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与内陆地区植物种类分布的差异 —活动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植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在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青岛崂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植物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增强我们对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及植物生理学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提升我们的野外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具体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 日。
崂山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是山东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植物分类学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的实习。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崂山地区的植物进行了分类识别。
通过实地观察、比较植物形态特征,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习期间,我们共识别出约50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2. 植物生态学实习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植物生态学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分布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崂山不同海拔、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考察,我们深刻理解了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3. 植物生理学实习在植物生理学实习环节,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利用实验室仪器对崂山地区的植物进行了生理指标测定,掌握了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
4. 野外调查与记录在实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野外调查与记录。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生长状况等,我们记录了大量的植物信息。
同时,我们还利用相机、录音笔等工具记录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
四、实习成果与体会1. 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及植物生理学等基本知识。
(2)提高了野外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能力。
(3)了解了崂山地区的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
山东省诸城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品种整理分析山东省诸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药用植物的生长。
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诸城市药用植物资源的情况,进行品种整理与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文开展了一次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品种整理分析的工作。
一、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一)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主要包括诸城市各个乡镇,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植被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地点,覆盖范围较广,以确保全面掌握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
(二)调查方法1. 田间调查:走访当地农民、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等方式,了解当地主要的药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文献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已有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成果,为本次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内容1. 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调查各地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包括植物名称、生长环境、采集季节等信息。
2.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了解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采集、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情况。
(四)调查结果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共发现诸城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芍药、三七、当归、黄芪、枸杞等。
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山区、田间地头、林缘草地等地,是当地民间常用的中草药材,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二、药用植物资源品种整理分析(一)品种整理将调查获得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出各类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建立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步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二)品种分析1.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调查获得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资源开发利用评估,包括药用价值、市场需求、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
2.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对诸城市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利用评估,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利用建议,确保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通过品种整理和分析,得出诸城市药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种类繁多,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山东省胶东半岛植物区系调查作者:傅永壮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3期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海,北濒渤海,胶东半岛贯穿于黄、渤海之间,海岸线长达3000余kg,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6。
胶东半岛从植物区系分区上属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中的辽东、山东半岛亚地区。
在中国植被区划中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胶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麻栎林区。
为摸清胶东半岛植物区系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 胶东半岛植物种类据本次调查,胶东半岛有维管植物105科,384属,775种(含62变种,8变型)。
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8种,山东稀有濒危植物26种(特有植物8种)。
分别隶属于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105科、384属。
各植物门科、属、种数目见表1。
1.1 蕨类植物门共计9科,15属,28种(含2变种)。
山东省蕨类植物记录25科,41属,107科(含9个变种)。
胶东半岛蕨类植物科、属、种分别占山东省总数的36%、53.7%、26.2%。
种类以鳞毛蕨科为主,其次为卷柏科,全为草本植物。
1.2 裸子植物门共计4科,10属,18种(含2变种)。
其中,乔木4科,10属,16种(含1变种);灌木1科,2属,2种(含1变种)。
1.3 被子植物门共计92科,359属,729种(含58变种、8变型)。
其中,乔木31科,63属,133种(含13变种、3变型),灌木25科,51属,93种(含15变种、1变型),草本55科,244属,474种(含25变种、4变型),藤本14科,19属,29种(含5变种)。
单子叶植物纲9科,68属,130种(含11变种、1变型)。
其中,乔木1科,1属,1种;灌木1科,2属,5种;草本9科,66属,124种(含11变种、1变型)。
双子叶植物纲83科,291属,599种(含47变种、7变型)。
其中,乔木30科,62属,132种(含13变种、3变型);灌木24科,49属,88种(含15变种、1变型);草本46科,178属,350种(含14变种、3变型)。
中国沿海主要岛屿植物区系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与分布格局刘利【摘要】通过植物区系谱、多样性指数、主坐标排序及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沿海主要岛屿(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海域,选取不同纬度所在地的岛屿)的植物区系性质、相互关系及分布格局,为沿海岛屿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主要岛屿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表现出纬向分异性,温带成分比例随着纬度降低呈递减趋势,而各种热带成分比例呈递增的分布格局,这与不同海岛所处位置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基本一致;(2)不同沿海岛屿植物区系的Shannon指数(1.887~2.197)和Simpson指数(0.780~0.865)均无显著差异,而区系间Pearson相关系数(0.199~0.997)则有明显的差异;(3)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生成的树状图和最小生成树,可将22个岛屿划分为5个集合,揭示了沿海岛屿植物区系属的类似性和南北纬度分布格局.【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5(035)008【总页数】7页(P1676-1682)【关键词】植物地理;主坐标排序;聚类分析;沿海岛屿;生物多样性【作者】刘利【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农学院,辽宁丹东11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5;Q948.3岛屿是地球上一种独特而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1],岛屿生物地理学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受到各国学者关注[2-3]。
中国共有岛屿5 000多个,面积达8.0×104km2,岛屿海岸线超过15 000km[4]。
岛屿不仅对于国家的海洋权益和领海安全十分重要,还能提供丰富的生物、旅游和土地资源等。
同时,岛屿也是较为脆弱的生态敏感区,由于受到海水侵蚀、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等自然因素,以及围垦开采、炸岛炸礁、填海连岛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沿海岛屿退化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海岛面积减小甚至消失,海岛植被退化演替、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洋渔获量减小,海岛景观破碎化等[5-6]。
山东省诸城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品种整理分析
山东省诸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自然条件适合药用
植物的生长。
为了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并促进本地区药用植物的研发与利用,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品种整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山东省诸城市的药用植物资源情况。
调查包括
对该地区常见的药用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的调查,对这些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环
境和种植繁育情况的了解等。
调查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该地区药用植物的资源数据库,为药用植物的研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进行药用植物品种整理分析是为了筛选出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优良品种。
品种整理分
析包括对已有药用植物品种的筛选、鉴定和评价,并结合药理学、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评估其药用潜力和开发价值。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推动潜在药用植物品种的选育与保护工作,为本地区的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山东省诸城市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如黄芪、连翘、茵陈蒿、蓖麻等。
这些药用
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肿瘤等。
通过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
品种整理分析,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并为药用植物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可靠的
科学依据。
山东省诸城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品种整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意义。
该工作
可以促进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持
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12年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研报告调研题目白浪河流域山东常见野生植物物种生存状况所属院校潍坊学院指导教师李学红团队成员夏雪、王卫芳、高晓晓、赵华恬、赵远超、高文燕,刘文超、马鑫2012年8月20日目录摘要 (1)调研背景 (2)1 调查方法与步骤 (3)1.1 确定调查植物 (3)1.2 调查方法 (3)1.2.1调查木本植物采取样带法 (3)1.2.2调查草本植物采取样方法 (3)1.3调查步骤 (3)1.3.1安排好考察路线 (3)1.3.2考察结果记录分析 (3)1.3.3被调查物种在白浪河周边生存变迁和利时痕迹调查 (3)1.3.4比较分析,对白浪河流域野生物种生存状况进行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2.1实验步骤 (3)2.1.1白浪河流域野生植物种类 (3)2.1.2外来生物入侵人为破坏严重,白浪河野生植物告急 (6)3 讨论……………………………………………………………………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白浪河流域山东常见野生植物生存状况调查摘要: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为物种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物种保护工作急需受到更多的关注。
本研究通过对部分白浪河流域常见野生植物物种的生存状况调查,考察白浪河流域野生物种生存状况及其受到的人为影响的程度,并对白浪河流域野生物种生存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潍坊及山东地区野生物种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也为我国城市建设中野生植物物种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白浪河;生存;野生植物1.调查方法与步骤1.1确定调查植物初步确定目标植物有两类,资源野生植物:野生大豆、野生枸杞、野生燕麦、芦苇等,其他常见野生植物:车前草、小蓬草、蒲公英、苦菜、水廖、狗尾草、艾蒿、萹蓄、马齿苋1.2调查方法1.2.1调查木本植物采取样带法沿着白浪河流域取了一条标准线对木本植物做调查统计。
山东省植物区系新资料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省份。
自古以来,山东省一直以其特有的植物区系而闻名,其中许多植物在此地独特分布。
为了对山东省植物区系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科学家们最近对山东省植物和动物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这也标志着山东省植物区系的新研究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山东省植物区系中蕨类植物和藤本植物覆盖面最广,分别占植物区系总量的47.5%和19.2%。
其余植物分布非常不均匀,仅占总量的27.6%。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在山东省植物区系里,有6个特有的物种,比如山东黑松,山东栓皮树,山东黄杨,紫杉,柳松和山东朴。
另外,植物类群还有一些常见的物种,如苹果树、杏树、梨树、橡树和杨树等,以及南方特有的灌木,如桑树和茶花等。
此外,山东省还有一些珍奇的树木,如香椿、天麻、松柏、金银杉和中华木兰等。
总之,山东省植物区系拥有丰富多彩的植物物种,可以说是省内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其特有物种对研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山东省植物区系不仅可以了解其物种分布与分类,还可以为保护和利用省内植物提供重要的参考。
山东省植物区系的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山东省植物区系里,特有物种所占比重较大,物种多样性也很丰富。
这项新的调查研究也将为今后山东省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建议。
因此,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对山东省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山东省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只有对山东省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保护山东省的生物多样性,进而实现山东省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本次新调查研究为山东省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开发开拓了新的空间,并为今后山东省植物资源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山东沿海与内陆地区植物种类分布的差异
——活动总结
摘要:
树种植物的分布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造成的树种、植物分布的不同。
当然,不同的树种分布区可以反映当地的水热条件等自然环境。
本次暑假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山东沿海与内陆地区植物种类分布差异的调查。
调查得出的结论会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树种适合的生存条件,也为各区域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实践心得:
2014年的夏天,我想一定会在我们十五个人的记忆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久处象牙塔的我们,突然被告知要去做社会实践,似乎总有些突然。
考虑到假期各个成员的安排,我们决定在八月十五日在烟台集合,将烟台作为沿海城市的样本集体考察。
而在这之前,将每个成员的家乡作为内陆的样本(有在青岛、威海地区的成员,他们的家乡作为沿海样本去考虑),队员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实地考察、网上搜索、想专业人员咨询等方式去搜集团队所需要的资料。
八月十五日来到烟台之后,再集体活动去搜索烟台市的树种资料。
作为光电学子的我们,所学知识的局限性也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一览无余,而其中最直接和主要的问题是,尽管我们在假期的家乡里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不少树种,可在实地的考察中,还是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树种,指鹿为马、张冠李戴的现象似乎成了再那八天里我们队里的常态。
不过不得不说,这也为疲劳的奔波中带来些许幽默与放松。
在相互指正中,我们的队伍也完成了从熟悉到陌生、从沉默到活跃的蜕变。
在整个的旅程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在十七号我们去“红唇海滩”时,里面丰富的树种让我们有种欣喜却茫然的感觉。
因为之前去植物园,每棵树上都会有标签上的信息供我们参考,而“红唇海滩”上的树木大多是没有标签备注的。
正在惘然之际,海滩上的工作人员(被我们称做“最美大爷”)看出了我们的窘迫,在得知我们的意图时,热心的带领着我们去辨认每个树种。
他在那里工作两年左右,主要负责树种的养护工作,而他在林业方面的工作已经快有十年的“工龄”了。
他一举一动之间,用“爱树如子”似乎也不为过。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树”,我想我们的实践可以为齐鲁大地带来一些绿意,亦或是为之提供些许的参考,也就足够了。
活动记录:
8.15本日之前各团队成员在自己的家乡考察植物物种的分布,资料汇总带到学校后,团队集合进行比较分析
8.16 团队集体到烟台莱山区植物园进行考察,大致了解烟台的树种,以便之后的实地考察有据可依。
8.17 团队集体在烟台大学附近进行公园树种和学校绿化树种的考察,地点包括逛荡河公园周边,烟台大学周边,下午在滨海路绿化管理队核对所搜集的树种资料。
8.18 集体赶赴芝罘区,大致了解居民区绿化树种、行道绿化树种、工矿区绿化树种以及机关单位绿化树种。
8.19 休息并汇总前几日所搜集资料。
8.20 集体赶赴烟台昆嵛山,了解山区树种的分布。
8.21部分成员在烟台市莱山区城市管理局园林处了解烟台市树种,其他成员在烟台市莱山区林业局核对前几日所搜集资料。
8.22 所有成员在烟台大学南校区集合,汇总讨论所搜集的资料,为之后的实践论文做准备。
烟台市树种分布: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的东部,背靠渤海、黄海,属于烟台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
烟台植被丰富,绿化面积较大,所以每年的空气质量状况以良好、优居多,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十个城市之一。
公园绿地树种:公园绿地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选择观赏价值高、利于植物造景的树种。
主要树种有:常绿树:雪松、黑松、白皮松、龙柏、蜀桧、广玉兰、女贞等;落叶树:水杉、银杏、栾树、小叶朴、白蜡、国槐、悬铃木、垂柳、合欢、五角枫、鹅掌楸、黄栌、白玉兰、木瓜、樱花、紫叶李、紫叶桃、西府海棠、石榴、榆叶梅、珍珠梅、紫丁香、黄刺玫、贴梗海棠、棣棠、绣线菊、迎春、探春等。
居住区绿地树种:配置林荫大乔木,楼南多植花灌木和宿根花卉,多做垂直绿化,主要树种有:大叶女贞、广玉兰、大叶黄杨、黄山栾、银杏、合欢、樱花、榆叶梅、木槿、紫荆、紫薇、丁香、木瓜、红瑞木、洒金柏、金叶女贞、扶芳藤、石竹、地锦、紫藤、蔷薇等。
道路绿地树种: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风大尘多,汽车尾气污染)条件、病虫害少、易管理和环境效益好的树种。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支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且落果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行道树:国槐、悬铃木、栾树、白蜡、朴树、楸树、银杏、大叶女贞、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李、月季、萱草、雪松、龙柏、蜀桧、黑松、皮松、银杏、合欢、梧桐、悬铃木、栾树、碧桃、紫薇、樱花、榆叶梅、木槿、紫荆、丁香、红瑞木、连翘等。
烟台作为滨海旅游城市,近年来市园林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投在了生态型绿化的保护和大胆尝试上。
在公园及风景区,选配了大小乔木、大小灌木、宿根、地被、藤本植物的生态群落模式,力求模拟自然、回归自然,使植被丰富多彩。
在道路绿地,选用树冠大、抗污染力强、病虫害少、寿命长的树种,如悬铃木、梧桐、黄杨、月季,起到了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绿化街道的效果。
防护绿地则注重选择杨、柳、榆、桑等抗风力强、生长快且生长期和寿命长的树种。
许多开车的司机,盛夏时节都特别喜欢行驶在青年路上,两侧枝叶繁茂的参天法桐,为司机和行人遮挡了炎炎夏日。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青年路绿化改造之时,许多市民认为青年路较为狭窄,桐树粗大太占地方,应当清除,但最终在园林部门的努力下,这些法桐被成功保留。
每年夏天,这些法桐树绿树成阴,不仅方便市民
防暑乘凉,而且法桐高大粗壮的枝干,在该路段起到了交通缓冲作用,极大减少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了人行道上的行人和路旁建筑物的安全。
烟台市地形复杂,平坦地段较少,不适宜大面积开发绿地,现今我市已建设了一批小规模、高质量的小型休闲公园,既方便了市民活动,又为点缀城市风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并在园林绿化改造过程中,要求严格保护大树,采取移栽近郊的形式,杜绝了大树换小树的现象。
烟台降雨量偏少,水资源不足,近些年我市调整种植模式,适量减少了冷季型草坪等名贵花草的数量,种植了一些耐干旱、抗病虫、生长期短的树木,方便管理,又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山东内陆地区主要的树种分布:
我们的队员在暑假期间对各自家乡中的树种作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我们在综合了包括滨州、济宁、莱芜、菏泽、淄博等偏内陆地区的树种数据,得出了一些结论。
我们所呈现的是内陆大致的整体的概括的数据。
山东内陆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栎类,如麻栎、枹等树,以麻栎最多。
针叶树以日本赤松为代表。
植物区系中有亚热带成分,如苦木、山胡椒、三桠乌药等;还有东北区系成分,如蒙古栎、辽东栎、赤杨等。
20世纪初引种了黑松、日本落叶松等树种。
山东半岛开发历史悠久,所以原生植物大多破坏殆尽。
基调树种:国槐、紫蔽、油松、毛白杨。
骨干树种:国槐、法桐、银杏、合欢、毛白杨、垂柳、毛白腊、千头椿、五角枫等。
绿篱植物: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小叶女贞、龙柏、红叶小劈、桧柏、侧柏、拘桔。
灌木树种:花石榴、丰花月季、迎春、贴梗海棠、连翘、凤尾兰、木撞、紫荆。
垂亘绿化:爬山虎、五叶地锦、木香、蔷蔽、凌霄类、南蛇藤、金银花、扶芳藤、紫藤、葡萄、猕猴桃。
木本地被:爬山虎、迎春、扶芳藤、葛藤、金银花。
防护林带:毛白杨、白腊、旱柳、枫杨、臭椿、刺槐、白榆、泡桐、黑松、油松、女贞、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紫穗槐、柜柳。
有毒污染区:臭椿、合欢、构树、悬铃木、泡桐、银杏、刺槐、卫矛、桧柏、侧柏、桑树。
通过比较发现,山东省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植物分布有一些差异,这主要是与内陆沿海气候、水热条件、温度、气候的不同有关。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总结,适当的选择在各地区需要种植的树种。