、修养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适应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作业量和对自学的要求:几何形2张,静物组合2张,各种材质的静物组合2张,石膏像2张,课外速写30张。
(三)编写原则(四)建议(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二、课时计划章节教学内容总学时课时分配备注讲授实验(践)上机其它1 素描的观察方法2 2 2 描的表现方式与表现方法 2 23 素描的基本造型要素2 24 素描短期,长期作业的步骤和要求 2 25 透视知识2 26 头部、手、人体的基本构成和造型规律 2 27石膏几何体写生14 148静物写生14 149石膏像写生16 16三、教学内容(一)理论讲授部分第一讲素描的观察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素描的观察方法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从学习绘画的角度了解素描的基本观察方法和培养对物体的艺术感觉和情感倾向,以达到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目的。
教学内容:1.素描的基本观察方法(1)科学的观察方法与整体观察的意识(2)形体结构与空间关系的表达2.素描的构成要素与基本造型规律(1)平面、单色的构成形式与形体质感的表达(2)形体结构的表现与点、线、面的构成要素3.素描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形成(1)明暗色调与物象形态及意境的表现(2)体面、比例、结构、透视与黑、白、灰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物体形态认识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少儿素描2. 课程性质:基础美术课程3.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造型能力。
- 增强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二、课程内容1. 理论教学:-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素描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素描的基本技法(线条、明暗、构图等)- 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手法2. 实践教学内容:- 素描几何形体(如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 石膏像素描(如头像、半身像等)- 静物素描(如水果、花瓶、日常用品等)- 自然景物素描(如风景、动物等)三、教学安排1. 教学课时:总课时为XX课时,其中理论教学XX课时,实践教学XX课时。
2. 教学进度:- 第1-4周:素描基础理论学习- 第5-8周:素描几何形体练习- 第9-12周:石膏像素描练习- 第13-16周:静物素描练习- 第17-20周:自然景物素描练习- 第21-24周:综合练习与作品展示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现场示范,展示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讲解教学:教师对素描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教学: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画技能。
4. 作品分析: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包括素描作品创作和理论知识测试。
六、教材与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少儿学习的素描教材。
2. 教学资源:提供素描工具、材料、画纸等教学资源。
七、课程特色1.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素描。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绘画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素描教学大纲小学数学(完整版)素描教学大纲小学数学素描教学大纲——小学数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素描的定义、素描的工具、素描的步骤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素描基本概念和工具介绍:包括素描的定义、素描的用途、素描的工具、素描的步骤等。
2.基础素描训练:包括线条素描、明暗素描、光影素描等,让学生逐步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
3.主题素描创作:结合具体素描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其绘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欣赏和评价:通过欣赏优秀的素描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素描的艺术美,同时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其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培养其绘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四、教学评价1.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素描作品、进行创作评价和交流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绘画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审美水平等。
3.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教学大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颁发的统一教学文件。
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时分配、实验年级和课业量等。
大纲的内容包括: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三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和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这些大纲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各个年级的课时安排都作了规定。
小学数学辅导教学大纲小学数学辅导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数学后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
2.教学内容:具体列出每个年级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等方面的内容。
《素描基础2(人物半身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认识素描半身像在肖像画研究课题内容中的作用与意义;具有解读赏析中外优秀素描半身像艺术语言及风格的能力,以及在艺术作品的评价、审美探讨中与同学、老师等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具备将美术学基本理论与实践运用于中学美术教育工作及相关教育机构的美术教育工作的能力。
2 .了解人物上肢、躯干、手的形体结构、解剖结构、各部分比例关系、动态与透视变化规律的基本知识。
3 .深入理解结构造型方法;具有运用线条的丰富变化去表现人物的骨骼、肌肉和衣纹的质量感,以及形体结构的转折、空间层次关系的基本技能。
4 .掌握半身像明暗造型和线面结合造型的方法;具有深入表现人物形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量感的能力;学会在写生过程中观察人物的言行、动势、表情等,揣摩对象的思想感情,从而表现出具有个性的生动形象。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李轩著.《素描基础》,山东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2 .主要参考书
1 •于艾君著.《素描研究》,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2 .张俊著.《向大师学素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3 .罗晓航.文川编著.《素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陈淑霞主编.《绘画基础》,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引言概述: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技法之一,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表达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本文将探讨素描教学的大纲,以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素描技法。
本文将从构图、线条运用、阴影处理、比例尺寸和局部细节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正文内容:1.构图a.构图的基本原则:学习者应清楚构图的目的,如何使用画面中的元素来组织作品。
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讲述素描构图要根据不同主题选择恰当的构图形式。
c.视角的运用:介绍如何运用不同的视角来表达画面中的物体。
2.线条运用a.线条的种类:介绍素描中常用的线条种类,并解释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b.线条运用的技巧:指导学习者如何运用线条来表达物体的形状、纹理、动态等。
c.线条的粗细与强弱:讲述线条的粗细与强弱如何影响作品的表现力。
3.阴影处理a.阴影的种类:介绍素描中常用的阴影种类,如平行光阴影和透视阴影。
b.阴影处理的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控制阴影的明暗来表达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
c.灯光与阴影的关系:讨论灯光对阴影的产生和形状的影响。
4.比例尺寸a.比例尺寸的重要性:强调比例尺寸在素描中的作用,如何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大小。
b.比例尺寸的测量方法:介绍测量物体比例尺寸的方法,如使用测量器具和比较法。
c.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讲述练习者如何通过比较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准确绘制物体。
5.局部细节a.细节的表现:讲解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绘制来表达物体的细节特征。
b.线条与细节的关系:指导学习者通过适当的线条处理来表达物体的细微纹理和轮廓。
c.忽略与强调:探讨在绘制局部细节时,哪些细节需要强调,哪些细节可以忽略。
总结:素描教学大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在本文中得到了全面的阐述。
通过学习构图、线条运用、阴影处理、比例尺寸和局部细节等五个方面的知识,学习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素描绘画技法,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
同时,学习者还应不断实践和观察,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
《基础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者:冉玉审核者:
课程代码:514032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各方向
参考学时:56
参考书目:
1.《素描》刘虹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素描基础》罗伯特·贝菲尔·黑尔著
3.《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周至禹
4.《美国现代西方教程》 Kobert Bererly Hale著
5.《向大师学素描——素描基础》Robert Beverly Hale著朱岩译
6.《向大师学素描——解剖结构》Robert Beverly Hale著朱岩译
7.《向大师学素描——人体素描》Robert Beverly Hale著朱岩译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具备熟练的素描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达到艺术理论、技能、修养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适应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作业量和对自学的要求:
几何形2张,静物组合2张,各种材质的静物组合2张,石膏像2张,课外速写30张。
(三)编写原则
(四)建议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二、课时计划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授部分
第一讲素描的观察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素描的观察方法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从学习绘画的角度了解素描的基本观察方法和培养对物体的艺术感觉和情感倾向,以达到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目的。
教学内容:
1.素描的基本观察方法
(1)科学的观察方法与整体观察的意识
(2)形体结构与空间关系的表达
2.素描的构成要素与基本造型规律
(1)平面、单色的构成形式与形体质感的表达
(2)形体结构的表现与点、线、面的构成要素
3.素描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1)明暗色调与物象形态及意境的表现
(2)体面、比例、结构、透视与黑、白、灰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物体形态认识能力的培养。
难点:整体观察意识与空间关系的表达。
第二讲素描的表现方式与表现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从绘画的角度了解、掌握素描的各种表现方法,以培养对物体的感觉能力和情感倾向,以达到掌握素描造型基本规律,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
教学内容:
1.素描的基本表现方式
(1)习作性素描
(2)创作性素描
2.表现方法
(1)全因素式
(2)结构式
(3)以线带调式
(4)线描式
(5)速写
(6)默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素描的基本表现形式。
难点:了解、掌握素描的各种表现方法。
第三讲素描的基本造型要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素描的造型基本要素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与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教学内容:
1.点、线、面与形、体、块
2.结构、形体、透视、比例
3.三大面,五大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素描的基本造型要素
难点:了解、掌握物体的基本表现手法
第四讲素描短期,长期作业的步骤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素描的短期、长期作业的步骤和要求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以
有效地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方法步骤:①构图起稿②大色调关系③深入表现形体结构④调整完成
2.基本要求:①整体观察②比较手法③由表及里④特征意识⑤节律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认识物体自然形态的与造型特点
难点:素描的作业步骤与表现手法
第五讲透视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素描的透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以有效地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平行透视
3.成角透视
4.倾斜透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透视的基本形态与特点
难点:透视知识在素描作业中的应用
第六讲头部、手、人体的基本构成和造型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头部、手、人体的基本构成和造型规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以有效地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头部结构
2.手部结构
3.人体结构
4.造型现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体的基本构成和造型规律。
难点:人体的构成和造型知识在素描中的应用。
(二)实践部分
课题一石膏几何体写生
实践目的:
通过石膏几何体写生,可掌握素描造型和素描表现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实践主要内容:
(1)石膏几何体塑造的手法和技巧
(2)石膏几何体表现的方法和步骤
实践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石膏几何体写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
课题二静物写生
实践目的:
通过静物写生,可熟悉和掌握素描静物写生的基本表现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实践主要内容:
(1)素描静物塑造的方法和技巧
(2)素描静物表现的方法和步骤
实践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静物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具备熟练的素描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课题三石膏像写生
实践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石膏像写生的基本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具备熟练的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实践主要内容:
(1)石膏像写生的基本步骤
(2)石膏像写生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要求:
从结构着手,再进入全因素素描的完全程序,依着写生→构造→表现→创意的脉络循序渐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造型观念,艺术观察和表现方法,全面提高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