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共2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5
分析西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林芝地区八一镇为例作者:张月恒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4期基金项目:本文是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民俗文化为基点的西藏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林芝地区八一镇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号:YG-2016AYG1505。
作者简介:张月恒(1993—),女,四川南充人,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藏社会发展研究。
维持西藏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行业就是旅游产业,旅游业随着援藏力量和政府的政策进入西藏,成为西藏的主要行业。
虽然旅游业给西藏带来了巨大收益,同时西藏的部分城镇因此有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如西藏本土的民族文化以及特色将会被忽视或者受到限制,影响推广。
在西藏旅游城镇的管理和设计存在漏洞,例如典型的旅游城镇林芝地区八一镇,该城镇即使林芝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贸易中心,同时也是西藏交通主要的枢纽中心及重要城市,此外还是我国旅游接待中心和含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原城市。
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在将西藏自治区的经济提高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以独特的民族特色来吸引国内外游客,这问题需要和林芝地区八一镇旅游城镇在设计规划旅游发展方向时一同考虑。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内涵(一)民俗文化的概念民俗起源于民,用之于民,因为人们的生活所需,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或者时间内慢慢产生,发展,演化,之后再运用到人类的生活中。
民俗包含的内容太多,例如民间观念、日常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生产劳动民俗等等,这些都是民俗界认可的范围,当然还有一些满意认可的,由此可见,民俗研究范围的不断的扩大,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
(二)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特性藏族的民俗文化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多角度,多层次,这就可以看出其民俗文化繁荣昌盛;从藏民族的饮食习惯、服饰习惯、居住习惯等,可以看出民俗旅游中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因子是多元化的,由此可见藏族民族保持传统,努力发展的最好方式是这些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毕业论文*者:**系(部):环境科学系专业班级:环境规划与管理C131班学号*********** 题目:浅析林芝生态旅游的发展指导者:冯雨峰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年月日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行为举止、日常活动对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并且正在加剧,原生态的、没有任何污染的环境空间越来越少。
在这种大环境大局势下,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返璞归真,融入自然,享受最原始的生活环境,这给西藏这块在世界为数不多的人间净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林芝作为西藏生态旅游腹地,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正竭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
为了使林芝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使其环境持续保持在原生态的旅游环境下,让当代人以及后代人长期享受林芝独特和神秘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避免林芝生态旅游在开发中产生负面影响,不仅要保护现在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而且还要修复已经造成一定污染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林芝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目录摘要 (2)目录 (3)1 引言 (4)1.1 林芝区位特色明显 (4)1.2 林芝旅游资源富集 (4)1.2.1 自然资源丰富 (4)1.2.2 人文资源丰富 (5)1.3 林芝旅游行成规模 (5)2 生态旅游相关概念 (6)2.1 旅游资源 (6)2.1.1 自然资源 (6)2.1.2 人文资源 (6)2.2 生态旅游 (7)2.3 生态旅游规划 (7)3 林芝旅游业发展的不足 (7)3.1 景区超负荷接待 (7)3.2 景区旅游开发力度、深度不够 (7)3.3 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8)3.4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8)3.4.1 宾馆酒店的服务 (8)3.4.2 导游和景点解说员 (8)4 林芝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 (8)4.1 战略目标 (9)4.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9)4.3 实施战略 (9)4.3.1 政府主导战略 (9)4.3.2 旅游精品战略 (10)4.3.3 文化营销战略 (10)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1)1 引言西藏林芝区位特色明显,旅游资源富集,旅游形成规模,具备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到来,林芝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只有逐步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和理念,实现从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的转化,才能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实现林芝生态旅游的跨越发展。
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摘要】林芝县是西藏林芝地区的一个县城,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目的地。
本文通过SWOT分析林芝县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林芝县旅游业的优势在于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但同时也存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劣势。
随着交通建设的完善和旅游投资的增加,林芝县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要警惕区域内外的竞争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威胁。
为了推动林芝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林芝县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发展对策、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林芝县位于西藏南部,是西藏自治区最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林芝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境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林芝县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峰等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林芝县的旅游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与机遇。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林芝县需要进行SWOT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林芝县旅游业的SWOT状况,旨在为该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林芝县作为西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本文旨在对林芝县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明确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林芝县旅游业的发展。
研究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的意义在于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林芝县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发展方向,制定有效策略,全面提升林芝县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与吸引向性评价()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 23 3: 301,305J 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25692 20060320301205 1000文章编号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与吸引向性评价张敏()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西藏林芝 860000摘要 :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 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特色突出、品位高和组合条件好的基本特征 , 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国际、国内和省内吸引向性 , 并根据林芝地区主要生态旅游景区资源独特性、国家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以及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提出了林芝地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向性的模糊分级。
结合实际 , 建议林芝地区的旅游开发要立足国际市场 , 以开辟 1,2 条国际旅游黄金线路 , 以及创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精品为目标 ,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到林芝地区观光旅游。
图1 表 2 参 15关键词 : 生态旅游资源 ;资源特征 ; 吸引向性 ; 林芝地区中图分类号 : S7205 ; F592 文献标识码 : A林芝地区是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 , 其旅游资源种类丰富 , 更兼有因其地域特点而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我们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 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 结合区域特点 , 将林芝地区所查明的 645 个旅游资源单体划分为 8 个主类 , 29 个亚类和 131 个基本类型。
除个别自然保护区暂不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外 ,大多数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
1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分析111 旅游资源数量丰富 , 类型齐全林芝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 , 地势南低北高。
印度洋暖流北上 , 与北方寒流在此汇合 , 形成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并存的特殊气候。
乡村振兴战略可划分为城镇带动型、水电工矿企业带动型、特色农牧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移民搬迁型。
而对于有着“西藏江南”称号的林芝地区而言则是典型的旅游带动型地区。
林芝地区以旅游带动型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路径,以旅游景区内部、周边或者旅游线路的沿线乡村为对象范围,按照中央政策严格地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村落风貌。
探索林芝地区自身的整体经营、与景区联动经营等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林芝地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带动发展机制。
1 林芝特色旅游业的现状林芝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
其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一直以来都有着 “西藏江南”“自然的绿色基因库”“动植物王国”的美称。
林芝地区平均海拔为3100m,为西藏海拔最低的几个地区之一,西藏森林的80%集中在林芝,而林芝森林区也是全国保存的最完好、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
同时林芝被中央定位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际生态旅游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林芝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相对于中国其他旅游景区而言,严重缺乏合理的开发及鲜明宣传。
但是当地政府已于十余年前开始重视旅游业发展。
并且随着西藏自治区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促进了林芝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林芝机场的通航、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现在西藏2018年重点公路建设项目33个,续建项目15个,大大增加了进入林芝地区的潜在游客数量,从而为林芝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客源。
林芝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景点可以概括为五种类型:雅鲁藏布大峡谷;冰山湖泊景观;野生动植物资源;人文宗教景观;民族生态文化。
这些旅游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林芝的旅游业发展。
同时,林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住宿饮食业发展,使西藏林芝的住宿饮食条件明显改善,可容纳客游量也明显提高。
旅游服务人员增加,带动了社会就业,从而带动林芝地区农牧民收入增加。
旅游各类产品开发增加,已经初步构成了旅游的基本格局,形成了较高的旅游开发热度。
关于林芝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生态学2009级本科班(陈云飞桑旦曲扎尼玛扎西桑旦扎西吉国璞巩鹏飞秦冬常占军)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
据权威机构统计,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目前,生态旅游比较全面科学的定义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大众化旅游产品类型。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丰富,自然景观瑰丽,素有“西藏江南”“高原绿洲”之誉,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
因此,探讨林芝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调研报告以颇具代表性的群体——农牧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关于生态旅游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讨。
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方法,从农牧学院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调研对象,尽力做到调研对象的分布合理化、调研信息的丰富全面化。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研问卷3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9份,问卷有效率达96.7%。
调研对象中男女比例为17:12,年级分布为大一:大二:大三=9:14:6,调研对象的选取比较合理,基本能够涵盖不同类别调研对象的大致信息,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图1、图2)。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研者中对于生态旅游略有了解的占绝大多数,但对其有比较全面系统认识者所占比例极小(图3)。
在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已迅速普及全球。
近些年,“生态旅游”成了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词汇,许多人对此都有自己比较直观的认识,此次调研也验证了这一事实,但由于被调研者全为高校在校生,且许多人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一定偏颇与误区,说明正确的生态旅游观念多数情况下并不为人所知。
西藏林芝地区区域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郑新俊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17期摘要:西藏林芝地区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林芝地区恢复成立20多年来,林芝地区的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各县经济平衡、协调、快速发展,是林芝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本文介绍了林芝地区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了经济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林芝地区区域经济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现状;对策1林芝地区区域经济现状1.1各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处地区行署所在地的林芝县生产总值始终排名第1位,全国维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生产总值始终排名倒数第1位。
林芝、米林、波密、工布江达这4个腹心县的区域发展能力十分强劲,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均走在全地区前列,而离地区行署所在地比较远、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的察隅、朗县和墨脱3县的区域发展能力远不如腹心县,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均落后于4个腹心县。
1.2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十分明显。
一是资源优势。
水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到8000多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3000多万千瓦,发展水电的条件非常有利。
林业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60多万公顷。
活木蓄积量达到8亿多立方米。
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罕见的冰川,众多的河流、湖泊,四季常青的原始森林,许多都是世界少有的。
二是区位优势。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318国道作为进出藏的一条大动脉,贯穿全地区,交通相对比较便利。
三是气候优势。
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兼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等多种气候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氧气充足。
2林芝地区区域经济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近年来,林芝地区同全国、全区其他地(市)一样,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纵向比成绩很大,但横向比差距不小,许多方面的差距甚至呈现出越拉越大的趋势。
特别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干部群众对区域经济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整体了解。
对西藏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西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区,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西藏旅游业对西藏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西藏旅游业和经济增长
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西藏旅游业在西藏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为今后西藏
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本文综述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变化作了一定的梳理。
随着政府重视和旅游业的发展,西藏的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也帮助西藏的经济
增长取得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本文开展了实证研究,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对影响西藏旅游业
发展和对西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西藏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达到了27.1%,在西藏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说明西藏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紧密
相关。
再者,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促进西藏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建议,主要是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旅游新产业的同时做好景区管理,拓宽和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实施产业转移政策,推动自然资源保护等。
最后,本文用政策建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措施,指导西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深入探讨了西藏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涵,为今后西藏经
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政策建议,有助于不断提升西藏的经济水平和精神文明。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林芝市经济发展研究作者:哦玛啦郭健斌郝文渊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4年第01期摘要:選取和培育增长极是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点,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林芝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格局长期存在。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对最关键、见效快的要素进行研究分析。
为了充分发挥林芝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入增长极理论,研究分析林芝市经济发展的人口、产业、城镇化等要素,逐步构建以巴宜区作为林芝市重点培育和强化的增长极,形成以米林、波密县城等作为新的增长极的“多极”发展格局,并提出培育和强化林芝市增长极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经济发展;林芝市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1-0009-04一、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的提出增长极的定义最初是由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的理念,指出因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在现实社会中的经济活动,一般在一种非均衡状态下进行的,他对实际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观察后发现:经济的增长并非均衡地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某一增长极上,之后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渠道向周围地区扩散,并且会对区域的整个经济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
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是一种基于经济学上的完全纯粹的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仅仅是在强调推动型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随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将“极”的概念引入地域空间系统,强调城镇的发展,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
(二)增长极的极化—涓滴效应经济学家赫希曼对于增长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极化—涓滴效应”。
赫希曼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过程中,将较为富裕、较为发达的区域称为“北方地区”,反之,将较为贫困、较为落后的区域称为“南方地区”。
西藏旅游业发展探析西藏,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自然辽阔的高原地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西藏的旅游业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西藏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西藏旅游业的现状1.旅游业的发展概况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游客对西藏的旅游热情不断高涨。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西藏的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以上,每年游客总数已经超过了300万人次。
2.旅游业结构的特点西藏的旅游业以生态旅游为主导,涵盖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种元素。
其中,自然风光是西藏旅游的主要亮点,如珠穆朗玛峰、纳木错等。
同时,西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如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
3.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虽然西藏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景点的管理也比较混乱,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一些珍稀动植物甚至濒临灭绝。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口碑不佳、安全性较低等问题。
二、未来发展趋势1.发展生态旅游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西藏的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将生态旅游作为主导,开发生态旅游景点,保护生态环境,是西藏旅游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2.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如何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旅游业规划、管理、运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保障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
3.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游客旅游之后的满意度。
因此,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起良好的旅游服务体系,是西藏旅游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4.与周边省区联动开发西藏虽然是一个独特的地域,但与周边省区的联系和合作也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推荐文章浅谈农业经济管理论文热度:有关部队后勤管理优秀论文热度:采购管理研究论文热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论文热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热度:西藏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格,已具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西藏旅游生态环境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当前保障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全文如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拉萨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折射出整个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拉萨市;旅游业一.拉萨市旅游业现状拉萨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它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拥有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拉萨市以大昭寺为中心,八廓街为重点的老城区,历经1300余年的风雨沧桑,她是圣城的缩影,也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精华。
拉萨市旅游业是在解放后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拉萨市对旅游业开发程度的加大,旅游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完善,拉萨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游客的增多不仅有利于藏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而且为拉萨市带了可喜的经济收益。
拉萨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拉萨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拉萨市在国际中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扩大。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从2003年至今,拉萨市接待游客总数量和旅游带来的总收入基本上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2008年由于特殊原因的影响,来拉萨旅游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有所下降,但这并不能影响拉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旅客和旅游总收入的逐年增多可以反映出拉萨市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而对于整个西藏而言,自治区旅游总收入由2004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7.06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西藏旅游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然而西藏旅游业能否维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趋势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